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第99章 陈雪茹的自豪

第99章 陈雪茹的自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啦,这首歌居然是我男人写的。”
    陈雪茹兴奋得转了两个圈,才想起怀着孩子,赶忙停下。
    她想好好找李治国问个清楚,可人已经走了,只能等下次。
    过了好一会,陈雪茹才把钱和协议放回信封,锁在柜子里放好,这以后要留给儿子,让他知道李叔叔多么有才华。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陈雪茹心情大好,到了前面大厅柜台,也忍不住哼唱起来。
    “雪茹姐,你怎么也唱这首歌啊!”
    春桃拿着一个鸡毛掸子过来,这会店里没什么事,她也能偷个小懒。
    “喜欢啊!春桃,你说这歌好听吗?”
    陈雪茹眉毛都乐弯了,别人又怎么看不出她的喜悦。
    “好听,我们院里那些孩子成天都在唱,就前天六一儿童节,还唱这歌比赛了,我也会哼几句。”
    春桃就是靠着远房亲戚的关系,外带会拍马屁混到了前厅领班。
    “嗯!春桃,你去通知一下,咱们店里每个人都要学唱这首歌,明天之内学会的,每人补发一块钱奖金。”
    陈雪茹就是喜欢用钱开道,简单,还能把事办成了。
    “哎!我这就去通知。”
    春桃高兴的同时也觉得有点奇怪,雪茹姐不是这么肤浅的人啊,怎么这么喜欢儿歌,难道又跟李哥儿有关系?
    ……
    李治国这会蹬着自行车,已经在回去的半道上了。
    随手伸进包里,把小老婆给的五百块钱家用放进了空间,这才保险。
    用一百五换五百不亏,小老婆赚钱养家,他用浑身的才华来汇报。
    ……
    “京茹!”
    “姐夫,我在!”
    他刚到后院,一呼喊小京茹就跑了出来。
    “那啥,你还是改回之前的语气,姐夫听到你的声音就知道你在了。”
    李治国摸了摸小京茹的脑袋,偶尔扮演一下逗乐就好了。
    可别给养成了习惯后改不掉,到外边别人听到也别扭。
    “是哦!”
    小京茹没多想,还是小孩子,喜欢捡大人的话,但忘得也快。
    “今儿吃中午了吗,姐夫给你带了米糕。”
    他回来前去菜场了,关响还不得吃点好的,顺带买了几个米糕。
    “有米糕啊!”
    小京茹双眼放光,惦记上了,那可比白面还好吃。
    “给,快吃吧,这还热乎着。”
    李治国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纸包米糕给小京茹,自个儿也拿了一个,这还剩下两个,连带买的菜都放厨房去了。
    “李治国,你在家啊,我在门口等你半天了。”
    阎埠贵提着工具上门,该给盆栽松土了,其实是想问事儿。
    “三大爷你等我干嘛,我这刚回来,在前院没看到你。”
    李治国把人请进屋,提供凳子就行了。
    “哎,估摸着那会我在屋里拿工具。
    李治国,我今儿在学校看到歌单,就最近传唱度很高的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你猜怎么着?”
    阎埠贵卖了个关子,也想探探口风,他哪天试探过贾东旭,已经有了经验。
    可这是李治国啊,跟人不同,哪能一上来就被套路。
    “三大爷,我猜你在歌单上看到我的名字了。”
    “啊!你是怎么猜到……不对,你知道这事啊!”
    阎埠贵蒙了,有你这么猜的吗。
    “知道啊,那首歌还是我写的。”
    李治国说着就起身去打开柜子,把花生米拿了出来。
    小京茹见到后连忙过来帮忙拿出了酒瓶和酒杯。
    “三大爷,来,整个半两,少喝点,不耽误你过会养盆栽。”
    “这好!”
