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北美1849,从淘金开始做军阀 > 第285章 炮打香江!

第285章 炮打香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对于这些投降的清朝官员,也早已有了对策。
    凡是当过清廷官员的,在经过详细甄别之后,贪官昏官,统统驱逐。
    少数清官能吏,全部送到加州,进入大学进修一年,拿到毕业证后,在加州行政系统中再试用一年,期满合格再行任用。
    用两年的时间,让这些清官能吏,真正开眼看世界,洗脑重塑三观,成为真正顶用之人。
    ……
    比预料中更顺利的拿下完整广州城,石达开来不及庆贺,和伍青锋直奔位于外城的伍家大宅。
    在这里,他终于看到了阔别数年的老母亲。
    石达开前往加州之后不久,在伍青锋的安排下,伍家就把他的老母亲,接到了广州享福。
    现在的石母,已经不是那个历尽沧桑的农村老妇,在伍家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整个人都显得富态白净了不少。
    “噗通……!”一声,一身戎装的石达开,结结实实跪在了老母亲面前。
    “砰砰砰……!”
    石达开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响头:“孩儿不孝,一去就是三四年,连累老母亲,受苦了……!”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石母老泪纵横,双手扶起了久违的儿子,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敢当,这几年,你又长高了,还更结实了……是个大人了,是个大人了……!”
    ……
    母子久别重逢,自是一番促膝长谈。
    而与此同时,按照原本的计划,光复军兵分数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广东。
    因为有叶名琛这个两广总督,以及江国霖、陶煜和吴元猷等官员的配合,夺取广东显得是如此的顺利。
    广东下辖州县,大多望风而降。
    只有少数州县,负隅顽抗。但在光复军的强大火力下,往往几炮下去,守军以为依仗的城墙就轰然倒塌,光复军一个冲锋,就能轻松拿下。
    仅仅只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整个广东,都已经在光复军的控制之下。
    而这么短的时间,满清朝廷甚至刚刚得知广州城破不久,还在商议对策,究竟该派出哪支军队,增援广东呢。
    ……
    彻底在夺取广东之后,按照既定的策略,首先是在各州县的主官位置上,全部安排上了自己人。
    之后是完善政务和司法体系,基本照搬了加州现行的模式,成立法院、检察院、警察局、税务局、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等等现代治理体系。
    然后,是免除了全省当年的赋税,以此安定民心。
    继而开始彻底的统计人口,清量田亩,为后续的施政打下基础。
    之后是将华美银行,开遍了广州所有的州县,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雏形。
    接下来是新建教育体系,在所有的州县和城镇,兴办中小学,并在广州府,建立广东大学。
    接下来是兴办实业,根据GD省的资源禀赋,从门槛最低的纺织厂开始,然后是冶炼厂、农具厂、机械厂……!
    同时,广东所有的州县,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市政设施建设,首先就是给排水系统。
    连接各州县、各城镇的道路,也同时开始大力修整和扩建当中。
    利用农闲时间,政府召集民工修建市政设施和道路,不仅提供饭食,而且还给予一定酬劳,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
    一切都在按照原计划,有条不紊的快速推进。
    整个广东都在这种胸有成竹、有条不紊的治理体系下,迅速实现了民心安定和稳定。
    而光复军中,半数以上都是近几年移民出去的广东人。
    局势刚刚安定之后,这些返乡看望父老乡亲的光复军官兵,更是让广东民众的心头大定。
    这是自己的子弟兵回来了,而不是什么西洋兵……!
    ……
    广东人心安定,但在咫尺之遥的香港,面对隔壁广东在短时间内所发生的剧变,港英政府,却再也坐不住了。
    1854年8月底,港英政府派出了两艘军舰,“响尾蛇号”和“巴拉科塔号”,闯入了珠江口,要借此试探广东新政府的态度和实力。
    这两艘一千多吨的军舰,刚刚接近首当其冲的大角和沙角炮台,甚至还远在一万码开外,就遭到了毫不留情的猛烈炮击。
    英吉利的海上实力虽然强大,号称“无敌”,但无论是风帆战舰还是蒸汽战舰,眼下装备的,仍然还是前装滑膛炮,射程都在两三千码范围之内。
    一万码的距离,已经远远超出了英舰的射程范围。
    在大角和沙角两个炮台上,十数门203毫米、155毫米重炮的猛烈炮击,两艘英舰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在结结实实挨了几发重炮之后,负伤的“响尾蛇号”和“巴拉科塔号”,只能灰溜溜的调转船头,灰头土脸的逃出了珠江口。
    得到英舰擅闯珠江口的消息,石达开只说了几个字。
    “来而不往非礼也……!”
