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177小胜一局免职与提拔初建威信
第178章 177.小胜一局.免职与提拔.初建威信
会议室里静得可怕。
阳光明提出的处理意见——免除赵卫国、李素娟的组长职务并记大过一次——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不是水花,而是令人窒息的沉默和震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刘金生身上,等待着他的反应。
赵卫国和李素娟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额头上冷汗涔涔,几乎要瘫软下去。
他们求助般地望向殷永良,又迅速低下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
殷永良胸口剧烈起伏,手指紧紧攥着茶杯,仿佛下一刻就要将那瓷杯捏碎。他死死瞪着阳光明,眼神里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
刘金生脸上的肌肉不易察觉地抽搐了几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表情恢复平静,甚至勉强挤出一丝看似宽容的笑意,但眼神深处的阴霾却挥之不去。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平时低沉沙哑了些,试图重新掌控局面。
“光明同志啊。”他开口了,语气显得语重心长,“你的认真负责,对原则的坚持,我是非常认同,也非常赞赏的。这一点,大家都要向你学习。”
他先肯定阳光明,这是他一贯的做法。
“财务工作,严谨是第一位的,出了差错,尤其是可能造成资金损失的重大风险,必须要严肃处理!这一点,毫无疑问!”
他的语气加重,目光严厉地扫过赵卫国和李素娟,两人吓得一哆嗦,头垂得更低。
“给予赵卫国、李素娟两位同志记大过处分,我认为是必要的,也是恰当的。必须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刘金生说到这里,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苦口婆心”起来。
“但是呢。”他拖长了音调,目光扫过全场,像是在寻求理解,“我们也要讲究一个方式方法,要给出路,给出路啊,同志们。”
“赵卫国和李素娟两位同志,毕竟在组长的岗位上工作了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对科里的业务是熟悉的,对厂里的情况是了解的。”
他试图唤起大家对“老同志”的同情。
“这次的问题,性质虽然严重,但好在光明同志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避免了厂里的实际损失嘛。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他巧妙地将“未遂”作为减轻处罚的理由。
“我的意见是,记大过处分,我完全同意,必须记!要让他们刻骨铭心!”
他再次强调同意处分,然后抛出了真正的目的。
“但是,组长的职务,是不是可以先保留一下?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刘金生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摊开,做出一个商讨的姿态。
“我们可以严肃批评,提出严厉警告,让他们做出深刻检查。如果后续工作中,再出现类似的,哪怕只是接近这种性质的纰漏,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到时候,不用光明同志你提,我亲自打报告,立刻免除他们的职务,绝不姑息!怎么样?”
他的目光看向阳光明,带着明显的压力和示意,希望阳光明能顺势下台阶。
这番话说得看似公允,既肯定了阳光明,同意了严厉处分,又试图保住两人的核心职务,保下殷永良的左膀右臂,也维护了他自己作为科长的权威。
会议室里不少人暗自点头,觉得刘科长处理得“公道”,既严厉又给了机会。
殷永良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
阳光明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他早就料到刘金生会来这一手,和稀泥,保人,维持表面的平衡。
如果今天退让了,那么之前的强势反击就失去了意义。这两个明显带着恶意、甚至可能涉及更深层问题的陷阱,就会被轻轻揭过,定义为“工作疏忽”。以后类似的事情只会变本加厉。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削弱殷永良的势力,同时树立起自己不容侵犯的权威。
等到刘金生说完,目光期待地看着他时,阳光明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刘科长,您说得有道理,批评教育,给出路,这些都是必要的。”他先表示理解,礼节到位。
“但是。”
他的语气加重,目光锐利地看向赵卫国和李素娟,“这次发现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审核疏忽或者业务能力不足导致的失误!”
他的话像锤子一样砸在每个人心上。
“两份文件,金额巨大,问题明显。一份是关键技术验收数据严重失实,另一份是采购数量和单价双重异常。这其中的逻辑矛盾和风险,以两位组长多年的专业经验和职业敏感,真的会毫无察觉吗?”
阳光明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灯,扫过两人。
赵卫国和李素娟的身体微微颤抖,根本不敢抬头。
“我认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失误’二字可以概括的了。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极端的责任心缺失,甚至可能是……”
他适时地停顿了一下,没有说出那个更严重的词,但留给所有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让这样的同志继续担任组长这样的关键职务,如何能保证科室的资金安全?如何能让厂领导放心?又如何能让科里其他兢兢业业、严格把关的同志们信服?”
