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太平记 > 第280章 担心

第280章 担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哦,哦,没什么!”魏聪干笑了两声:“只是没想到太后竟然就这么全部答应了,我本以为能有一半应允就不错了!”
    “呵呵!”窦太后笑了起来:“看来孟德你还是不清楚我先前说的一家人是什么意思呀!我若是不答应你这些,你这个大将军就是悬在半空中的,什么都做不了,那又怎么能替我,替未来的天子执掌朝政,怎么能保护窦氏呢?既然让你开口,就绝不会有不答应的!”
    “多谢太后!”魏聪赶忙拜谢道。
    “免礼!”窦太后示意魏聪抬起头来:“你只要记住你已经是窦氏一族之人,我就永远是你的后盾。”
    ————————————————————
    尚书台。
    “这是太后宫中送来的诏书!”一名宦官神色紧张的对当值的尚书侍郎道:“临行前太后说了,事情紧急,天黑之前必须用印发往三公府!”
    “这么急?”那尚书侍郎看了看天色:“那你稍等,待我先交由上官审核,然后再起草诏书!”
    “嗯,我就在这里等着吧!”那宦官正准备找个地方坐着等候,却听到有人沉声道:“太后送来的,先给我看看!”
    “袁司空?”那当值的尚书侍郎见状,赶忙将手中的帛纸双手呈上,袁隗接过帛纸刚看了两行,眉头就皱了起来:“邓忠为司隶校尉,聂生为五官中郎将,袁田为北军中侯,交州方面我想把交州牧和护百越校尉分作两人,交州牧由孔圭出任,护百越校尉由第五登出任?这当真是太后的懿旨?”
    “千真万确!”那宦官低下头去。
    “哼!”袁隗冷笑一声:“先不忙拟旨,容我先进宫拜见太后!”
    “啊?”那宦官愣住了,赶忙道:“太后已经说了,天黑之前要发出去!”
    “住口!”袁隗喝道:“这等乱旨岂能随意发出去,这大汉是刘家天下还是魏家天下?你这贱奴再敢多言,老夫就一剑斩了你,再向太后谢罪!”说罢,他便一甩袖子,向门外走去。
    ————————————————————
    合欢殿。
    一名宦官无声的进门,来到窦太后身旁,附耳低语的几句,窦太后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你出去告诉他,我今日困倦,不见外客!”
    “喏!”那宦官应了一声,正要退出,却被窦太后叫住了:“还有,你告诉袁隗,懿旨必须在天黑之前发出,他若敢封驳,便不要再做这司空了!”
    “喏!”
    看了看宦官离去的背影,魏聪问道:“外间要求见的是袁司空?”
    “还能有谁!”窦太后冷笑了一声:“仗着自己有个录尚书事的名头,多半是为了那份诏书的事情,懒得理他!”
    “这不太好吧!”魏聪苦笑道。
    “有什么不好的!”窦太后白了魏聪一眼:“孟德,这台阁乃紧要之地,只能有与你我一条心的,若是有二心之人,必生灭族之祸。袁隗这老儿竟敢不按照我的意思拟诏,我明日便将他录尚书一职务给去了,只留给他一个空头三公,待到立了新帝,找个由头让他告老还乡便是!”
    魏聪当然知道东汉政治的一个特点就是——三公失权,事归台阁。权力被集中到了台阁,即与皇宫只有一墙之隔的尚书台。而三公虽然位高,但如果没有加录尚书事,那就被从中枢中排挤出去。所以东汉高层政治争夺的关键就是对尚书台的控制权,所以窦太后的激烈反应倒也不奇怪——袁隗竟然敢影响她对尚书台的控制权,这可是触动到这个女人的逆鳞了。
    “汝南袁氏声名远播,在天下士人中声望甚高。以在下所见,还是等新帝登基之后,再免去其录尚书事的好!”
    “也好!”窦太后在魏聪面前表现的倒是从善如流,她微微一笑:“不过你替这老儿说好话,他却未必领你的情分!”