    在英舰闯入珠江口之后的第三天,“广州号”和“福州号”,这两艘装甲巡洋舰,也气势汹汹的,公然闯进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湾。
    发现有敌舰闯入,位于太平山顶的维多利亚炮台,以及位于港岛西端的摩星岭炮台,还有位于铜锣湾东岸的硫磺海峡炮台,也先后做好了交战准备。
    而停靠在港岛的几艘军舰,除了受伤正在维修的“响尾蛇号”和“巴拉科塔号”之外,也点燃了锅炉,从港口中冲了出来。
    但在英舰接近之前,“广州号”和“福州号”,远在一万码开外,率先对太平山顶的维多利亚炮台,发起了炮击。
    维多利亚炮台居高临下,是香港最重要的岸防要塞。
    在维多利亚炮台中,除了八门32磅岸炮之外,还有两门68磅巨炮。
    但就算是68磅巨炮,射程也仅仅只有三四千码而已!
    当“广州号”和“福州号”,在一万码开外开炮的时候,无论是英舰还是岸防炮台,都只能是单方面的挨揍,毫无还手之力!
    “轰隆、轰隆、轰隆……!”
    数十门203毫米和155毫米的炮弹,在维多利亚炮台周围,轰然爆炸。
    就算只有少数几枚炮弹,直接命中了炮台,但因此带给英国佬的震撼,可想而知!
    “轰隆……轰隆……轰隆!”
    “轰隆……轰隆……轰隆!”
    “广州号”和“福州号”,在连续三轮急射之后,也不管炮击的效果如何,直接调转船头,以远超英舰的航速,直接撤离了维多利亚湾。
    跟在屁股后面,“吭哧、吭哧……!”卖力猛追的英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广州号”和“福州号”的屁股,越追越远,很快就连船尾灯,都看不见了……!
    ……
    近二百年以来,从来只有日不落帝国,炮轰别国的海岸和炮台。
    什么时候,堂堂日不落帝国,遭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收到维多利亚炮台被公然炮轰、损失惨重的消息,刚刚上任不到半年的宝宁爵士,瞬间暴跳如雷。
    在担任港督之前,这位宝宁爵士,也曾经担任大英帝国驻广州领事,对清国内部的事情,那算是了若指掌。
    尤其是对满清的腐朽落后,宝宁爵士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正是因为如此,宝宁爵士才敢于派遣“响尾蛇号”和“巴拉科塔号”,去试探广东新政府的态度和实力。
    两艘英舰在珠江口,被岸炮击伤,那也就罢了。
    现在,广州新政府竟然蹬鼻子上脸,公开欺负到大英帝国的头上来了?
    这让港督宝宁,怎么忍得了?
    但忍不了也得忍!
    眼下,香港岛驻扎的英军部队,陆军仅仅只有1240人,包括岸防炮兵皇家炮兵第12营、筑城工兵皇家工兵第三连,以及第59步兵团第2营。
    另外,还有属于辅助部队的香港自愿兵团、锡克骑兵中队和华人侦缉队。
    这就是港英陆军的全部力量了。
    在刚刚的炮击当中,驻扎在维多利亚炮台的皇家炮兵第12营,死伤惨重,180人当中,好胳膊好腿的,只剩下了不足百人。
    而皇家海军远东舰队,以香港为母港的军舰,一共四艘,总吨位4450吨,加在一起,也根本不是“广州号”的对手!
