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离奇怪诞奉旨造反(上)
时值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京畿的稻麦日渐金黄,天气也慢慢转凉。
此时的大明京师已然是一派盛世繁华的模样,内城的大街小巷每日那都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外城的厂房那更是如同雨后春笋办拔地而起,密密麻麻的数都数不清。
京师百姓的日子那也是日渐红火,欢声笑语那是四处洋溢。
朱觉这些日子却是有些眉头紧锁,舒展不开。
大明现如今并非真正的盛世,繁华的地方也不多,很多地方的平民百姓还吃不饱饭,特别是西北灾区,那都不知道饿死多少人了。
其实,这会儿的大明还是内忧外患,天灾不断,京师只是有他坐镇才好点,西北灾区那还如同炼狱一般呢,反贼也趁着这炼狱般的天灾飞速膨胀起来了。
西北的反贼那是迟早要收拾的,他还不能真的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让单股反贼膨胀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那样收拾起来就麻烦了。
他就是在考虑怎么抑制反贼呢。
这两年在他和蒲州三大豪族、八大皇商等的刻意纵容之下,反贼那是暴涨了十倍都不止。
王嘉胤和王自用在日,反贼那才三万余,这才过去两年,反贼就暴涨到四十万都不止了。
如若任由反贼按这势头发展下去,今年过冬十有八九会要超过百万。
这百万反贼虽然是几十股,但高迎祥和张献忠会发动兼并之战啊。
到时候不说高迎祥和张献忠这两股反贼数量都能上百万,加起来上百万估计也就这两年的事了。
问题,这两年他才能开始着手赈灾,不管是推广种植红薯和土豆还是迁徙人口,那都不是这两年就能完成的。
若是不遏制一下反贼的发展势头,那反贼十有八九会扩散到湖广、南直隶、乃至巴蜀,上百万反贼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到哪儿都如同蝗虫过境一般,铺天盖地啊,不派个几十万京营将士过去,那围挡不住。
他以前是没想过反贼会在几年之内上百万,皆因历史上的崇祯朝反贼那是十几年后才上百万的。
这会儿历史进程都快到无法想象了,才四年不到,反贼竟然就要上百万了!
他不考虑遏制一下反贼都不行了。
这遏制反贼还不能派大军去围剿,怎么搞?
难道,想办法让反贼自相残杀?
这招历史上的崇祯也试过,压根不行。
那时候的反贼自相残杀那都是张献忠和李自成在吞并其他反贼,这两个家伙就没有自相残杀过,只要这两个家伙不自相残杀,搞得其他反贼自相残杀反而是在帮这两个家伙。
夕阳西下,站蒸汽机厂那即将完工的厂房丛中发了半天待的朱觉正准备回宫用膳呢,卢象升却突然间疾步而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这几个月卢象升都快成包工头了,一天到晚那就是带着京营将士修建船坞水道,修建厂房,忙得很,他们好像都很久没见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建斗,怎么了,这是有什么事吗?”
卢象升连连点头道:“是啊,陛下,这边厂房都快完工了,京畿的稻麦也快到收割的时候了,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调派京营将士轮流回去收稻麦了?”
这边着实没太多活了,留几万人轮流干那也能在十一月之前完工。
朱觉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行,这个你看着安排就行了。”
卢象升却是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问道:“陛下,潘国忠其实也还不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提一提了,京营这会儿其他将领的编制是差不多够了,副总兵却是还缺好几个呢。”
这会儿光是京师就有三十万京营步卒,蓟州镇还有十万京营步卒,辽东镇还有五万京营车兵、三万京营骑兵和一万京营火枪手。
京营总兵其实也就崔应元、周遇吉、黄得功、郑鸿逵这四个,还略显不够,副总兵更是缺得厉害。
潘国忠是崇祯元年武举会试的榜眼,同科的探花王来聘那都已经升京营水师副总兵了,潘国忠还是京营参将呢。
至于为什么不提拔重用潘国忠,原本那是因为潘国忠的籍贯,此人乃是陕西汉中卫籍,极有可能与反贼有牵连,也可能跟蒲州三大豪族乃至八大皇商有牵连。
不过,此时朱觉考虑的却不是这个了。
他考虑的是反贼或者说反王。
反王那基本都是延绥镇一带的,延绥镇虽属于关中,但关中和汉中同属于陕西,关中能出反王,汉中就不能出反王吗?