    “太后说笑了,我说这些也不是为了要他领我的情,只是不想一时间树敌太多!”魏聪道:“袁本初死于我手,我与汝南袁氏已经是解不开的冤仇了!”
    ————————————————————
    待到魏聪离开太后所在的西宫,经过谒者台,向西向南宫的西侧的城门而去,申时已经赶快要过了。十一月的雒阳,天色黑的早,大雁掠过魏聪一行人头顶,向南而去,北风掠过,兰台的飞檐上的铁马发出暗哑的响声,魏聪只觉得身上掠过一阵寒意,对一旁的孟高功道:“快些,时间不早了,宫门就要关了!”
    “魏侯神清气爽,想必在太后宫中收获甚丰呀!”
    魏聪停住脚步,从兰台投下的阴影走出一个老者来,魏聪皱起眉头,问道:“袁司空?”
    “不错,正是老朽!”袁隗走到魏聪面前,上下打量了下魏聪,摇头叹道:“当初若非本初替你说了那么多好话,岂有今日?”
    “袁公,那天夜里本初若是没有逃走,他也不会丧命!”魏聪道。
    “魏侯!”袁隗摇头叹道:“你当初做了什么自己很清楚,本初若是留下来才是与你同流合污!你害了他性命,却说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你自己觉得有道理吗?”
    “老狗住口!”孟高功上前一步,露刃于前:“不然我斩了你的狗头!”
    “高功退下,不得无礼!”魏聪喝退孟高功,对袁隗道:“事已至此,多言无益!袁公若是肯告老还乡,我看在本初昔日的情分上,当保袁氏无虞,袁公觉得如何?”
    “保我袁氏无虞?呵呵,哈哈哈哈!”袁隗突然大笑起来:“魏侯以为麾下这几万兵,就能纵横天下,无往不利了?”
    “那倒不是!”魏聪神色如常:“不知道袁公相信不相信,魏某其实是个心善之人,若非迫不得已,其实是能不杀人就不杀人的!但若是事到临头,魏某也不怕事!”
    “不怕事?”袁隗冷笑一声:“那老朽也送魏公一句话,天下大事,当由天子,由大臣,由天下的群贤士大夫决定,可不是由你和窦氏那几个群小就能在密室里商议几句就定下来的!不要以为只有你魏聪掌中有剑,天下人掌中皆有剑!”说罢,便一甩衣袖,消失在阴影中。
    “主公,要不要我追上去把这老儿斩了!”孟高功低声道。
    “罢了!”魏聪叹了口气:“很多事情不是杀人能解决的!时间不早了,我们赶快出宫吧!”
    ————————————————————
    “冯公请上车!我是奉义父之命,来迎接您进城的!”聂生恭谨的站在马车旁,向冯绲伸出右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你已经是五官中郎将了?”冯绲惊讶的看了一眼马车两旁的旗号,又看了一眼聂生。对于这个魏聪的义子,他是很熟悉的,但五官中郎将可不是一般官职。西汉沿秦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分统郎官,号为三署,所统郎官为三署郎。五官中郎将便是统领五官署的郎官,即五十以上的郎官,除此之外,他还掌管宿卫殿门,协助光禄卿选举郎官,奉命持节给大臣印绶职责,是天子极为亲信之人才能出任的内廷官员。这小子能出任五官中郎将肯定是因为魏聪的缘故,难道魏聪已经掌握中枢大权了。
    “不错,都是多亏了义父!”聂生微笑道:“冯车骑,请上车!”
    “哦,哦!”冯绲小心翼翼的上了马车,他舔了舔嘴唇,低声问道:“魏侯要出任大将军了吗?”
    聂生犹豫了一下,低声道:“现在还没有!”
    “那就是马上就要当啦?”冯绲立刻听出了言下之意,不由得打了个哆嗦:“魏聪那厮该不会说话不算数吧?”
    怀着忐忑的心情,冯绲来到了雒阳城,从窗外的景色看,这座伟大的城市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或者说她原本就没有收到太大的破坏。
    “冯车骑!天子驾崩的消息明日才会公布!”聂生的声音打断了冯绲的思绪:“所以义父希望您在城外住一宿,明日再进城,直接去德阳殿吊祭!”