    至于被击伤的“响尾蛇号”和“巴拉科塔号”,母港乃是新加坡,而不是香港。
    等暴跳如雷的港督宝宁,逐渐冷静下来的时候,思前想后,也不得不生生咽下这口恶气!
    眼下的大英帝国,数十万大军,以及皇家海军主力舰队,正在黑海克里米亚和沙俄血战,根本腾不出手来,应对远东的事变。
    在这轮你来我往的炮击当中,虽然大英帝国血亏,但就算要报仇雪恨,也要等到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大英帝国腾出手来之后。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港督宝宁,不得不用这句中国的古老谚语,安慰自己。
    在此之前,宝宁爵士决定,还是尽量保持低调,尽量不要和广东新政府,产生任何直接冲突为妙……!
    ……
    另外一头,石达开下令两艘装甲巡洋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炮击香港之后,就没有闲工夫,再理会这件事情。
    以自己手上掌握的陆海军实力,港英政府偃旗息鼓就还罢了,否则,石达开不介意提前收复香港,一雪前耻……!
    眼下的石达开,因为各种政务和军务,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闲工夫,过多搭理英国佬。
    伍青锋已经带着叶名琛、江国霖等等一众大清降官,离开了广东,正在返回加州的航程上。
    只剩下石达开一人,政务和军政一肩挑,根本忙不过来。
    而且,万事开头难!
    要从头开始,塑造一个全新的广东,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石达开去亲自操心和拿主意,这些天简直压力山大。
    拿下广东以来,石达开经常是彻夜办公,不眠不休。
    要不是他还这样年轻,年仅二十三岁,而且天生异禀,天生身体强壮、精力过人,否则,还真的还就忙不过来。
    每当处理公务,熬到深夜的时候,石达开就无比盼望,那位冯先生,赶紧和太平军闹掰,来广东为自己分担一点压力!
    ……
    时间到了九月初,光复军轻而易举夺取整个广东的惊天消息,已经在全国传播开来。
    远在金陵的冯云山,自然也听闻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相比于别人,早有预料的冯远山,却显得相当的平静。
    早在一年多以前,阿祖就当着冯云山的面,表达过打回国内的愿望。
    五年之期和十年之约,犹然在耳。
    以那位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的行事风格,冯云山绝对不会认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但事情来的如此之快、进展如此顺利,也实在是出乎冯云山的预料。
    “南王,您听说了吗……?”
    石达开的堂兄,太平军将领石祥祯,兴冲冲的来到了南王府,找到了冯远山:“南王,我那位堂弟,他已经率军打回来了,而且,已经夺取了整个广东……!”
    在石达开独自脱离拜上帝会后,他的族人们,全都归属到了南王冯云山的麾下。
    当初,也正是石祥祯,在冯云山被炮火所伤之后,甘冒奇险,不远千里,将他一路护送到了香港。
    也因此,冯云山才捡回了一条命。
    等到冯云山自海外归来,石祥祯等一干石家族人,就成了他的心腹将领。
    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太平天国当中,石达开的族人,也是冯云山这一派系的骨干。
    所以,面对石祥祯,冯云山没有丝毫保留,无条件的信任。
    “祥祯,我也是刚刚收到这个消息……还是那位大人,派给我的亲卫,传给我的消息……!”
    冯云山所说的,正是阿祖派给他的一个排的亲卫,专门负责他的安全。
    而眼下,冯远山在整个太平天国内部,处境相当不好。
    当初,他满怀希望和雄心壮志返回太平天国,没想到,眼下的处境,和阿祖当初预料的一模一样。
    不仅仅是洪天王容不下他,认为他回来是要争权夺利,而且,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也同样拼命排挤他。
    权力的味道,绝大多数人在尝到之后,就会彻底沉迷其中,再难自拔。
    不加限制的权力,会令人性变得扭曲,会让人变得面目狰狞!
    尤其是洪天王、杨秀清和韦昌辉等人,更是如此!
    这些原本是社会底层的人物,一旦骤登高位、手握大权,个个都变得极度膨胀、极度贪恋权力。
    但权力就那么多,冯云山的回归,多多少少,无疑是削弱了他们的手头的权力。
    尤其是杨秀清!