一连串的反问,句句在理,直指核心。
阳光明转向刘金生,态度依旧恭敬,但立场毫不动摇。
“刘科长,记大过处分,是程序上的惩戒。而免除组长职务,是承担他们理应承担的领导责任。这两者并不矛盾。”
他稍作让步,给出了一个选择。
“如果考虑到两位同志以往的工作,或许……处分可以酌情减轻。但是,组长职务,必须免除!这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厂里负责,更是对他们本人负责!”
他用“对他们本人负责”封住了刘金生可能继续求情的路。
意思是再让他们干下去,下次出更大问题,就更没法收场了。
刘金生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阳光明的态度如此坚决,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年轻人,是一点余地都不留啊!
还没等刘金生想好如何回应,一旁的殷永良再也忍不住了。
他猛地一拍桌子,霍地站起来,因为激动,脸颊上的肌肉都在跳动。
“阳光明!你这是什么意思?揪住一点问题就往死里整吗?”
他的声音尖利,带着一种气急败坏的愤怒。
“工作当中,谁还能不犯点错误?有点疏忽?难道就因为你怀疑,就要一棍子打死?就要撤职?”
他试图胡搅蛮缠,把水搅浑。
“技术科出的报告,车间盖的章,他们信任业务部门,流程上走得快了一点,审核细枝末节上疏忽了一点,这最多就是工作方式不够严谨!上纲上线到要撤职,未免太苛刻了吧!你这是打击报复!”
他甚至试图给阳光明扣帽子。
会议室内刚刚稍有缓和的空气,瞬间又紧绷起来。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这第二轮的激烈交锋。
阳光明面对殷永良的咆哮,反而显得更加冷静。
他缓缓站起身,平视着殷永良,目光冷冽如冰。
“殷副科长。”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殷永良的余音,“请你搞清楚,这不是一点疏忽,也不是细枝末节!”
他的语气陡然严厉起来。
“这是涉及巨额资金安全的原则性问题!把明显的异常数据当做‘细枝末节’,这才是对工作的极端不负责任!”
他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然后目光转向瑟瑟发抖的赵卫国和李素娟。
“既然殷副科长坚持认为这只是无心的‘疏忽’,而赵组长和李组长也似乎觉得我的处理过于严厉……”
阳光明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那好,为了不冤枉任何一位同志,也为了彻底搞清楚这究竟是单纯的失误,还是存在其他问题。”
他的目光扫过刘金生和殷永良,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坚持我之前的提议:现在就请政工组的同志介入,对这两份文件涉及的所有环节,包括技术科的验收过程、车间的签字确认、供销社的报价依据、以及财务审核的全过程,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查!”
“政工组调查清楚了,如果结论确实只是无心之失,我阳光明当场向赵组长、李组长道歉,并收回所有处理意见!”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在会议室里回荡。
“但如果调查出其他问题,那么该谁的责任,就由谁承担!怎么样?殷副科长,刘科长,这个办法最公平,你们觉得呢?”
这一记将军,彻底将死了所有人。
赵卫国和李素娟听到“政工组”三个字,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几乎要晕厥过去。
真让政工组来查,他们那点事根本经不起查!到时候就不仅仅是撤职那么简单了!
殷永良像是被掐住了脖子,后面所有的话都被堵了回去,脸憋得通红,指着阳光明,手指颤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当然知道不能查!
刘金生心里暗骂殷永良愚蠢,这个时候跳出来说这种授人以柄的蠢话!
他狠狠瞪了殷永良一眼,然后深吸一口气,知道大势已去。
再保下去,只怕自己都要被拖下水。阳光明这是摆明了不惜把事情闹大,而对方确实留下了巨大的把柄。
“够了!”刘金生沉声喝道,打断了这令人窒息的僵持。
他脸色铁青,目光复杂地看了阳光明一眼,然后转向赵卫国和李素娟,语气沉重而无奈。
“赵卫国,李素娟,你们自己说!阳副科长指出来的问题,是否存在?你们作为组长,该不该负主要责任?”
