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北电最美双子星,她们感情真好
2月29日,北电。
这是个四年才轮一次的日子,但校园里的热闹却与闰年无关。
因为今天是表演学院招生三试!
春寒料峭,校园里的老杨树还是光秃秃的枝桠,倔强地伸向灰白色的天空,但路旁的冬青丛已透出些微韧绿。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冷又焦灼的气息,那是无数梦想与期待交织的味道。
校园比往常任何时候都更要像一个大秀场。
教学楼前、表演学院门口,乃至通往考场的林荫道旁,都挤满了人。
怀揣明星梦的少男少女们,穿着最能凸显自己气质、却又努力不显得过份用力的服装,脸上带着精心修饰过的妆容和难以完全掩饰的紧张。
陪考的家长、老师则在一旁不停地叮嘱、鼓励,眼神里是比考生更甚的期盼。
2016年,北电报考表演系的学生是7631名。
复试2039名,进入这次三试的只有455名。
而最终录取,是45人,录取比例170:1。
当然,这只是本科班,高职班还招30人!
艺考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厮杀!
而比考生和家长更多的,是扛着“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
他们三五成群,交换着信息,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视着每一个可能成为焦点的年轻面孔。
“今年人好像比去年还多啊,这得筛到什么时候?”
一个年轻记者跺着脚取暖,对着手哈气。
旁边一个经验老道、戴着鸭舌帽的男记者老神在在地笑了笑:“年年都这么说。三试了,留下来的都是拔过几遍尖的,有点看头了。”
“王哥,您消息灵通,这次有什么特别好的苗子吗?”
年轻记者凑近问道,顺手递了根烟。
被称作王哥的老媒体人摆摆手没接烟,眯着眼在人群中搜寻:“嗯…听说有几个条件不错的。诶,你看那边那个,是不是演过什么网剧?”
几人闲聊着,盘点着今年已知的明星考生。
突然,年轻记者像是想起什么:“对了,我听有人说,这届有两个女生背景很硬?”
“不会吧,不是有关晓童吗,比她还厉害?”
“额,那是童星,不一样,我说的是新人!”
“哪两位新人?”
王哥嘿嘿一笑,压低了点声音:“兄弟,干这行没多久吧?消息滞后了啊,是田曦微和周吔。”
“田曦微我知道!”年轻记者立刻接话,“《最好的我们》里的耿耿嘛!剧应该快杀青了吧?”
“她一个新人能演震华三部曲的女一,应该有点背景。”
“不过另一个周吔是谁啊?没听说过,有什么作品吗?”
他一脸茫然。
王哥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用过来人的语气说道:“所以说你年轻。这周吔,现在没作品,但来头可不小。”
“最近圈子里私下传一部大制作,叫《千年长歌》还是什么的,传得厉害得很!”
“多大制作?”
“听说男主定的是黄小明!顶级的吧?”王哥瞥了一眼周围,声音更低了,“女主,定的就是这个周吔!新人直接搭黄小明!”
“还有目前圈内势头很足的小花孟子怡,给她做配!”
“你说来头大不大?”
“什么?”年轻记者眼睛瞪得溜圆,“黄小明男主,孟子怡作配?”
“这……这资源逆天了啊!这周吔什么背景?家里有矿还是……”
“嘘!小声点!”
王哥打断他,“具体后台不清楚,好像是江影传媒签的。但能被这么硬捧,肯定不简单。”
“虽然现在普通人还不知道她,但咱这圈里,多少双眼睛已经盯上了。”
周围几个竖起耳朵听的媒体人也纷纷点头附和,议论声中充满了对资源咖的好奇、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就在这时,校门口传来一阵不小的骚动。
几辆贴着深色车膜的黑色商务车,精准地停在了媒体区最显眼的位置。
车门打开,首先下来的是几位穿着干练的工作人员。
他们迅速扫视现场,并朝着几个熟悉的媒体记者方向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交换了心照不宣的眼神。
不久后,一位少女率先下车。
她穿着浅色的牛角扣大衣,围着柔软的围巾,头发扎成乖巧的丸子头,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看上去活泼又亲和。
另一辆车的车门打开,又是一位少女。
她穿了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长款羊毛大衣,里面是简单的白色内搭,黑发柔顺地披在肩上,妆容极其干净,近乎素颜。
与前面姑娘的甜美外放截然不同,她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下意识地因为刺眼的闪光灯而微微蹙了下眉,显得有些冷冽和疏离,微微抿着唇,眼神清澈却带着一种难以接近的距离感。
公司的宣传主管李姐立刻上前一步,对着核心区域的几位记者笑道:“王哥,张姐……我们家两位小朋友,多多照顾。”
“拜托各位老师多拍点好看的!”
