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第230章 忽悠林丹汗
第230章 忽悠林丹汗
虽然心中不爽,但在见识了林丹汗的残暴之后,王安不敢不给。
只是出门在外,草原上的部落又都是以物易物,身上银子实在不多,于是老老实实的说道:“可汗陛下应该知道,草原上都是以物易物,所以身上带的银子并不多。”
“如果您信得过我的话,可否等下次来草原的时候再把银子带来。”
出乎王安意料的是,林丹汗并没有任何不悦的神情,反而十分随和的道:“本可汗与你们这些南朝商人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明白你的苦衷。”
“只是下次来草原的时候不必带银子了,一会儿我写个条子,你按照条子上的内容直接带物资来吧。”
王安微微松了口气,只要林丹汗不逼着自己立刻交银子就行。
甚至直接换成物资,对王安来说还是件好事。
因为物资方面卖价和进价存在着利润差,而在草原上做生意又是个暴利的事情。
两万两换成物资的话,大概也就是一万出头的东西。
只是白跑一趟,让人有些憋闷罢了。
心中多少有了些安慰,王安随口问了句,“不知可汗陛下主要需要什么。”
林丹汗大嘴一咧,笑道:“寻常物品,不过是些甲胄和破甲箭簇罢了。”
王安一杯酒刚倒进喉咙,险些没有呛死自己,却还是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剧烈的咳嗽。
“咳咳咳……甲胄、破甲箭簇?”
“可汗陛下,您没有跟我开玩笑吧!”
林丹汗脸色一沉,冷冰冰的盯着王安许久,这才冷笑着说道:“怎么,王掌柜难道想不认账不成!”
帐篷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王安大脑极速旋转起来,答应还是不答应?
现在摆在王安面前的问题是,即便是王安想答应也没有货源可以供应。
冷兵器时代,除了元朝施行了菜刀实名登记之外,其实大多数王朝并不禁止民间拥有兵器与弓箭。
但有两样东西,却是上到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查到就当谋反治罪,根本没得商量。
那就是铠甲和弩。
古代的重装甲兵,相对于无甲或轻甲步兵,那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一当百;
而弩,则是因为使用简单,对使用者的素质要求极低,只要不是斗鸡眼加白痴,那怕只是一个普通人在持有弓弩的情况下,也可以媲美一个强壮的、驯良有素的神射手。
也正因为甲胄和弩的特殊性,所以得到了历代谋反者的青睐,悄悄咪咪的就能装备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当初朱棣造他侄子的反,就是悄悄的躲在地下造铠甲,等到关键时刻就能平白冒出一支披甲大军来,打的建文老弟措手不及。
而秦始皇的弩兵,更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虽然林丹汗没有要弩,但是要破甲箭簇的话还不如直接跟王安要弩呢!
如果是一般的箭头也就罢了,但是破甲箭簇是什么?
顾名思义,专为破甲之用!
先不说专门的破甲箭簇无论材料还是锻造要求,都要远远高于一般箭头,即便是大明也只有少量地区拥有锻造破甲箭的技术能力,价格高昂。
价格高也就算了,问题是买不到啊!
虽然有些得益于大明腐朽的官场,如果背景深厚舍得出钱拉拢腐化也不是一定弄不到,可一旦被朝廷抓住,一句伱要破甲箭簇干什么,就无话可说了!
既然解释不了,那就只能按意图谋反来处理了。
一般猎户打猎普通箭支就行,毕竟野生动物也不会穿铠甲不是!
再加上甲胄,这不是妥妥的抄家两件套么!
别说林丹汗还不打算给银子,就是真给钱王安也不能干这种掉脑袋的事儿。
现在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小日子眼看一天过得比一天好,脑子瓦特了才干这种事儿。
王安微微偏开头,避开林丹汗逐渐冰冷的目光,大脑极速运转,寻找着搪塞之词。
忽然间,王安灵机一动道:“可汗陛下需要甲胄和破甲箭,想必是要打一场大战吧!”
林丹汗脸色微微变换,目光越发冰冷起来,然而脸上却是忽然挂上笑意,哈哈笑道:“都说你们南朝人机灵,南朝的商人更机灵,此话果然不假!”
王安顿时心中大定,这么说来,林丹汗索取甲胄和破甲箭簇果然是在为战争准备。
本来身为草原颠狗,林丹汗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大战,这本来没什么稀奇的。
但是林丹汗颠归颠,硬骨头从来不啃。
就譬如和建奴,一直都在避免正面冲突,只敢躲在角落里悻悻狂吠。
一般的战斗大多都是以多欺少、以强欺弱,根本不需要为此特别在装备上做文章,值得林丹汗提前筹备军备的,必定是个强敌!
那么林丹汗的敌人会是谁,或者说谁值得林丹汗如此重视?
建奴?
不可能,先不说历史上林丹汗一直在避免与建奴正面冲突,林丹汗根本没有与建奴作战的胆子,即便是有,建奴在辽东而林丹汗在蒙古右翼,两者隔着上千里地,根本打不起来。
难道是大明?
这又更加不可能了。
虽然林丹汗一直瞧不上大明的战斗力,但说是那么说心里也必然清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道理,更何况大明与林丹汗目前同意蒙古的目标并没有直接的冲突,又还指望着从大明身上薅羊毛,没有理由开战。
如果只是一般劫掠边境,也不需要特意增加披甲兵,采购破甲箭簇,这分明是你死我活才有的准备。
那么林丹汗的敌人到底会是谁?
结合时间点和林丹汗所处位置,王安忽然瞪大了眼睛。
林丹汗要干顺义王!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林丹汗离开蒙古左翼西迁,一是因为已经众叛亲离,奈曼、敖汉两大鄂克托背叛林丹而投靠了建奴,科尔沁也被建奴收服。
林丹汗为了躲避建奴锋芒,不得不离开察哈尔故地。
西迁右翼之后,林丹汗却仍旧以蒙古大汗自居。
(本章完)
(/bi/284742/17237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