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 > 第46章 收尾

第46章 收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寇慎转向跪倒的灶户,抬手高喊道:“各位父老乡亲,厂公知道大家不是乱民,只是心系生机而有所误会,所以不会将大家治罪,乡亲们大可放心!”
    “不愧是寇青天,为我等百姓做主!”
    “我等叩谢青天老爷!”
    绝望惶恐的百姓顿时大喜过望,纷纷对着寇慎磕头。
    寇慎见状心中愧疚更甚,同时对马国用等盐商的怨恨更深。
    当初分明承诺,只是利用灶户聚集逼迫魏忠贤离开苏州,给朝廷施压,绝对不会闹出人命激起民变。
    而如今,看着人群中受伤的百姓,和瘫倒在地不知生死的人,寇慎只觉得自己愧对了苏州百姓对自己的信任。
    某个艰难的决定,渐渐在心中萌芽。
    寇慎没有沉浸在心中愧疚太久,紧接着向百姓宣布,朝廷要提高食盐的收购价格的确是真的。
    有寇慎亲口说出,这效果比东厂一百多人一起说的还要有公信力。
    灶户们不再质疑,取而代之的则是巨大的惊喜与不解。
    为什么,新天子继位之初,会忽然想到关心他们这些贱籍之人,而且出手如此大方?
    对于这一点,即便是寇慎也想不通。
    然而灶户们也管不了这么多,至少寇大人如此说,那么便错不了了。
    彼时大明主要是海盐与内陆的井盐,井盐大多品质较差。
    而海盐又分熟盐与生盐,生盐就是福建广东一带的晒盐,利用阳光蒸发水分得到粗盐。
    优点是量大省力,缺点是价格低廉。
    最便宜的时候,一斗十四五斤盐只要三十文钱。
    而品质最好的则是两淮盐,颜色洁白味道清甜鲜美,最贵的时候民间去到一百多文钱一斤。
    然而即便是如此昂贵的两淮盐,出卖给盐商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小引三四钱银子罢了。
    而崇祯直接把价格抬到了二两银子,是原来的五倍有多!
    但是要清楚的一点是,朝廷原本每引的“批发价”是六两六钱四厘,也就是说即便本钱开到二两,也还是有四两六钱四厘的毛利。
    与其让压榨灶户,不如让利给灶户,将盐全部收购过来。
    反正不让利,盐商的零售价也不会便宜,与其让盐商偷税漏税,倒不如让灶户参与分一杯羹。
    而且这么做只是崇祯的第一步,树立朝廷爱民的形象,树立在灶户心中的地位,为后续将盐商驱逐出食盐利益链条,争取到灶户的支持。
    就比如现在,因为灶户固有印象就是朝廷的收购价低,这才让有心人用朝廷会禁止余盐自由买卖来煽动灶户。
    如果朝廷收购价比盐商高,即便朝廷不禁止,灶户也只会卖给朝廷。
    自然,也就不存在被煽动的可能。
    当然,崇祯也考虑过盐商会跟进朝廷的价格,从而让朝廷的打算落空。
    但这不重要。
    至少,朝廷掺合这一手,是实实在在让灶户得利的。
    而且崇祯相信,即便是收购价上打起价格战,先熬不住的也一定是盐商。
    虽然单是打价格战,朝廷的财力绝对弄不过这些财大气粗的盐商,但朝廷会乖乖遵循商业规律么?
    有了寇慎的承诺,并且衙役们开始劝说灶户们回家。
    灶户们纷纷起身,准备离开。
    李永贞连忙示意太仓卫的官兵让开道路,让这些灶户离开。
    于是乎灶户们稀里糊涂来,又稀里糊涂去。
    只是留下少部分人,抱着受伤甚至是死去的亲属尸体痛哭。
    “唉……真是造孽啊!”魏忠贤微笑着走到寇慎身边,对寇慎说道:“咱家今日才算是见识了寇大人在苏州百姓中的官声,实在让人钦佩。”
    “只是不知道,如果他们知道尊敬的寇大人明明早就知道会有惨剧发生,没有选择阻止而是作壁上观,会作何感想?”
    寇慎沉默许久,忽然说道:“下官自知罪孽深重,厂公要杀要剐我都绝无二话!”
    “哎哟,咱家可不敢!”
    魏忠贤阴阳怪气道:“要是寇大人有个三长两短,又要说我魏忠贤残害忠良了。”
    寇慎郑重抱拳,道:“下官会自请天子之罪,并指认幕后真凶。”
    魏忠贤嘿嘿一笑,道:“寇大人的确是个明白人,知道皇上和咱家要什么。”
    当灶户们回到家中,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平息下来的时候。
    苏州府衙的衙役领着东厂番役,出现在各处灶户聚居的村子,这些人也不干别的,进了村子便直奔一些平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之人家中,逮拿一二人或三四人。
    抓了就走,绝不多做停留,就好像是生怕与村民们发生误会一样。
    村民们还以为官府要秋后算账,三五耆老或青壮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是不是要鱼死网破,还没等商量出结果,这些差异便如旋风般来,又如潮水般走。
    把灶户们看得一头雾水,因为被抓的大多是各村的无赖青皮,所以灶户们也没想着要闹事。
    而与此同时,扬州,秦、晋、徽三地盐商大本营。
    大量的东厂番役、南京锦衣卫直接绕开了扬州府衙,舍弃近在咫尺的扬州卫官兵不用,带着远在百里之外的太仓卫官兵开进城池,如同虎狼一般奔向城中各处豪宅。
    这一天,山陕盐帮做梦都想弄死的徽州商人纷纷被捕。
    瘦西湖畔,杨柳随风。
    一栋精致小楼,传来阵阵靡靡之音。
    七八名满身绫罗者各自身边坐着一二名美娇娘,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推杯换盏。
    一个脑满肠肥的大鼻头中年端起手中青瓷酒杯,遥敬马国用,“来,让我们敬马掌柜的一杯!”
    众人纷纷响应,各种奉承话如不要钱般脱口而出。
    “人都说那魏阉权倾朝野、恐怖如斯,有多么的厉害,咱看也不过如此嘛!”
    “李兄也别小看了那魏阉,不过对上咱们的马掌柜,自然是只有被玩弄于鼓掌之中的份!”
    “那魏忠贤本就受着新登基的小皇帝猜忌,现如今又办砸了差事激起苏州民变,他这颗脑袋怕是保不住了。”
    (本章完)
    (/bi/284742/1723759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