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 > 98.第98章 崇祯的交易

98.第98章 崇祯的交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98章  崇祯的交易
    这已然达到了辽东军队的最低纸面水准,从此便不能再说朝廷厚此薄彼了。
    然而,提高军饷也有一个条件,从此便不能任由毛文龙说多少人就是多少人了,具体人数必须由监军姜曰广盖章确认。
    其二,崇祯表示知晓毛文龙一直在收容难民,岛上的生存压力颇大,对此表示赞赏等等。并表示,毛文龙要是觉得养活这些人压力很大,朝廷可以派船接收难民。
    并且,毛文龙每往内地送一个难民,朝廷就给予二两银子的补助。
    这表面上看似乎必然是亏本的买卖,实则不然。
    试想毛文龙坐镇皮岛七年,岛上总共也就收容了二十万人左右,全部拿去跟崇祯换银子也就四十万两。
    这在以前或许是一笔大数目,但对现在的崇祯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而已。
    而且,此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堵住毛文龙的嘴,让他以后在军队人数上再没有浑水摸鱼的借口。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毛文龙损失免费劳动力的损失,相比直接严令毛文龙不得以难民为借口索要军饷,此举可让毛文龙不至于因无利可图,而放弃继续收容难民。
    这也算是为沦陷在后金的大明百姓,留下了一条活命的希望。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毛文龙不可再消极怠战,当积极配合辽东战事袭扰建奴后方。
    并且朝廷不会让东江将士白白冒险,一颗正宗鞑子人头三两银子!
    但不可杀良冒功,报功需要监军姜曰广的盖印确认。
    而且毛文龙要做生意可以,但绝对不能向后金出卖任何物资!
    手谕中崇祯语气严厉,并透露原登莱巡抚武之望、工科右给事中潘士闻、御史范汝梓已经上疏弹劾毛文龙,提议让毛文龙移镇盖州的消息。
    然而崇祯是个什么意思,不论是手谕还是姜曰广都没有提到。
    而盖州是个什么地方呢?
    黄台吉从沈阳发兵攻打,只要两三天时间就能到。
    关宁锦防线好歹又长城防线,但是盖州却是直面建奴兵锋。
    要真是移镇盖州,就毛文龙这两三万只会打游击的东江军,黄台吉打起来不要太轻松。
    说道最后,姜曰广笑道:“文龙兄的所有难处,陛下可以说是都替你想到十分周全了!可见陛下对你,是多么器重。”
    毛文龙则是面色呆滞,张着嘴巴许久没有说话。
    崇祯这几条决定,可以说是死死的捏住了毛文龙的痛脚,逼得他不得不妥协却又没有伤害他的根本利益。
    毛文龙先翻脸都没有理由,手下们也不会同意。
    首先崇祯提高了军饷,不论毛文龙等人如何喝兵血,这些士兵多少还是能增加一些。
    其二让毛文龙遣散岛上难民的同时,也给了银子,说难听点等于直接跟毛文龙买。
    这些人在岛上能给他创造的价值虽然不止二两,但毕竟还要费心费力的养着不是,哪里有一手交钱一手交人来的痛快。
    手下人也会乐于见到这样的交易,毕竟这就代表着手下可以自己上岸收拢百姓,即便被毛文龙抽成了,多少也落一点好吃。
    再者是战功这一块,一颗鞑子人头三两银子虽然算不上高,但是皮岛紧挨着鞑子人头原产地,干的又是游击这种活路。
    正所谓积少成多,倒也是一笔收入。
    最重要的是,崇祯知道他在皮岛搞走私……这不重要,毛文龙自己都在奏疏上承认过,借口是岛上没有粮食吃,只能跟朝鲜做生意买米。
    但毛文龙跟建奴做生意这事儿,干的极为隐秘。
    要是辽东的袁崇焕、祖大寿一流有所耳闻也就罢了,没有真凭实据也拿他没办法。
    但崇祯这个新继位的天子是如何知道的?
    而且手谕中口气严厉,似乎已经认定自己私通建奴!
    他奶奶的,该不是岛上有锦衣卫的探子?
    毛文龙的黑脸盘上,顿时布满了汗珠。
    自古以来,被皇帝认定通敌叛国的边关大将,那个是有好下场的!
    虽然谈不上多么的忠君爱国,但终归经营皮岛多年,半辈子的根基都在这里,如果还有挽回余地轻易还是不想跟朝廷翻脸的。
    想到这里,毛文龙立刻明白,这是一场崇祯与他之间的交易。
    先是利用在前,紧跟着是威胁在后。
    自从崇祯继位之后,毛文龙也不是没给朝廷发过奏疏,崇祯也同样给过他不少次批复。
    凭借着这些交流,毛文龙认为崇祯绝非少年英才,但今日从姜曰广口中转告的手谕来看的话,拉拢、削权、敲打可谓是一气呵成。
    虽然都直来直去,少了一点老狐狸的笑里藏刀,但却让人无法拒绝。
    反倒更显天家的堂皇之气!
    见毛文龙沉默不语,姜曰广也不催促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
    片刻后,听见毛文龙舒了一口气,方才轻笑道:“文龙,可是想通了?”
    念头通达之后,毛文龙不在惶恐惊疑,坦然笑道:“我大明有圣天子在位,何愁不能中兴呢?”
    姜曰广闻言哈哈大笑,抬起茶杯以茶代酒敬了毛文龙一杯。
    时间正是来到崇祯元年的二月十五,今日正是春分时节万物复苏。
    然而京师的积雪却没有丝毫融化的迹象,又遇上倒春寒,近似乎比严冬更为寒冷。
    这对于京师的百姓们来说,无疑让他们的日子更为难熬,但对于王安来说倒也并不是坏事。
    寒冷的天气,让王记煤栈的蜂窝煤销量屡创新高。
    低廉的价格与更长的燃烧时间,让王记蜂窝煤成为了精神百姓的新宠。
    每日运送蜂窝煤的驴车络绎不绝,货仓小屋中无时无刻都有着一群大小掌柜,手里攥着银袋往云昭的桌子上堆。
    即便王安把小五小六找来,帮着撑银子点数都有些忙不过来。
    王安虽然有心做个甩手掌柜,却也是被各家拥有分销权的煤栈掌柜围着,纷纷要求增加给自己的配给额度。
    抱怨分配给自己的蜂窝煤额度太少,完全不够销售需要。
    (本章完)
    (/bi/284742/17237541.)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