    在冯云山回归之前,洪天王基本只是个精神领袖,整个太平天国,就是杨秀清一人大权独揽!
    甚至就算是洪天王,也几次三番被杨秀清公开羞辱!
    而冯云山的回归,无疑是威胁到了杨秀清的地位。
    要知道,在整个天平天国内部,冯云山的威望和人脉,完全不在杨秀清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冯云山回归的这一年时间,和洪天王一样,基本都被杨秀清架空,手上基本没有任何实权。
    甚至当冯云山宣讲全新理念的时候,还被杨秀清公然驳斥为“妖言惑众”,并禁止冯云山在公开场合露面。
    直到这个时候,冯云山才悲哀的发现,整个太平天国,都已经沦为了杨秀清的一言堂,他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威胁和挑战他的权威和地位!
    至于海外归来、满怀雄心壮志的冯云山,更发现,自己已经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明知道太平天国如此下去,必定会一步步走向覆亡,但自己却偏偏无力阻止,这种无力的绝望感,让冯云山备受煎熬。
    幸而,在太平天国内部,还有石祥祯等一众将领,明里暗里支持自己,多多少少,给了冯云山一点慰藉。
    只听石祥祯兴冲冲的继续道:“南王,我斗胆问问,您是如何打算的?”
    “如何打算……?”
    冯云山想起,在离开加州之前,那位的谆谆嘱咐。
    “是啊!”石祥祯重重点头,然后左右看看四下无人,这才压低声音道:“这太平天国,我算是看透了……根本就难成大事!”
    “洪天王,无才无德;东王,有才无德;北王,卑鄙无耻小人尔……其余诸将,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难成大器……!”
    “唯有南王您,德才兼备,偏偏被排挤架空!空有一身抱负,却无用武之地。”
    石祥祯看似大老粗,但外粗内细,看人极准:“南王若久在此间,不仅难以施展抱负,甚至……早晚有性命之忧!”
    “唉……!”冯云山无奈,只有一声慨然长叹。
    石祥祯都能看清楚的事情,冯云山如何能看不透?
    但要他就此舍弃十年的心血,就此脱离太平天国,他真的心有不甘!
    只听石祥祯继续道:“南王,与此在此坐以待毙,不如我们往南去,投了我那堂弟!”
    “我堂弟那人,南王你最是清楚的,气量恢弘,忠勇耿直,只要和南王您和他联手,何愁大事不成?”
    “话虽如此,但是……!”冯云山还是相当犹豫。
    “南王,我知太平天国乃是你毕生心血!”
    石祥祯继续道:“但是,眼下的太平天国,已经无可挽回!”
    “与其如此,不若和我那堂弟联手,有朝一日,定然能够打回来,再造一个新的天国……!”
    冯云山上下打量了一眼石祥祯,奇道:“祥祯,这可不像你能说出来的话?”
    “嘿嘿!”石祥祯摸摸后脑勺,讪笑道:“这两句,是我那堂弟给我写的信中所言……!”
    “原来如此!”
    “不过……!”石祥祯正色道:“南王,我们私下里,也联络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兄弟,他们也对眼下的太平天国,失望透顶,都愿意追随您……!”
    “哦……?”冯云山眉头一挑:“都有哪些人?!”
    “除了我们石家族人之外,还有罗大纲、陈玉成、李秀成……!”
    罗大纲,也是太平天国的老人了,冯云山那是相当清楚和了解的!
    罗大纲骁雄劲悍,用兵剽迅如风,雄冠诸将。特别是他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极受拥戴。
    眼下的罗大纲,负责镇守镇江,乃是金陵的东部门户,位置相当重要。
    而陈玉成和李秀成,这两个名字,冯云山就稍微有点陌生了,只偶尔听说是两个崭露头角的新秀将领。
    石祥祯见冯云山面露疑惑的样子,于是解释道:“罗大纲是我们的老兄弟,早就对东王弄权,极为不满。”
    “所以我稍加劝说,他立刻就同意追随南王!”
