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 第101章 来龙去脉,懵了的巡查团众人!

第101章 来龙去脉,懵了的巡查团众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啊……”
    守城将领不明白王硅为何如此震惊,他说道:“万郎中一行目前都在刺史府暂住,昨日午时末将前往刺史府拜见张刺史,还见到有人给万郎中送药,特使团其他人也都在城内闲逛,完全没有万郎中发生意外的样子,即便到现在,末将也没有听到万郎中出事的消息。”
    “所以……”
    他有些迟疑的打量着城下众人,道:“末将这才不解,诸位为何会说万郎中出事,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守城将领的话,简直就如同一颗炸弹,扔进了湖泊之中。
    瞬间在王硅等人心中,惊起滔天波澜!
    现在马上就要寅时了,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
    他们从翠华山出发,除了必要休整外,中间没有任何的停顿,只花费了八个时辰,就抵达了的商州。
    而八个时辰之前,也就是他们出发时,正好就是昨日的午时。
    他们午时左右从翠华山出发,结果同一时间,守城将领在商州刺史府见到有人给万荣送药,一切都岁月静好的平静模样,完全没有万荣出事的样子……
    这怎么可能!?
    他们出发时,万荣就已经死了六个时辰,尸体都冻成冰棍了!
    是他们在翠华山见到的万荣,是假的?
    还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王硅忍不住看向刘树义:“员外郎,这……”
    刘树义眉头也是微蹙,他原本的预料,要么是万荣在商州出的事,商州已经乱成一锅粥,要么商州十分平静,万荣是在离开商州去往下一个目的地中途出的事。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万荣还在商州,并且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他仔细回想着翠华山上的那具尸首,以前身的记忆,还有他对那个尸首的观察,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人绝对就是万荣。
    可那人若是万荣,商州城刺史府内的人,又是谁?
    刘树义心思百转,直接道:“开城门,我们去刺史府!”
    多想无益,到了刺史府,一切便会分晓。
    程处默一听,直接喝令守城将士开门。
    因有身份令牌,还有李世民专门写给刘树义的手谕在,守城将领也不敢忤逆,连忙命人将城门打开。
    刘树义等人进城后,将领也从城墙上跑了下来。
    “末将司兵参军郑曹,见过诸位上官。”
    刘树义看了一眼郑曹,郑曹四十余岁的年龄,体格健硕,有着一圈络腮胡,面相看起来较为老实。
    没有过多寒暄,刘树义开门见山,道:“带我们去刺史府。”
    郑曹知道刘树义是陛下亲自任命的主查之官,闻言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道:“刘员外郎这边请……”
    说着,他便也翻身上马,为刘树义等人带路。
    时间尚早,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众人可以纵马狂奔,全速奔行,没多久,便在有着两座张牙舞爪的石狮子坐镇的衙门前,停了下来。
    唐朝的刺史府,都是相同的配置。
    前面区域为州城官员办公之地,后面便是刺史家眷休息之所。
    郑曹迅速下马,向守卫刺史府的衙役道:“速速禀报张刺史,就说朝廷派来上官,前来查案。”
    衙役一怔,看了一眼身着官袍的刘树义等人,又看了看气势汹汹的黑甲金吾卫,下意识缩了下脖子,不敢迟疑,忙道:“小的这就去禀报张刺史。”
    说罢,他便撒腿狂奔,冲进了刺史衙门。
    大约半刻钟后,就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衙门内传出。
    众人看去,就见刚刚离去的衙役,跟随着一个衣衫有些凌乱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出来。
    这个中年男子脸型方正,右眼角处有一颗黑痣,此时他眉头紧皱,表情疑惑又茫然,急匆匆来到刘树义等人身前。
    “张刺史。”
    未等中年男子开口,郑曹直接道:“这位是刑部司刘员外郎,奉陛下之令,前来查案。”
    “刘员外郎?”
    商州刺史张绪打量了刘树义一番,有些意外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神探刘员外郎,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刘员外郎果真样貌神骏,气度不凡。”
    刘树义没想到自己的名号,竟已传到了这里。
    不过这样也好,省得自己再花费时间自我介绍了。
    他向张绪拱手,道:“见过张刺史,深夜来访,打扰了张刺史休息,还望张刺史见谅。”
    张绪忙摇头:“本官休息与否,哪有公务重要。”
    “只是不知刘员外郎是为了哪桩案子而来?是本官审理的哪桩案子存在问题吗?”
