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山农日报
“山农日报!豆子丰收!萝卜满仓!”
“山农日报!陈州豪门欺压百姓,秋后问斩!”
“山农日报!治水修坝招募男劳力,每日可得三十文钱!”
“山农日报!洛阳南区印刷厂老板为女儿征婚,要求会山农字的未婚男子,不计出身。”
十多岁的四九八站在街口吆喝着,两个弟弟妹妹在旁边站着学习怎么干活。
一个留着长发,戴着头冠,大热天穿着长服的书生走了过来。
“多少钱一份?”
“五文钱,没涨过价格。”
四九八看着这个大热天还穿那么多衣服的人,眼神里并没有看读书人的那种敬重目光。
文书墨递过去五个铜子,也看着这个扎着两股辫,头发乌黑,眼睛明亮有神的小女孩。
四九八不喜欢这种人看自己,递过去报纸后没好气的说:“给你。”
文书墨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就拿着报纸走了。
走到不远处的马车旁,文书墨进入了马车。
车中有一个比文书墨大两岁的女人,约莫二十五六岁。
陈仙芝温柔说道:“夫君,买东西让下人去不就好了,这城里人多眼杂,被人认出来了不好。”
文书墨不喜欢妻子的教育,这种温柔着让他做这事,不做那事的事情,自婚后到现在已经七八年了。
“没事,武王连前朝太子都能放过,怎么会和我们这些南逃的人计较?”
陈仙芝温柔的看着文书墨,“小心驶得万年船,如今我们家今非昔比了,做事情总要小心一些。”
文书墨只看报纸,不去看那张看了很多年的漂亮脸庞,更不想和她眼神对视,然后认错。
“回来的不只是我们家,先去拜访李伯伯。”
马车已经继续行驶了起来,陈仙芝看丈夫在看报纸,就倚靠在丈夫的身边,一手放在了丈夫的腿上。
文书墨没有任何反应,身边的妻子像是锁链一样,控制住了他的大部分行动。
从衣食住行到结交的朋友,就连喝茶读书这种一个人做的事情,也仿佛是被监视着一样。
“这上面写着什么?”陈仙芝温柔的询问,伸出手指指了一部分小字让丈夫读给自己听。
上面都是数字,陈仙芝还不会山农族的大部分字体,但是多少懂一些,也认识一些数字和钱这个常见字。
所以不怕丈夫胡说。
文书墨看着报纸,平静的回答。
“都是今天菜市场的价格,白菜每斤3文。萝卜每斤2文,葱韭蒜每斤七文,黄瓜冬瓜每斤1文4文。”
“三年米每斤五文,去年米每斤八文。”
“粟米每斤四文,豆子三文钱一斤,小麦五文一斤,粮食谷物超过百斤可多送三斤。”
陈仙芝的脸颊贴在文书墨的肩膀上,好奇道:“这里的粮食价格怎么如此便宜?除了米价比南边高,其余的都便宜了不少。”
文书墨觉得热,掀开帘子看着窗外透透气。
“山农国擅长农务,一路走来路上见到不少长势喜人的粮田,这里人少地多,价格便宜也正常。”
陈仙芝也看了看外面,“人看着不少,听说洛阳城内有一百万人,城外也有百万之多,比临安府热闹几倍,比我们去年走的时候都要热闹不少。”
文书墨回答说:“武王治理有方,不似秦王那般沉迷酒色歌舞。”
秦王虽然当了皇帝,但南方的政务基本上都是大臣们在管。
陈仙芝叹息道:“我们家也算是富贵之家,两年前还是公侯家,跟了皇上去临安府之后,洛阳的宅子田地被武王收了,爵位又被你大哥大嫂霸占着,如今只能回来想想办法了,当初要是听我的话,不走就好了。”
文书墨不记得陈仙芝说过这种话,当初跟着文皇去临安府的并非一批人,后来人知道要迁都,都早早的过去占位置,没有谁说不去的,顶多说埋怨两句。
因为当时都不信任北极武会遵守诺言不南下,所以达官贵人为了防止被偷袭成为阶下囚,都早早的带着金银珠宝去南方购买宅子田产。
北极武确实是当年就南下了,所以说也没错什么。
和妻子相处多年,文书墨尽管难受的很厉害,可又说不出她有什么错的地方。
虽然没有孩子,但是小妾有孩子,文家香火已经能够传承了,没必要休妻。
温柔漂亮贤惠,见过的人都说自己命好娶到了这么好的女人。
文书墨安静不语,陈仙芝温柔道:“等下就去户部尚书府了,好好想想等下说什么。”
正在想着这个事情的文书墨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反感,但是又如过去很多年一样,无从发泄。
“好。”
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是家庭和周围人的反馈,让文书墨觉得妻子没有错,女人就该是这样的。
可能是自己有问题,于是文书墨更加不敢和人说这个事情,只能憋着。
两人登门求见,在表明了身份后下人进去通传,没多久就被请了进去。
李承仁和妻子一起接待了文家夫妇。
“你的书信我已经收到了,如今洛阳城已经稳定,暂时不会再打仗了,也不追究之前的事情,我找个机会将你引荐给圣上。”
李承仁和文书墨认识,对这对神仙眷侣夫妇也很满意。
文书墨和陈仙芝立刻道:“多谢大人提携!”
李承仁笑道:“不必客气,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要尽快学会山农族文字。”
“已经学了不少。”文书墨询问说:“我看街上多是一些短发的年轻人,我是否也要剪发?”
