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杨絮飘飘 > 25.灼灼窑光

25.灼灼窑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25.灼灼窑光
    蝉鸣在夏日的枝叶间织成一张声网,毒辣的日头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将整个黄土高原笼罩在一片金黄色的光晕中。在这片被阳光浸透的土地上,一座砖窑厂静静地卧在村东头的土崖下,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不时从窑口吐出缕缕青烟。对年幼的狗娃而言,这里不仅是父亲辛勤劳作的地方,更是一座充满神秘与欢乐的城堡,承载着他童年最珍贵的记忆。
    无数个夜晚,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沉睡,狗娃偶尔会从睡梦中醒来。透过门缝,他能看到父亲和李伯伯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忙碌着算账。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灯泡被父亲用旧报纸细心地折成灯罩罩了起来,就像聚光灯只照亮了他们小桌子的那一片。那昏黄的灯光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将两个男人专注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在土墙上,仿佛正在上演一场无声的皮影戏。狗娃躺在被窝里,在昏黄灯中中看到的是两个高大的身影,那么亲切,又是那么严肃,可望而不可及,为了不打扰其他人两个人压低了声音在说话,言语间狗娃似懂非懂。
    狗娃父亲眉头微皱,眼神紧紧盯着摊在桌上的账本,手中的铅笔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嘴里小声念叨着数字:"这批砖的烧成率只有七成,煤耗却比上月多了两车......"李伯伯则熟练地拨弄着算盘,算盘珠子在他粗粝的指尖跳跃,发出清脆悦耳的"噼啪"声,宛如在演奏一首属于夜晚的和谐乐章。旁边的小木桌上,一盘五香瓜子静静地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香味悠悠地飘散在空气中,与从砖窑传来的独特烟火味交织在一起,让狗娃的内心莫名地安定下来。在这安详的氛围中,他不知不觉又沉入了甜美的梦乡。
    第二天清晨,当狗娃醒来时,昨晚的情景早已不复存在。父亲早已前往砖窑开始一天的忙碌,只有桌上剩下的半盘瓜子证明昨夜的真实。狗娃小心翼翼地将瓜子装进裤子口袋,在接下来的一天里,他不时会掏出一两颗慢慢地嗑着,那香味总能让他想起昨夜温暖的灯光和父亲专注的神情。
    白天的砖窑对狗娃来说,就是一座充满无限乐趣的宝藏之地。他最喜欢像个小跟班一样,跟在那些烧窑的工人叔叔们身后转悠。这些叔叔们每天都在繁重的劳作中忙碌,但对狗娃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总是有着无尽的耐心和疼爱。也正是他们,为狗娃的童年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
    每到饭点,窑上的叔叔们总会在窑火边烤面吃。他们从面袋里舀出面粉,加水揉成团,然后揪下一小块面,灵巧地捏成饼状,插在一根削尖的筷子上,放在红彤彤的窑火旁烘烤。不一会儿,面饼的表面就被烤得金黄酥脆,诱人的麦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王叔叔总是第一个朝狗娃招手,大声喊道:"狗娃,快过来,尝尝这刚烤好的馍!"
    狗娃眼巴巴地跑过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烤得焦黄的面饼。王叔叔把烤饼递到狗娃面前,还不忘打趣道:"狗娃,快尝尝,这可是咱窑上的独家美味,城里人都吃不到哩!"狗娃迫不及待地接过烤饼,顾不得烫手就大口咬下去。外皮酥脆,内里软糯,那浓郁的麦香混合着窑火的特有气息,在口腔中绽放出独特的风味。他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叔叔,太好吃了,我还要!"叔叔们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窑厂上空回荡。
    这些憨厚的汉子们还特别喜欢和狗娃开玩笑,变着法子逗他玩。有一回,张叔叔趁狗娃不注意,用他那沾满煤灰的大手在狗娃脸上轻轻一抹,狗娃白净的小脸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大花脸。张叔叔还故意睁大眼睛,装作惊讶地说:"哎呀,狗娃,你咋变成小花猫啦!快照照镜子去!"