    “至于陈玉成和李秀成,此二人,是我那堂弟一年之前就曾来信,点名要结交游说之人。”
    “原来如此……!”冯云山恍然大悟。
    既然是石达开的来信,自然是那位的授意。
    以那位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刻意结交和游说这二人,那定然另有深意。
    冯云山虽然不解,但丝毫不会质疑那位的用意。
    事实证明,那位的预言,从来就没有错过。
    包括自己返回太平天国后的一切遭遇,都完全印证了那位的绝对正确!
    冯云山沉吟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祥祯,我等要脱离太平天国,动静必定不小。我不愿和老兄弟们,兵戎相见,你可有什么计策?”
    石祥祯低声笑道:“我那位堂弟,早有定计……!”
    “罗大纲眼下镇守镇江,我们石家族人的兵马,都集中在九江,而陈玉成眼下在武昌城……南王和李秀成,则在金陵……只需如此如此……!”
    于是,石祥祯附在冯云山耳边,低语良久。
    直到听完了之后,冯云山思索片刻,才缓缓点头:“如此,甚好……!”
    石祥祯兴冲冲道:“南王,既然已经定计,那我就和我那堂弟,联系安排好一切!”
    “可……!”
    下定决心的冯云山,再没有丝毫犹豫,重重点头。
    ……
    1854年10月中旬,在长江那宽阔的江面上,突然出现一支极其庞大的舰队!
    由十多艘蒸汽战舰,以及一百多艘蒸汽商船,组成的庞大舰队,轻而易举的击溃了满清水师的拦截,堂而皇之的,冲入了长江航道。
    十多艘蒸汽战舰打头,沿途凡是敢于开炮的炮台,全都被这些战舰的舰炮,统统轰上了天。
    甚至满清和太平天国布下的铁索横江,也直接被炮火轰成铁屑碎片。
    这样一支突如其来的庞大舰队,完全无视了正在交战的清军和太平军,一路逆流而上,直奔上游的武昌城。
    沿途的清军和太平军,对这样一支从天而降的舰队,根本束手无策,只能坐视其耀武扬威,横行无忌。
    无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都试图搞清楚这支庞大舰队的来意。
    但无论是打信号还是派出使者,这支舰队都完全没有任何回应,只是自顾自的逆流而上。
    一直到了武昌城下,这支庞大舰队,才终于停了下来。
    在这里,这支舰队接应上了一支千余人的太平军小部队,然后又在清军和太平军的目送之下,旁若无人的顺流而下。
    然后,在九江城,这支庞大舰队,又接应上了两万多人的太平军,然后继续往下游而去。
    之后,这支舰队又停留在了金陵附近的江面,接应上了一支仅仅只有数百人的小队伍,然后继续顺流而下。
    最后,这支舰队停靠在了镇江港。
    在这里,又接应到了三万多人的太平军部队。
    装满了足足六万人的太平军,这支舰队才心满意足的,最终消失在了长江口,扬长而去!
    对于这一支突如其来、又突然消失的舰队,满清军队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而反应过来的太平军,则是暴跳如雷!
    ……
    金陵,东王府!
    年仅三十一岁、目不识丁的东王杨秀清,此时正在大发雷霆。
    “韦昌辉,你这厮在说什么……?”
    暴跳如雷的杨秀清,指着跪在玉阶下的韦昌辉,骂道:“冯云山消失了、罗大纲消失了、石祥祯消失了、李秀成和陈玉成,全都消失了……?”
    “跟着他们消失的,还有足足六万太平军……!”
    “连带九江和镇江,都落入了清军之手……!”
    狂怒的杨秀清,抓起桌案上的镇纸,朝跪着的韦昌辉,就砸了过去。
    “嘭……!”
    猝不及防的韦昌辉,登时被砸的头破血流!
    但就算如此,韦昌辉依旧跪的规规矩矩,丝毫不敢动弹。
    “东王……东王息怒!”
    此时的韦昌辉,虽然贵为北王,但在杨秀清面前,甚至不如一条哈巴狗,温顺得连稍微叫嚣两声,也根本不敢。
    韦昌辉“协理天事”,太平天国所有大小事务,先要向他报告,然后他才再向杨秀清禀告,定夺取旨。
    所以,现在直面杨秀清怒火的,也就只有他这个倒霉蛋了!
