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地主
温财主算是虎头镇里有头有脸的人了,也是目前麦地最多的大户人家。
在躲着北极武去另外一边田头吃饭后,其余温家人看了一眼北极武,也走去了温财主那里。
大儿子温经论说:“爹,不看着他吗?”
温赵虎摇了摇头,小声说:“别惹他,他吃多少就给多少,这人也讲道理,吃多少东西干多少活,会多干点当作饭钱。”
吃饭不要紧,干活的人就应该吃饭,还要吃的比平常好。
不然明天肯定不来了。
温经论站着又看了一眼远处割完的麦田,眯着眼打量着。
“这才两个时辰不到,就割了三四亩地了。”
温赵虎端着碗也看了一眼那边,尽管已经看了十几次了,但还是觉得很满意。
“现在家家户户都忙着自己的地,到处都缺人,咱们家有银子,就是没什么人,这几年辛苦点多攒点家业,以后地多了就好办了。”
温赵虎很清楚历史上的地主都是怎么做大家业的,他祖上就有成功的经验。
得到代代相传经验的温赵虎就知道首先做大做强的道理,这几年草原部落被杀的直不起腰,边疆好几年没有战事。
没有战事就能做大,其余大旱还是蝗灾水灾雪灾都是好事情,都可以趁机做大。
唯独打仗不行,打仗真的会死全家。
只要不打仗就好,如今这里很安全,自家就应该赶紧做大。
没人种的地不叫地,温赵虎每天晚上都在算着土地和人的事情。
如今机会千载难逢,百年里温家从关中大户变成了边疆小户,好几次差点灭族。
到了自己这一代人,好不容易带着老婆儿子女儿过来,就连丫鬟都买了一个,现在必须要尽快比别人发展的更快,将来好雇佣更多的无地流民给自己干活。
县官们都要政绩,土地产出就是政绩,温赵虎很清楚自己想要获得县老爷的支持,就要多交税,能给粮。
这样一群不会种地的官和军户才会帮自己忙,让自己做大,让自己管收税的事情。
掌握更多的土地,就是温赵虎目前最迫切的事情。
如今大儿子成亲了,自己和老婆还有死去弟弟家的一对儿女,两个没长大的亲女儿,又买了个能干活的丫鬟。
两个成年男人,一个老婆子,一个儿媳妇,四个孩子,一个照顾孩子和儿媳的丫鬟。
丫鬟上地里干活要额外给点好处,不然不好好干活,万一起了歹心可就麻烦了。
温赵虎连个买来的丫鬟都不想往死里得罪,更不要说那个能干活也能打的北极武了。
除了官府官兵,或者组织起来的势力,其余个体户对于雇佣过来的成年人都会保持客气的态度。
管饭不说,这种农忙的时候都能吃到一些肉。
边疆地区的肉相对便宜一些,本地和草原部落已经能相对稳定的交易,草原部落的牧民同样有税务压力,要给他们头上的各种贵族上供交税。
因为吃肉的人不多,羊肉价格相对便宜。
吃完四碗放了羊肉的刀削面后,北极武舒服的躺在田头吹着风,休息了半小时后就继续干活。
温赵虎的婆娘走过去,询问:“这两碗怎么不吃了?”
北极武闭着眼睛摸着肚皮说:“吃饱了,你们自己吃吧,明天也做四碗就够了,带汤三碗就差不多了。”
北极武提出的条件得到了女人的重视,“行,明天你去宅子里吃吧,也不远。”
“嗯。”北极武不想说话,“别烦我,休息小半个时辰我再干。”
老太太打扮的女人忙说:“好,你好好躺着,这碗我收走了。”
北极武不理她。
老太太和家里女人一起把碗收走,没吃完的就带回去家里了。
丫鬟自己有一碗饭吃,和北极武的差不多,就是肉片稍微少了一些,碗底也没有鸡蛋。
四个女人带着小孩子一起回家休息,进了宅子后老女人说:“可算是能歇一会儿了,都回去躺一会儿休息休息。”
“是。”丫鬟很快回去睡觉纳凉。
老太太把碗里饭分给了儿媳和孙子女儿,即使是对地主家的女人来说,也不是天天吃肉的。
女儿温慧良说:“娘,咱们家有钱,多雇几个人不成吗?”
