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字节D轮融资
换上西服,陈秀坐在车上,从涿州影视城出发,驶向了京城。
此番回京,是因为张壹名约了他洽谈字节D轮融资,以及商量斗音B轮融资要引进的资本方。
前者的情况,两人在线上早有沟通,今天主要是确认具体份额和融资的规模,需要谈的东西倒是不多,更为重要的是后者。
斗音发展迅速,早就得到了资本圈的关注。
沈楠鹏、雷布斯这些大佬都表达过想要投资的意思,企鹅的刘篪平也不止一次跟陈秀谈及斗音,投资目的表露无遗。
这些,还只是陈秀的人脉资源。
张壹名那边估计也有一批挥舞着钞票大喊着“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的人。
但是,B轮融资的份额始终有限,想要投资的大佬这么多,具体选择,也是一门学问。
这个问题,陈秀从涿州想到京城都没有想清楚。
直到车子开到字节从盈都搬家后的新总部知春路中航广场,他才算是有了一些头绪。
陈秀在楼下给张壹名发完已到信息,再搭乘电梯,上到字节所在的楼层,就看到了等候在门口的张壹名助理。
“陈总,请跟我来。”
“好的,谢谢。”
陈秀跟在助力身后,走进了字节新的办公区。
还别说,这里确实比盈都大厦要大上许多,也更加符合字节业务扩展后的办公需求。
来到张壹名办公室外,那位助理先去敲了敲门,然后才推门而入。
陈秀一边往里走,一边扫视着办公室里的环境。
得出结论,这里就是盈都大厦张壹名办公室的放大版,发财树大了,办公桌大了,桌上多了个动个不停的牛顿摆,其他都差不多。
办公室的主人张壹名坐在沙发上,正面茶几上放着一份文件。
在他侧面还坐着个圆脸戴眼镜,看上去气质温和的男人,正是字节产品研发负责人梁汝玻。
助理站在陈秀与沙发之间,对着张壹名和梁汝玻轻声道:“张总,梁总,陈总来了!”
“好的,你先出去吧!”
完成工作的助理,缓步离开办公室,轻手带上了大门。
陈秀看了眼关好的门,这才走向张壹名对面的沙发,中途还跟梁汝玻碰了一下拳。
“老梁,你最近日子应该过的挺舒服啊!”
梁汝玻撇了下嘴,瞬间明白了陈秀的话外音。
“你是想说我胖了吧。”
“我没说,是老张用表情在说了。”
梁汝玻闻言转头,就看到抿嘴憋笑的张壹名,两人相对之后,张壹名还摆手否认了起来。
“我没有笑你啊!我只是想到了开心的事。”
“……”
梁汝玻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心想:你个闷骚男就别秀演技了,演技好的那个正坐你对面,调侃的话,说出来都像是在关心。
陈秀嘴角含笑的看着两人互动,脑子里跟着浮现出了以前类似的场景。
梁汝玻作为张壹名的创业伙伴,早期在锦秋家园的时候,也跟陈秀做过邻居,只是跟张壹名比起来,两人见面的次数要少一些。
刚创业的时候,梁汝玻由于忙于工作,有些轻度脂肪肝,经常会让别人提醒他体重和饮食,陈秀最热衷于此事,慢慢的也就养成了语言习惯。
用玩笑的方式,取代寒暄,本就熟悉的三人,相处起来也放松了许多。
闲聊半晌,张壹名也说起了梁汝玻在此的原因:“D轮融资已经确定在下个月进行了,汝玻,你来介绍一下公司新业务的情况吧。”
“陈…陈总,我目前担任字节的产品研发和新业务拓展,那就由我来跟你说明情况了。”
“好的。”
陈秀朝他点了点头,身体也象征性的前倾了一下。
梁汝玻拿起桌上的文件,轻咳一声,道:“去年公司在今日头条的基础上,开发了头条视频,主要输出高质量的中长视频……”
这个头条视频,就是西瓜视频的前身。
陈秀心中暗忖,字节为西瓜视频选择的中长视频方向,似乎跟原本记忆中的短视频方向有所出入。
想到斗音如今的情况,他又多了一些明悟。
张壹名前世对于短视频赛道的押注,远不止斗音一家公司,而是多家公司去发力,斗音只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现在斗音有了自己的引导加持,发展速度远超前世。
这个月初,用户量就已经突破到了一亿,日活达到了1200万,陈秀个人的账号粉丝也突破到了1000万。
随着用户量的提升,斗音的裂变传播效果也开始呈现,每日新增的App下载量有增无减,根据推演的用户增长图像来看,预计明年第一季度,用户量就能突破2亿。
如此迅猛的发展趋势,也让斗音有了跟快手分庭抗礼,竞争短视频赛道第一的资格。
眼看斗音在短视频赛道上发展的如此之好,字节自然也没必要再去浪费资源尝试。
反倒是中长视频的内容,目前还是字节结构中所欠缺的,头条视频的出现,想必就是弥补这一块的短板。
“……除了头条视频之外,公司下一步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在了海外,目前正在与东南亚的BABE新闻阅读平台洽谈收购事宜。”
梁汝玻停下来看着陈秀,示意他已经说完了。
陈秀表情不变的颔首道:“OK,那么这次融资的金额是多少?”
