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脱帽
“云中郡?在哪?”
北极武对这里完全不懂,对这个时代的地形和地理位置非常不熟悉,就和本地人差不多。
阿史那并真迅速说:“从这里往西北骑马两三天就能到,我有朝廷的通关文书,是文朝皇帝允许我回去。”
北极武好奇道:“文朝皇帝是谁啊?”
阿史那并真更加相信这个山农族和汉人朝廷没什么关系了。
“是当今的皇帝万业,号称文治皇帝,征战天下三十余年建立文朝,如今已经五六十岁了。”
北极武笑着说:“管他呢,我这里天高皇帝远,我倒是想帮你,不过最近事情太多了,你既然有文朝皇帝的文书,还怕什么?”
五十两银子已经收下了,北极武拒绝的是牛羊百头这种明显是随口的许诺。
阿史那并真感觉非常遗憾,双手拉住了靠近自己的爱马,在翻身骑上马后对着北极武抱拳行礼。
“那我就先走了,武兄弟保重,日后若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去云中郡的阿史那部落找我!”
北极武点了点头,“好。”
阿史那骑着马走去,“保重!告辞!”
北极武看着阿史那并真和另外一个骑士跑远,对着手下人说:“走,交粮去,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北极武非常舒爽!
北宫定边笑呵呵的说:“族长,这有钱了,咱们去城里喝个酒,痛快痛快可好?”
北极武把钱揣进口袋,“这钱是爷爷我自己挣的,你们有本事,自己挣啊!”
北宫定边陪着笑,“我们哪有这个本事啊,还得族长您厉害!”
马老二羡慕的说:“路口随便打劫一下就挣了五十两银子,我哥以前打劫一年都没二十两。”
北极武不高兴的说:“你哥吃独食死了,嗯…你哥好像分钱了才死的,你们别学他,万一遇到了一个硬茬子,全家说不定都死了。”
马老二吓得手脚发凉,“族长说得对!都听族长的!”
北极武笑着说:“放心,这钱我要拿着秋天时候买牛羊用,咱们村明年开荒用的是牛,山上也可以牧羊,被你们吃喝花了,以后还过不过日子了?”
北田虎认真说:“族长说的对!还是牛和开荒的工具重要些!”
北宫定边有些不舒服,嘟囔说:“喝点酒,兄弟们都能开心起来,男人哪有不喝酒的。”
北极武骂道:“想喝酒不会自己酿吗?让你媳妇给你酿去!”
北宫定边被骂了也不生气,辩解说:“她哪会这个啊。”
几人说说骂骂就到了虎头镇。
通过打劫搞到钱的一行人,此时再看附近农民和镇里人的眼神都有着一股不当人的眼神。
别说是田边零散的一个两个人,就算是来了二十多人,这帮人也不会害怕。
老大是一个能打的混蛋玩意儿,底下的人就算是刚加入,也会因为这个混蛋家伙多一些勇气。
十多个男人骑马拉车来到虎头镇里后,立刻就有人去通知了温赵虎。
温赵虎正带着人在收拾粮仓,带领雇工打扫储备粮食的地窖仓库。
“老爷!北极武来了,带着十多个人拉着粮食过来了!说是还钱!”
温赵虎听到管家的话后点了点头,笑着说:“倒是个实诚人,我去打个招呼。”
温赵虎又对着干活的人说:“快点干活,等下有粮食入库!”
虎头镇的人继续干活,这些人有些今年都交了大量的粮食和钱,有的还卖了地,不得不给温财主干活。
每当到了收税的时候,温财主的资产都会涨一些。
之前不盲目扩张,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靠山。
如今打通了黑白两道,这才可以畅快的大口吃别人家的土地。
黑的白的都要打点,温赵虎面带微笑出去见人。
在镇子大路上,双方见到了。
温赵虎原本带着的微笑,忽然有些僵硬。
北田村的村人不知道为何,让温赵虎没办法小看了。
这些北田村的农民和虎头镇的农民很不一样,眼睛里有一种贪婪,有一种打量猎物,有一种类似官兵的那种观察感觉。
他们的眼里,没有小村庄人看到镇子里人的敬畏和拘谨,也没有看到乡绅的自卑和窘迫,反而像是在看肥羊一样。
山贼?
