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汉中称王牛皮吹响(下)
寒风呼啸而来,天气渐渐变冷。
关中、湖广和中原的灾民那就如同被人用鞭子在后面抽一般,发了疯般的往汉中府涌去。
汉中府那都有点人满为患了。
东面自白河、洵阳一线,直到西面石泉、西乡一线,整个汉中府大半区域那几乎都被灾民给塞满了。
此时,小天师张云的弟子那都上万了,弟子下面的弟子加起来那更是三十万都不止了,整个汉中府聚集的灾民怕是两百万都不止了!
如此多的灾民,哪怕光和稀饭一个月最少也要消耗五六十万石的粮食啊,更何况,关中、湖广和中原灾民还在不断往这边涌来,到了冬天这里聚集三百万甚至四百万灾民都有可能。
小天师张云这牛都吹出来了,若是没有这么多的粮食怎么办呢?
这个自然是不可能的。
若是家里没饭吃,能请别人来吃饭吗,但凡有点脑子的肯定不会干这种蠢事,小天师张云能搞出这么大的声势来那肯定是有脑子的。
更何况所谓的小天师张云后面还站着当今天子呢,他怎么可能缺粮食。
很快,小天师就命人搬来数不清的土豆。
土豆倒是有人听说过了,见过的都有,这东西就是土芋,不光京畿有人种植,西北也有人种植,但所有人都没想到,小天师命人搬来的土豆那一个个比拳头都还要大,他们见过的最多也就鸡蛋大小啊!
小天师甚至还命手底下弟子给灾民们准备了一道菜,天香土豆汤。
也就是土豆里面放点香料,再加点盐,而后一直炖到软烂,再用锅铲碾成沫,融入汤汁中。
那软糯香浓的味道,喝过一回之后闻到味都会流口水。
这道菜对灾民来说那就是无上美味了,他们很多那都是受灾之前都没吃过这种美味。
至于香料和盐哪里来的,这个压根就没人问,小天师无所不能啊,粮食都来搞来几百上千万石,还问这点香料和盐怎么来的干什么?
这天香土豆汤再加上稀饭那都已经把灾民们吃得赞不绝口了,就这还没完呢。
紧接着,小天师竟然又命人搬来了无数的红薯!
红薯听说过的人更多,很多人甚至都吃过,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小天师命人搬来的红薯竟然会比小胳膊都粗,他们见过的红薯大多都只有手指粗细啊!
至于红薯怎么吃,那都不用教了,生吃都行啊,那都是甜的,好吃得很,蒸熟、烤熟之后那更好吃。
这一下灾民们是彻底把小天师奉为神明了,土豆和红薯那都多到吃不完,这世上怕是唯有神明才能变出这么多的土豆和红薯来。
小天师既然被奉为神明,他的话自然没人敢不听。
他倒也没让灾民干什么其他事,这会儿冬天都快到了,虽然有秦岭阻隔,寒气一般过不来,汉中一般都不会冰封,但冬天就在外面搭个窝棚还是冷,他就是让灾民们吃饱了饭之后去挖山洞,用以抵御寒冬。
山洞这东西其实不光能抵御寒冬,夏天也挺凉快的,关中大部分平民百姓住的其实就是山洞,只是他们管山洞叫窑洞而已。
小天师本就是为了他们好,他们自然拼命的挖。
这家伙,两百多万人齐动手,把山挖走那都没问题啊,更何况是挖窑洞,不到一个月时间,汉水及其支流沿岸的山岭几乎都被他们挖得跟老鼠洞一样了,四通八达,住进去三四百万人都没问题。
至于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锄头和铲子什么的,那也没人问,皆因他们都相信,小天师真是无所不能的。
这人一吃得饱了,住得暖了,那就难免会有想法了。
此时,小天师张云那也暗地里命弟子们开始散播消息了。
当初天师后人张鲁没有称王,现如今天师后人张云是该称王了!
