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巨大影响!通电全国!
老总和众人走出作战指挥室后。
“陈铭同志,终于把你盼来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身。
陈铭还没见到老总,就听到了老总高兴的声音。
看到人后,陈铭立刻敬了个军礼。
“首长好,独立支队陈铭前来报到,请指示。”
“哈哈哈,不错,几个月不见,越来越精神了。”老总笑着说道。
“这次的歼灭战,独立支队打得很漂亮,打出了我们八路军的气势,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都是首长统筹指挥得好,还有其他兄弟部队的配合,没有他们,独立支队的战士们也没法安心的打鬼子。”陈铭立马说道。
“哈哈,你小子。”老总笑着摆了摆手,“走,先进屋里说。”
“是。”
进入了作战指挥室后,在老总的指示下,陈铭没有推辞。
就着总部的地图,将这次独立支队全歼第四旅团主力的具体细节,作战过程,人员配置,战术指挥全都一五一十的叙述了出来。
陈铭系统化的将大纵深穿插迂回战术的核心理论,即通过多梯次的连续突击,突破敌方防线后向纵深高速推进,分割包围敌军,瓦解对方的防御体系。
在局部战场,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集中力量消灭敌方有生力量的理论。
结合这次的实战经历,全都由浅入深的讲述了出来。
几位首长军事水平都非常出色,听完陈铭的结合了实战的理论,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一项非常有可行性的战略理论。
这个战术颠覆了传统陆战的理论规则,让几位首长震惊无比。
我军内部的传统战术,红军时期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强调诱敌深入。
抗日战争时期,以破袭战为主,规模较小,如百团大战中的正太铁路破袭。
直到解放战争初期,大纵深体系才开始萌芽。
“这个战术的关键点,是对战场信息的掌控吧?”师长这时候开口道。
“没错,想要实现这个战术,关键点就是了解敌我双方的信息,在敌人没有发现的时候,就把队伍穿插进敌人的关键要地。”陈铭点头说道。
不愧是师长,大纵深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这么快敏锐的发现了大纵深理论的关键点。
“非常有建设性的战术,用好了我感觉十万人能当五十万人用。”
“陈铭同志,有没有兴趣去抗大授课,给我们的指战员们教授一下这个理论?”
老总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种结合了实战,并且打出了漂亮战报的战术,非常的先进,值得推广学习。
就算现在用不上,也要先把理论系统化的建立起来。
“没问题。”陈铭没有推辞。
先进的战术不能敝帚自珍,推广开来先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就算现在的时期不适合我军使用,也能因地制宜的开发出其他战术。
再说抗大授课,这里不是指去后方,而是位于前线的抗大分校,并不用陈铭回到后方去。
只需要抽出时间,上几节课就好,不会占用陈铭太多的时间。
说完独立支队的作战过程和战术理论后,众人又谈起了晋南会战。
“如今中条山的中央军败局已定,一旦中条山的中央军没了,鬼子就能腾出手,重点扫荡我军了。”师长开口说道。
“是啊,中条山十六个师,十多万人,短短半个月就败了,就算是十多万猪放在中条山,鬼子半个月也抓不完。”老总气愤的说道。
“中条山的中央军这么快就溃败了,鬼子都没有消耗太多的实力,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就向我根据地发动大扫荡,需要提早做准备。”陈铭开口补充道。
中条山会战结束后,仅仅两个月,就集合了重兵,发动了规模庞大的大扫荡。
日军加大了对国内的军事压力,国际形势也恶化,国内资源枯竭,自然灾害频发,形成了军事,经济,政治等多重困扰。
至此,我军抗战时期最艰难的时期到来。
“嗯,是要提早做好准备。”老总开口说道。
在原本的历史上,我军首长从国军中条山会战失利中,就已经预料到了鬼子即将进行大扫荡。
会议结束后,陈铭带着命令,回到了独立支队的驻地。
与此同时,后方也收到了总部发回去的战报。
对于独立支队这次打出的漂亮战绩大为赞赏。
而陈铭,也收到了后方的嘉奖。
于此同时,一封明码电报,则向全国发送了独立支队歼灭日军大量主力的电报。
洗出来的战场实地照片,也通过地下交通线,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各大报社。
其中既有我党控制的,也有国府控制的。
后方指示,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场战,提振国民抗日之决心。
晋绥军指挥部,阎公鸡面色阴沉的看着八路军送来的战报和照片,旁边还放着中条山会战的结果。
他的心情很不好,晋南会战的失利,意味着晋省的局势即将失去平衡,他的晋绥军可能连偏居一隅都做不到了。
他可是二战军的长官,要是被赶出了晋省,他这个二战区长官,还有什么颜面?