    刘树义道:“张刺史不必担心,下官前来,不是为了张刺史审理的某桩案子,而是为了……”
    他盯着张绪的眼睛,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万郎中之死!”
    “什么!?”
    沉稳的张绪听到刘树义这句话,表情先是一愣,继而猛的瞪大眼睛,满脸的吃惊和意外。
    “万郎中之死!?”
    张绪忍不住道:“刘员外郎,这……这话从何说起?万郎中一直在我刺史府暂住啊?难道他在我刺史府里遭遇了意外?可没人告诉本官啊!”
    刘树义看着张绪吃惊的表情,道:“张刺史,你这两天,当真亲眼见到了万郎中?”
    “这……”
    张绪想了想,道:“倒也不是,万郎中前天已经完成了对商州的巡查,准备离开,不过那时他恰好感染风寒,身体不适,本官便挽留他,劝他养好病再出发也不迟,再急也不急于这几天。”
    “万郎中听从了本官的劝说,留在刺史府养病,他说怕将风寒传染给其他人,所以不用其他人探望,他好好休息两天,吃些药也便好了。”
    “再加上本官这两天公务繁忙,连官舍都没机会走出,也就没有去打扰万郎中休养……”
    刘树义眸光一闪,道:“也就是说,张刺史这两日,一次都没有见过万郎中,是吧?”
    “倒也不能说一次没有,前天早晨,万郎中休息之前,本官还专门为万郎中请了大夫,之后就没有再见万郎中了。”
    张绪道:“我了解万郎中的性子,他是那种说一不二之人,说不想被人打扰,谁若是这个时候去探望他,恐怕不仅不会让他高兴,反而可能会惹他不喜。”
    刘树义眯着眼睛:“若是这样……那是否也意味着,其他人,哪怕是与万郎中一起来此的丁御史和任司直他们,也没有去见万郎中。”
    张绪蹙眉想了想,摇头道:“这两日我太忙了,也就昨日午时与丁御史碰了一面,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他们是否去探望过万郎中。”
    刘树义微微颔首。
    张绪忍不住道:“刘员外郎,万郎中真的出事了吗?”
    “是否出事,瞧瞧就知道了。”
    刘树义看向张绪,道:“还请张刺史带路,我们去万郎中房间。”
    张绪见状,内心不由紧张几分,他深吸一口气,没有丝毫犹豫,道:“好!诸位请随我来。”
    说着,他直接转身,向刺史衙门走去。
    刘树义等人迅速跟上。
    他们穿过前堂,绕过办公区域,穿过分隔前后院的门扉,便进入了张绪及其家人居住之所。
    一边走,张绪一边介绍道:“万郎中他们是五天前抵达的商州,我专门将西边的院子腾出,让万郎中他们居住,现在特使团的所有人,都住在这里。”
    刘树义点了点头,道:“万郎中与其他人的房间,都是挨着的吗?”
    “是,都是挨着的,若是万郎中生病不适,大喊一声,隔壁的人便能听到。”
    说话间,几人进入了院子。
    便见这是一个独立的院子,院子不小,有着十几个房间。
    刘树义视线扫过这些房间,所有房间都黑漆漆静悄悄的,即便他们到来,也没有惊醒谁。
    “不知哪个是万郎中的房间?”他问道。
    万荣指着正前方最中间的房间,道:“就是这间。”
    刘树义当即提着灯笼,来到房间前。
    而后没有丝毫停顿,抬起手便敲响了房门。
    咚咚咚!
    巨大的敲门声响彻在寂静的夜色里。
    “万郎中!下官刑部司员外郎刘树义,有事求见!”
    一边敲门,刘树义一边朗声开口。
    可他喊了半天,敲了半天,房内也没有丝毫动静。
    反倒是相邻的其他房间,相继有烛光亮起。
    接着便听嘎吱的开门声响起。
    一些人从房间内走出。
    当他们看到身着黑甲,气势汹汹的程处默等人后,表情都是一愣。
    继而便满脸茫然与不解。
    “程中郎将,你们这是?”
    “杜寺丞,发生什么事了?”
    特使团的人都是刑部、大理寺与御史台的人,所以对程处默与杜构并不陌生。
    杜构先后向几人拱手,道:“任司直,丁御史……我等是奉陛下之令,跟随刑部刘员外郎前来查案。”
    “刑部刘员外郎?”
