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第191章 启程
第191章 启程
王安试探了几回,见孙祖寿是真的不要,而不是虚伪的客套或者是嫌少,心中对孙祖寿越发敬重了起来。
既然人手、车马都已经准备好了,王安也不在大同府多加耽搁,立刻将货品装车准备出发。
只是到了出发那天,让王安惊讶且心中泛酸的事情发生了。
当他打着哈欠来到货场前,一百多名被特意挑选出来老兵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只等王安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
这些残疾老兵能有如此效率,一定是提早开始了劳作的原因。
但这还不是最让王安惊讶的事情,最让他惊讶的事情是,这些老兵居然全部穿上了火红色的鸳鸯战袄,腰间佩刀持枪、或是背着弓箭,衣服全副武装的样子。
倒不像是一支运送货物的商队,反而像是一支运送辎重的军队。
因为懂蒙古话,而且本身就是总旗出身,而被选为护卫队长的田二愣子,甩着空荡荡的袖子来到王安面前身子笔挺道:“启禀老爷,所有兄弟已经就位,请下令吧!”
两世为人从未有过从军经验的王安,闻言颇有些被这股军人气质弄得有些局促,“啊啊”两声,才有些不自在的道:“那就出发吧!”
田二愣子也没有二话,转身向老兵们传达出发的指令。
立刻,这支全部由残疾人组成,且人人穿着军服的古怪商队动了起来,在大同军民复杂不明的目光中,缓缓行出城门,朝着北面而去。
…………
不知不觉已经在草原上行进了三四天,据队伍中夜不收出身的探马回报,再往前二十里便是归化城,并且这名探马已经在王安即将到达的消息,告知了察哈尔部落。
王安轻轻松了口气,这一路上虽然十分辛苦但也算是有惊无险,而且很是给王安涨了不少见识。
同时也明白为什么八大晋商,为什么能靠着边塞贸易跻身皇商之列。
无他,来自大明的物产,在这辽阔却贫瘠的草原上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无论是盐铁还是茶叶米豆,都是草原上的部落所急需的必需品。
尤其是茶叶和盐,几乎可以决定一个部落的生死存亡。
这一路上,经过不少部落,也遇上了不少单独在外游牧的蒙古家庭,这些蒙古人一开始还因为队伍中老兵身上的大明军服而不敢靠近,可是等他们发现这些老兵居然全都是残缺之人,胆子便也大了起来。
等他们彻底弄清楚,这只是一支大明商队之后,立刻就有人提出了交易的请求!
是的,是请求而非劫掠。
得益于崇祯的“尽革其赏”政策,边关的互市交易已经停顿了有一段时间。
那些打的部落因为有着一些存货,族人的日子还算过的可以,可是那些小部落因为本身互市份额就少,互市交易一但停摆,积存的食盐和茶叶立刻便要告急。
如果八大皇商还在的时候,这些草原部落还可以从走私商人的手上高价购买盐茶,但是自从八大皇商被崇祯一股脑端掉之后,连带着那些规模较小的走私商人全都被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道草原上走私。
这就导致蒙古人无论是官面上,还是私底下都彻底失去了购买盐茶的渠道。
因此猛然在草原上见到王安这支商队,简直就像是快要渴死的人,忽然见到一瓶矿泉水一样。
牧民们拿着上好的皮子,欠着壮硕的牛羊,甚至是上等的战马,想要换取王安商队里的物资,盐、铁、茶叶,有什么要什么,价格更是由王安随便提。
那些上好的皮子和战马牛羊,虽然在草原上价值有限,但是只要王安运回内地转手,立刻便能够得到两三倍以上的利润。
别的不说,王安只需要付出大约七八两银子的物资,便能换到一匹上等的蒙古马。
这可是任何一名骑兵都梦寐以求的“神兽”,如果能够运到江南地区,起码可以卖上二十几两银子。
不过王安这商队上的物资,全都是需要照单交付给林丹汗的,却是没有多余的物资,可以用于交换。
况且王安现在还没有摸清路子,即便是交换了战马和皮子,这种走私得来的物资,也不知道能不能返程的时候通过各地关卡。
所以王安只好忍痛一一拒绝。
不过还是有不少快要被逼到绝路的部落,见无法和平获取物资而打起了歪主意,聚集部众不怀好意的跟着王安的商队,只等时机一到便要动手抢夺。
好在王安的这支商队虽然人均残疾,但是因为全都穿着大明军服,且都是百战老兵出身,气势上丝毫不弱给任何人,让这些小部落不敢轻举妄动。
再加上田二愣子主动上前交涉,说出这些物资乃是交付给林丹汗的之后,这些小部落顿时一哄而散。
毕竟草原疯狗的大名如雷贯耳,整个漠南蒙古还真没有几个敢主动招惹,何况是这些连活下去都费劲的小部落。
于是乎众人一路上晓行夜宿,总算是在三天后顺利抵达归化城。
只是跟上次满桂来时不同,王安的逼格显然没有被大张旗鼓接待的资格,甚至连稍微有点头脸的部落头人都没几个。
与王安对接的,只是部落里的一些小头人。
不过王安是来做生意的,可没有满桂那么大的脾气撂挑子就走。
等对方清点完货物的数量和品质之后,与王安对接名叫打撸的部落小头目说道:“辛苦王掌柜了,您送来的这些物资品质都很不错,甚至比以前我们从山西人手上购买的还要好!”
王安牛皮哄哄的道:“打撸兄弟,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那些山西的奸商怎么能跟我比?”
“咱可是大明朝廷官方唯一指定合作商,也就是皇商你懂不?”王安拿出鸿胪寺发给他的“差发”和户部的堪合道:“就连咱大明皇帝用的吃的,也都是咱供应的!”
“你想想,咱们大明皇帝吃喝用度那是多么讲究的事情,咱都能满足。”
(本章完)
(/bi/284742/17237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