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哥,您够阴的啊
两日之后,大鼻涕泡街,客云酒楼。
这酒楼生意显然不怎么好。所谓“客云”,无非取“客似云来”的吉祥意头。可是正值掌灯饭时,酒楼内却是万里无云。
二楼的雅间内。一瘦一胖两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正在对饮。
瘦的那个一双大眼睛透着一股子机灵劲。此人名叫骆思恭,是锦衣卫北镇抚司里的堂帖校尉,他是孙越手下的手下的手下的手下。北司京内两千耳目之一。
胖的那个则是一脸憨相,正擎着一直鸡腿儿啃得满嘴流油。此人是徐阶府邸的三等仆,名叫秦胖儿。
骆思恭笑道:“咱哥俩好久没见了。别光吃菜啊,来来来,喝酒喝酒。我给你满上。”
秦胖儿感叹道:“唉,咱哥俩自小一处长大,却是不同命。我爹那年要不是吃了官司,被罚没了家产。说不准他老人家也给我捐个锦衣卫的堂帖。”
“我又何苦跑到相府里当个仆奴?”
说完秦胖儿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骆思恭笑道:“这话不能这么说。在锦衣卫当堂帖校尉有什么好的?起的比鸡早,睡得比鸡晚。”
“每月拿那有限的几个俸银,却要冒着杀头的风险干事儿。”
“且还没个升腾的盼头。堂帖转在册,百中无一!”
“你就不同了。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儿。你在相府好好干,说不定过几年就混成了徐府的门房。”
“封疆大吏、六部堂官前往相府拜望徐阁老,哪个不得给你几两银子的门包。”
说完骆思恭又给秦胖儿斟了一杯酒。他笑盈盈的看着秦胖儿。
其实在他眼里,已将眼前这个胖得出奇的发小当成了往上爬的一块垫脚石。
骆思恭不断的劝酒,秦胖儿一边抱怨一边豪饮。
渐渐的,秦胖儿酒力不支,开始着一些不着四六的醉话:“我从十三岁就看上了咱血痔疮胡同的许寡妇。”
骆思恭笑道:“许寡妇比你大十岁呢。”
秦胖儿胖手一挥:“你懂什么?女大三抱金砖,女大六抱俩金砖,女大九抱三块金砖。女大十,娶了还不迟!”
“可我如今在徐府里当仆奴。说是什么相府仆人,其实就是在后院捡猫狗粪的。日日跟猫粪狗屎打交道。”
“一个月才拿九百大钱。还要扣除在府里的饭食钱。猴年马月能娶许寡妇啊!”
骆思恭一拍桌子:“咳!常言说神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你就是前途无量日后一飞冲天的胖神鸟!”
“小二,再上一壶酒,换大碗!”
秦胖儿劝阻道:“别上酒了。我晓得你的月俸也有限。”
骆思恭道:“请发小喝酒,我会吝惜酒钱嘛!小二快上好酒,拿两个大碗来!”
骆思恭又猛猛灌了秦胖儿两海碗酒。他见秦胖已经醉醺醺的,再喝下去恐怕要醉昏过去。
那这顿饭就白请了。
骆思恭终于开口问出了那个上司最想搞清楚的问题:“胖儿,我听说你们府里后花园最近弄了六只赤耳雪狐?那可是难得一见的辽东深山异兽啊。”
“小阁老真是神通广大。一次就弄来六只。从哪儿弄的?”
秦胖儿想了想:“那,那是我们,我们小阁老写信.托了,托了什么险山掺丸子蘸大酱,弄,弄来的。”
骆思恭疑惑:“掺丸子蘸大酱?你说参将吧?小阁老托险山参将弄来的那六只狐狸?”
秦胖儿颔首:“好像是。”说完他便醉晕过去。
骆思恭站起身,将几枚碎银子拍在桌上:“小二,结帐。我这朋友在这儿睡会儿,醒了告诉他,账我已经结过,有事先走一步。”
锦衣卫中每一个堂帖校尉都有一个转在册的梦。
十几年前的林十三是这样。如今的骆思恭亦是这样。
最近上头安排下来差事,让北司耳目们打听徐府中赤耳雪狐的来历。
骆思恭听说,北司的孙副千户对此事颇为上心。
孙副千户那是什么人?锦衣卫三掌柜、北司大当家十三爷的徒弟。
若抢在同僚们之前,将此事打探清楚,禀报孙副千户。孙副千户一高兴,在十三爷面前美言几句。那我的堂帖不就有望转成在册了?
骆思恭难掩脸上的兴奋之色,一路小跑向北镇抚司的方向。
当天夜里,狗瘠薄胡同林家老宅。
林十三正在院中乘凉呢。孙越大步走了进来:“师父,那六只狐狸搞清楚来路了。”
林十三纠正他道:“在自己家呢。喊我大哥。福儿,快给你胖叔搬个板凳来。”
福儿屁颠屁颠的搬来一个板凳。孙越坐定:“那六只赤耳雪狐,是徐璠写信给险山参将李成梁,让他弄来的。”
林十三惊讶:“李成梁?”
李成梁是林十三的老相识了。嘉靖年间林十三去辽东寻百花仙酒时便与李成梁结识。
李成梁这人擅长带兵打仗,更擅长人情世故。
他跟戚继光是一类人,深知若想长久的为国效力、征战沙场,必须在朝廷里找座大靠山。
背靠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做官嘛。
故京城的高官、衙内们写信让他在辽东弄点特产,老李一向当成要紧事办。
林十三一拍大腿:“有了!”
孙越道:“什么有了?我师娘,哦不,嫂子,又怀了啊。”
林十三摇头:“别胡说八道的。我说对付徐璠的法子有了。”
“我问你,李成梁是什么人?”
孙越答:“险山参将,辽东边军的三品武官啊。”
林十三笑道:“内阁首辅的儿子,私自调动边军帮他捕捉赤耳雪狐,这是什么罪?在大明,臣子私自调兵就是图谋不轨,意图谋反!”
“无论调兵的目的是什么!”
孙越皱眉:“调动边军?我打探到的消息是,徐璠只是给李成梁写了一封信,让他帮忙留意赤耳雪狐。若寻到送进京城里来。”
“信里似乎没提什么调动边军的事啊。”
林十三笑道:“你忘了咱锦衣卫的本行是什么了嘛?栽赃!”
“什么给李成梁的信啊?那分明是一道调兵手令!”
“李成梁为了稳住心怀叵测的小阁老,一面暗中派人捕捉雪狐,送入京中。一面将此事暗禀给了北镇抚司。”
“他还将那张徐璠的调兵手令交给了北镇抚使林十三。是这么一回事嘛,我的胖二弟?”
孙越一拍脑瓜,随后伸出了大拇指:“大哥,您够阴的啊!”
“没有子虚乌有的调兵手令,可以伪造一张。这样就有了物证。”
“李成梁是您的熟人,跟您一头的。人证也是现成的。”
(本章完)
(/bi/282322/17237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