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用联队旗蒸馒头?
这一仗,独立支队的收获特别巨大。
消灭了鬼子的一个联队,加上各县城,据点,矿洞的守军,总兵力接近五个大队。
伪军则更多,华北地区的伪军已经从十几万剧增到三十多万了,比鬼子的人数都还要多。
这一仗,俘虏伪军约五千余人,消灭约三千人负隅顽抗的伪军。
缴获步枪约七千余支,轻重机枪三百多挺,掷弹筒两百多具,子弹五十万发。
火炮方面则又缴获了独立支队一个半炮兵营的配置,炮弹还算充足。
可惜的是鬼子第110联队最后把四门山炮给毁了,没有缴获到。
不然加上独立支队原本的两门山炮,可以组建一个缩编的山炮营了。
对于被毁掉的武器,陈铭也没有浪费,全都打包送到兵工厂,还能重新修复出一批能用的武器。
物资方面,其他像罐头,糖,烟酒这样的副食品就不提了,单是粮食就缴获了八百多吨。
煤炭,钢铁等矿产资源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这还只是初步统计出来的数据,还有一些没来得及统计或者没来及上报的物资没有计算在内。
这么多的物资,一下子就让独立支队的家底充实了起来,富得流油!
再说收复的土地,光是解放的县城就有七座,分别是浑源,应县,广灵,灵丘,怀仁,繁峙以及代县。
整个雁北地区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肃清。
其中浑源,广灵,灵丘打的是歼灭战,应县,代县是消灭县城的部分日伪军后,鬼子被迫撤出县城。
至于剩下的繁峙,怀仁地区是鬼子因为要收缩兵力,避独立支队的锋芒,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而撤离。
除了县城以外,独立支队还控制了怀仁地区的三座煤矿,一座铁矿,解救矿工三千余人。
小鬼子真不是个东西,对于沦陷区内的矿产,完全是用我们同胞的生命去换取资源。
大量的矿工食不饱腹还要忍受繁重的劳动,受伤和死亡的几率居高不下。
特别是在41年之后,鬼子推行无防护开采,矿工死亡率剧增。
单个矿井每年需要补充数百人,意味着一个矿井一年就要消掉掉数百名矿工。
可以说鬼子掠夺的每一份资源,都浸着国人的鲜血。
“这些矿工,带回去后好好安置,有伤的治伤,有病的治病,等他们恢复后就让他们回家吧。”
“要是其中有想跟着我们打鬼子的,也可以收进新兵营,让他们亲手给自己报仇。”
独立支队指挥部内,陈铭在会议上开口说道。
对于被鬼子祸害的矿工,肯定是不能不管的,按照现在的形势,直接把他们放走的话,其中相当一部分会活不下去。
独立支队是八路军的队伍,八路军对于这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肯定不能不管。
在自身有能力的情况下,陈铭想要让更多同胞活下去。
而且这些矿工本身也是非常优质的兵源,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把身体养好后经过训练,都是一等一的好兵。
同时矿工因为本身的工作性质,可以组建一些特殊的部队。
比如组建一支专注于爆破,坑道,地道战的特种部队。
加上矿工长期被鬼子压迫,居高不下的死亡率威胁,让他们的复仇意志强烈。
幸存者对鬼子仇恨深刻,临阵退缩率更低,能在更加艰难的战场中发挥作用。
“明白,我已经在着手安排了。”
“多出来的武器,除了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外,一部分下发给地方武装和民兵部队,另一部分上缴给军区统一安排吧。”陈铭继续说道。
“另外,这场仗的宣传工作要做好,让全国人民都看着,小鬼子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胜利的曙光已经不远。”陈铭接着说道。
伪军的数量剧增,一部分是鬼子开始不断的拉拢抗日队伍,增强治安战的能力。
另一部分是长期的抗战,让很多抗日力量禁不住长期的苦日子,看不到希望,选择了投靠了鬼子。
42年是抗战最为艰难的一年,国际封锁,大饥荒,大扫荡,经济崩溃四大危急叠加,堪称至暗时刻。
陈铭打这一场仗,是想要通过这一次的胜利,让国人看出鬼子的虚弱。
不要倒在长夜结束之前,继续坚定信念积极抗战。
