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177章 陈铭:把老子的重炮拉回来

第177章 陈铭:把老子的重炮拉回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亮后,等鬼子的小股侦察部队赶到矿区侦查时。
    独立支队早已经不见了踪影,消失得无影无踪。
    鬼子的侦察兵不敢深入侦察,毕竟继续侦查就要跑到四分区的根据地了。
    进入八路的根据地,他们这点人一点水花都翻不起来,进去就会被吞噬。
    怀仁。
    陈铭在怀仁继续组织着矿工的转移工作,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在纪律严明的八路军战士的协助下,矿工们两个小时左右就从矿区转移到了怀仁地区。
    这里已经是独立支队的控制范围之内,换句话说这些矿工们已经安全了。
    能有这么效率,两个小时就组织超过两万名矿工转移,原因还是陈铭能用的兵多。
    独立支队这次出动的兵力,加上协同的兄弟部队,加起来人数都要超过矿工人数了。
    战士们就算一人带一个矿工转移都可以。
    除此之外陈铭还发动了大量的群众帮忙运输物资。
    这一次陈铭吸取了之前打仗,因为人手不足导致缴获的物资不能全部运走,只能无奈炸掉或掩埋的教训。
    在筹备进攻的时候,就从根据地组织了大量的群众,用小推车,扁担,肩膀为部队运输缴获的粮食,武器弹药。
    两万人吃三个月的粮食不是个小数量,但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分量不算什么,就算翻个倍都能运走。
    这个时期的老百姓对于粮食的渴望,可以对比如今人们对于黄金的渴望。
    背一百斤砖头可能会举步维艰,但换成一百斤黄金,能直接健步如飞。
    前来帮忙的老百姓们运送着物资,肩上扛的,手里推的不仅是粮食,还是活下去的希望。
    “矿工们都转移出来了吗?”临时指挥部内,陈铭开口问道。
    “最后一批也被抬出来了,矿区内的粮食和武器弹药也全部运走,就是可惜因为人力有限,那么多的煤炭没全运走,要落到鬼子手里了。”参谋长王大飞开口说道。
    “都转移出来了就好,只要人还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我们早晚能拿回来。”
    “不用可惜那些煤炭,就算鬼子把他们都运送到大同去,不久之后我们也能拿回来。”陈铭开口说道。
    “对了,段鹏回来了吗?”
    “没有,段鹏通过大同内的同志传回了消息,他现在还在摸查鬼子大同的布防图,还需要一段时间。”王大飞回答道。
    “好,让他注意安全,别给小鬼子修碉堡把自己的腰累折了,到时候我可要少一员虎将了。”陈铭开玩笑道。
    “哈哈哈。”
    指挥部内众人笑了起来。
    当初大同城内地下党将段鹏被伪军抓住修碉堡的时候,和段鹏关系好的几个指挥员还不信。
    他段鹏堂堂特战大队的大队长,怎么被伪军给抓了,这真是奇闻啊!
    陈铭心里倒是清楚,段鹏这小子还是没逃脱宿命啊。
    原本应该是和魏和尚一起被抓去修炮楼,现在魏和尚活得好好的,就段鹏一个人被抓了。
    不过无论是陈铭还是独立支队的一众高级干部和参谋,都没担心段鹏的情况。
    段鹏是特战大队的大队长,能在一众如狼似虎的精锐战士中上到这个位置,手上没点真功夫绝对不可能。
    独立支队那么多精锐,能选入特战大队的也就一百五十来人,段鹏能从这一百五十多人中脱颖而出,可见其能力。
    段鹏被抓去给鬼子修碉堡后没多久,又把其他同样潜伏进大同的特战队战士拉下了水,一起侦查鬼子大同的外围布防图。
    只能说被嘲笑不能只有一人,全都拉下水他就不尴尬了。
    “对了,段鹏还传回来了一个消息,找到了一条可以坑道作业的路线。”
    “他说我们可以用挖地道的方式,把地道挖到大同城墙下面,直接炸开城墙帮助主力部队入城。”王大飞开口说道。
    “计划可行吗?”陈铭问道。
    说起地道,他还真有点印象,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打临汾战役时,就是采用了大规模坑道爆破技术。
    利用两条主地道,将超过一万公斤的炸药埋到了城墙下,炸开了两个34米宽的缺口,攻城部队可以由此突击进城市。
    坑道爆破肯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战术,可以弥补八路军缺少重武器的弱点。
    不过现在才42年,陈铭不清楚这项技术有没有成熟,适不适合用。
    “我觉得可以采纳,我们可以先用崞县作为战术预演,把这项技术使用在崞县上。”王大飞指了指地图上崞县的位置。
    陈铭顺势看去,心里思考崞县的战略地位。
    鬼子在崞县布置了一个150毫米榴弹炮中队,在水泉布置了一个105毫米榴弹炮中队,是一块卡在独立支队喉咙处的骨头。
    要是拿下了崞县,那么在宁武,神池,朔县的鬼子就会完全被独立支队包围。
    同时可以把大同至太原这一段的铁路完全截断,把大同和太原之间孤立起来。
    陈铭同样非常眼馋鬼子的重炮,崞县倒是个不错的实验地。
    利用坑道作战的突然性,让小鬼子的重炮没有用武的空间。
    加上可以先潜伏进一部分特战大队的精锐,配合主力部队攻城时,控制住鬼子的重炮中队,防止他们毁坏掉重炮。