    “就是那个声名鹊起的刘树义?”
    任诚与丁奉他们离开长安时,刘树义尚未穿越,所以他们对刘树义很陌生,只是这段时间听了不少刘树义的传闻。
    杜构点头:“是。”
    任诚看了一眼仍在敲门的刘树义,不由皱了下眉,道:“你们查案便查案,这样打扰万郎中作甚?你们不知道万郎中身体不适,需要好好休息吗?”
    “休息?”
    刘树义挑了下眉,道:“任司直若是知道我们是为谁的案子前来,应该就不会这样说了。”
    “谁的案子?”任诚怔了一下,下意识询问。
    刘树义双手按住门扉,用力一推,同时道:“万郎中被杀之案!”
    “什么!?”
    丁奉与任诚发出了张绪刚刚同样的惊呼之声。
    嘎吱——
    这时,门被刘树义打开。
    刘树义没有如张绪一样给他们解释,见门被推开,直接进入了房间之中。
    其他人见状,也都连忙跟了进去。
    任诚与丁奉看着杜构等人进入房间,脸上仍是吃惊与茫然之色,他们忍不住看向张绪,道:“张刺史,他们说万郎中之死……这是怎么回事?”
    张绪无奈摊手:“我也不知道,这不,他们来验证了……”
    话音未落,只听房间内突然传出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没有人!”
    “万郎中果然没有在这里!”
    “所以,万郎中根本就没有生病,也根本就没有在这里休息,他早就偷偷离开了?”
    听到这些声音,丁奉几人一愣,继而意识到了什么,脸色一变,连忙走进房间。
    穿过外室,来到拥挤的内室。
    便见内室的床榻上,被子被掀开。
    而被子下面,空无一物!
    根本就没有万荣的身影。
    “这……怎么会!?”
    丁奉几人满脸震惊,他们一直都认为万荣在这里休息,根本就没想过,万荣早已消失。
    任诚忍不住看向杜构,想了想,又转向刘树义,道:“刘员外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万郎中人呢?你们说他死了,他在哪里死的?怎么死的?”
    张绪等人都紧紧地看着刘树义,脸上是同样的不敢置信与疑惑。
    刘树义视线扫了众人一眼,将他们的表情收归眼底,旋即道:“万郎中死于翠华山,死亡时间大概是十四个时辰之前。”
    “翠华山?那不是都要到长安了?”
    “十四个时辰之前?竟然一天多了!”
    “这……”
    丁奉等人瞳孔剧烈收缩。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万荣已经死了那么久!
    还是在长安附近死的!
    而他们却都认为,万荣一直在这里休息……
    他们想不通,为何会这样!
    刘树义看着他们,没有给他们太多消化的时间,道:“我听郑参军说,万郎中这两日,有人给他送过药,不知是谁给他送的药?”
    听到刘树义的话,张绪顿时一拍手掌:“对啊!我们听从万郎中的吩咐,没有来打扰他,但他的药和食物,一直都有人给他送来。”
    “陈伍!”
    任诚直接转过身,看向站在门口,穿着灰衣,脸色惨白而惊恐的男子。
    他说道:“陈伍是万郎中的随从,这两天一直都是他给万郎中送饭送药,如果万郎中不见了,他不可能不知道!”
    程处默闻言,瞬间冲出,一把就住了陈伍的衣领,直接将陈伍给提了起来。
    他双眼怒睁,煞气迫人,道:“陈伍,是不是你与其他人勾结,害死的万郎中?”
    “不……不是我!我没有!”
    陈伍连忙摇头。
    他表情恐慌道:“我,我不知道老爷会遇到危险,我若是知道,我一定早就告诉你们了,我怎么会隐瞒啊!”
    “还敢说不知道!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程处默根本就不相信陈伍的话,左手握拳,就要教训陈伍。
    “程中郎将,不要冲动!”
    这时,刘树义叫停了程处默。
    程处默见刘树义开口,这才用力一甩,把陈伍扔到地上,冷哼道:“感谢刘员外郎吧,若不是刘员外郎,本将直接送你去见万郎中。”
    陈伍连忙向刘树义磕头感谢。
    刘树义看了程处默一眼,便见程处默正偷偷对自己挤眉弄眼,他便知道,程处默是故意这样做的。
    程处默唱黑脸,自己再唱白脸,便能轻松拿捏住陈伍这个小小随从,让他对自己心怀感激,接下来自己的问询,会容易许多。
    他向程处默微微点头,之后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陈伍,道:“本官问,你来答,不许说谎,否则本官未必能再度从程中郎将手里救下你。”
    程处默配合着抽出横刀。
    陈伍脸色更加惨白,连忙道:“刘员外郎尽管问,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很好。”
    刘树义道:“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你家老爷不见的?”
