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130章 杨公大义,何以教我?

第130章 杨公大义,何以教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随着孙轻兵败溃逃,袁术再次统合麾下所有兵力,汇合击破徐晃后归来的孙策、许褚等部,共计约莫三万人。
    全军赶赴毛玠处,汇合袁胤、黄盖所部五千人,轻易击破毛玠。
    看着被俘虏而来的毛玠,袁术轻笑问之。
    “毛将军,可愿降我?”
    毛玠虽为阶下之囚,浑身受缚,但却一脸忠义之色,对袁术破口大骂。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世食汉禄,而今汝忝为袁氏主,尚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我主曹公,上奉天子,下安黎庶,奉诏讨贼,奉旨讨逆。
    我今兵败被擒,是玠无能而有负重望。
    你这乱世国贼,欺君妖孽,要杀便杀,要刮便刮!
    要我投降?绝不可能!”
    闻听此慷慨忠烈之言,袁术面不改色,满脸欣喜谓众人曰:
    “我得毛玠,如高祖得项伯也!
    此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大事何愁不成?”
    毛玠:“???”
    没等毛玠反应过来,周围群臣众人已经会意,于是众皆言:
    “毛玠降了!
    毛玠降了!!
    毛玠降了!!!”
    三军齐呼,声闻于天。
    毛玠惊了:“???”
    “袁公当世之英雄也,杀人不过头点地,何故如此辱我?
    还望袁公以诚待世人,莫毁我清白之名。”
    袁术深以为然,“毛爱卿直言进谏,术无不从!”
    于是众人皆言:
    【毛玠直谏袁公之过,袁公欣然改之。】
    毛玠:“!!!”
    始言此者,其无后乎?
    你们他娘说的还是人话吗?
    “我没降!
    我没降!!
    你们放屁!!!”
    然而他一人竭力的呼喊,在众口铄金面前,是何等的苍白无力?
    仰望着六马车驾上的袁术,毛玠眸光惊恐,面对周围一张张袁氏群臣的脸。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吞噬人心的怪物,以袁术为龙首,以群臣为爪牙,要将这世道白说成黑,黑说成白!
    那双龙首之上的惑世妖瞳,正死死望着洛阳帝都,如钝刀割肉,一点点将他主曹公的人心,吞噬殆尽。
    这孽龙俯首,朝他笑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朕为大将军,代天子统摄朝野,毛爱卿自然是我之臣子。
    今毛爱卿率五千屯田军背主来投,我当上表天子,拜毛爱卿为屯田中郎将,奉回寿春,为我打理屯田诸事。”
    至于毛玠是否自愿答应,甚至连他的反应,都已经无人理会。
    袁术就这么当着他的面,谓陆逊曰:
    “伯言,安排将毛爱卿送回寿春,让阎象安置院落,派人看着好生‘照顾’。
    对了,院落置办的大些,将我宫中的奇珍金银都送去,布置的要多奢靡就多奢靡。
    以后估计还有不少人要住,院名就提作:黄金台!
    下书一联,曰: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闻听此联,毛玠虎目含泪,闻之心死。
    袁术晦明莫测的眸光俯视着他,意味深长。
    自愿与否不重要,以后曹营的人,来一个降一个,通通送去黄金台。
    此举不光是针对曹操的疑心,更多的是针对曹营。
    倘使曹营之人听闻投降袁营之后,不仅没有任何负担,甚至还能像毛玠一样,住进黄金台,被他拜为上卿。
    那么试问当兵败势穷之时,又有几个不心动来投呢?
    正如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毛玠现在正是被他置于黄金台上的活马骨。
    待料理了毛玠投降诸事,袁术率军再赶赴曹纯处。
    不过此时曹纯所部万人,已在徐晃率数十骑赶来传讯接管后,由他亲自统兵突围而出。
    李丰、韩当因走脱了曹纯,率众向袁术请罪。
    “回禀主公。
    我等正从军令,极力拖延曹纯所部,不想那徐晃率数十骑突然杀来相助曹军,我与韩老将军力战不敌。
    且他用兵极为老练,由他接管曹纯部众后,我等再难压制,尽力拖延数次,终究被他率众走脱。”
    袁术对此并未太过责怪他们,毕竟徐晃当世名将,曹纯也是曹家年轻新秀。
    此番徐晃必给曹纯带来了他所部兵马全军覆没,孙轻麾下黑山贼也旦夕难保的消息。
    如此情形之下,二人金诚合作。
    所率也不是黑山贼那等乌合之众,而是曹军精锐,一心想走的情况下,李丰、韩当二人没能拖住也属正常。
    反正此战至此已是大胜,即便徐晃反应同样迅速,紧赶慢赶救回了曹纯,也难以再挽回梁国大势。
    及至此时此刻,这场绵延一十七处战场,血战一日夜,两方交战超过二十万人的梁国之战,终于将至尾声。
    徐晃麾下四千人全军覆没,梁国主帅徐晃仅以身免。
    十万黑山贼近乎全军覆没,仅孙轻率溃兵万余得脱。
    匈奴右贤王浑突邪,及麾下五千匈奴铁骑全军覆没,于睢水江畔被筑京观。
    毛玠所部五千屯田军,或死或俘,毛玠本人“投降”。
    仅有曹纯所部万人,在得到徐晃的消息后,全力突围撤兵得以幸免。
    于是,当下之梁国,孙轻领万余溃兵,曹纯领近万曹兵,汇合徐晃与镇守蒙县的杨奉部一千人,于蒙县陈兵。
    而袁术则在汇合了此前袁胤、黄盖应对毛玠之五千人,李丰、韩当应对曹纯之万人,总计兵力恢复至四万五千余人,尽吞梁国诸县,并包围蒙县的徐晃,与睢阳的简雍,这梁国最后的两城之地。
    此战袁军以七万对联军十三万,战损两万五千人,尽灭十万联军。
    而今整个梁国只剩蒙县处徐晃麾下联军合计两万余人,睢阳城中简雍麾下八千人。
    彼等虽还有守城之力,但大势已去,攻守易形。
    倒是蒙县城门,杨奉看着失魂落魄,领军归来的徐晃,摇头而叹。
    “公明啊!瞧我说什么来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勿谓言之不预也。”
    徐晃羞愧难当,“晃轻敌冒进,悔不听杨公之言。”
    时人不由讶然,忙问缘故。
    待孙轻、曹纯从中得知了杨奉居然是第一个看穿袁军虚实,并在当时那种处境下,一脸忠义,义正辞严劝阻徐晃,做出最明智决定的人。
    众人无不对他大为惊异。
    眼下时局艰难,众人也没什么顾忌,忙问之曰:
    “今该何为?杨公可有教我等?”
    杨奉:“.”
    我都准备投降了,你们问我?
    (本章完)
    (/bi/286452/17237508.)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