    其他叔叔们看到后,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狗娃先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眼睛瞪得大大的,随后反应过来,也跟着大家一起笑了起来,还故意挤眉弄眼做了个鬼脸,把大家逗得笑得更厉害了。狗娃玩心大发,索性在煤灰堆里蘸了蘸手,又往自己脸上添了几笔,这下,他活脱脱成了一个从煤堆里钻出来的"小煤球"。大家的笑声愈发响亮,那欢快的声音穿过砖窑,飘向远方的田野。
    不过,叔叔们有时候的玩笑也会让狗娃着急得不行。有一次,他们趁狗娃不注意,偷偷把他心爱的面捏大象藏了起来。这只大象对狗娃来说意义非凡,它是村里办白事时,狗娃妈妈从贡品里拿回来给他的。面塑大象全身洁白如雪,长鼻子微微上扬,两颗用黑豆镶嵌的眼睛炯炯有神,显得憨态可掬。狗娃对它爱不释手,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在身边,它就像是狗娃最亲密的伙伴。
    发现大象不见后,狗娃的心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揪住了。他在砖厂里慌慌张张地四处寻找,眼睛急切地扫过每一个角落,边找边大声呼喊:"我的大象呢?你们有没有看到我的大象?"他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声音都因为着急而有些颤抖。叔叔们躲在一旁,看着他着急的样子,忍不住偷笑起来。
    狗娃找了好久,却始终不见大象的踪影,眼眶渐渐红了起来,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越想越难过,最后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朝着爸爸所在的地里跑去,心里想着爸爸一定会帮他找到大象。
    可是当他跑到地里时,爸爸正被一堆事务缠身,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他。爸爸额头上满是汗珠,手里拿着一叠纸片,匆匆地对他说:"狗娃,你先自己找找,爸爸这会儿实在太忙了。"狗娃站在爸爸面前,哭着向他诉说自己的大象不见了,可爸爸只是匆匆安慰了他几句,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狗娃满心委屈,哭着离开了爸爸。一路上,泪水止不住地流,哭声回荡在砖厂的每一个角落。也许是他的哭声让叔叔们实在不忍心了,他们终于从藏身之处走了出来。张叔叔把藏起来的大象递给了他,满脸愧疚地说:"狗娃,别哭啦,我们跟你开玩笑呢,你看,大象这不就回来了嘛。"
    狗娃抽抽搭搭地接过大象,紧紧地抱在怀里,虽然还在不停地抽泣,但心里的委屈已经消散了许多。他看着叔叔们,带着哭腔说:"你们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叔叔们连连点头,笑着说:"再也不敢啦,再也不敢啦。"
    在砖厂的日子里,狗娃不仅收获了欢乐,也亲眼目睹了叔叔们工作的艰辛。和泥是个又脏又累的力气活,工人们要把黏土和水按照严格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沉重的铁锹一下又一下地搅拌。盛夏时节,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照射在他们身上,地上的泥土被晒得滚烫,踩上去仿佛能感觉到鞋底在融化。
    王叔叔双手紧紧握住铁锹,高高地扬起,又重重地落下,每翻动一下黏土,都伴随着他沉重的喘息声。黏土又黏又重,每一锹都仿佛有千斤重,叔叔们的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滚落,滴进脚下那黑乎乎的泥地里。可他们只是用破旧的袖子随意地擦一擦,便又继续埋头苦干,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人们,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从未有过一丝抱怨。
    出砖坯的时候,虽然有一台简易的机械辅助,但也离不开工人们的密切配合。他们把和好的泥小心翼翼地放进模具里,然后启动机械,将泥挤压成规整的砖坯。李叔叔紧盯着机械,双手随时准备调整泥的位置,嘴里还念叨着:"轻点,别弄歪了。"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高度的专注和精准的操作,稍有不慎,砖坯就会出现瑕疵。每制成一块砖坯,叔叔们都会仔细地检查,把那些有问题的砖坯挑出来重新加工,绝不允许有任何一块不合格的砖坯流出砖厂。
    装窑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艰巨任务。叔叔们要把做好的砖坯一块一块地搬进窑里,按照特定的顺序摆放整齐。窑里又闷又热,温度极高,刚走进去,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张叔叔弯着腰,双手紧紧抱着一摞砖坯,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进窑里。他的脸上被热气熏得通红,汗水不停地从额头冒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砖坯上,瞬间就蒸发不见了。他咬着牙,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吃力,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只是默默地坚持着,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懈努力。其他叔叔们也在不停地忙碌着,他们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地把砖坯搬进窑里,整个过程充满了默契与协作的精神。
