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弥补遗憾,悲剧不再发生!
丁伟留下了一个月的作战物资,还有几十只羊作为给战士们的奖励。
因为陈铭给他们规定了,这次作战,需要在三月中旬结束。
具体原因丁伟不清楚,不过领导这么命令,自然有他的道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只要听指挥就好了,而领导考虑的就多了。
也就是说,现在留给他们的时间也就一个月了。
留下一个月的物资,剩下的全都送回去。
至于丁伟留下的几十只羊,是作为战士们的奖励。
几十只羊让独立第一大队两个营和骑兵支队差不多三千号人放开了吃肯定不现实。
不过让每个人吃上几口,再喝几口热汤还是可以的。
平均下来每人差不多八两左右的肉(250克),外加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
战士们吃着羊肉,喝着羊汤,驱散了严寒,肚子里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短暂的休整后,丁伟和许得胜两人开始商量起接下来的作战任务。
伪蒙骑兵全军覆没了一个伪蒙骑兵10师,接下来肯定会缩起来不敢轻易和八路作战。
想要再次寻找到像围歼伪蒙骑10师的这种机会很不容易。
于是丁伟把目光放到了平绥铁路西段。
平绥铁路是鬼子的命脉,东起北平,西至包头,分割了中国战场。
向西可以入侵绥远,威胁宁夏、XJ,切断中苏联系。
向南可以配合平汉铁路夹击华北,形成“南北贯通”的进攻网络。
同时还是鬼子的物资掠夺枢纽,鬼子可以通过平绥铁路将山西煤炭,绥远矿产运往东北及鬼子本土。
在五一大扫荡期间,鬼子依靠平绥铁路快速机动,造成根据地缩减90%,可见其战略价值。
这是一条贯穿华北与蒙疆的战略大动脉,其控制权直接决定了华北战局的走向,成为中日双方殊死争夺的焦点。
丁伟的想法是,只要他们对平绥铁路动手,鬼子就算再不愿意也得派兵来守。
不然铁路丢失,对鬼子的打击无异于是巨大的。
能直接瘫痪鬼子在山西,绥远乃至于整个华北的兵力和物资调度能力。
大同对比平绥铁路,显然平绥铁路更为重要。
丁伟就是攻敌必救,利用平绥铁路威胁鬼子,逼鬼子来救援。
确定好作战计划后,丁伟和许得胜两人将计划上报到陈铭的指挥部。
陈铭就一句话:“许可。”
将将者帅,将兵者将。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指挥大兵团作战,要学会用将。
既然下面的部队决定了这么打,陈铭查看后没有问题,那就要学会放权。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
同时也需要足够的将领来执行各项的作战,作为统帅只需要把握好大方向就好了。
如果一个营,一个团乃至于一个师都需要统帅来指挥,那无论多么优势的局面,都有可能会失败。
大队长和车神那样的操作学不得,反面例子摆在那里呢!
一个统帅直接越过下面的指挥层级,直接越级指挥下面的部队,要是都这么搞,让下面的战役指挥员怎么办?
