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152章 谋划驻蒙军

第152章 谋划驻蒙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云龙在和老战友和独立团干部们吹牛的时候,赵刚孜孜不倦的向陈铭学习着。
    随着赵刚一个个提出的问题被解答,他感觉自己的收获极大。
    两个毕竟不是一个级别。
    赵刚是独立团的政委,顶多管着独立团现在的几千战士。
    而陈铭是独立支队的支队长,兼主持四分区的工作,具有全局视野。
    每天面对的工作和情况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不同。
    这不是说赵刚的个人能力不行,而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会受到天然的限制。
    就比如在学校里,一个是班级班主任,另一个是校长。
    班主任只需要管好班级的学生情况和学习就可以了,而校长要统筹学校的大小事务,学校的发展,对外对接等等。
    “首长,今天我向你学习,收益良多啊。”赵刚感叹道。
    “赵刚同志个人能力非常优秀,政治觉悟高,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好干部。”陈铭说道。
    “哪里哪里,我还需要学习进步地方还有很多,以后还想多多请教您。”
    “那感情好啊,独立团距离我的指挥部不远,赵刚同志只要想来,随时欢迎。”陈铭笑着说道。
    李云龙还在孔捷丁伟面前吹嘘着自己的恋爱经验。
    “老孔,老丁,咱老李都结婚了,你们俩不得抓紧点?”李云龙在两位老战友面前显摆着。
    孔捷闻言,心里无比羡慕。
    他当初和陈铭讨论过自己未来想过什么日子,要是打跑了小鬼子,胜利了,他就卸甲归田,娶一个贤惠的婆娘,她一定会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米缸里总飘着新谷子香。
    再生一群滚着泥巴的娃娃,就像那刚收仓的麦粒似的,挨个蹲在门槛上扒饭,大的带小的,摔跤了都不哭,拍拍灰就追着鸡崽子跑。
    而丁伟脸色没有多大变化,丁伟和孔捷的思想不同,对于结婚这事他还真不太感冒。
    “咱支队长都还没结婚,咱们这些下属着什么急啊,你们说是不是?”丁伟笑着说道。
    “是啊。”
    “怎么扯到老子了。”陈铭笑骂道。
    和赵刚聊天聊得好好的,突然丁伟就扯上了自己。
    这不是瞎胡闹吗?
    “支队长,您也得抓紧了,您要不结婚,我们这些下属哪好意思结婚啊。”
    “找不了老婆别拿老子当借口,搞得好像老子结婚了你们就能找到老婆似的。”陈铭笑着说道。
    陈铭是1910,到现在也才31岁,若是按照原本的时间来看,这个年纪不结婚的很多。
    但在现在,已经算是大龄剩男了。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在二十岁左右就会结婚,陈铭这样的非常少。
    不过,陈铭没有结婚,也是环境的影响,年轻时参加革命,一直长期辗转征战无暇成家。
    而现在,他身上担子依旧很重,依旧无暇成家。
    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那么多,哪有功夫去找老婆。
    对于结婚,陈铭只能是随缘或者等打完了仗再考虑了。
    众人说说笑笑,没过多久就开席了。
    抗战时期,一切从简,那些繁杂的仪式在这个时期是行不通的,更何况李云龙本人也没有这个想法。
    正如李云龙说的那样,婚礼嘛,就是男的女的睡在一个炕上。
    婚礼的席面比平时好上那么一点,难得有了点荤腥,酒水也有一点从县城缴获来的。
    有陈铭在,这次都不用赵刚提醒,等喝得差不多了,李云龙就主动提出结束。
    一是现在物资匮乏,没那么多的酒可以喝,二是战争期间,军中不能喝醉,意思意思得了。
    婚礼结束后,陈铭带着人连夜回到了指挥部。
    眼下兵工厂在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生产,陈铭也准备重新调整各部队的防区。
    鬼子为了防备独立支队,在崞县,水泉一带布置了两个重炮中队,还有一个联队的兵力防守,火力强劲,防御力很足。
    日军第一军的鬼子对独立支队警惕心很强,暂时很难找到机会。
    于是,陈铭把目光瞄向了北部驻蒙军。
    驻蒙军控制着张家口-大同-归绥一带的战略区,而第一军专注压制晋省腹地,两者分属不同的作战序列,防区互不重叠。
    独立支队和驻蒙军交手较少,且驻蒙军没有第一军这样精通和八路军作战,对八路军的防备没有第一军这么严。
    加上现在驻蒙军主力第26师团被调往太平洋战场,剩余部队压缩重组,防务空虚。
    陈铭觉得这是机会。
    反正都是打鬼子,打第一军是打,打驻蒙军同样是打!