    出窑的时候,更是对叔叔们耐力和技巧的巨大考验。窑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滚烫的热气汹涌而出,仿佛要把周围的一切都吞噬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硫磺气味,让人忍不住咳嗽。王叔叔戴着厚厚的手套,拿着长长的铁夹,迅速地把烧好的砖从窑里夹出来,然后整齐地码放在一旁。每一块砖都散发着炙热的温度,稍不注意就会被烫伤,但叔叔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他们动作熟练而沉稳,眼神中透露出专注和坚毅,让人不禁心生敬佩。他们的脸上虽然被煤灰染黑,但那专注的神情却让人感受到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寒来暑往,砖窑在叔叔们的辛勤劳作下,生产出了无数的砖块。这些红砖被一车车运往四面八方,为村子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狗娃,也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地方,度过了一段无比快乐的童年时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欢声笑语;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他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几年后,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传统砖瓦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环保政策的收紧也让小规模砖窑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狗娃爸爸和李伯伯经常坐在院子里,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虑。
    一个深秋的傍晚,狗娃爸爸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缓缓地说:"老李,这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煤价涨了,砖价却跌了,咱得想想办法啊。"李伯伯叹了口气,无奈地摇头:"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现在城里人都用水泥砖了,咱们这土窑砖怕是没人要了。"
    经过多次商讨和痛苦的挣扎,最终他们无奈地决定解散砖厂。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狗娃的心里仿佛被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着,空落落的,满是不舍。那些和叔叔们一起玩耍、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仿佛还在昨天,可如今却要面临分别。叔叔们也要收拾行囊,离开这个他们奋斗了多年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分别的那天,砖厂格外安静,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伤感。叔叔们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行李,脸上写满了眷恋和不舍。张叔叔把他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放进木箱里,轻轻抚摸着那些陪伴他多年的铁锹、铁夹,眼中满是不舍。王叔叔站在窑前,静静地看着这座曾经充满生机的砖窑,深深地叹了口气,用手轻轻拍打着窑壁,仿佛在与老友告别。
    狗娃紧紧地拉着他们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问道:"你们还会回来吗?"叔叔们摸了摸他的头,温柔地说:"狗娃,我们会回来看你的,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别忘了我们这些窑上的叔叔。"
    狗娃爸爸和李伯伯为叔叔们准备了一些路上吃的干粮和微薄的路费,感谢他们这些年来的辛勤付出。狗娃爸爸把干粮递给张叔叔,真诚地说:"老张,这些年多亏了你们,这一点心意,路上拿着。"张叔叔接过干粮,眼眶微红,说道:"大哥,在这儿的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有机会我一定会回来看大家的。"其他叔叔们也纷纷表示,在这里的日子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这里就像他们的第二故乡,有着他们最珍贵的回忆。
    看着叔叔们渐行渐远的背影,狗娃的心里五味杂陈。砖厂渐渐变得冷清,那座曾经热闹非凡的土窑,也慢慢被岁月遗忘。但那段在砖窑里度过的童年时光,那些温暖的笑容和辛勤劳作的身影,却永远地留在了他的记忆深处,成为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多年以后,当狗娃站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他总会想起那个坐落在黄土崖下的砖窑厂,想起那些叔叔们被窑火映红的脸庞,想起烤面饼的香味和算盘珠子的噼啪声。那些记忆如同窑火中烧制的砖块,历经岁月的淬炼,反而越发坚实而温暖。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仿佛又能听到那熟悉的声响,闻到那特有的烟火气息,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乐和温暖的砖窑,回到了和叔叔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日子。
    窑火会熄灭,砖窑会荒废,但那些温暖的记忆却永远闪耀在时光深处,成为狗娃心中永不褪色的风景。那些在窑火中度过的日子,那些叔叔们的笑声和汗水,都已经融入他的血脉,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那些从窑中烧制出来的砖块,虽然朴实无华,却坚实可靠,默默地支撑起他人生的根基。
    (/bi/284916/3660877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