    “可以,就先打崞县,把老子的重炮拉回来。”陈铭指着地图说道。
    “我也同意,我还有个人才推荐给您。”王大飞继续说道。
    “什么人才?”陈铭疑惑的问道。
    “把吴有道叫进来。”王大飞开口说道。
    陈铭闻言,笑着说道:“好呀你,在这等着我呢。”
    没过多久,一名干事就把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同志叫了进来。
    “报告首长,吴有道奉命报到,请指示!”吴有道进了指挥部后,立刻身体绷紧的敬礼。
    “好,不用紧张。”陈铭亲切的说道。
    “是。”
    “这位是我发现的一个挖地道人才,从地方部队推荐上来的,在地道战中他利用自己挖掘出的地道,消灭了两个鬼子和六个伪军。”王大飞说道。
    接着,王大飞又给陈铭描述了一些吴有道挖的地道。
    吴有道听到参谋长王大飞在那么多首长面前这么说自己的事迹,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那还真是个人才,打鬼子有一手的。”陈铭听完后开口说道。
    得到了陈铭的夸赞,吴有道激动的脸颊发红,双手颤抖。
    这位可是他敬仰尊敬的人,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
    要是现在也有明星,陈铭高低得是个家喻户晓的巨星,而吴有道则是一个狂热的追星族。
    “报告首长,这只是小打小闹罢了,上不得台面。”吴有道语气微微颤抖的说道。
    “怎么能算小打小闹,能打赢小鬼子的就是好技术,我看可以全根据地推广嘛。”陈铭开口说道。
    “对了,能给我说说你发明那些地道挖法的过程吗?”陈铭好奇的问道。
    听到陈铭这么问,吴有道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报告首长,我家祖孙三代都是土夫子,家里穷还没田没地,只能找一些富贵人家挖点金银换钱。”
    “传到我这一代的时候,我还没学成,鬼子就打进来了,我爹也被鬼子打死了,所以参加了游击队。”
    土夫子是俗称,其实就是盗墓的。
    这个身份让吴有道有些自卑,别人都是光荣的工农阶级,而他家是世代盗墓贼。
    要不是他年纪小还没学会技术,没盗过墓,加上父亲还被鬼子杀了,成了孤儿与鬼子有血仇。
    不然连队伍都加入不进来,过不了政治审查的那一关。
    因为我军抗日队伍是绝对不能做出有损民族利益的事,而盗墓则被视为“封建余毒”,与我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冲突。
    “没事,那些事情都过去了,只要好好打鬼子,组织不会因为你的祖辈的身份而差别对待你,有功就会表彰。”陈铭开口说道。
    对方也是个苦命人,家人都被鬼子杀了,成了孤儿,本人也还是个孩子,没参与过盗墓。
    “是。”吴有道再次敬礼。
    “如果说要挖一条地道到崞县下面,你有什么看法吗?”陈铭再次问道。
    听到陈铭询问自己,吴有道立马说道:“报告首长,这我不好说,要到了地方看看才能有办法。”
    “不错,是个务实的同志,大飞,等回了根据地你派人和吴有道同志一起去崞县考察,找出一条可以挖掘地道的方案。”
    陈铭是个务实的人,听到对方没有直接打包票,陈铭高看了一眼吴有道。
    “是!”
    接下来的几天里,政委张正则和总部派来的人手一起安排这些被救的矿工,而陈铭则是去了一趟总部。
    “大彪,照片都洗出来整理好了吗?”
    出发前,陈铭开口问道。
    “都整理好了。”王大彪拍了拍自己随身携带的包说道。
    “嗯,鬼子在大同造下的惨案,必须让全国人民乃至于全世界知道,法西斯的无耻,野蛮和反人类。”陈铭点了点头。
    虽然独立支队解救了大同矿区内两万多名矿工,但还是有大量的矿工在之前就被鬼子杀害了。
    当陈铭和独立支队一众干部,战士看到鬼子扔尸体的地方的累累白骨,心里嘴上都把鬼子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陈铭也让王大彪用照相机将鬼子犯下的累累罪行全都记录,洗出照片通过宣传,让更多的民众见识到鬼子的真面目。
    由于技术原因,这个时期我军几乎没有掌握日军残酷暴行的照片。
    独立支队这一份拍摄于矿区遇难矿工的照片,就是最好的揭露鬼子暴行的罪证。
    照片送到总部后,总部非常重视,将照片送至了后方。
    几天后,几篇文章登上了各大报社的报纸头版。
    《血泪控诉:大同矿区惊现“万人坑“,日寇“以人换煤“虐杀矿工!》
    《敌后奇袭解放大同矿,数万劳工终脱“人间地狱“》
    《铁证如山!我军解救大同矿工揭日军“万人坑“滔天罪》
    这些报纸上有着独立支队拍摄的那些触目惊心的照片,具象化了日军的暴行。
    图像总是比文字更为直观,把血淋淋的事实摆在你的面前。
    报纸一经发出,激发了全民的抗日怒火,抗战意志空前强化,兵员,物资支援力度加大。
    鬼子骗招劳工的谎言被识破,加剧其劳动力短缺,矿区内管控成本激增,资源掠夺效率下降。
    同时这些报道也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荡。
    日军的国际伪装被瓦解,撕碎了日军宣传的“大东亚共荣”谎言。
    促使了盟国升级对日制裁的力度。
    可以说,这些照片比消灭大同一千多名鬼子和三千名伪军的意义大太多了!
