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开荒:逍遥山农 > 第146章 分治

第146章 分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个国公送死的事情转天就上报了。
    燕国公与魏国公家的守门人,还有王家李家派来打探消息的人都买了份报纸回去复命。
    洛阳城门进进出出,不光有各个太守的信使,还有各色各样的商人旅人,以及南方北方的来人。
    北极武站在洛阳皇宫的第二高建筑上,这里是平时上朝办公的地方,也是日常休息的地方。
    不远处就是万象神殿,也叫神堂神宫。
    北极武脚下的建筑是明堂,天子坐明堂的明堂,也可以叫大明宫。
    神堂高百米,明堂高八十余米,占地都在一万平米以上,拥有阶梯式的宽阔地基。
    上朝只用了名堂前方金碧辉煌的一小部分,名堂内部只有皇室成员才能进入,奢华程度是大臣们所无法触及的至高无上。
    北极武站在名堂高楼外部的四方形外走廊上,看着前方平坦公整的洛阳城。
    从这里可以看到皇宫内的各个院子花园和打扫干活的宫女太监,也能看到城门外面的街道商市,甚至是城外的地方。
    洛阳城边长七千多米,皇宫的位置正好在正中间,人的视野足够看到很多宫外事情了。
    北极武的身边站着五个短发男人。
    此时已经是春季和夏季之间,山农人穿着统一的衬衣外套和长裤,汉人穿着长袖长袍的汉服。
    看风景的北极武随意询问说:“今年城里多少人了。”
    李承仁恭敬道:“宫城内18万人,城中大小官吏24万、禁军10万、商人胡商10万、各个寺庙的僧侣约4万人,工匠六万户,平民45万,算上迁入的公共户和仆从家丁,总人口1384710人。”
    城中的平民主要是帮这个巨型城市运转起来,有卖菜的,也有挑粪的,扫地巡逻,救火救人,大部分都有其存在意义。
    北极武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今年应该有不少孩子出生,到时候吃水会成问题,建设一个专供皇宫用水的地下饮水渠道,从远处山上取水。”
    “再就近在二十里外挖个水库,以渠水将河水送入城中多个地区,防止地下水枯竭。”
    负责城市建设的工匠立刻道:“奴才遵旨!”
    洛阳本地也有煤矿,烧了两三年煤后,加工技术也提升了不少。
    如今城内城外两百多万人的吃喝拉撒都是问题,再不处理的话,以后人口会迅速膨胀起来。
    “拓跋牛,你派人去两百里外的郑城修建办公用的官衙,以山农人的简单实用风格为主,先建造屋舍一万间,造好饭堂厕所军营马舍等地方。”
    “造好以后,洛阳城内的三公六部官员及其家属家丁仆从搬过去,以后行政办公都在郑城,需要本王处理的事情单独传送过来即可。”
    “胡人的商市移去七成到长安,今后主管商业事情的官员和人去长安,主管政务的去郑城,商政分离。”
    自己犯的错自己补救,北极武提前立了遗嘱,如今为了防范三公六部乱来,首先是剥脱这些人的特殊地位。
    因为确实是需要这些人在自己不在之后稳定局面,所以虽然自己收回自己的话很简单,但是没必要。
    把三公六部移去两百里外的地方,这些人就接触不到,或者接触皇宫内部人员的难度变高了。
    山农族肯定都在洛阳城附近,两族分离并不会影响统治。
    人太少了,山农族又掌握着武力,只要食物够吃就乱不起来。
    更何况如今算是分封制,各地基本上都是分封出去的千户万户,三公六部又管不了这些人。
    在两百万城市里当官,和在二十万城市里当官,权力肯定不一样。
    在北极武身边,丞相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是没有皇帝和皇权罩着后,千户万户公共户,谁听他的?
    集权,但是封建。
    三公六部算是继承人,可继承人一旦不在公司内部任职,那么影响力就微乎其微。
    权力和政治分离。
    李承仁立刻就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变化,急忙道:“陛下,三公六部都去了郑城,到时候办公必定不畅,唯恐耽误了国事!”
    北极武笑道:“朝廷官员二十多万,本就是为了几千万人设计的,如今本王这里就不到千万人,黄淮省这里三百万人,没有什么不便的。”
    “你们先把一城管好,再管天下。”
    “北方战事平原省直管,山农省和洛阳南边几个地方本王自己来管,你们今后主要负责东部南部地区,治水安民,兴办汉学教育,开垦农田,培育耕牛挽马。”
    “凡是迁居郑城者,不论达官贵人还是民间百姓,之前的流民也算,只要是一个人,就办理郑城户口,若是名下田地不够五十亩,就补足田五十亩。”
    “有官职者,每高一品,多一百亩,非世袭者,名下田地可以自由买卖。”
    有了自己的田地,还会给人当奴才吗?