土匪?
“温老头,我来还粮食了。”
北极武骑着马过去打招呼。
有什么样的头儿,就有什么样子的兵。
温赵虎此时意识到了,北极武的手下就和这个北极武一样,随时可能从民化为贼。
不是小偷那种贼,是造反的贼。
这些人多半没有贼胆,可基本上都有了贼心,只要搭配北极武这种头脑和心脏,立刻就能发挥出烧杀劫掠的本事来。
“武爷!”温赵虎立刻规规矩矩的喊了一声武爷。
以前都是给北极武一点面子,这一次是给自己一点活路。
北极武没有感觉到温赵虎的态度变化,也没有感觉到手下人的变化。
“把粮食卸下我们就走了,借条就不用了,反正也没写,我们山农族诚信做人,老头子你和我们做生意的时候也讲究一些诚信,这样对大家都好。”
北极武的话刚说完,就有人摘了帽子。
并不是全部人都有这种反应,只不过当第一个人开始摘帽子后,其余人也都规规矩矩的脱下了帽子。
一条狗被训练三次,也该懂握手了。
十多个人此时一起将斗笠草帽摘下,行了脱帽礼。
北极武也是短头发,在这个乱七八糟民族聚集地里也不算什么。
可是当十几个年轻力壮的短头发男人站在一起后,给人的感觉就很严肃了。
真的有山农族?
温赵虎感觉自己孤陋寡闻了,连忙也摘下自己的员外帽子。
“好,好,一定讲诚信,武爷您进屋歇息歇歇。”
北极武笑道:“不用了,小的们,把粮食卸下,我们回去!”
“是!族长!”众人齐声大喊,开始就地卸粮食。
北极武又和温赵虎走到一边说话。
“这里是五十九石粮食,都是不惨脏东西的好麦子,多余的二十九石算是投资了,你看着帮我们换点油盐酱醋就行了,自己赚点没什么,做生意这样才能长久,其余的按照市场价给我们就行。”
北极武没时间和人力去搞太多东西,但是又想吃的好一些,于是肯定要和土财主合作。
温赵虎微笑说:“好,武爷放心,我家里还有不少油料,我这就让人搬过来。”
吃饭照明用的都是芜菁籽油,就是那种圆头的耐寒萝卜。
用来吃饭味道不好,用来照明同样效果不佳,但凭借适合本地气候的优势,成为普通人的首选烹饪油。
稍微好一点的用麻油,就是麻布衣服的那个麻。
再好一些的土财主会用芝麻油,可以吃,也可以拿来作为寺庙场所的高端照明用。
再有钱的就是点蜡烛了。
北极武家里还有一点猪油,平常夜里基本上不起来,不过备点照明用的油灯也不错。
酱油和醋也都拿了两葫芦,这些肯定是北极武自己留着吃。
盐巴拿了一百多斤,这些盐不是内地的盐,都是草原那边从盐湖里弄到的粗盐。
北极武自己不敢吃这种粗加工的粗盐,于是赏赐给了手下分了。
一人十斤,剂量小了应该就没问题了。
顺利做完生意后,北极武爽快的说:“回家!把小车放在牛车上,回去的时候轻松一些!”
“是!族长!”一群人开心的把需要推一路的小车搬到了牛车上。
北极武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温赵虎迅速对着儿子吩咐。
“你去送武爷一程,驾着牛车过去再回来。”
温经论很不情愿,外面天热的厉害。
北极武也嫌弃麻烦,“不用,我们自己回去就行了,这大热天的。”
温赵虎瞪着自己穿长衫的儿子。
温经论迅速说:“我这就去准备。”
北极武见状也不说什么了,此时着急回家,也不觉得这个人跟着有什么。
再说他的牛车可以载几个人一起回去,确实是能送下面人一路。
在温经论和一个驾车的伙计出来后,北极武就骑着马带队出发。
温赵虎松了口气。
回去后,温夫人带着女儿和儿媳走出来。
“老爷,让论儿过去做什么?”
温赵虎不高兴的说:“让他认认路,万一今后咱们这里要是出了点事情,好让他去山农族那边喊人。”
“实在不行,也可以带着咱们家人过去躲躲。”
(本章完)
(/bi/286218/17237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