    阎埠贵双手扶着酒杯,这不就占着便宜了吗,等回头把红薯干拿点过来,就当扯平。
    “等等,你刚说那歌是你写的。”
    阎埠贵刚盯着花生米和酒瓶,都忘记正常反应了。
    “对啊,我写的,得了一百五十块的作曲费,是北海公园园长给的。”
    李治国当场就想把协议拿出来,却陡然想起故意给留在陈雪茹那里了,这真不巧。
    “哎呀,还真是你啊,你这不是又发了。”
    阎埠贵差点跳起来,这坏小子真要把天底下的钱挣完了吗。
    “还好吧,也就小一辆自行车钱,够我花一段时间了。”
    李治国抓了两粒花生米扔进嘴里,嚼着香。
    之前街道李主任那边,让加上前门街道,那只是针对授权协议,街道想要个小荣誉。
    对外歌单上就只有他的大名,不然还不得露馅。
    “哎呀,一辆自行车钱啊!你今年都得多少奖励了,厂里发了二百,这又是一百五,都赶得上一年工资。”
    阎埠贵只觉得脑门发烫,就喝了一口,这酒劲就上来了。
    李治国笑着说:“是挣不少,但我负担重啊,老秦家都指望着靠我呢,京茹,你说是不是啊!”
    “姐夫说得对。”
    小京茹也没仔细听,她刚在专心对付手里的米糕。
    “李治国,你是咋想到写歌的,你啥时候有这本事了?”
    阎埠贵眼热,不知道他能不能跟着学学,平时也做点小曲。
    “有感而发,我经常去北海公园,哪天突然之间就来了灵感,十几分钟就写出来了。
    至于作曲这事吧,我上学那会跟老师学的,还没忘记。”
    他给瞎扯了一番,像那么回事就行了。
    “李治国,你脑子真的是好使!”
    阎埠贵感叹了一番,又聊了一阵,他把杯子里的酒喝完就去打理盆栽了。
    “得!”
    李治国回过神来,一看桌上,好家伙,盘子里的花生米正好少了一半,这差点就成太极图了。
    光顾着说话,他都没注意到阎埠贵是啥时候寻摸走了花生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算了,先躺会,总不能每次都不失手,那得多费脑。
    “李治国,哟,在歇息呢。”
    “三大妈,你有事?”
    李治国睁开眼坐了起来,然后就傻眼了。
    三大妈手里拿着一个簸箕,里边有一些晒干的红薯干,进门后就自顾地把红薯干装到桌上的盘子里。
    “你三大爷吃了你下酒的花生米,我家也没那么好的东西,给你送点红薯干来,自家晒的,也能下酒。”
    “嗨,一点花生米,我能放在心上吗?我三大爷这也太客气了。”
    李治国心想,这什么情况,他给人占便宜,别人居然还主动给他找补回来!
    话是这么说,红薯干他还是收下了,礼轻情义重!
    等三大妈走后,他接着歇息会,菜都买好了,就等着媳妇回来做饭。
    “听说了吗,李治国又赚大发了,好像写了个什么歌,赚了一百五十块呢。”
    三大妈一到中院就说起了八卦,这可得好好聊聊,也让别人羡慕羡慕。
    “啊!他又得一百五,上次厂里奖励的一百,他还有剩吧,最近没见买什么大件,还有今天他可是领了秦淮茹的工资,三十三块呢。”
    “这什么世道啊,李治国天天不上班,不是睡觉就是玩,这还真的过上好日子了。”
    大妈们纷纷叹息,院里怎么出了这么个人才。
    贾东旭凑到旁边听得怦然心动,忙问:“李治国写的是什么歌,怎么这么挣钱?”
    搞发明他已经试过了,脑子里一团糨糊,这方面怕是学不会,但是写歌,他没毛病吧。
    就读书那会,老师还夸过他,说他唱歌有天赋,听了想流泪。
    “这得问你三大爷了,我也就听了一嘴,没记住……”
    三大妈正说着就见当家的来了。
    贾东旭连忙问:“三大爷,李治国写的什么歌啊。”
    “他写北海公园里边的景色,就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咱们京城的小学和幼儿园都在唱。
    这都是命啊,李治国脑子好使,随便干点啥都能挣到钱。”
    阎埠贵手里提着桶,里边装着从城外挖回来的肥沃泥土,还得到后院给养养盆栽。
    “是那首歌啊,我们家丫丫昨儿还在唱呢。”
    “这是李治国写的?他还有这才能,不过也难怪,他妈妈好像是大户人家出身,打小教得好吧!”