只要挺过了这一年,反攻胜利的日子就不远了。
结束会议后,陈铭照常的开始巡视部队,看望伤员,安排新地盘的防务工作。
这些新解放的地区,很多地方处于地势平坦的地区,若是按照独立支队在晋西北的防御体系来布置显然不合适。
鬼子的装甲力量和重火炮在平原地区还是很强的,普通的防御工事很难起到效果。
陈铭学习了冀中地区的经验,采用地道,坑道,地雷的战术构建防御体系。
不就是没有山区的地形优势嘛,在平坦的土地上,以中国人民的智慧,同样能因地制宜,想出办法对付鬼子。
骑兵大队。
陈铭来到了独立支队的骑兵大队,视察骑兵大队的情况。
这一次独立支队缴获了不少马匹,让骑兵大队发展迅猛,人数直接扩张了50%。
好在独立支队里骑兵,炮兵这种特殊兵种向来是人多装备少,只要有了装备就能直接形成战斗力。
骑兵大队没有因为人员暴增而战斗力下降。
陈铭看着独立支队这支九百人的骑兵大队,脸上带着笑容。
独立支队向北扩张,离开了晋西北山区后到达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后,部队的机动性变得更为重要。
八路不像鬼子那样有汽车,因此骑兵的重要性非常高。
独立支队这一支九百余人,相当于一支加强骑兵团的骑兵部队,在今后与驻蒙军的作战中将会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只要用得好了,一支高机动的骑兵部队可以撬动十倍于己的战场局势,是战役级快速的快速打击力量。
视察完骑兵大队的情况后,陈铭顺便在骑兵大队吃了顿晚饭。
八路军讲究官兵平等,陈铭也没有那么高的饮食需求,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让他除了每顿饭多点辣椒外,其余的和普通战士没太大的区别。
不过现在部队打了胜仗,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其中一部分作为奖励改善部队的生活。
这一顿饭,倒是能见到荤腥了。
吃完饭后,陈铭看到了骑兵大队的炊事员在洗一块布。
这一看陈铭就感觉不对劲了,这是鬼子的军旗啊,还不是普通的军旗,竟然还有流苏。
“等一下,小同志,这块布是哪里来的?”陈铭朝着炊事班这个十八岁的炊事员问道。
这名炊事员听到有人问自己,一抬头发现是陈铭,立刻放下手中的动作站起身敬礼。
“首长好!”
“嗯,小同志,我问你这面军旗是哪里来的?”陈铭开口问道,他心里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想。
“报告首长,我不清楚,这块布是我班长拿回来的,他说这块布面料厚实,用来蒸馒头不错。”炊事员回答道。
陈铭闻言,蹲下身从水盆中拿起浸湿的旗帜,仔细观察了一下还是拿不定主意。
陈铭同样没有见过联队旗,在和鬼子的作战中,鬼子的联队旗基本不会出现在战场。
又因为战后会被毁掉,存世资料很少。
“把你的班长叫过来,我问一下情况。”陈铭开口说道。
“是。”年轻的炊事员得到命令后,立刻马不停蹄的跑去叫自己的班长了。
他的班长听到首长竟然要见自己,心里不明所以,很是紧张。
“难道我从战利品中拿鬼子的旗准备蒸馒头,犯了什么错误了?”炊事班班长心里忐忑,担心自己犯了错误。
他之前是县城里的一个厨子,因为竞争对手嫉妒他,利用伪军陷害说他通共,于是被迫逃离了县城,进入了八路军的队伍当了一名炊事员。
又因为做饭好吃,能用有限的物资变着花样的改善战士们的伙食,被提升为了炊事班班长。
而这一次,因为部队转移,原先蒸馒头的布丢了,他才从战利品中选了一块厚实的布准备用来蒸馒头。
因为这面联队旗被许得胜用来擦军刀上的血,有血污,加上炊事班班长不用直接参加战斗,也没发现这面旗和鬼子的其他旗帜的区别。
怀着忐忑的心情,炊事班班长来到了陈铭面前。
“报告首长,骑兵大队第三炊事班班长刘水生向您报告。”刘水生长得笔直敬着礼。
“不用紧张,我找你来只是问一些问题。”陈铭轻声说道。
“是。”
“我问你,这面军旗是从哪里来的?”陈铭拿着手中的军旗朝着刘水生问道。
“报告首长,我从大队战利品里拿的,准备拿来蒸馒头。”
刘水生一听果然是因为这面鬼子军旗的事,立刻回答道。
陈铭听后,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拿这面旗的时候,知道这面旗是哪场战斗缴获来的吗?”