若是让潘国忠这武举殿试榜眼出身的武进士去扯起大旗,征召人马,跟高迎祥和张献忠抢着兼并其他各路反王,高迎祥和张献忠能干得过吗?
高迎祥和张献忠那绝对干不过!
皆因高迎祥和张献忠的崛起靠的只是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暗地里的支持,若论领兵打仗的真本事,他们连给潘国忠提鞋都不配。
这个历史早已证明,高迎祥、张献忠、乃至李自成麾下的反贼那都是乱七八糟,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马那都发挥不出正常军队的战斗力来,纯纯就靠人多势众,打仗就没一点章法。
如若高迎祥、张献忠、乃至李自成手底下人马能发挥出正常军队的战斗力来,那天下早就是他们的了,什么边军、什么建奴、什么吴三桂、什么洪承畴等等,在真正的百万大军面前那都是个屁。
高迎祥和张献忠手底下人马可以说就是乌合之众,莫说派个武举殿试一甲第二的榜眼去跟这两个家伙干了,哪怕随便派个二甲乃至三甲的武进士去跟这两个家伙干,这两个家伙都不一定干得过。
至于什么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背地里的支持,跟他这个当皇帝的背地里支持比起来那也是个屁。
这会儿他手里头的钱粮是不够赈济整个西北上千万乃至两三千万灾民,但是赈济几百万灾民的钱粮还是能拿出来的,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能拿出这么多钱粮来支持高迎祥和张献忠吗?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赈济几百万灾民一年最少都要花掉上千万两,这年头能拿出这么多钱的商人本就没几个,能拿出这么多钱的商人那也肯定不会拿这么多钱送人。
他却是可以拿出来,因为他本就想赈灾,只是这会儿还没法赈济所有灾民而已,他还得等红薯和土豆推广开来,海外贸易也做开了,才有足够的钱粮来赈灾。
这会儿他没有足够的钱粮来赈灾,但却能拿出部分钱粮来暗中培养一股反贼,这样不但能赈济一部分灾民,还能防止反贼实力膨胀到不好收拾。
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潘国忠手底下人马要跟高迎祥又或张献忠手底下人马差不多。
也就是说,只要让潘国忠这个榜眼手底下反贼数量跟高迎祥又或张献忠手底下反贼数量差不多,那仅凭潘国忠操练出来的反贼,干翻高迎祥和张献忠都有可能。
不过,此事也没这么简单。
潘国忠可是武举殿试榜眼,且已经官至京营参将,正三品的实权将领,为什么要去造反。
这是个问题,就算让潘国忠乔装易容,那也很有可能被人认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潘国忠实力膨胀之后会不会真造反。
若是潘国忠麾下人马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之后野心膨胀,假戏真做,真造反,那可就麻烦大了。
殿试榜眼可不是开玩笑的,兵法、武功、乃至谋略等,那都是上上之选,一般的领兵将领那都干不过。
他可不能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实力比高迎祥和张献忠还强大的反贼来。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建斗,你觉得潘国忠会背叛朕吗?”
啊!
您怎么会这么想?
卢象升缓缓摇了摇头,郑重道:“陛下,这人相处久了,秉性还是能看出来的,有人天生反骨,有人却能为国捐躯。
微臣以为,潘国忠应该属于后者,微臣也是暗中考察良久才敢向陛下举荐的,潘国忠应是忠心耿耿之辈,绝非心怀不轨之徒。”
你都暗中考察过了,那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有的人的确可能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这种人十有八九心怀叵测。
如果表里如一,明里暗里都一样,那十有八九就是忠心耿耿之辈。
朱觉又细细想了想,这才微微点头道:“行吧,你让他明日一早辰时许前来玉熙宫觐见。”
这培养反王可不是开玩笑的。
他还得亲自考察一番才能决定到底培不培养潘国忠。
若是论领兵打仗,卢象升可能比他强;若是论相人之术,那卢象升绝对跟他没法比。
(本章完)
(/bi/283048/17237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