    大妈们再次感叹,院里真的出大才了,以后出去聊八卦也有面子。
    贾东旭最近不是钓鱼就是做家务,本来说好学放电影,那许大茂给了他一本书,正在研究,就没听过什么歌,这都跟社会脱节了。
    “三大爷,你有歌词本吗,我想看看。”
    阎埠贵一听这话就问:“怎么,东旭你还想研究啊,也想写歌?”
    贾东旭期期艾艾地说:“是有这想法,三大爷,你想啊,这一首歌就是一百五,顶我家碧华半年工资了,还能有剩。
    我要是也能写歌,这家里日子不就好过了吗?”
    “那挺好的!”
    阎埠贵都不好打击人,就你贾东旭,一辈子也想不出里面的歌词,更别说旋律了,别人李治国十几分钟就写出来了,这能比吗。
    “我这有歌单,一分钱,这学校的,回头我还得给人补上。”
    阎埠贵连李治国那儿都忍不住想算计,何况是贾东旭。
    “还要钱啊!”
    贾东旭抠搜了,“三大爷,我没钱啊,能先欠着吗,等我写出歌,卖了钱,再给你。”
    “你想得太美,要就给一分钱,不要拉倒。”
    阎埠贵都不好意思说人,连一分钱都没有,院里出大才了啊。
    众大妈也指指点点,她们就看不起贾东旭,哪有大男人不挣钱的,如果真有病就罢了,可贾东旭啥活都能干,还净想吃好的,简直不当人。
    “唉,我回去问我妈要,她睡午觉呢。”
    贾东旭扛不住了,转身后略微仰起头,试过了,这样眼泪好像真的不会掉下来,全挂脸上了。
    “嗨,贾家这叫什么事啊,贾张氏这个点睡大觉,贾东旭也一天天地在家呆着,让人陈碧华去顶岗。”
    “就是啊,我看要不是陈碧华怀孕了,没准直接就和贾东旭离了,一个人过得还轻松。”
    如今就是这样,在城里,你能挣多少钱,关乎家庭地位。
    而在农村体现在男人能扛重担,两个箩筐,七十斤苞米,一般的妇女就挑不动了。
    等到了公社时期,男性一般都是满工,同样是干活主力。
    可一旦当不了主力,这日子就甭想好过了,别说爱情,亲情都是扯淡。
    “妈,能给我一分钱吗。”
    贾东旭回到屋就把老娘叫醒要钱。
    “东旭,你要一分钱干嘛,又想去吃好的?”
    贾张氏脸色难看,还没睡醒啊,不趁着现在多睡觉,以后等顶岗去了厂里,就得天天在车间干活了。
    “妈,李治国写歌赚大钱了,一百五十块啊……”
    贾东旭把刚听到的八卦说了出来。
    “什么,这么挣钱。”
    贾张氏躺不住了,连忙从她的小床起来,下地后这鞋都没拉起,就急忙到了院里。
    大妈们还没散去,阎埠贵也留着的,为了一分钱可以等等。
    片刻后,贾张氏一脸懵,“真这么挣钱啊,老阎,我给你一分钱,你把那啥单的,给我家东旭,让他学,到时候我家也挣大钱。”
    “这感情好,歌单在这儿呢。”
    阎埠贵从荷包里拿出一张纸,从学校顺回来的,多的是,这不就赚到一分钱。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贾东旭拿着歌单如获至宝,笑呵呵地就回屋研究去了,就是他没去过北海公园,不太看得懂。
    但没关系,那旁边什刹海不要门票,等明天做完家务,就过过看看找找感觉。
    阎埠贵也乐呵呵去了后院,一溜就把刚才的事说了。
    “不是,我东旭兄弟也想写歌?”
