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崇祯霸道 > 第194章 汉中称王牛皮吹响(中)

第194章 汉中称王牛皮吹响(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天师张云出山了。
    这家伙竟然吹牛皮说,但凡跟着他的都能吃饱。
    汉中府的灾民还都信了他的邪,全部涌到汉阴和兴安州一带去了。
    这家伙竟然还嫌不够,他竟然还派出手底下弟子跑到关中乃至中原一通忽悠!
    《三国演义》里天师道义舍吃饭不要钱那的确是真的。
    问题,那是三国时期啊,汉中灾情并不严重,且那时候的汉中人口并不多,总共也就十多万户。
    这会儿可是大明朝,汉中的人口已然有三十多万户了,受灾的那都有二十余万户,光是这就比当初汉中所有人口加起来都多了,他竟然还派弟子到关中乃至中原去忽悠灾民。
    关中和中原的灾民那可是两百万户都不止,加起来最少上千万,光喝稀饭一个月拿最少都得耗费两三百万石的粮食,一年最少是三千万石!
    他哪来这么多的粮食?
    这家伙就如同能变出粮食来一般,他竟然还命弟子一路沿着子午谷和汉水河谷往外修建义舍,说是方便关中、湖广、乃至中原的灾民过来。
    这一下更不得了了。
    关中的灾民立马就开始往过迁徙了。
    原本他们是不敢走子午谷跨越秦岭去关中的,皆因子午谷太难走了,且路程足有八百多里,走过去那得个把月。
    他们本就没饭吃,再饿着肚子走个把月,那不得饿死在路上啊?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
    少天师张云那是真命人在子午谷里修建了义舍,而且是每隔十里左右一个,虽然就是个粥棚,几口大锅,但那锅里是真在熬稀饭啊,一直在熬。
    他们只需过去吃就行了,碗都不用带,人家就有碗,且还是真管饱,随便喝,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喝。
    人家也没什么要求,就是让他们喝饱了赶紧往汉中赶,不要在子午谷停留,皆因要将粮食从汉中运送到子午谷中的义舍也挺麻烦的。
    这家伙,喝饱了稀饭他们就有力气了啊,哪怕就是山路,一天走三四十里都不是问题。
    若是一天走三十余里,那还能经过三个粥棚,喝上三顿稀饭,路上一天三顿都管饱,这到了地头管饱自然不是假的,他们自然拼命往汉中赶。
    湖广和中原的灾民听到消息那也陆陆续续往过迁徙了。
    其实湖广和中原离汉中还没关中离汉中远,若是从湖广行都司的郧阳府赶往汉中府,远的也就三四百里,近的走几十里的山路也就到了。
    中原的南阳府距离汉中府那也就四五百里,穿过郧阳府就到。
    这家伙,子午谷和汉水河谷那是很快就形成了两道连绵不绝的人流,不知道多少灾民正往汉中府赶呢。
    西安府、郧阳府和南阳府的八百里加急奏报那也正往京师送呢。
    此时,京师东外城造船厂里那六十艘中型威远战舰都已经造好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朱觉匆匆批阅完奏折,那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坐上车轮舟轮船直奔造船厂而去。
    他都已经很少骑马出宫了,皆因内城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骑马出宫那也越来越不方便了。
    更为关键的事骑着马挤在人堆里还有一定的危险,谁知道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会不会探得他经常乔装出宫的消息,从而在路上埋伏刺客,且骑马的时候还不能一直举着望远镜看,坐船出宫那就方便多了,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是故,这会儿他已经很少骑马出宫了,他基本就是坐着八百料的车轮舟轮船出宫。
    车轮舟轮船在河道里疾驰的速度可是比在京师大街上打马骑行的速度快多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便赶到了造船厂。
    这会儿王徵、卢象升、郑芝龙、郑鸿逵等那是早就在造船厂里等着了,那一艘艘巨舰也已经配满了京营将士整装待发了。
    朱觉直接从水道旁的脚手架下了船,大致扫了一眼,随即便问道:“怎么样,良甫,这些战舰都可以开出去试炮了吧?”