甚至,名号都有人给他想好了,那就是汉中王。
这称王就是造反啊。
汉中府地方官员收到消息,那又是一份八百里加急奏报往京师送去。
此时的京师都快冰封天地了。
那呼啸的寒风吹脸上都有点生疼生疼的。
不过,京师东北外城的锅炉房里却依旧热气腾腾,热浪滚滚。
匠户们正试制供暖用的锅炉呢。
这种锅炉那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宋应星还就是命人分成八块铸出来的,每一块那都是几百斤,加起来那就是几千斤。
这种锅炉合起来足有两丈多高,粗细那也有一丈半左右,如果里面装满水,那足足能装将近一百万斤!
朱觉看着一块块铸件从沙田里翻出来,那都不由得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这么大的锅炉都能造出来,大明的工业基础可不是一般的雄厚了。
而且,这大锅炉造出来之后他也可以开始赚大钱了。
这种供暖锅炉他是让宋应星按一万户来设计的,这一万户还不是后世的平均一百平一户,而是三四百平一户。
如果按后世的供暖费,一平方建筑五六块钱每个月,三四百平一户那就是两千左右,合到银子三两多一个月。
当然,这会儿的煤和人工都没后世贵,他也没有必要收这么高的供暖费,每户收个一两银子一个月就差不多了,这样利润也有大半。
现如今光是京师那最少都有五十万户了,造五十个这样的锅炉出来,一个月就能赚四五十万两,这会儿冬季长,算五个月,那就是两百多万两。
至于京城平民百姓用不用的起这暖气,那根本不用操心,皆因这会儿京城随便找点活计那都是二两银子一个月以上了,匠户的工钱三四两,四五两一个月那都不算什么了。
也就是说,就现在的收入水平,一个户人家只要两个人干活,那花上一个月的工钱就能度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天了。
若是匠户家里有两个人干活,那都不需要花费一个月的工钱。
大明发展起来之后大家的工钱那还会更高,相对花费在暖气上的钱还会更少。
这暖气推广也需要时间,刚开始的时候想接暖气管道的估计不会很多,他还没必要一年就把五十套供暖锅炉全做出来。
这东西,只有给部分人家里装上了,而后其他人又跑这一部分人家里去体验过了,那才会流行起来。
他也不急,反正匠户家里都有钱,他先给匠户聚居的区域装上几个就行了。
到时候其他人出于好奇又或者干脆跟匠户是亲友关系,那肯定都会忍不住去这些匠户家里试一试效果如何,这效果一旦尝试到了,那十有八九就会想装了。
他正站那里盘算着怎么把暖气推广开来呢,方正化又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汉中府八百里加急奏报。”
这应该是潘云腾准备起事了。
他可是在让潘国忠不断地往那边送粮食、土豆和红薯,且这些粮食、土豆和红薯还都是拉到武汉三镇附近的港口码头让潘国忠去拉的。
兴安州那一片距离武汉三镇也就千里左右,潘国忠如果日夜不停地拉,那两天左右就能拉七八万石过去,一个月就能拉百来万石过去。
也就是说,哪怕灾民每人每月消耗半石左右,那都能养活两百余万灾民了,两百余万那就是四十余万户,每户哪怕就一个青壮,那也是四十多万青壮了。
潘国忠上次都派轮船过来说船要不够用了,那就是聚集在汉中府的灾民已经超过两百万了。
这么多人口,这么多青壮,是该准备起事了。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果然,汉中知府上奏,少天师张云准备称王了,王号都定好了,就是汉中王。
他想了想,干脆道:“若愚,这份奏折留中吧,就当没看到。”
这意思是不要打草惊蛇。
潘云腾如果起事,那肯定要一举攻克汉中府大半县城和州城,他若是做出批示,那这些县城和州城肯定会做准备,到时候潘云腾想要拿下这些县城和州城就有点麻烦了。
他不吭气,那就不一样了。
这会儿潘云腾可是把义舍看遍汉中府东部的县城和州城了,到时候只需把武器装备偷偷夹带进去,这些县城和州城那是瞬间便能拿下!
(本章完)
(/bi/283048/17237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