    众人一听,全都紧紧地盯着陈伍。
    便见陈伍抿了抿嘴,道:“一开始。”
    “一开始?”
    刘树义眸光一闪:“详细说。”
    陈伍畏惧的看了一旁的程处默一眼,道:“其实老爷根本就没有感染风寒,他之所以说身体不适,为的就是不惊动任何人离开商州。”
    “老爷知道,若是没有人给他定时送药送饭,肯定会引起其他人的怀疑,故此他专门吩咐小人配合他。”
    “老爷让小人每日定时定量给他送药送饭,药的话直接倒掉,饭就让小人吃掉,以此来伪装他还在这里的假象,若是有人问起,也让小人说老爷正在休息,不希望有人打扰。”
    监察御史丁奉闻言,不敢相信道:“万郎中故意装病欺骗我们,为的是偷偷离开商州……这,为什么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理司直任诚眉头也是紧皱:“他为什么要瞒着我们?他又为什么要回长安?”
    张绪也连连点头,虽然这事和他刺史衙门没关系,但他同样好奇。
    陈伍却是摇头:“小人也不知道,老爷没有向小人说这些。”
    “诸位也知道老爷的性格,老爷不愿说的事,小人根本不敢多问,小人只知道这些,除此之外,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丁奉等人脸色不好,明显对陈伍的回答并不满意。
    陈伍看向刘树义,一脸的紧张与惊慌:“刘员外郎,小人所言句句属实,员外郎一定要相信小人。”
    刘树义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玉佩,他没有在陈伍身上看到说谎的微表情与微动作,陈伍极大概率没有说谎。
    而这,与自己之前的猜测,也正好对应。
    万荣身上并无其他的生前伤痕,也没有束缚的痕迹,说明他是主动前往的翠华山。
    翠华山只有万荣一具尸首,没有其他尸首,说明万荣没有带护卫保护。
    案子发生那么久,巡查团也没有传来消息,说明他们很可能不知道万荣出事。
    这正好对应陈伍的话,万荣独自一人偷偷离去,还找人策应,隐瞒众人……
    万荣的行动轨迹能确定,那接下来,就是动机了!
    他为什么要隐瞒其他人?
    甚至如此费尽心机?
    而万荣既然是孤身一人偷偷离开的,凶手又是如何与万荣碰到的?
    且凶手与万荣很熟悉,深得万荣信任……万荣连巡查团的人都防备,自己的踪迹都不愿被他们知晓,凶手究竟是何身份,能让万荣如此信任?
    刘树义心思百转,表面却是丝毫不显。
    他继续询问:“万郎中是什么时辰出发的?”
    陈伍忙道:“万郎中让大夫看过病后,让众人散去,回去休息不久,就离开了,具体时辰……”
    他仔细想了想,道:“大概是辰时左右。”
    “辰时?”
    刘树义心中估算了一下,按照翠华山老者所言,子时之后出现神光,神光出现之前,有巨大声响,声响之前,有人的惨叫或者嚎叫之声。
    万荣应就是那时被杀,时间应该是子时左右。
    而辰时到子时,正好八个时辰左右,与自己从翠华山到这里的时间,差不多。
    自己已经是全速前进了,万荣应也一样。
    也就是说,万荣从商州离开,到翠华山不久,就被凶手杀害,中途除了必要休整,几乎没有停留。
    他如此急切赶路,与凶手……恐怕不应是偶遇。
    若是偶遇,谁会无缘无故跟着他连夜奔波两百多里,跑到深山老林的翠华山上?
    凶手若真的这样做,恐怕万荣都会怀疑凶手是否别有用心。
    毕竟这并不符合正常人的行为逻辑。
    而且万荣如此小心谨慎,连自己同行的同僚都隐瞒,恐怕也不会随便对一个偶遇之人说出自己的行踪与缘由。
    那若不是偶遇……
    刘树义心中一动,难道,万荣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独自离开,而是与凶手相约,一起离开?
