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周一品败家子 > 第134章 全民争论,势如烈火!

第134章 全民争论,势如烈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但立马又有另一批学子、讲师出来反驳刚才这批学子、讲师。
    “这不是大逆不道之言是什么?”
    “世家士族支撑着这个国家!没有世家士族国家如何运转?”
    “钦差此番言论,将我等打成大奸大恶之徒,岂不寒我士族之心?”
    “没有士族,皇家岂能一己之力管理好国家?圣上岂能以一人之力决断天下所有之事?”
    马上第三批学子又站出来反驳:
    “那国家没了种地的农民,又岂能成为国家?”
    “农民手里没有地,就像士兵手里没有兵器,岂不笑话?”
    “世家口口声声为了国家,但究竟是何所想,谁又能知道?”
    接着第四批学子讲师又出来反驳。
    然后是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
    渐渐的,整个金陵书院都陷入讨论之中。
    讨论由之前的是否要将柴薪论奉为学院经典,渐渐变成了讨论柴薪论本身。
    而金陵城之中,此时更是风起云涌。
    虽然金陵书院院长反应非常快,迅速地关闭了院门,并驱散了民众。
    但项燕的惊世骇俗之言,震撼了无数人之心,只需一遍,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
    柴薪论引起了民众的广泛讨论。
    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馆酒楼。
    无论是农民、跑堂、灾民,还是家丁、衙役、商贩。
    或站或躺。
    或吃饭或喝茶或空谈。
    各种各样的人,在各种各样的场合,站在各种各样的立场。
    围绕着柴薪论开展了或激烈或更激烈的讨论。
    柴薪论一时风靡全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并且随着商人、水手们迅速地向着四面八方传播而去。
    渐渐的,连金陵官场也开始讨论起来。
    或在上班的县衙,或在下班后的酒楼,或在某人设宴的家里。
    清官与清官之间。
    贪官与贪官之间。
    清官与贪官之间。
    又贪又不贪的官员之间。
    大贪和小贪的官员之间。
    身为清官却喜欢站在世家的角度考虑的官员。
    身为世家却喜欢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的官员。
    各种各样的立场,思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眼看着“文”这把大火,借着治灾的功劳,在项燕个人魅力的引导下,广泛地烧了起来。
    项燕觉得时机已到,可以推行接下来的“武”这一步了。
    当天晚上。
    远在洛阳的深宫之内。
    大周天子赵隆基的案牍上,多了一封钦差密信。
    密信上详细论述了柴薪论,并将金陵盛状全面汇报。
    然后提出了一个针对柴薪论而制定出来的良策:
    土地收归国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之地是天子的地,不是世家的地,收归国有合理合法!
    从今以后,土地不能买卖,设立公田,由国家安排给百姓,按比例上缴收成。
    改良农具,开垦荒田,天下民心可归,世家之势可遏!
    此断世家之根,若陛下手中无刀,燕愿为陛下手中之刀,请派兵!
    短短一封密信,赵隆基翻来覆去地看了整整三个时辰,直到深夜!
    看得赵隆基心情澎湃,读得他只感觉荡气回肠!
    世家之弊早就成了赵隆基心头之患,只是一直苦于无法开展,没想到项燕南下治灾竟然有此意外之喜!
    好!
    果然是朕的好女婿!
    元华,朕给你找了一个好夫家啊!
    你的夫君,可称当世英雄!
    “来人,备驾!”
    “去贵妃宫!”
    翌日朝堂。
    才刚刚上朝,就有高官愤而出列:
    “陛下,臣有奏!”
    “请将项燕此妖言祸国之人捉拿回京,交予刑部着重发落!”
    此举一出,立刻就有高官跟奏:
    “没错!项燕此子,其心可诛!”
    “柴薪论妖言惑众,污蔑国之功臣,颠倒黑白,恐有颠覆社稷之心,应按反贼论处!”
    “没错!”刑部尚书激动出列。
    “陛下,士族对国家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从古至今都是皇家的最佳且唯一的辅助,替陛下观天下运势,为圣上运转国家,代皇上广发圣德之言。”
    “任劳任怨,劳苦功高!”
    “岂能任那贼子污蔑!”
    兵部尚书紧跟出列:
    “陛下,当年是臣的爷爷跟着太宗皇帝打下的江山啊!”
    “府中的丹书铁券时时刻刻都在表彰着臣一族的功勋与忠心。”
    “岂能任贼人污蔑!”
    “这是有心人在挑拨离间!”
    吏部尚书闻言大哭:
    “陛下,当年太宗皇帝深陷十万大军,是我的爷爷将坐骑让给太宗皇帝才逃出生天!”
    “这开国之功,您难道已经忘了吗?”
    之后各种世家功勋集团的官员们纷纷出列上奏,请求惩治项燕,还他们一个清白。
    望着一个接一个的愤懑朝臣们,赵隆基感觉很头痛。
    往项国忠的方向看了一眼才发现。
    这老小子今天根本就没有来!
    一问才有人答道:
    “禀陛下,右相大人旧疾发作,卧床不起,实在无法来上朝。”
    赵隆基却是心中了然。
    项燕的柴薪论是在挖世家大族的根。
    项国忠精得跟个鬼似的,他能不知道今天这朝堂上有多凶险?
    所以他干脆就称病在家,连朝都不来上了。
    以免世家大族们合起来吃了他。
    赵隆基深吸一口气,心知这局面还得他独自来面对。
    他先冷静地想了想。
    项燕的想法肯定是好的。
    为国为民,国之忠臣。
    但还是太急了。
    欲速则不达啊。
    这事还得一步一步来。
    “诸位忠臣之心,朕岂能不知。”
    “大周之建立,在位的众卿家都是功勋卓著之后。”
    “你们先辈为太宗皇帝,为大周之建立,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永远不可能被磨灭!”
    “柴薪论确实不可取。”
    君无戏言。
    这话一出众位功勋重臣,世家大族们心里都是松了一口气。
    也是嘛,比起整个功臣集团和小小项燕,皇帝陛下怎么可能分不清孰轻孰重呢?
    既然如此,大局不变。
    乾坤既定,谁又能轻易撼动?
    小小项燕不过一外戚之后,竟然敢跟功臣集团作对?
    真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真是看不清自己,将面临粉身碎骨之下场!
    (/bi/285068/3898486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