“不知道。”刘水生摇了摇头。
“好吧,没事了,你重新找一块布蒸馒头吧,这面旗我要带走。”陈铭开口说道。
“是。”
等陈铭走后,刘水生发现没什么问题后,才放松了身体。
他还以为自己用鬼子的军旗蒸馒头是犯错误呢。
而陈铭拿着联队旗离开后,又找到了管理这种非武器装备的后勤部门。
问清楚了这面旗帜是骑兵大队大队长许得胜带回来的,当即找到了许得胜。
“这面旗帜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支队长你说这个啊,我们骑兵大队不是在主力部队围歼鬼子联队的时候,在外围清理逃跑的鬼子和伪军嘛。”
“当时有一支鬼子小队冲破了包围圈跑了出来,何大队长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我,我就带着部队去把这支鬼子小队给灭了。”
“这面旗帜就是当时缴获的。”许得胜回忆道。
“你仔细跟我说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陈铭开口说道。
“是。”听到陈铭的命令,许得胜正式了起来。
“当时,我收到一大队何大队长的消息,说有一支鬼子小队在我们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突然脱离了鬼子大部队。”
“这支鬼子小队战斗力很强,当时还撞上了一大队的一个排,重创了那个排,然后何大队长就拜托我们把这支鬼子小队灭了。”
“我就带着一个中队的战士去追,最后把这股鬼子全灭了,我记得我当时是拿这面旗帜用来擦军刀,然后垫了下屁股带回来的。”
许得胜一五一十的将当时的情况汇报。
陈铭听完后,心里已经有了把握。
鬼子的部队正常情况下不会擅自有部队脱离大部队逃跑,结合许得胜的话,加上当时那支鬼子小队的表现。
陈铭心里已经有八成以上的把握确定这面旗帜是鬼子的联队旗。
鬼子对于联队旗的保护不同于其他部队,一旦发现局势不会,护旗中队就会带着联队旗离开。
要是不能逃脱,也会将联队旗毁掉。
加上鬼子保护联队旗的士兵都是由精锐的士兵保护,结合鬼子那支小部队的战斗力与110联队拉胯的表现对比。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面旗帜的不一般。
“支队长,这面旗帜有什么不对劲吗?”许得胜疑惑的问道。
“这面旗帜很有可能是鬼子的联队旗,而那支鬼子小队应该是鬼子的保护联队旗的部队。”
“要是真是联队旗,你小子可就立大功了!”陈铭笑着说道。
“什么?鬼子的联队旗!”许得胜瞪大了眼睛。
他没见过鬼子的联队旗,但知道缴获联队旗意味着什么。
要真是鬼子的联队旗,那他许得胜这次要出大名,立大功了!
“我说当时鬼子怎么那么不对劲,不仅战斗力强,就连炸断了腿的鬼子都朝着这面联队旗爬,还想用手榴弹炸掉它。”
“我当时还以为是鬼子想要用手榴弹和我同归于尽呢?”
许得胜恍然大悟。
“对了支队长,你是在哪里看到这面旗的?”
“我无意间看见第三炊事班的战士在洗这面旗,准备拿去蒸馒头,发现不对劲就问了一下,这才有现在我找你的事。”陈铭笑着说道。
“什么东西?蒸馒头?”
许得胜有些恍然,没想到这面联队旗的发现,居然是陈铭无意间看见炊事班准备拿这面旗蒸馒头看见的。
他心里不由得联想到,通常大队部吃的东西都是第三炊事班做的,要是陈铭晚来一天,吃的馒头就是用这面联队旗蒸的?
“好了,这面旗帜现在很重要,我要先带回去查一下,等确认真是联队旗之后再做安排。”
陈铭拍了拍许得胜的肩膀,脸上的笑容非常灿烂。
“是。”
许得胜激动不已,没想到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看陈铭的反应,这面旗帜是鬼子联队旗的可能性很大。
那就意味着这一次战役中,他许得胜的功劳将会超过冒死开着飞机回根据地的周卫国,仅次于歼灭鬼子联队的两个主力大队。
这也是陈铭不知道许得胜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话,他肯定会告诉许得胜。
“小了,格局小了。”
缴获一面联队旗的功劳要远超消灭一个联队的功劳。
它的功勋足以载入历史,超越军事层面,上升到民族尊严与国际象征意义。
当然,可能对于许得胜这样的前线将领来说,消灭鬼子一个联队更加务实。
如果在缴获鬼子联队旗和消灭鬼子一个联队中间选,他们会选择消灭鬼子的联队。
回到支队指挥部后,陈铭立刻通过秘密电台联系了总部,将这件事上报了上去。
老总对于陈铭的汇报非常重视,当即让陈铭带着旗帜去总部。
PS:好热啊,空调坏了进不去状态
(本章完)
(/bi/286266/17237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