以后到底是听统帅的还是战役指挥员的,这不是乱弹琴嘛。
陈铭所需要做的,就是下达命令,比如某支部队什么时间点拿下什么目标,在什么地方阻击敌人多少天。
至于怎么拿下目标,怎么阻击敌人,那就是该部队指挥员要考虑的了。
好在如今的独立支队加四分区的指挥员们已经成长起来了。
虽然还做不到像陈铭这样可以指挥数万人,掌控全局的水平,不过万人以下的指挥还是没问题的。
得到了指挥部的许可后,丁伟和许得胜开始了计划。
两天之内,在绥远以东,大同以北的平绥铁路段,接连爆破了二十多公里的铁路。
如此巨大的动作,直接把鬼子惊动了。
鬼子紧急派出骑兵大队,伪蒙骑兵师,配合装甲列车进行“护路行动”。
不过伪蒙骑兵的战斗力实在拉胯,许得胜几次避开鬼子精锐的骑兵大队,直取伪蒙骑兵师的队伍。
如今骑兵支队士气如虹,经历了几场战斗,战士们的作战经验都培养起来了。
打这种拉胯的伪蒙骑兵,可以称得上一碰就碎了。
魂归地府五百多条命后,给许得胜贡献了三百多匹战马。
加上之前缴获的,许得胜出色的完成了当初向陈铭承诺,拉出一个骑兵大队的承诺。
而鬼子面对骑兵支队加上丁伟的进攻,也是头疼不已。
如今局势已经变了,以前还可以组织兵力扫荡,现在连扫荡都做不到了。
只要鬼子敢组织兵力扫荡,丁伟就敢把主力调过来,吃掉鬼子扫荡的兵力。
鬼子只能像无能的丈夫那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兵力被许得胜和丁伟一点点吃掉。
每天丢下几十条人命,勉强和许得胜与丁伟的部队保持对峙的局面。
鬼子倒是有破局的方法,那就是把精锐的骑兵集团调过来保护铁路。
靠着骑兵集团的机动性,可以极大的威胁在平绥铁路附近搞破坏的独立支队部队。
鬼子的骑兵集团可不是伪蒙骑兵那样的软柿子。
拥有两个联队的骑兵集团,无论是丁伟还是许得胜,都得慎重对待。
两个联队的骑兵虽然不像步兵联队那样每个联队有三千人以上,鬼子骑兵联队和伪蒙骑兵师一样,仅有1500人。
但除了骑兵联队之外,鬼子的骑兵集团还有一个骑炮兵联队,装备了36门野炮,十二辆装甲车,还有机械化汽车步兵大队。
这样一股力量,就算是丁伟把六千多人的主力都拉来,加上骑兵支队也难以招架。
实在是高机动性的部队太难打了。
就像欧洲战场一样,波兰在高机动性的德三部队的攻势之下,变成了毫无波兰。
要是鬼子的骑兵集团对丁伟和许得胜动手,他们也得避其锋芒。
不过好在现在鬼子的骑兵集团被牵制在包头一带,和七路半的军队对峙。
只要他敢调走,北路军可不会放过机会,鬼子到时候连包头都保不住。
七路半那边看丁伟和许得胜这边打得热火朝天,直接向许得胜,丁伟这边传来消息。
让他们放心的打,鬼子的骑兵集团过不来。
面对北路军和独立支队的威胁,鬼子的骑兵集团那是两头堵。
东有北路军的威胁,西有独立支队部队的不断破袭,要面对两线作战,实在无法兼顾。
伪蒙骑兵靠不住,被许得胜收拾了几次之后,开始出工不出力,就算有鬼子监督,战斗力依旧拉胯。
鬼子无奈之下,只能调来更多的装甲列车沿线防御,想靠着装甲列车的威胁,保护住这条生命线。
同时继续调拨物资对受袭铁路进行维修。
不过丁伟破袭铁路后,铁轨那些东西全都被打包带走了。
铁轨可是好东西啊,兵工厂那边放话了,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只要能搞来铁轨,就能多从兵工厂换取一些武器弹药。
于是等鬼子准备对铁路进行维修时,发现就剩下一条路,铁轨,枕木全都被八路给扒走了,气得肺都快炸了。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维修好没有两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这还是在理想的情况下进行的估算,要是独立支队继续对平绥铁路进行破袭。
这个维修时间可能会更长乃至于无限期。
鬼子增派兵力后,丁伟和许得胜改变了策略。
利用鬼子急于修缮铁路的弱点,不断的骚扰鬼子。
选择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和小股兵力游击的灵活性,对鬼子的部队进行游击。
最大化的发挥冷枪冷炮的战术,打几枪就跑,打两炮就撤。
主打一个只准我打你,你别想打到我。
毕竟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小鬼子,你也不想铁路修不好吧?
鬼子被丁伟和许得胜的这种打法搞得烦不胜烦,心中怒吼:
到底是谁发明的这种战术啊?
太恶心了!
鬼子对这种战术毫无办法,只能默默忍受,勉强僵持着局面!