“10亿美刀!出让份额是10%,你原本4%的股份会被稀释到3.6%,按照之前说的,这次你的份额是2%,也就是2亿美刀。”
说出这个数字,张壹名一脸羡慕的推了下眼镜。
“你刚刚清盘了嘀嘀的股份,扣掉斗音A轮融资的时候花的1个亿美刀,现在现金流应该还是很充足的吧?”
“马马虎虎。”
陈秀耸了下肩,根据这个话题,在心里简单算了下手头的资金去向。
去年离开嘀嘀,套现的一半股份,差不多有3亿美刀,其中1亿用在了斗音上,剩下的钱大部分转去港城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买了苹果和特斯拉的股票。
大A上面赚到的钱,除了投资摩拜、拼夕夕之外,还投资了几家互联网公司,剩下的都投到了BYD和宁德上面。
企鹅的股息分红,基本就继续持有了他们家的股票。
今年9月份清盘嘀嘀剩下的一半,交完税,其中1个亿美刀用在了斗音A轮融资,剩下的用来支付字节的2%,也是绰绰有余。
其他那些,比如演戏的片酬,还有出书的版权费……由于金额太小,一直都躺在银行卡里,陈秀也没怎么关注过。
把资金动向整理完毕,陈秀朝着张壹名道:“OK,我没什么问题,董事会席位?”
拿下这2%,陈秀所持有的字节股份为5.6%。
股份超过5%,就有了进入董事会的资格,属于字节真正意义上的自己人,双方的合作关系也能更加紧密一点。
充分见识到斗音价值的张壹名,对此也乐见其成:“没问题!以后公司开董事会,你都要出席了。”
陈秀默默颔首,心想又多了一项工作。
眼见第一件事谈妥,梁汝玻也主动起身告辞,离开了张壹名的办公室。
等他走后,张壹名也没去做什么铺垫,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我只是透露了一点口风,DST、IDG、淡马锡这几家国际风投都给我打了电话,说要加入斗音的B轮融资,你那边什么情况?”
“原本我还奇怪,怎么最近这一两个月,打电话过来跟我聊斗音的人变多了,搞了半天,话是从你这里传出去的!”
“额……我这也是帮公司做宣传,拉投资嘛!”
“……”
陈秀回了个无言沉默,如果不是他控制得好,白眼已经翻出来了。
张壹名摸了下鼻子,接着道:“那B轮融资,具体有几家公司找你了?”
“企鹅、红杉、高瓴、顺为……”
陈秀如同报菜名一般,一口气说出了4个国内有名的风投公司。
双方一合计,这才发现僧多粥少了。
B轮融资,按照正常逻辑也就出让10%的股份,参与投资的机构,一般也就是3到4家。
再多的话,大家都会不乐意。
陈秀抬头跟张壹名对视了一眼,然后都在彼此的眼中读到了一个意思:该选谁,该拒绝谁?
“我先说我的想法吧。”
“好。”
陈秀看着张壹名,给出了自己的选择:“我建议,可以优先考虑企鹅和红杉的投资,你怎么想?”
企鹅会被选中,自不必说,红杉作为字节C轮和D轮的融资方,陈秀觉得张壹名也能接受。
这样组合,其实还是在两人间找个平衡。
“这两家的资源都比较符合斗音目前发展所需,不过咱们明年要往海外发展,是不是也得考虑国际资本?”
“当然!所以你那边的资方要怎么选择?”
“周守资前几天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DST的伙伴联系了他,说想要投资斗音,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觉得可以优先考虑DST。”
谈到周守资,陈秀也想到了前年跟他交涉嘀嘀D轮融资的事。
这确实是个人才,去年被雷布斯挖去出任了小米的CFO,听张壹名的口气,跟他关系似乎很好,啧啧,真有意思。
“我没意见,那暂时就锚定这三家,其他的机构也尝试着继续接触。”
“嗯,先定好目标,明年再接触。”
“给老员工的期权池要提前预留好,咱们年底开会的时候再讨论吧。”
“行,没问题。”
(本章完)
(/bi/286436/17237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