    肯定会有不少,但也有部分穷人会回到田地里干活,不再继续寄人篱下。
    上无武王陛下背书,下面没了黎民百姓当借口,就一群文人秀才哪里能翻得起浪花来。
    如今纳税人几乎没有,去年免了一年税,吃了一年国库银粮,今年交税也直接给洛阳这里。
    征税的任务也不在外人手里,山农族掌握了钱、税、军、粮,以及属于山农族内部的一套领导班子。
    北极武是山农人的祖宗,在发现自己的手下数量已经不低于汉人后,果断地更改了之前的计划。
    一套贵族体系,一套文官体系。
    贵族体系保证自己的皇权能够维持统治。
    文官体系保证关键时刻有足够的人才加入管理层。
    山农国如今两百多万山农人,华北地区的平原省只有两百多万汉人,再加上为了打仗防御契丹人调集去了大量军户。
    淮海省大概接近五百万人,大部分集中在洛阳附近,其次是各个人口过二十万的大城市。
    山农人有着很强的收编管理经验,依靠着钱和粮食,以及来自于北极武提供的威慑力,管理效率比这个时代的汉人高出很多。
    文朝皇帝可以迁都,但是不可以摆脱汉人官僚体系,必须要依靠汉人官僚掌握庞大的领土和人口。
    北极武拥有自己的管理体系,作为胜利者把一群投降的俘虏驱逐到一个地区里干活,本就属于正常事情。
    丞相和三公六部都无法反对北极武的命令,北极武不需要他们也能管理好这个天下。
    “都怪燕国公与魏国公!那两人一错再错,把我们害惨了!”
    “是啊,不是他们,我们何至于如此!”
    “武王肯定认为我们汉人没有实力,以前打仗的时候轻而易举就把我们汉人打的满地鼠窜,如今让成名已久的燕国公去抵御契丹人,又被契丹人打成这个样子。”
    “唉!以后我们汉人没有好日子过了!”
    “之前明明说了山农人和汉人同源,不分彼此,等那两个祸害惹了事情后,可能就认为山农人和汉人一起会丢了雄心壮志,变得和汉人一样不堪大用。”
    洛阳集团的文人武将刚过了一年舒坦日子,这就被两个国公拖下水,落入了冰冷的水坑里爬不起来。
    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是两国公的影响,导致武王对汉人的战斗力严重怀疑,认为汉人办不好事情。
    洛阳的文臣武将根本意识不到,惹出事情的是他们自己。
    当信使快马加鞭把两国公的处置消息带回田州后,王家李家的众人终于安心了。
    “武王宽宏大量,我们家没有事情了!”
    房怀蕊终于松了口气,连忙双手放在一起感谢上苍,感谢武王。
    王道济也同样松了口气,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下去。
    尽管报纸上对他们家进行了很严厉的批评,感觉武王也很生气,但最终还是看在旧朝所有人的面子上,饶了这一次。
    爵位能够继续保住了不说,土地也没有削减。
    不过被两个国公送了那么多人,领地里能干活的人就更少了,两家人再也无法过逍遥日子,必须要参与进入土地的管理,尽快依靠两百万亩土地赚点钱。
    “房子先不盖了,如今先住着,今年多种些麻和黍,家里的钱也省着点用。”
    王道济已经是王家的家主了,此时也要承担王家的大小事情,为王家的未来考虑。
    房怀蕊点了点头,又轻声说:“小姐们的婚事怎么办?”
    王道济很快说:“过两年再说,按照山农族的规矩应该十八岁出嫁,过两年也不迟。”
    房怀蕊感觉这也太晚了,可是家里如今也拿不出那么多钱给几个小姐出嫁妆,而且如今家里犯了事,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好人家。
    和李家倒是可以互相通婚,只是李家合适的不多。
    “好,那就按照山农族的规矩来吧。”房怀蕊无奈的答应。
    如今这算是一个体面的借口,能晚点出嫁攒点钱再说。
    山农族的习惯正在逐步成为所有人的习惯。
    不论文官还是武将,从守城士卒到大街上扫地拾粪的,领的都是武王的钱和粮。
    就连各个封地目前也接受了北极武的赞助,由北极武发放粮饷军饷和武器装备。
    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所有的一切天然就应该是走皇权至上模式。
    但是北极武始终清醒的认为自己管不了一个月路程之外的区域,尤其是战乱频繁,自然灾害频繁的事情尤为如此。
    事情要一个个解决,同时应对多个敌人就会腾不出手。
    创业初期,分封制更为有效,之后的事情之后改,世界上从没有一成不变的完美制度。
    (本章完)
    (/bi/286218/1723749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