    若是这样,凶手能与万荣一起在深夜去翠华山,且万荣对其毫无防备,也就能解释了。
    想到这里,刘树义直接道:“你可知你家老爷是怎么离开的?他有没有说过,要与谁见面?或者与谁同行?”
    陈伍摇头:“老爷什么都没有说,小人听到老爷说他要不惊动任何人独自离开时,我很担心他的安全,想跟老爷一起走,或者让老爷带几个护卫。”
    “可老爷不同意,他说若带我或者护卫,那就等于其他人也知道了他的行踪。”
    “而且老爷是如何离开的刺史衙门,小人也不知道,那时小人与其他人都被老爷叫走了,等小人将熬好的汤药送去老爷房间时,老爷就已经不见了。”
    刘树义眯了下眼睛。
    从万荣的安排能看出,万荣十分谨慎小心,他这样小心的防备着巡查团的其他人,为什么?
    难道……
    他心里忽然有一个猜测。
    万荣是在给杜如晦送信之后,得到了息王余孽的重要情报,从而临时改变的主意。
    正常来说,他得到这样的情报,应该第一时间命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但他没有,他选择自己送信,而且还隐瞒同伴,独自离开……
    这是否意味着,他认为,他的同行之人里,有人不可信?
    甚至于,他得到的情报,就是源于同行之中的某个人!?
    刘树义顿时看向丁奉等人。
    来时的路上,他已经详细了解过巡查团的情况。
    巡查团由万荣率领,大理寺司直任诚和监察御史丁奉配合,之后便是三司具体做事的吏员,还有保护他们的侍卫和随从,全部人数加起来共五十五人。
    三十五个侍卫与随从,二十个官吏。
    现在万荣已经死去,他让陈伍配合他,说明对陈伍足够信任,那陈伍也能排除。
    如果他的情报,真的源于队伍里的某个人,那这人必在剩下的五十三人里。
    会是谁?
    他视线从这些人身上一一扫过,便见他们的表情,都是震惊、意外、不敢置信、疑惑、不解……
    从表情上,看不出谁有异常。
    如何找到这个人?
    刘树义眸光闪烁,重新看向陈伍,道:“你可知万郎中是什么时候给杜仆射写好的汇报信件?又是什么时候命信使送走的?”
    陈伍道:“老爷离开前的那晚,差不多酉时左右吧,小人为老爷磨墨,老爷写好的信件,之后老爷便将信件交给小人,让小人立即将信给信使,让信使送往长安。”
    酉时?
    距离万荣离开,大概七个时辰。
    信件到达杜如晦手中,到万荣遇害,相差的时间是六个时辰。
    如此看来,信使的速度比万荣和自己要慢,不过也正常,自己与万荣是马不停蹄的赶路,万荣让信使传递的信件只是正常的公函,并没有那样急切,信使慢些走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他在前一天傍晚酉时,还决定第二天去往其他州,结果第二日早晨辰时,就独自一人偷偷离开……
    这意味着,他一定是在当晚,这七个时辰内,发现了息王余孽的秘密,甚至与凶手接触,密谋一同离开……
    不对,他还有过装病,让郎中探病的经历,这时他已经改变了计划。
    想到这里,刘树义直接道:“万郎中是什么时候说自己生病的?又是如何瞒过给他看病的郎中的?”
    张绪想了想,道:“卯时四刻吧,本官正在院子里耍刀,万郎中走来,说他身体不适,我便立即命人将郎中叫来。”
    “至于他是如何瞒过的郎中……”张绪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当时郎中明明说万郎中是风寒,也叮嘱我们不要靠近,以免被传染,正因此,万郎中不让我们探望他时,我们也都没有怀疑。”
    丁奉等人也都点头,赞同张绪的话。
    刘树义看向陈伍:“你一直配合万郎中,你应该知道万郎中是怎么瞒过郎中的吧?”
    陈伍道:“万郎中没有瞒过大夫,大夫其实知道万郎中的情况,只是……我们收买了郎中,给了郎中一些钱财,让他配合。”
    “原来如此。”
    刘树义全都明白了。
    卯时四刻,也就是早晨六点,万荣开始了偷走的计划。
    那他的变故,就是发生在前一晚的酉时,到卯时四刻这六个半时辰内。
    也就是说,只要能知道这段时间内,他究竟发生了什么,案子便可破!
    (本章完)
    (/bi/286236/17237538.)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