    那可不。
    若不是通惠河两岸的厂房和干活的匠户太多了,我直接就命人开通惠河里试炮去了。
    王徵连连点头道:“是的,陛下,都准备好了,开到内海去就能试炮了。”
    这里离内海倒是不远,现在开过去,酉时许差不多就能试完炮回来了。
    不过,若是跟着舰队去试完炮再回到皇宫天都黑了,到时候他就不能陪周皇后和张皇后用晚膳了。
    朱觉想了想,还是挥手道:“走,我们上去看看。”
    这里上船简直不要太简单,脚手架那是分很多层的,有的跟甲板平齐,有的跟船舱顶部平齐,上去都方便得很。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战舰一层船头的甲板上。
    这船头还是空的,就一个台阶,台阶上去就是个比甲板高半丈左右的台子,压根就没装火炮。
    至于为什么船头不装火炮,那是为了瞭望和指挥方便。
    这会儿可没呼叫机,也没有电话,更没有什么麦克风和喇叭,现如今还处在通讯基本靠吼的阶段呢。
    是故,这炮舰的船舱那都是通的,船头和船尾那都能看个通透,站在船头吆喝一声,船尾都能听见,那下底层的台阶旁还站了个传令兵,那就是专门往底层传讯的,或者说专门朝着底层吼的。
    朱觉见状,那也没说什么。
    还是那句话,先要有这东西才能改进,既然这会儿通讯还只能靠吼,那就先这样。
    他也就站在船头看了看,随即便带着众人往船舱里面走去。
    这船舱里面还挺空旷的,除了左右各八个炮车,还有些支架和弹药箱什么的,那就没其他东西了。
    炮车和支架还都只有半丈左右高,前后占的甲板那也才一丈多一点,而船舱足有丈许高,宽度足有五丈许,是故,整个船舱里也就大致不到三成的地方装了东西,中间那还有一条两丈多宽的通道,上面那更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这里面京营将士倒是挺多,两边整整齐齐的足足排了两百多号人。
    朱觉细细扫视了一番,随即问道:“这一艘小型威远战舰总共配备了多少将士?”
    王徵闻言,很是干脆的看向卢象升。
    卢象升连忙细细介绍道:“陛下,这一艘小型威远战舰标配是两百五十名京营将士,其中一百名火枪手,八十名火炮手,五十个轮流操船的,外加二十个瞭望、指挥、传令的。”
    二百五?
    行吧,人员倒是配备得挺齐整的。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他们吃的饭菜和喝的淡水呢,还有,这船舱里都没见一张床,他们怎么休息?”
    卢象升又细细解释道:“陛下,他们吃的饭菜和喝的淡水都在底层,至于床,这中间还不能架床,皆因开战的时候中间会有很多将士跑来跑去,必须保持通畅。”
    这下面不行,你们可以在上面想办法嘛。
    朱觉抬手指着舱顶道:“这船舱足有丈许高,而最高的将士大致也就六尺,上面四尺完全可以隔离成单独的一层,供将士们休息,乃至储存饭菜和淡水什么的,这样也能多带点弹药。”
    他们正商议着呢,方正化竟然捧着两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西安府和南阳府八百里加急奏报。”
    南阳府和西安府的八百里加急奏报竟然同时到了。
    这两地虽然与京师的距离差不多,但两地本身就相隔上千里。
    他们一起奏报什么呢?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脸上又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微笑。
    南阳府和西安府奏报的事情还都一样,那就是两地灾民都受到天师道的蛊惑,正拖家带口往汉中府赶呢。
    潘云腾这小子,不错啊,这还没到冬天,竟然就把关中和中原的灾民都忽悠过去了!
    他想了想,还是微笑道:“若愚,都一样批复,你们若是有钱粮赈济灾民,那就把灾民留下。”
    这意思就是任由灾民去汉中,不用管!
    (本章完)
    (/bi/283048/17237445.)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