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最凶锦衣卫,百官跪求饶命 > 第166章 刘伯温辞官

第166章 刘伯温辞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一百六十六章刘伯温辞官
    云芳的一言一行,叶轩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于是乎,一番春光无限。
    翌日。
    安排好了北山皇庄的大小适宜,顺带敲打了一下官邸众人后。
    叶轩告别依依不舍得云芳,启辰返回阔别已久的应天府。
    回到应天府之后,叶轩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先到镇抚司交卸。
    毕竟自己着大半个月不是在皇宫里,就是待在北山皇庄,镇抚司长时间不去以来容易让同僚们闲言碎语,而来王飞虎、宋振山那般手下人也容易跟自己离心离德。
    交卸完差事,王飞虎、宋振山一般子手下便聚集到了叶轩身边,吵吵嚷嚷的鼓捣着要听叶轩这大半个月的经历。
    叶轩也是和这帮兄弟长时间不见了,索性提出带大家到应天府最大的酒楼搓一顿。
    众人一听可以吃大头,自然是喜笑颜开哪里有不愿意的。
    虽然叶轩现在是挂着锦衣卫千户的头衔,然而手底下却并不像其它的千户人手众多,还是之前当百户时候的那帮人吗。
    一来是叶轩刚刚升任千户,就立即入宫当差,毛骧也没来得及给他分配人手;
    二来,楚尧虽然迫不得已当了劳什子千户,但是摸鱼的心始终没变过,更多的人手就代表要承担更多的差事。
    这种收获与付出不匹配的事情,叶轩怎么可能会干。
    所以他也乐得清闲,从来不去找毛骧要人。
    一行人浩浩荡荡百余人,进了应天赫赫有名的“云宾馆”。
    酒楼此时的时刻并不多,但是一看百余号锦衣卫顿时吓尿了,还以为这云宾馆里有什么反贼,顿时吓得丢下银子便跑了出去。
    这一幕看的众人哈哈大笑。
    众人还没有坐下,云宾馆的掌柜便带着小二战战兢兢的来到叶轩面前。
    “这位大人冤枉啊!”掌柜的一开口,就把叶轩听的一愣,咋自己只是带着手下出来“团建”一下还能碰上案子?
    可是一番话问下来方才恍然,原来是掌柜的看见这么多锦衣卫,还以为是自家犯了什么事儿,锦衣卫来抓人了。
    等问清楚叶轩等人只是来吃饭的,这才劫后余生一般。
    虽然心里有些埋怨这些锦衣卫好端端的把自己吓个半死,但是当着一百多腰间带刀的锦衣卫,掌柜的始终没敢表露出一丝的不满。
    叶轩和王飞虎、宋镇山两人,以及平常几个比较受重用的手下挑了张靠窗的位置坐下,“各位兄弟,喜欢吃什么随便点,不用跟我客气!”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欢欣鼓舞。
    众所周知,大明一朝的官员俸禄个个都低的可怕。
    即便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其实私底下也只是一群比百姓过的稍微好点的苦哈哈。
    平常别说是云宾馆了,就是下馆子也只是偶尔。
    所以叶轩这话一说,所有人顿时欢呼起来。
    “千户大人牛气!”
    “多谢千户大人!”
    刚一坐下,比较老城的宋镇山边说道:“大人您俸禄也不高,何必如此破费!”
    到底是一百多人,要是只有王飞虎、宋镇山几人,宋镇山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一百多人在云宾馆放开了吃,就是地主老财也顶不住啊!
    宋镇山这是真心替自己考虑,所以叶轩并没有如一些打肿脸充胖子的人那样恼羞成怒,反而微微一笑道:“放心吃吧,不用替我节约银子。”
    宋镇山闻言没有在多劝,他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
    慢慢的酒菜上齐,众人觥筹交错间气氛渐渐的热闹起来。
    酒酣耳热间,王飞虎忽然凑到叶轩耳边,神神秘秘的说道:“大人,您知道吗,您不在应天的这段时间,朝廷可发生了一件大事!”
    “哦,什么大事。”
    王飞虎一项说话夸张,叶轩闻言到并没有多在意,之时随口问了一句。
    没想到一桌子人闻言,却是一起露出一副的确如此的严肃模样。
    叶轩这才正色,侧耳倾听。
    只见王飞虎低声道:“刘伯温刘大人辞官了!”
    “而且听说刘大人一回到家乡青田就染了病,陛下还派遣了胡相带太医亲自赶往刘大人的家乡青田,替刘大人诊治呢!”
    叶轩闻言顿时响起,历史上刘伯温的确是在洪武初年告老还乡,史料记载是因为返乡途中因为感染了风寒,以至于一病不起。
    后来朱元璋听说此事,当即派了太医前去诊治。
    可是不但病没治好,反而越发严重起来,最后干脆就一命呜呼了。
    关于刘伯温的死因后世学者众说纷纭,又说刘伯温就是年老体弱加上一路奔波,引发了其他的并发症才死的。
    毕竟当时刘伯温已经六十五岁,对于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六岁的大明,六十五岁已经算是高寿。
    要不然你也不会有什么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所以这一点还有一定依据的。
    但也有人怀疑,是因为胡惟庸嫉恨刘伯温,所以在太医的汤药中做了手脚,趁机毒死了刘伯温。
    还有人说,是朱元璋忌惮刘伯温,所以示意胡惟庸动手,毒死刘伯温的。
    最复杂的说法是,胡惟庸回错了朱元璋的意思,以为朱元璋想要刘伯温死,所以才出手毒杀刘伯温。
    纷纷扬扬,说法众多,各有各的道理。
    但叶轩还是比较相信第一点和第二点,也就是死于年迈引起的并发症,以至于药石无灵。
    又或者干脆就是胡惟庸趁机下手,毒杀刘伯温。
    满朝文武众所周知,刘伯温代表的是浙东集团的利益,而胡惟庸则代表的是淮西集团的勋贵阶层,这就导致二人在政见上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
    日常争吵互怼几乎无可避免,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为了各自背后的势力争取利益,但是天长日久之下不免有所积怨。
    而且两人的性格也是截然相反,胡惟庸行事霸道专横、容不得别人对他指手画脚,这也就导致他越发仇恨自己的死对头刘伯温。
    在这种情况下,胡惟庸趁机毒死刘伯温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本章完)
    (/bi/284802/1723747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