李承仁微笑说:“不用,圣上不强制这个,随意就是,只是剪了发,换了山农族的服饰更好一些,如今天热,换上短服也凉快一些。”
面对已经剪发易服的李承仁,文书墨低头客气道:“我看街上不少人都是如此,既然前来武朝,自然应该遵守这边的规矩。”
李承仁满意道:“你们在城中可有住处?如今城中屋舍租金甚贵,不少地方都被陛下收了盖房子,给朝中文武和山农族人居住使用,闲散屋子甚少,不如就在我这里住下。”
文书墨回答说:“在城南还有一处宅院未曾被收走,原是我夫人卖给外室安置的住处,因有人住就没有收走,我刚才去看了看,母子都没有事情,如今住上十多人也没事情。”
李承仁立刻道:“李兄的夫人贤惠持家,真乃贤内助,李兄真是好福气啊!”
面对旁人的夸奖,文书墨一如既往的和妻子一起保持着客气礼貌的微笑,看起来郎才女貌,似是神仙眷侣。
在喝酒询问了一些事情后,文书墨就和妻子乘坐马车回去了宅院。
路上道路两旁点起了花灯,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路上却拥挤的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夫妇二人也不急着回家,左右看着一边的街市。
“原来今日是七夕,怪不得这般热闹。”
“是啊。”
两人的沉默并没有尴尬,紧随而来的是洛阳皇宫燃放的烟花爆竹,让整个洛阳城变得更加热闹。
此时此刻,也不需要说什么。
此时的洛阳城远比往年更加热闹,百姓丰衣足食,四方安定。
随着晋中晋南豆子粟米陆续收获,山后九州的麦子也安安稳稳的进入九州谷仓。
丰收的喜悦从山后九州传递到了更多地方,名州大名府和齐州部分地区的黄泛区灾民再次启动了走西口,第三批灾民过去帮忙收麦收粟,见证传闻中的山内九州乐土。
各地开始统计收获,各个千户暂时不需要纳粮,但也都汇报了今年的收获。
武朝二年,北极武坐在金銮宝殿门口的龙椅上,接受下方台阶和广场上数万手下们的跪拜。
“奴才拜见主人!祝主人洪福齐天,岁享万年!”
在经过快一年的平静积累后,北极武也算是给手下人上了一点压力,提醒这些人的身份。
文武百官当狗奴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文朝是当狗奴才,在这里也是。
“平身。”
北极武的声音平静而富有力量。
“谢主人!”
一千多文官和九千多武官们起身。
相比起文官,武将们对奴才的称呼接受的更高兴一些。
很多人原本就身份低微,类似薛崇虎孟和同这种底层小兵,有的不少还是攻城送死的死刑犯。
还有当奴隶的,当奴仆的,再或者是普通人农夫。
这些人对当奴才没有什么反感的,从小到大,祖祖辈辈当了上百年奴才了。
北极武给给吃给喝给女人,给世袭的大官做,给能够传给子孙的田地。
“今年米粮入库,各地米粮加起来可供千万人吃上两年,各地千户也都种了不少粮食。”
“各个地方已经不缺粮食,从今以后,不再发放粮食作为米禄,所有旗长以上文官武将,涨俸禄最低五两,最多三千两!”
“为防有不肖子孙破坏农田生产,今后凡世袭官爵者,除子孙府邸城池扩建等用途可动用百分之二外,其余皆为永久基本农田!”
“凡是连续三年不种米麦者,罚户五分之一!”
众人齐声道:“奴才,谢主人赏赐!”
北极武制定了法律,规定继承官爵田产者,生生世世种麦种稻!
从这个秋天开始,他们的田地都是只能种麦和米的基本农田!
冬小麦的种子不够用,今年种两百万亩冬小麦,明年秋天就能种两千万亩了。
如今光是豫州的两千万亩耕地就能解决一千万人的大致温饱了,再加上蔬菜和杂粮的补充,北极武能把粮食价格压低到大家都不肯种地的程度!!
不过现在肯定不能那么狠,至少要让其余人赚点钱,不然哪里肯兴高采烈地开发土地,修建水利。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粮食丰收,可吃两年!”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河堤筑坝,兴修水利,工钱日结二十五文!”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明年秋收九月后,重开科举!”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城中设立学堂教授山农文,每年收费三千文!”
文书墨走到了四九八身前,“给我来一份报纸。”
“给你。”四九八今天心情很好,因为打算送弟弟妹妹去上学了。
一天卖二百份报纸可以赚一百文钱,下午干活没钱拿但是必须去,不然不让卖报纸。
一个月除去休息的几天,最少也是二两多银子了,也就是两千文。
吃饭免费,住房也不用花钱,除了买衣服和一些甜饼果子外,基本上没啥花钱的地方。
一个有编号的公共户奴隶,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小孩,都可以养活三四个人。
文书墨看着开心想着事情的小姑娘,忍不住善意道:“我家缺个丫鬟,你要是没事情做的话,可以去我家干活赚点钱。”
四九八白了他一眼,因为漂亮又开朗,对这种事情早就习惯了。
“我才不去呢!谁稀罕去给你当丫鬟,快滚,别耽误我干活!”
“好。”文书墨尴尬的走了,对这个与众不同的年轻少女逐渐的产生了一种很特别的情愫,每天都会过来买一份报纸。
四九八可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大了一轮的男人喜欢了,小姑娘满脑子都是算着给弟弟妹妹报名上学后,自己剩下的钱怎么花。
一个月两千多文,除去弟弟妹妹的上学钱,剩下一年就是二十多两。
留点钱买文具,留点钱买三个人的衣服,再留点钱买吃的和冬天用的铁炉子取暖,剩下还有十多两银子。
想到好事情,脸上就带着非常非常开心的微笑。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粮食丰收,可吃两年!”
(本章完)
(/bi/286218/17237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