    “哦,哦!”从聂生口中听到天子驾崩的确切消息,冯绲立刻变得战战兢兢,赶忙道:“请转告魏侯,冯某一切都听魏侯安排!”
    “那在下就替义父谢过冯车骑了!”聂生笑道:“先提醒冯公一声,义父眼下事务繁多,要来拜见您恐怕也要等到半夜了,还请冯公恕罪!”
    “好说,好说!”冯绲赶忙道。
    聂生的马车将冯绲一行人引领到辟庸,也就是魏聪在进雒阳前幕府所在地。他又叮嘱了随员几句,方才告辞。冯绲亲自出门相送,待其走远了才回到屋中,长叹了一声,对正在查看四周的应奉道:“世叔,现在看来还是当初你说的有道理。当初在宛城时我要是听你的话,不去关中,而是跟着魏聪一起攻打雒阳,何至于今日?你看,连聂生这么一个后生小子都能当上五官中郎将,这可是两千石呀!你说,魏聪他会遵守承诺,给我和张奂三公吗?”
    “呵呵!”应奉笑了笑:“冯公,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再说了,魏聪当年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你若是和他一同进攻雒阳,那关中之兵就可以东出函谷,救援雒阳了,那时还指不定谁胜谁败呢!”
    “也是!”冯绲叹了口气:“看来我这也是妒忌罢了!”
    “魏聪娶了窦氏的女儿,眼看就要取窦武而代之,一飞冲天,妒忌也是人之常情嘛!”应奉笑道:“不过呢!就是早了点!”
    “什么意思?”
    “您不觉得魏聪这样子,有点高处不胜寒吗?”应奉笑道。
    “高处不胜寒?”冯绲会为了一下:“你是说魏聪现在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不错,他飞的太快了,脚下没有根基!”应奉道:“别人到这个位置,都是几代人,几十年一步一步走到这里来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门生故吏,都和百官臣僚结下缘分。而他几乎每一步都迈过了旁人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走过的路程,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嗯!”冯绲也沉静了下来:“这么说来,倒是不错!”
    “所以魏聪今晚要来见您!”应奉笑道:“他现在还离不开你!”
    ——————————————————————
    “这酒味道不错!”应奉饶有兴致晃动了一下酒杯,烛光映照在杯中的液体中,散发出淡绿色的光:“至少有二十年的年份!”
    “这里是雒阳,天下四方之珍荟萃!”冯绲喝了一口:“什么没有?”
    “是呀!”应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看了看旁边高几上的水漏:“已经是初更了!您要去睡一会儿,反正我留在这里等候就行了!”
    “算了,这时候我怎么睡得着?”冯绲摇了摇头:“天子已经驾崩了,距离先帝驾崩也才过去不到两年,哎!”
    应奉倒是对冯绲的感叹没啥同感,毕竟天子短命又不是啥稀奇事,这位的死很大程度上还是咎由自取。窦氏在大汉的外戚里绝对算是讲道理的,再说了,你才多大年纪,就急着亲政,再过个几年等到十八岁再说不好吗?窦氏把你从一个亭侯提升到天子之位,这么大的恩情执政十年不过分吧?
    “对了!”冯绲突然问道:“你觉得未来的天子会是谁?”
    “未来的天子?”应奉捋了捋胡须:“今上没有后嗣,要想选任新天子,只能从河间孝王刘开的后嗣里面找了,不过这里面的选择可就多了,也不知道会选择谁!”
    “嗯!”冯绲点了点头。正如应奉所说,自从汉顺帝之子汉冲帝刘炳早夭折之后,东汉天子大宗就已经绝嗣了。只能从旁支入继,随后的汉质帝刘缵、汉桓帝、汉灵帝也都是如此,所以依照惯例,新天子应该从距离刘宏血缘关系最近的下一辈宗室中挑选,继承大统。
    (本章完)
    (/bi/280978/1723735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