他把问题抛给了两个当事人,这是最后一步,让他们自己选择。
是死扛到底,等待政工组介入,后果难料;还是认错认罚,保住最后的体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赵卫国和李素娟身上。
两人身体抖得如同风中的落叶,冷汗已经湿透了后背。
挣扎了几秒钟,赵卫国率先崩溃了。
他抬起头,脸色灰败,眼神涣散,声音带着哭腔和无尽的悔恨。
“刘科长,殷副科长,阳副科长……我,我错了……是我审核不严,盲目相信技术报告,没有履行好复核职责……差点给厂里造成重大损失……我……我接受任何处理……没脸再当这个组长了……”
他说完,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了脸。
李素娟见状,也知道回天无力,跟着颤声说:“我也接受处理……申请采购数量时……没有严格核对库存和需求……单价波动也没有深究……责任心太差……愿意接受组织处理……免除我的组长职务……”
两人都选择了放弃抵抗,主动请辞。这是目前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至少避免了更可怕的调查。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只有两人粗重而羞愧的喘息声。
殷永良闭上眼睛,重重地坐回椅子,脸上是一片死灰。他知道,完了。他多年苦心经营的大网,被阳光明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刘金生沉默了片刻,仿佛一下没了精气神。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沉重。
“既然赵卫国、李素娟两位同志,自己也认识到了错误的严重性,并且主动提出不再适合担任组长职务……”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积蓄力量。
“那么,我现在宣布:免除赵卫国同志专项资金管理组组长职务,免除李素娟同志结算报销组组长职务。
暂由副组长周为民、吴爱华分别主持两组工作。”
“关于记大过处分……”刘金生看了一眼阳光明,“鉴于二人认错态度尚可,且未造成实际损失,暂不计入档案,以观后效。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他还是尽力挽回了一环,没有立刻落实记大过,但这已经无关紧要了。
阳光明见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也不再坚持处分必须立刻下达。分寸感很重要。
刘金生宣布完,感到一阵疲惫。他挥了挥手:“各组先回去工作吧。赵卫国,李素娟,你们留下。”
众人如梦初醒,纷纷起身,椅子移动的声音窸窣作响。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无比复杂,震惊、敬畏、恍然、窃窃私语……看向阳光明的目光已经彻底不同。
这个年轻人,用一次会议,一次干净利落的反击,彻底树立起了在财务科的权威和强势形象。
人们低着头,脚步匆匆地离开会议室,仿佛多停留一秒都会沾染上那令人不安的气息。
没有人交谈,但眼神的交换却比任何语言都更能传递信息。
一些老会计眉头紧锁,似乎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感到忧心忡忡;几个年轻干事则难掩兴奋,感觉这死水一潭的科室终于要掀起波澜了。
阳光明面色平静地收拾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和文件,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交锋只是日常工作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甚至还有闲心将钢笔仔细地套上笔帽,放入上衣口袋。这份沉稳,落在尚未离开的刘金生和殷永良眼里,更觉得他城府太深。
周为民和吴爱华随着人流走出会议室。
两人的心情如同惊涛骇浪般难以平静,心脏砰砰直跳,几乎要撞出胸腔。
他们下意识地避免与任何人目光接触,尤其是其他几个组的组长和副组长。他们能感觉到背后那些审视的、探究的、甚至可能带着嫉妒和敌意的目光。
二人选择向新副科长靠拢,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被迫和赌博的成分。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回报来得如此之快,如此巨大!简直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副组长和组长,虽只一字之差,但权力、责任、待遇乃至在科室里的地位,都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原本在组内更多是执行者和配合者的角色,如今却要一跃成为决策者和负责人。
他们原本以为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和艰难的博弈,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默默承受来自原组长及其背后势力的打压和排挤。
却没想到,阳光明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借着对方送上的致命错误,一举将两位根基不算浅的组长掀落马下。
而他们,作为各自小组的副组长,顺理成章地成为接替者。
虽然还需要上报厂部批准走流程,但科长已经在会上宣布由他们主持工作,这几乎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刘科长为了尽快平息事态,绝不会在这种程序问题上再节外生枝。
激动、兴奋、难以置信,还有一丝隐隐的不安和巨大的压力,交织在两人心头。
他们心里很清楚,组长的位置并非那么好坐。
赵卫国和李素娟留下的摊子,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需要梳理;组里其他成员是否会真心配合,尤其是那些与原组长关系密切的老资格科员;更重要的是,他们被打上了“阳光明的人”这个标签,势必会成为刘金生和殷永良眼里需要警惕的目标。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复杂情绪,那是一种混杂着机遇的狂喜和对未来挑战的清晰认知。
他们对视一眼,却没有说话,只是极轻微地几乎不可察觉地点了点头。
然后迅速低下头,加快脚步,几乎是逃也似的走回自己的办公桌。立刻拿起一份文件,假装忙碌起来,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试图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巨变。
但他们的内心无比清醒地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已经和那位年轻得过分的阳副科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小心谨慎,更加努力勤奋,不仅要迅速熟悉组长的全面工作,更要做出成绩,才能坐稳这个意外得来的位置,才能真正成为阳副科长可靠的臂膀,而不是他的负累。
除了留下的人,阳光明是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的。他轻轻带上门,隔绝了里面刘金生、殷永良以及那两位失魂落魄的前组长之间,必然压抑无比的谈话。
他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会议室里那紧张、激烈、甚至带着点硝烟味的空气。
他的神经虽然已经松弛下来,大脑却还在高速运转,复盘着刚才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交锋。
开局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算是小胜了一局。
他不仅成功化解了针对他的陷阱,更是借力打力,一举斩断了殷永良最重要的两条臂膀,极大地削弱了对手的实力,并顺势安插了自己的人。
但他丝毫不敢有放松和得意之情。
他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是漫长博弈的第一回合。
刘金生和殷永良绝不会就此罢休。今天的挫折只会让他们更加警惕,更加怨恨,接下来的反击可能会更加隐蔽、更加凶狠,甚至不择手段。
通过这次的事件,他已经初步可以断定:财务科的这潭水,很深!