从鬼子的反应中,北路军的那位看到了机会,想要让陈铭加派兵力,从西方向与他夹击包头,归绥方面的鬼子部队。
看到七路半的请求,陈铭看了几眼就扔了。
这是把他独立支队当枪使了。
陈铭的大规划是在晋北作战,在鬼子式微之后,朝着集宁(今乌兰察布),武城(今张家口)乃至于热河地区(今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辽宁朝阳)用兵。
鬼子总有一天是要败的,陈铭要提前做好打算,打通前往东北的路。
东北拥有全国20%的粮食,90%的工业,提早做好准备非常必要。
要是帮助七路半打通了绥远,到时候头疼的就是陈铭了。
因此,陈铭用战略计划在长城内,没有更多的兵力可以调动婉拒了。
视线回到大同。
丁伟与许得胜在草原地区与鬼子作战的同时,大同周边的另一部丁伟主力,加上何建新的主力也没有闲着。
陈铭调集了何建新的第一加强大队全部主力,丁伟独立加强大队三个步兵营加一个炮兵营,李有胜的第三大队。
共计约九个加强步兵营,三个普通步兵营,四个炮兵营的主力,准备对鬼子大同西南方的矿洞群发起了进攻。
用一个今天的地名来说的话,那就是大同的云冈区,有一座煤矿万人坑遗址的地方。
大同的万人坑遗址,陈铭相信没有哪个中国人走进去之后,能笑着走出来。
这里死难了超过六万名同胞,埋葬了太多哀嚎的亡魂,是鬼子毫无人性侵略的铁证。
数万名矿工在这里暗无天日的挖矿,鬼子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对于进入矿坑的矿工,向来是有进无出。
只要进来了,无论是被抓来的,被卖来的还是被骗来的,都将永远留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
甚至在鬼子战败后,鬼子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直接爆破了矿洞,将上万名矿工埋在了地底下。
这些受苦受难的同胞,在胜利后没有等到希望,反而被投降的鬼子屠杀,直至二十年后才被发现。
所以为了解救这些受难的同胞,这次陈铭划出的作战计划,就要求独立支队的主力,务必救出煤矿中的同胞。
煤峪口南沟九号掌子面,这是鬼子对这个九号矿洞的称呼。
在这里,加强第一大队的侦察兵们来到这里侦察。
当他用望远镜远远的看着矿洞外的场景时,牙都快咬碎了。
只见几个鬼子督促着几名伪军,正在对两名矿工进行活埋。
只留出脑袋在外面,让两名矿工缓慢的死去。
“天杀的小鬼子和二鬼子,老子要活剥了他们!”
一名观察的侦察兵双眼通红,低吼道。
身旁的班长压住了他,让他冷静点。
班长接过望远镜继续观察,同样看到了这一幕,表现如刚刚的那名侦察兵一样。
看到同胞这样被鬼子和汉奸糟蹋,身为一名八路军,他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些鬼子全都送进地狱,把同胞解救出来。
“班长,班长,你要冷静!”
其余的战士拦住了两人。
“现在我们应该把情况上报,为大部队进攻做好准备,到时候就能消灭这些鬼子,就回受难的矿工了。”
一名年纪比较大,性格稳重的矿工劝道。
“呼~呼!”
“说得对,我们应该先上报,等大部队来解救,不然只会打草惊蛇。”侦察班班长说道。
这一幕,同样发生在这个区域的其他矿洞处。
当侦察连的战士们将情报汇总到何建新处时,他看着鬼子这般丧尽天良的行为,矿工们惨绝人寰的遭遇。
心中冒着熊熊怒火。
“这次作战,矿洞中的鬼子和伪军将抵挡到底,没有投降的!”何建新一字一句的说道。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管理矿洞的鬼子和伪军,全都殊死抵抗,没有投降的,也就没有被俘虏的。
“明白!”
一众指挥员们异口同声的说道,他们心里也冒着熊熊烈火。
这些鬼子和伪军,已经不配被称而为人了,留着他们又何用。
就连伪军出身的李有胜,这次同样没有任何意见。
他以为他们以前见到的伪军已经够恶劣了,没想到今天见到的情景,让他明白。
人怎么可以坏到那种地步,还是对自己的同胞!