老太太回答说:“哪那么多人闲着,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管他们自己的田,能干活的不多。”
温慧良吃了两口面,因为刚才吃过饭的关系也不是太饿,脑子里开始思考各种省事的事情。
“他们一亩地又赚不了几个钱,多花点钱不就行了?”
儿媳高秋月笑着说:“那咱们家就赔钱了啊,雇他们干活的钱可比咱们家能赚的钱都少。”
温慧良点了点头,“嫂子真聪明!”
和儿子一起回来休息的温赵虎听到堂屋几个女人的对话,拉着儿子走到一边。
“你媳妇知书达理,温柔贤惠是好事情,但是你可知道我为什么不花高价钱让附近百姓帮咱们家干活?”
温经论回答说:“给的钱少了他们不干,给的钱多了咱们家就赔了。”
温赵虎叹息道:“是这个没错,但也不全是,你记住爹说的话,一亩地能得银一两,雇人的钱就不能高于百文,千万不要花大钱去雇人给咱们家种地,不然被官府知道了是要杀头的,有地的人是给朝廷种地,不是给咱们家。”
“要是没地的人过来干活,价格一定要更低,财不露白,名不出村,这样官府才不会找咱们麻烦。”
天灾之后百姓给地主打工是允许的事情,但是人家种地好好的,村子里的地主拿钱蛊惑村民为了钱放弃自家土地收成,就是纯纯的造反行为了。
别说古代,就算是几千年后也是要吃铁拳的。
温经论消化着父亲讲的话,又反驳说:“给北极武的也不少。”
温赵虎说:“那是他能干活,他想给谁干活就给谁干活,干多少活就拿多少钱,他能挣这个钱是他的事情,别人能干一样的活,也能拿一样的钱。”
温经论点了点头,大致理解了如何当一个稳妥的地主。
过了一个半小时,温家的男人女人去田地里时,顶级牛马北极武已经又收了大半亩麦子。
有了这个顶级牛马的相助,以前趁着乱世做黑心生意赚到不少银子的温经论终于有了花钱的地方。
花钱在吃喝享受上,温经论舍不得。
在乱世勤俭惯了的温经论都舍不得吃白面,几代人藏的金子银子没地方花。
如今拿点银子和购买的东西换北极武帮自己家收麦,温赵虎就觉得很值。
对有着地主传承的温赵虎来说,土地是执念,比儿子孙子的教育问题更强的执念。
一百多年来,读书人就和猪狗一样被乱杀。
如今谁也不确定现在就太平了,多存粮食才是王道。
过了四五个小时
“老头,结账了!”北极武拿着草帽扇风,对着温赵虎没规矩的喊着。
温赵虎站起来擦着汗,“干完了?”
北极武催促说:“你自己去看看,快点结账,我还要回家吃饭。”
温赵虎看了一下,前方果然是平了一大块,那边大量倒地的麦子和附近别的地方的麦子明显不一样。
温赵虎询问:“你明天还过来吗?”
婆娘说了北极武明天还要吃饭的事情,温赵虎只是不确定再问问。
“来啊,还要干几天攒点过冬的粮食,我花了十亩地买了两个女的,感觉贵了,有点小亏。”
北极武对着温赵虎发着牢骚,说的都是真心话。
温赵虎也觉得北极武亏了,这小子吃两个人的饭,干八个人的活,要是娶自己女儿的话,温赵虎愿意给女儿双倍的嫁妆带过去,根本不会收北极武的钱。
“秋月,你带他回去拿钱,把咱家的马借给他用用。”温赵虎看着北极武,“你明天早点过来,这样剩下的两三天就能干完了。”
“行。”北极武痛快的答应。
没多久北极武就骑着马带着粮食和布匹盐巴回家,满载而归。
(本章完)
(/bi/286218/17237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