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明月谷坊市
信阳很少下雪,二月初却下了一场小清雪。山川、树木、峡谷在积雪的掩映下,更显肃穆。
天刚蒙蒙亮,沈寇出现在山门处。一位中年修士现出身形,横住他的去路。此人四旬左右年纪,高鼻梁,尖下颏,面容清瘦,颌下有一道伤疤。
“这位师弟,请问因何事出谷?”中年修士问道。沈寇袖口上刺有枫叶标志,是丹枫谷弟子不假。
沈寇淡然一笑,翻手抛出两块玄石。中年修士将玄石拢在袖中,神色顿时和缓下来。
“师弟,早去早归,切勿在外面生出事端。”中年修士拱了拱手,侧身让开去路。
宗门有规定,除非执行宗门任务,否则任何人不得擅离宗门。但天下没有绝对的事,只要出两块玄石,把守山门的修士通常都会放行,这是惯例。一方面是他们的供奉有限,另一方面谁都不愿得罪人。
沈寇出了山门,看看四周无人,抛出三湟舟冲天而起。
归元山东南方四百里外,有一座明月谷。修真世家冯家在那里建了一座坊市。名义上是冯家的产业,实际上归元山暗中操控,归元山占六成份额。
同样,归元山也派出了几名高阶修士坐镇明月谷。当然,这些都私下里的交易。
修道生活非常枯燥,明月谷坊市距离归元山较近,就成了宗门弟子猎奇之所。内外门修士,包括一些筑基修士,闲来无事都会到明月谷逛逛。
这还是沈寇第一次出宗门。药园值守这项任务,每个月都有两天的假期。沈寇初入宗门,凡事都搞不明白,不敢妄动。这段时间,他也是刚摸清规律。
到达明月谷已近巳时。明月谷面积不小,占地五面余亩,谷中鲜花锦簇,翠竹成荫,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可谓十步一景,五步一画,宛若人间仙境一样。
青石板路十分宽阔,能并排跑开三辆马车。两侧是二层或三层的木制阁楼,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经营店铺的商家都非凡俗之辈,或修真世家,或大型商盟,不都出自信阳,也包括白海郡和平山郡等地方势力,有些势力后面隐约可见宗门的影子。
信阳郡特产的草药和矿产资源,在其它郡都是抢手货。同样,商队也会把其它郡的产物带到信阳,于是明月谷坊市就成为一个巨大的物资流通地。
总之,明月谷坊市就是一个窗口,为归元山提供各类修真资源,也成为归元山大赚其财的场所。
沈寇走在街道上,不时的东张西望。今天不是大型集日,坊市内人丁稀少,修士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两成双,或单人独骑,一个个低眉垂目,极为低调。
间或也有几个锦衣华服的修士,背后跟着四五个侍卫,如众星拱月一样,趾高气扬。他们或是大势力派驻明月谷的核心人物,或是修真世家的公子哥。
沈寇在人群发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有丹枫谷的,也有白鹿院或青山院的,大家都是结伴而行,且一律褪去宗门服饰,换上便装,以遮掩耳目。
沈寇在丹枫谷呆的时间不长,跟丹枫谷修士混了个脸熟,跟其它院的弟子就不熟悉了。大家只当谁都不认识谁,擦肩而过时连头都不点一下。
太阳愈升愈高,坊市内修士渐渐多了起来。商铺的掌柜出了店门在台阶下迎客,偶尔与人交谈几句,样子十分闲散。他们的生意主要靠大批的订单,对散户不太在意。
沈寇逐间店铺逛过去,接连逛了十几间店铺。他发现一个问题,坊市内各种丹药、符篆、玄器、法器应有尽有,但都是常用的东西,批量生产的。
想在明月谷坊市找到一些偏门的东西,不管是丹药玄器还是秘术,基本不大可能。中午,沈寇仍两手空空,内心不免有些失望,看来要白跑一趟了。
在一条小巷子里,沈寇找到了一间酒楼,简单的吃了顿饭。出了酒楼天色尚早,又耐着性子逛起来。明月谷坊市有三百余家商铺,逛到天黑都逛不完。
在商业大街的尽头有一间万宝楼,专门售卖各类法宝。万宝楼是三层木制阁楼,店面稍微有些破旧,因位置偏僻,门庭冷落。沈寇顺脚折了进去。
一楼大厅里冷冷清清,沿四周墙壁摆了二十几节柜台,柜台后面有木架,木架分四层,镶嵌在墙壁上,稀稀落落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玄器和法器。
店铺里只有三四个顾客,随意在大厅内走动。店小二是个二十出头的年青人,玄引期五层修为。他坐在柜台内,下巴抵在在胸前像睡着了一样。
沈寇在一节柜台前停住脚步。这节柜台专门出售各种飞针类法宝,有单支的,也有成套的,形状各异。其中有一套七根飞针,整体呈淡银色,是实打实的上阶玄器。
沈寇仔细盯了两眼,摇了摇头,转身就往外走。
“这位小友,你是要购买飞针吧?”
刚走到门前,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沈寇回头一看,一位中年男子正缓步走出内堂。此人四旬左右年纪,身罩淡绿色长袍,个子不高,身材肥胖。
沈寇点了点头。此番他是有备而来。主要是太阴针品阶太低,对七层以上修士构不成危胁,已不能使用。而他最擅长偷袭,飞针是必备之物。
沈寇手中倒是有一根金针,是从徐坤的储物袋里翻出来的,属上阶玄器不假。可惜隐形功能太差,明晃晃地一根飞针刺过去,谁眼睛都不瞎,哪能让你得逞。
“老夫手头倒是珍藏了几件宝物,就是价格高了点。小友若有兴趣不妨看一看。”中年男子冲沈寇拱了拱手。
一炷香后,沈寇和中年男子出现在一间厅堂内。厅堂面积不大,方圆仅二十丈左右,中间摆了四张高脚椅和一张玉石茶几。墙上挂着水墨画,窗下摆了一盆美人蕉。
两人分宾主落座,闲谈了几句。此人姓朱,是万宝楼的掌柜。沈寇随便编了个名字。朱掌柜笑而不语,归元山修士这个身份瞒不过他的耳目。
婢女奉上香茶,随后一位妙龄少女步入客厅,双手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只半尺见方的木匣,用红布罩着。少女来到两人面前,将托盘放在茶几上。
朱掌柜打开木匣。木匣里面衬着大红色缎带,缎带上放着一根淡银色飞针。
“小友,你看此宝是否满意?”朱掌柜将木匣推到沈寇面前。
沈寇将飞针拈在指间仔细端详。片刻后,祭到空中演练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将飞针放到木匣内。朱掌柜端起杯子呷了口茶,只当没这回事。
少女出了厅堂,不一会儿又折了进来,这次拿来的是一个三件套。沈寇照例先认真审视,再作演练,略一犹豫后,又不动声色的放回到木匣内。
接连看了四根飞针,沈寇都没相中。
“掌柜的,你还有没有更好的东西了?”沈寇欠了欠身,准备起身告辞。
朱掌柜略一思忖,突然一拍脑门子,道:“朱某还真珍藏了一根飞针法宝,就是价格嘛……”
(/bi/286448/36657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