统一了意见后,接下来众人开始讨论作战计划。
据侦查连的战士们获得的情报,加上其他途径的情报,这次鬼子在这几个主要矿洞,布置了大约四千多的兵力。
其中鬼子的兵力有一个大队,伪军有三个团。
不过别看兵力只有四千人,但攻打的难度要远比和当初鬼子110联队作战还要困难。
作为鬼子的主要矿洞,鬼子长期在这里经营,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碉堡,暗堡,射击孔。
仅仅一个矿洞,就布置了十几个机枪阵地,想要打下来难度非常高。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炮楼,布置了相当多的火炮。
堪称铁刺猬一般的存在。
如果采用强攻的话,将会演变成一场绞肉机一般的血肉磨坊。
地势险要,碉堡林立,火力强劲,这就是为什么几万名矿工,仅有零星几个侥幸逃脱的原因。
“这是一场硬仗!”
指挥部内众人统一了看法。
“不过就算再硬,也要啃下来!”何建新斩金截铁的说道。
有那么多的受苦受难的同胞等着他们去救,他们是哪些矿工存活的唯一希望。
责任重大,不得不打!
不过这次调动的部队超过十六个营,汇聚了独立支队过半的主力。
这么大规模的部队,何建新指挥起来还是太勉强了。
因此在决定要打之后,他把情况上报给了陈铭。
陈铭得到消息后非常重视,直接从平安县的指挥部来到了前线。
这场硬仗,他要来坐镇,给何建新压阵,同时给他查缺补漏。
何建新毕竟以前只指挥着几千人的部队,这么大规模的指挥作战还是第一次。
陈铭就算想要培养下面的干部,也不会拿打仗开玩笑。
就像当初陈铭指挥平安县城战役,旅长来给陈铭压阵一样。
有了陈铭的坐镇后,何建新就能更大胆,放开手脚的思维。
何建新是独立支队最像陈铭的人,是陈铭一手带出来的干部,嫡系中的嫡系。
让他来指挥,陈铭还是比较放心的,只是还不够成熟,缺少经验罢了。
陈铭到来后,何建新开始进行作战部署,作战命令如下。
“独立第一大队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进攻四号矿洞。”
“第一大队一营,二营,独立第一大队三营,共三个步兵营,第一炮兵营,进攻九号矿洞。”
“第一大队三营,四营,第五,第六步兵营,第二炮兵营,进攻五号/六号矿洞。”
“第三大队三个步兵营,外加支队直属炮兵营,负责牵制增援的鬼子。”
鬼子的九号矿洞防御最强,因此何建新将他手下最精锐的一营二营两个营,还有一个炮兵营,加上丁伟的三营。
合计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约三千人的兵力对九号矿洞进行进攻。
这个矿洞也就是后来的煤峪口万人坑遗址之地。
而五号,六号矿洞由于挨在一起,何建新用四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的兵力进行进攻。
四号矿洞则采用丁伟的两个步兵营加一个炮兵营进攻。
至于李有胜的第三大队的三个营,加上独立支队直属炮兵营,则负责牵制鬼子的援军。
独立支队的加强大队,每个营的兵力在八百人以上,而普通的大队,每个营的兵力在六百人左右。
十二个步兵营的兵力加上四个炮兵营,打一千多头鬼子加三千多伪军。
就算鬼子和伪军躲在乌龟壳内,也能把壳敲碎,消灭里面的伪军。
这是兵力和火力的绝对优势!
何建新制定完作战部署后,陈铭看了一下,没有多大的问题,只是有些细节需要修改。
陈铭补充了几句后,完善了这份作战计划。
于是,作战命令下发,各部队开始按照命令前进,目标只有一个!
啃下鬼子重兵防守的矿区,消灭所有的敌人,解救受苦受难的同胞!
他们心中都憋着一团火,这团火将会将矿区中丧尽天良的鬼子和伪军全都燃烧殆尽!
PS:今天钓到了一条米级翘嘴,有点迷路了哈哈,不大,也就十一斤
(本章完)
(/bi/286266/17237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