    怒不可遏的杨秀清,指着头破血流的韦昌辉鼻子,继续骂道:“这么大的事情,你们竟然提前没有听到一点风声,你们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偌大个南王府,一夜之间,人去楼空,也就罢了!”
    “冯云山那厮自从归来之后,就和我们这些老兄弟不是一条心,走就走了。”
    “可罗大纲和石祥祯,他们可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
    “这二人一个守镇江、一个守九江,都是拱卫我天京至关重要的重镇!”
    “镇江和九江一失,天京岌岌可危!”
    “还有我那六万精兵……真是气煞我也!”
    眼下的太平军,正是军力巅峰时期,但可堪一战的总兵力也就三十万上下。
    一夜之间,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兵力。
    这让杨秀清如何不痛心!
    匍匐在地的韦昌辉,战战兢兢的回道:“禀……禀东王,冯云山和六万精兵失踪,我……我等推测,和石达开那厮,脱不了干系!”
    “石达开……!”
    杨秀清的脑海中,又浮现起那个英姿勃发的身影。
    在拜上帝会起事之前,石达开也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和韦昌辉相当,仅仅只在洪教主、冯云山、杨秀清和萧朝贵之下。
    但就在起事之前,石达开却莫名失踪。
    直到许久之后,才偶有听说,石达开只身远赴海外。
    而直到最近一两月,才听说石达开领兵打回来了,而且一举夺取了整个广东。
    一个多月前,刚刚听说石达开领军夺取广东的消息,杨秀清等人,还异常高兴。
    不管怎么说,石达开也是广西拜上帝会的老兄弟。
    现在,老兄弟一举夺取了广东,无疑是帮了太平军的大忙。
    要知道,广东可是满清朝廷最重要的钱袋子。尤其是在江南打得不可开交、一片残垣断壁的今天,广东税赋,对于满清朝廷来说,无疑就更加重要了!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无疑就是在比拼谁的钱袋子更深!
    现在,广东这个钱袋子一丢,满清朝廷的实力,必定遭受最沉重一击!
    一个多月前,杨秀清甚至还给石达开,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信中大致的意思是,邀请石达开尽快挥兵北伐,和太平军合并一处,共夺满清天下,然后裂土分王云云……!
    但是,自从这封信写出去之后,就泥牛入海,没有半点回应。
    没想到,今日韦昌辉再提石达开这个名字,却是在这样一个让人气急败坏的场合。
    只听韦昌辉继续道:“石达开那厮,领兵从海外归来,一举夺取了广东,却对我天国的邀约,置若罔闻,明显已经和我们不是一条心!”
    “再说,冯云山据说也是去往了那什么北美加州,和石达开正是一个去处。”
    “冯云山在海外这一年多时间,两人早不知道商议了什么勾当。”
    “冯云山自从归来之后,就和石祥祯等人,过从甚密。”
    “而石祥祯,正是石达开那厮的堂兄!”
    韦昌辉又道:“而罗大纲等人,当初就和冯云山、石达开、石祥祯等人,交情极厚!”
    “冯云山和石达开先后归来,多半就说动了罗大纲,一同去投了广东……!”
    “前些日子,出现在江面上的那支庞大舰队,多半就是石达开派来的……!”
    韦昌辉虽然是个卑鄙小人,但脑子是绝对灵光的,否则此人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战功,偏偏却能爬到如此高位,投机钻营、操弄人心的本事,可见一斑。
    三言两语,韦昌辉就将此事的个中内幕,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杨秀清也是一代枭雄,迅速平复了心头的怒火,缓缓在宝座上坐了下来。
    “这么说……冯云山、石达开、罗大纲、石祥祯,还有那谁谁谁,勾结在了一起,拐走了我六万太平精兵?”
    依旧匍匐在地的韦昌辉,点头如捣蒜:“回禀东王,除此之外,卑职想不到别的缘由……!”
    “若果真如此,那可有办法挽回……?”
    (本章完)
    (/bi/280274/1723735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