    总部和后方对于独立支队这次解救大同矿工的作战,给出了高度评价。
    这次作战,何建新展现出了他优秀的指挥才能。
    陈铭也在考虑等打完了大同后,把何建新的加强大队从独立支队中独立出去,成立四分区第一支队。
    总部。
    陈铭向总部汇报了准备在春耕后,攻打大同的作战计划。
    大同城内有很多的重要工厂,如日军建立的大同糖厂;岩长官留下的轧钢厂,机床厂;还有大同石墨厂,洋灰场等军工生产材料厂。
    还有大同第一热电场等电力供应厂。
    可以说只要拿下了大同,八路军就能获得极大的发展。
    大同那么多的好东西,都在鬼子手里,简直就是白瞎了好东西。
    当然,太原的工厂更多,只不过现在没有实力打,不然要是能打下太原的话,那才是真正的起飞了!
    太原是第一军的核心驻地,第一军司令部就在太原。
    日军第一军是野战性质的军,有三个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兵力有八九万。
    而驻蒙军是防御性质的军,就只有一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一个骑兵集团,兵力两万左右。
    两者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饭要一口一口吃,柿子要挑软的捏,驻蒙军是软柿子,陈铭当然要先打驻蒙军发育。
    等实力足够了,再和太原的鬼子掰掰手腕。
    总部被陈铭的作战计划震惊到了。
    “不是,我还以为你们在大同周边活动,只是为了破袭平绥铁路,断了鬼子的生命线,没想到你他娘的都要打大同了。”旅长惊讶的说道。
    “这不是眼馋鬼子手里的工厂嘛,那么多东西,不拿的话在鬼子手里不是白瞎了嘛。”陈铭笑着说道。
    “大同是军事重地,资源中心,不好打啊,四分区实力够吗?”另一个首长问道。
    “应该是够了,这段时间和驻蒙军的交手,我已经基本摸清楚了他们的战斗力情况,加上大同的大致布防也基本摸得差不多了,我有很大的把握。”陈铭开口说道。
    “好,既然要打,那就打,需要什么总部一定支持。”老总拍板道。
    “为了确保进攻的突然性,这次我不准备从其他地方调集部队支持,不然要是鬼子得到了消息,大同就难打了。”
    “就算能打下大同,鬼子肯定会提前将城内的工厂炸毁,给我们一座空城。”
    “不过需要还是有的,我希望总部能从冀中地区协调一些精通地道战的战士过来,协助部队拿下大同。”陈铭开口说道。
    “你是准备坑道爆破大同?”
    在场的众人皆是久经沙场的将领,陈铭一提起地道战他们就想到了陈铭的打算。
    “没错,大同城高墙厚,我们没有重火力,强攻很吃亏,要是能挖地道炸开大同城墙的话,城内的鬼子就好打了。”陈铭点头说道。
    “有把握吗?”
    “有的,目前我部已经摸清了大同布防的薄弱点,找到了鬼子的弱点,把握不小。”
    “为了获取情报,我特战大队大队长还被伪军抓了壮丁,给鬼子修了半个多月的碉堡呢。”陈铭笑着说道。
    “哈哈。”
    听到陈铭这么说,众人笑了起来,心里有了底。
    陈铭的作战风格他们都清楚,打得既勇猛又沉稳,是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
    既然陈铭都说有不小的把握,那就是把握很大。
    不过特战大队大队长段鹏被伪军抓了壮丁,这倒是个奇闻。
    就好像拳王去脚踢小学生,结果被小学生撂倒了一样稀奇。
    此时的段鹏还不知道,他被伪军抓壮丁这件事都被自家首长拿到了总部开玩笑。
    作战计划得到总部同意后,陈铭准备回到根据地,筹备作战计划的同时,组织根据地内的耕种。
    要不了多久,春耕的时间就要到了,这是根据地内的头等大事,打大同都要排在后面。
    陈铭比任何人都要明白,42年的大饥荒到底有多残酷。
    为了让那些惨状不在根据地内发生,对于根据地内的春耕和防蝗工作,陈铭都是亲自抓。
    无论如何,都一定要保证春耕的顺利进行。
    这也是陈铭给丁伟与许得胜限制了一个月作战时间,让他们限期返回,春耕的影响很大。
    当然,应对鬼子的“五一大扫荡”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本章完)
    (/bi/286266/17237459.)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