    于是,经陈铭慎重考虑,上报总部后,进行了如下调整。
    独立支队的两个主力大队,孔捷部,负责根据地的防御,与王贵,李有胜部呈三角关系,合力压制水泉的鬼子。
    何建新部,在朔县以南,可以配合丁伟部,南北夹击朔县,也可以向南威胁神池,宁武。
    旅长的太岳军区四分区的部队,罗简第五大队,重新回到五台地区,负责从东方向压制水泉和定襄的鬼子。
    王贵第四大队在水泉西面,威胁水泉的鬼子。
    丁伟部,向应县周边活动,向北可以威胁大同,向南可以威胁朔县
    李有胜的第三大队,在代县一带机动作战。
    特战大队,神枪手大队,被陈铭放到了绥远以南活动,为以后的战略布局做准备。
    如今独立支队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跳出晋省腹地,向北活动。
    伺机夺取大同,绥远这些战略要地。
    地图上,一个个城市名映入陈铭的眼帘。
    “大同,绥远,蒙古,察哈尔,都是重要地区,想要打驻蒙军,必须考虑这些地方。”陈铭想到。
    做好决定后,陈铭开始了部队的调整。
    一月中旬。
    特战大队和神枪手大队打头阵,开始向北清理朔县,应县的抵抗力量。
    丁伟部,何建新部紧随其后。
    陈铭计划三路用兵,采用逐步蚕食的方式,将几座战略要地的县城分割开,与大同地区隔离。
    何建新部沿同蒲铁路东侧,朝着应县进军。
    他是独立支队老人,对于五台以北的地区熟悉,由他带着部队从这个方向进攻,效果比其他部队好。
    丁伟部从同蒲铁路西侧进攻,与何建新部呈钳形攻势夹击朔县,应县。
    丁伟是个智将,有大局观,面对形势更复杂的驻蒙军,他比何建新更有优势,能够很好的在周边与鬼子周旋。
    最后一路是李有胜的第三大队,在代县一带,切断崞县与神池县之间的联系。
    鬼子不是在用铁壁合围的方式,想要步步蚕食我军,压缩我军的生存空间吗?
    陈铭也给鬼子来一手农村包围城市,控制县城周边地区,将鬼子占据的县城变成一座座被隔绝的城市。
    逼迫鬼子要么坚守县城,运输线被独立支队断掉。
    要么出城野战,被独立支队从几个方向集结优势兵力吃掉。
    太平洋战场带走了鬼子大量的精锐,如今的鬼子战斗力已经不比以往了。
    只要鬼子不出动师团级的部队,或是出动重炮。
    以现在独立支队的实力,陈铭还真不带怕的。
    命令下达后,特战大队的周卫国,神枪手大队的李勇开始按照陈铭的部署行动,朝着应县,朔县地区渗透。
    两支部队都是独立支队精锐中的精锐。
    让他们去打鬼子控制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为了加强他们对工事作战能力,陈铭还给两支部队各配备了两门迫击炮和一门步兵炮。
    鬼子的步兵炮真是个好东西,可以拆卸成零件,战士们扛着就能走。
    组装起来后,打鬼子的炮楼那是一打一个准。
    靠着精锐的部队和火炮,两支部队作为先头部队,压进了应县,朔县地区。
    这两座县城处于平原地区,没有那么多的易守难攻的地形。
    鬼子和伪军想要坚守,只能躲在城市或者据点里。
    城市的鬼子伪军太多,暂时不考虑打。
    不过周边据点的伪军和鬼子就遭了殃。
    被特战队的和神枪手大队白天打冷枪,晚上打冷炮,一座座炮楼据点被轮番拔掉。
    偏偏城市内的鬼子出动支援,不仅逮不住精锐的特战大队和神枪手大队的战士,反而被游击战打得损失惨重。
    无奈之下,鬼子只能命令据点内的日军一部分撤回城市,剩余一部分日军带着伪军坚守,决不允许撤退。
    他们想要用一座座据点加上伪军,消磨独立支队的主力,打消耗战。
    反正伪军在鬼子眼里不算是人,消耗了多少都不会心疼。
    要不是担心伪军没有了监督会逃跑投降,据点炮楼内甚至连鬼子兵都不会留。
    然而,鬼子撤走大部分兵力后,想要利用伪军和独立支队打消耗战的目的没有达成。
    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何况是身为人的伪军。
    被独立支队逼急了,不少据点内的伪军直接反水,绑了据点内少量的鬼子直接向独立支队投降。
    一个是战斗力强悍,人数众多的独立支队,一个是只有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的鬼子。
    这种情况下怎么选择不用太犹豫吧?
    何况还有李有胜这个伪军俘虏出身,现在担任独立支队主力大队大队长的存在现身说法。
    号召伪军不要替鬼子卖命,加入革命队伍打鬼子,就算是死了也是抗日英雄,吃香火都能先吃。
    有了李有胜这个例子存在,伪军的战斗意志被瓦解,开始一批又一批的投降。
    PS:答辩完后改论文,太忙了对不住了,后面放假一定补上
    (本章完)
    (/bi/286266/17237485.)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