    李治国一脸懵,其实他也不会写啊,这都是抄的。
    “他想挣钱来着,可也不看看他有这天分吗。”
    阎埠贵一点不看好,但也不能阻止别人的爱好吧。
    “李治国,你歇着,我这还得往盆里加点泥土。”
    “行,三大爷,你忙你的。”
    李治国又回去躺着了,等他醒来时,都闻到饭菜香味了。
    “京茹!”
    “姐夫,你醒了啊,马上开饭了。”
    小京茹快步跑过来,她就在厨房打下手,城里好啊,不用烧柴火。
    “哦,好!”
    李治国坐起身来,这得先清醒清醒,到院里洗把脸。
    结果刚出门,就见二大妈寻了过来。
    “李治国,你写歌挣大钱了对吧。”
    二大妈下午有事出去了,结果错过了聊八卦,后悔不已。
    “也不能叫大钱吧,就一百多,这不淮茹大着肚子,到时候我那岳母也要来城里,家里还有小京茹,开销大,正好用来补贴家用。”
    他暂时没啥想买的了,也攒点钱,别让院里天天算着他好像得月月光似的。
    “这还不叫大钱啊,都能买一头大肥猪了。”
    二大妈说不出的羡慕,不过她家有老刘挣钱,这日子过得也不错。
    正聊着,见许大茂端着盆从屋里出来,一脸麻木。
    他回来就听说了这事,简直不敢相信,李治国还有脑子写歌?
    “大茂,你可得好好教东旭放电影,咱们院里几兄弟,不能落下了东旭。”
    李治国说了句片汤话,也是事实,现在就贾东旭日子不好过了,其他几人,在怎么说都吃穷不愁。
    “我答应教了,就怕他啊,学不会。”
    许大茂就不提写歌挣钱的事,免得说了打击到他。
    “得嘞,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约个时间,我把东旭、傻柱叫上,也把老蔡叫上一起,咱们几个好兄弟去拍几张照片,把青春给留住了。”
    李治国一直有着想法,不光几个兄弟,也和媳妇拍点照片,留着当纪念。
    “拍照啊!”
    许大茂听着有点动心,他到时候站在傻柱和老蔡的中间,不就显得他的帅气了吗。
    “对啊!这钱让傻柱出,他最近蹬三轮挣了不少,照片上有他,这不亏。”
    李治国觉得傻柱该出这钱,不然现在看着就长得着急,却是往后最年轻的时候了。
    “这好,我去看看傻柱回来了没,这就找他说清楚,把贾东旭和老蔡也叫来。”
    许大茂听到不用他出钱,这好啊,好歹也坑一把傻柱吧。
    “大茂这有点积极啊!”
    李治国念叨了一句,就拧开水龙头洗了把脸,小京茹把洗脸帕给带出来,正好给擦擦。
    纵使素面朝天,他也依旧倾国倾城,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无惧任何拍照!
    没一会,几个兄弟到了,几天不见老蔡,脸上又胖乎了不少,这严重影响了五人成团。
    “李治国,真要拍照啊,那我还不得去买件新衣服。”
    傻柱一脸积极样,他从小到大就没拍过照片。
    老蔡也说:“什么时候拍照,我提前理个发。”
    贾东旭讨好似的说:“李治国,我们可是兄弟,不能落下我的。”
    “好好,都有,咱院里原本是四大进步青年,老蔡呢虽然辈分在那儿,但也是青年人,这兄弟也不能忘了。
    咱们五人这周日去拍照,现在商量一下,这钱谁出,大茂,你怎么看?”
    李治国拿出烟发了一圈,结果就傻柱接了,谁出钱,不就很明显了吗。
    许大茂开口就说:“我看啊,就傻柱出钱吧,咱们这都是拖家带口的,他单身,总不能让老蔡出钱吧。”
    “行,这钱我出!”
    傻柱大方上了,照片上有他,这不亏。
    (本章完)
    (/bi/284820/1723754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