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热闹的武馆学徒试炼,低调的大个子
天刚蒙蒙亮,
宝林武馆门口,一片热闹。
说热闹,是因人多——刚过卯时,排队的人就黑压压地排到了街外头,怕是得几百号。
今儿是宝林武馆选学徒的日子,
这四九城里,但凡对武道有点念想还有点儿门路的少年后生,自然都得来凑个热闹,
毕竟名声在外的宝林武馆,一年也就这么两次学徒选拔的机会。
这会儿队伍里,甚至能瞧见些拖家带口、扛着被褥的——怕是刚从外县赶过来的。
这么多练家子挤在东城,警察厅也特意派了几十个巡警,荷枪实弹地维持秩序。
好些个宝林武馆的外门弟子,也被派了出来。
有这些九品高手镇着,自然没人敢轻易闹事,
一时间,倒也秩序井然。
——
祥子穿着一身藏青色长衫,许是抹了斯丹康头油的缘故,刚修剪整齐的短发显得油光锃亮——为了这身打扮,祥子花了四枚银元。
刮掉了青胡茬,特意修了修眉毛,再配上一副眼镜——这时候的祥子,哪还有半分那个绑着鸡肠子系带的泥腿子车夫模样,反倒像中城里那些有钱的学生老爷。
便是往日那些相熟的人,怕是也难一眼认出来。
祥子默默站在人群里,跟着队伍慢慢往前挪,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扫着四周。
排队的,大多身着绸衫,便是穿劲装的,也多是一副英挺模样。
这些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一眼就知家境不错。
这也难怪,武夫打熬皮膜筋骨、淬炼气血,本就是流水般的银钱往外淌,普通人家哪里经得住。
而此刻能站在宝林武馆大门的,则更不一般。
且不说那百多枚大钱的入门费,单说那封学徒引荐信,也得是四九城里有些分量的人物才能弄到。
——
晨光虽和煦,等得却焦急。
一众年轻少年郎里,祥子这么个大个子杵在那儿,多少有些扎眼。
于是附近几个都暗自打量祥子,思索着这个眼瞅着就要超龄、貌不惊人的大个子,究竟是啥来头。
忽然人群前头却是一阵喧哗。
“快看.李三小姐来了,终于看到真人了!”
“我滴个天娘诶,这大妞儿真俊得晃眼,听说她马上九品圆满了?”
“这还能有假?我哥就是宝林武馆的弟子,听他说啊,这位李三小姐天资聪颖,武道悟性更是没话说,前些日子都参加内门试炼了……要不是出了点岔子,这位李三小姐保不齐就入了内门!”
说话的是个脸上带雀斑的少年,就站在祥子前头。
他衣着华丽,一眼便知出身不凡,这会儿特意抛出那些“内门”之类的话,顿时勾住了大多人的目光。
这少年似乎挺享受众人追捧的感觉,脸上不禁露出几分傲气。
“哎哟……姜少爷,倒没听您提过,您家里竟还有人当外门弟子呢?”旁边一个少年眼珠子一转,赶紧凑了上去。
得了吹捧,那姜少爷更得意了,还想说些啥,可远远瞧见来人,顿时低头闭了嘴。
说话间,那李三小姐便走了过来。
不愧是四九城里有名的带刺美人,李家这位三小姐没施粉黛,只穿着一身外门弟子的黑衫,却依然掩不住窈窕身姿。
尤其是那张带着英气的清丽脸庞,更是让人一眼难忘。
甫一现身,众人的目光便被她勾住了,许多少年郎眼里甚至露出恍惚的神色。
恰在此时,祥子默默低下了头。
晨曦透过槐树叶打了下来,在他黝黑脸上刻出道道光影。
——
“三师姐”
瞧见李三小姐过来,一众外门弟子皆是拱手行礼。
李三小姐先是门口负责遴选学徒的老武夫打了个招呼,道一句:“刘师兄辛苦了。”
那老武夫没起身,笑嘻嘻应了。
随后,李三小姐才挂起一抹和煦笑容,对负责守卫的众师弟点头应着,又温言细语道一声辛苦。
武馆里从不论年岁大小,只按修为分高低,如今李三小姐快到九品圆满,大家伙儿自然都喊她一句师姐。
当然,至于这些年轻外门弟子心里头有没有别的念想,那就难说了。
至少祥子就瞅见,好几个外门弟子偷瞧李三小姐时,眼里头都冒着火。
祥子不禁哑然失笑,忽然想起当初刚跟刘唐相识时,说过一句玩笑话:女人只会影响武夫拔刀的速度。
看来这几个外门弟子也不怎么顶用啊。
想到这里,祥子脸上笑容却是一黯。
算算日子,刘唐和林师傅该到申城了吧,不晓得他们路上顺不顺利,刘唐那身伤能不能及时治,林师傅能不能寻到那治腿伤的劳什子髓晶。
要解决这么多麻烦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功夫。
想到这儿,祥子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此去一别,恐怕便是经年。
——
除了祥子,其他少年瞧见这些黑衫的武馆弟子,都是一脸激动——这些可都是至少九品入门境的高手啊!
毕竟都是自小习武,这些少年心心念念的就是进武馆寻个入品机缘,如今能亲眼瞧见心里头高高在上的九品高手真正是啥模样,自然欢喜得紧。
相比之下,倒只有祥子还算淡定。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察觉,跟刘唐相处久了,又得过林俊卿这位惊才绝艳的七品武夫亲授拳法,如今区区几个九品武夫,还真难入他眼。
更何况.九品武夫,他也杀了俩——一个梁华,一个老张。
呃.这似乎算不得啥好经验。
那些个入品武夫除了比普通武夫筋骨皮膜结实些,能多挨两枪,好像也没啥特别的。
祥子这般云淡风轻,自然落到了旁人眼中。
站在祥子前头那姜少爷,瞧见祥子这模样,心里头犯起嘀咕,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便笑着拱了拱手:“这位兄弟,倒是面生得很,不晓得之前在哪家武馆?”
这姜少爷不过十五六岁样子,说话倒挺老成。
祥子听了这话,愣了一下——哪家武馆?这不是都来宝林武馆当学徒的吗?怎么还问之前的武馆?
这番倒是祥子想岔了。
宝林武馆是四九城三大武馆之一,门槛自然高,便是收个学徒,也得是十八岁以下的气血关武夫。
要是其他小武馆也学这高傲性子,哪还收得到徒弟,怕不是得喝西北风去。
所以好多武夫,都是小时候先进小武馆打熬身子,等破了气血关,再去挑战三家大武馆的学徒资格。
当然,世家子除外,毕竟这些世家子自小便有名师亲授,更有家传功法。
不过,姜望水这番问话的背后,还有一桩缘由。
自大顺朝开始,朝廷便明令:朝廷钦赐的金旗武馆,方能开馆授徒——换句话说,只有金旗武馆才有“整骨汤”。
四九城这些年来,能在武馆门口插金线大旗的,从头到尾也就只有三家。
如今虽说大顺朝皇旗倒了,城头更是变换大王旗,但不知怎的,这老规矩倒是延了下来,无人敢破。
这也意味着,无论你在小武馆里打熬得多么顺遂,只要没机缘入三大武馆,便也只能徘徊在九品之外。
故而,凡是四九城内的入品武夫,除了那些世家武夫,大多皆是出自三大武馆。
(本章完)
(/bi/284714/17237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