而且,提拔了周为民和吴爱华,也意味着将他们两人从相对安全的幕后推到了风波诡谲的前台,成为了新的更明显的靶子。
他们能否扛住压力?能否迅速成长起来?能否有效掌控住四组和五组?这些都是未知数。
毕竟是特殊时期,他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巩固今日的成果,防范即将到来的反扑,慢慢培养和壮大自己的力量,同时还要确保科室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不出乱子……还有太多的挑战和艰难的工作摆在面前。
他感到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
他稳步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经过大办公室门口时,他刻意放缓了脚步,目光平静地扫了一眼里面。
原本还有些低语声的办公室,在他身影出现的刹那,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只剩下算盘珠子偶尔被无意碰到的零落声响。
几乎所有人都立刻低下头,假装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眼前的账本表格中去,仿佛从来没有抬头看过一样。
但那一种无形的、紧张的、充满窥探意味的气氛,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阳光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道目光,或直接或隐蔽地聚焦在他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敬畏、好奇、猜测,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他知道,经过今天这一役,他在财务科的形象已经彻底改变。不再是一个需要融入的可能被轻视的年轻空降干部,而是一个拥有铁腕、心思缜密、且背后站着厂长的强势领导。
他没有停留,也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径直走向走廊尽头那间属于自己的小办公室。
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带着一点专注于思考的淡漠,让人完全看不透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想法。
走进办公室,他反手关上门,将外面所有的窥探和嘈杂都隔绝开来。
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熟悉的厂区景象,就这样静静地站了一会儿,让有些沸腾的思绪慢慢沉淀下来。
刚才在会议室里,他全程高度专注,精神绷紧,此刻才感到一丝疲惫悄然袭来。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他拿起桌上那份关于细纱机大修资金的申请文件,又看了看旁边那份劳保用品采购计划,目光变得深沉。
虽然成功反击,但这两份文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却让他心情沉重。
很明显,这是近乎明目张胆的违规操作!
殷永良为了排挤他,竟然不惜动用这样的手段,甚至可能牵扯到技术科、车间乃至供销社的某些人。
这其中的利益链条,恐怕比想象的还要复杂!
赵卫国和李素娟如此配合,仅仅是因为殷永良的授意?还是其中也有他们自己的利益诉求?
今天他阻止了这两笔问题资金支出,但难保没有其他类似的问题隐藏在浩如烟海的账目和报表之中。
财务科的内部管理漏洞,恐怕不小!
刘金生作为科长,是真不知情,还是有意纵容,或者干脆就是某种程度的默许?
他感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对手,更像是一张无形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一张长期以来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利益网。
想要真正理清这里的局面,实现厂长期望的“监督”和“掌控”,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步步惊心。
他拿起钢笔,在一张新的稿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专项资金审批流程”、“采购询价与复核机制”、“内部监督缺失”……
这些都是下一步需要重点梳理和规范的地方。但他也知道,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离不开人的因素。眼下最紧迫的,还是人的问题。
他想到周为民和吴爱华,必须尽快找他们分别谈一次话。
既要肯定他们之前的工作,明确支持他们主持组内工作,也要给他们敲敲警钟,提醒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要求他们务必廉洁自律,严格按制度办事,尽快熟悉全面业务,稳住组内局面。
同时,也要听取他们对于各组目前状况的看法,和下一步工作的初步想法。
千头万绪,都需要他冷静而有序地去处理。
阳光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用手指用力按压着太阳穴。办公室内寂静无声,只有他自己的呼吸声和窗外遥远而持续的工业轰鸣。
脚下的路,还很长,而且注定布满荆棘。
但经过这一役,他脚下的根基,已然扎实了许多。
他不再是孤身一人,有了初步的值得观察和培养的盟友。
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能力和手腕,赢得了科室内部某种程度的敬畏,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开了局面。
财务科的天,确实要开始变了,而这变化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本章完)
(/bi/286396/17237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