说着,暗暗比了个手势。
记者们心领神会,喊声更加卖力。
“小田!周吔!看这边!”
“两位美女看这里!”
“这应该就是今年艺考的最美双子花!”
他们收了钱,还是挺敬业的……
李姐迅速走到两人中间,低声嘱咐道:“挽手,笑,互动一下。”
田曦微反应极快,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伸出手,亲热地挽住了周吔的胳膊,身体也靠了过去,脸上笑容加倍甜腻,对着镜头歪头,做出姐妹情深的模样。
嘴上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啧,你这手冰得跟死人一样,能不能笑一下?营业了妹妹!”
“也不知道江野哥哥看中你什么了,哼,太平公主!”
周吔被她挽住时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勉强扯出一个极浅的弧度,“姐姐是不是生气了?”
“江野叔叔选我做女主角,我也不想的!压力真的好大呀!”
“我最近都失眠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喜欢我,可能是他也喜欢外星人和我兴趣相投吧?”
“你……”
田曦微保持着甜美笑容,手下却暗暗掐了周吔胳膊一下。
“疼!你轻点!”
周吔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也抬起另一只手,看似亲昵地覆在田曦微挽着她的手上,实则暗暗用力想把她的手指掰开一点。
这田大饼力气怎么那么大!
两人面上笑得一朵花似的,肢体语言在镜头前也显得无比亲密,但私下的小动作和低语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这种细微的别扭感,在经验丰富的媒体镜头里,反而被解读成了少女的羞涩和一点点小紧张,更加真实可爱。
“好好好!非常棒!姐妹花看这里!”
“周吔能不能别笑,好像更好看一点!”
“小田搂紧一点!”
周围的考生们看着被媒体团团围住、光芒四射的两人,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是一个公司的吧?待遇真好……”
“看她们感情真好,还挽着手呢。”
“长得漂亮就是不一样,还没考呢就有这么多镜头了……”
在工作人员的开道和媒体的簇拥下,这对被临时捆绑销售的最美双子花,一边维持着塑料姐妹花的亲热表象,一边私下进行着无声的吐槽和较劲,朝着表演学院的考场走去。
而表演学院的一间小会议室内,又是另外一番场景。
院长张徽坐在主位,几位资深的教授、副教授分坐两侧。
此外,还有几位面孔相对陌生但气质不凡的客人。
这是今年首次引入的校外专家考官团,包括人艺的表演艺术家刘嘉、资深演员黄小蕾、陈琨、曹翠分、导演夏刚、北舞教授高渡,中乐作曲家杜威等。
气氛严肃中带着一丝学术交流的融洽。
张徽环视一圈,脸上带着惯有的、略显严肃的笑容,开口道:“各位老师,专家,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支持我们北电的招生工作。”
“三试了,能走到这一步的孩子,都是百里挑一,有些甚至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明星考生了。”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我们北电选材,一贯坚持的是德艺双馨的标准,既要看专业功底这颗苗子正不正,也要看心性能不能经得起打磨。外面的声音热闹,但我们考场里面,还是要守住专业和公平的底线。希望各位老师专家,都能秉公执考,为我们表演艺术的未来,把好最重要的一关。”
一番场面话,说得滴水不漏。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喝了口茶,像是随口提起:“是啊,年年都说大年小年,不知道今年这批苗子里,有没有特别出挑的?”
话音落下,几位本校老师相视一笑。
一位中年副教授接过话头:“我倒是听说有几个孩子底子不错。”
“刘奕君家的小子刘怡童这次来了,听说高中开始就跟着父亲在剧组熏陶,理论实践都有点意思。”
“嗯,这孩子我有点印象,初试复试表现很稳。”旁边有人附和。
另一位女教授笑着补充:“我觉得最稳的应该是晓童了吧?童星出身,镜头经验没得说,几部戏口碑也都立住了。只要正常发挥,问题不大。”
这话引来一片赞同的点头,关晓童的实力和知名度,属于公认的免检产品级别。
(本章完)
(/bi/286388/17237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