最关键的是,中央军无能也就算了,打了这么大的败仗,有中央军在前面顶着,他还不至于太丢面子。
可现在,八路军竟然全歼了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主力,将近四千人的日军。
而中条山会战,十几万中央军,竟然连八路军一个不在编的支队都比不上!
“整个晋省,先是来了个中央军,现在又起来了个八路军,以后,晋省是姓常还是八?”
阉公鸡语气不善的看着一众下属。
“怎么都不说话?平时不是很能说的吗?到了这个时候装什么哑巴?都给我想办法!”
一众晋绥军军官被阉公鸡训得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清楚自家长官的脾气,这个时候谁要是敢接话,那就有他好受的。
阎公鸡看着一众低着头,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下属,心中无奈。
局势越来越不受他掌控了。
会议草草结束,等会议结束后,参谋长找上了阉公鸡。
“长官,这次八路的战报,既然送到了我们这里,别的地方肯定也送到了,想要压下去难度很大。”
“我看不如顺势而为,八路军到底还是属于我们二战区序列,他们打出了这个战绩有功劳,身为长官的您,自然也有功劳,我看可以这样.”
阉公鸡听完参谋长的话,想了想觉得很对。
八路军名义上是隶属二战区,八路打的仗,不就是他打的仗吗?
于是没过多久,一份标题为《在二战区长官的指示下,二战区于五台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击毙少将旅团长》的报纸,开始在晋绥军掌握的报社下刊印。
国府。
“娘希匹!”
常凯申愤怒的大骂着。
中条山会战,中央军一触即溃,打出了抗战以来最耻辱的一仗。
八路军却在这个时候,竟然趁机打了这么一场大胜仗,对比中条山的战绩,简直太难看了。
这一刻,他对于除掉共党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这才多久,八路军竟然有歼灭日军一个旅团的实力了,而且还是以一个支队的实力。
要是再让八路军成长下去,再想要对付共党,困难就更加大了。
不过,常凯申对于独立支队的这份战报,却又不得不帮对方宣传。
因为中条山会战的影响太恶劣了,要是没有一份胜利的好消息,国内的抗战信心会再次被打击。
关键可能就连国际社会,对于国内的形势也会更加不看好。
“把这份战报,还有照片刊登发布吧。”常凯申捏着鼻子,不情不愿的让人刊印报纸。
不快点决定不行啊。
阉公鸡速度太快了,他距离八路军最近,最早得到消息。
身为商人,阉公鸡深知时间就是金钱,得到战报后的第一时间,就把报纸刊印了,还暗搓搓的诋毁常凯申。
说二战区的部队在他的指示下,能歼灭日军一个旅团,而中条山十几万中央军,却在你常凯申瞎指挥下大溃败。
可谓是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淞沪。
深夜的不夜城,依然亮着不少灯光,声色犬马,歌舞升平。
而在这奢靡的城市下,我党的地下交通站内,一名地下工作者收到了一份加急的情报。
情报内包含着独立支队的战报,战场照片等资料,还有上级的指示。
收到情报的地下党,看到信封上的落款,丝毫不敢耽搁,急忙跑进了社长的办公室。
“社长,后方重要指示!”
办公室内,社长轻轻扶了一下眼镜,开口问道:
“什么重要指示?”
社员将信封递给了对方,社长看见上面的落款,神色骤然一凝。
“放下吧,你先出去。”
他开口说道。
“是。”
等社员离开后,社长小心翼翼的检查了一下,才打开了信封,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他顿时激动得不能不已。
“好啊,好啊,太好了。”
他连说了三个好。
这份信封带来的消息,太让他振奋了。
日军在中条山会战结束后,对于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主力的覆灭闭口不提,反而大肆宣传中条山的结果。
淞沪的市民们看见日军的宣传,根本接受不了,可日军报纸上的照片又做不了假。
一时间,民众们对于抗战的未来更加绝望,漆黑的夜里没有一丝曙光。
而这封情报,让社长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他激动的打开门,对外面的人说道:
“立刻把回家的人全部召集回来,八路军独立支队,在五台覆灭了日军一个旅团的主力。”
“我要把这个消息作为明天的头版头条,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没有放弃,我们还在战斗,国家的未来还有希望。”
“好,我这就去。”
听到社长说的话,还留在报社的人全都激动了起来,面色潮红脚步轻快的推开了报社的门,在这黑暗的夜里,就着远处的光芒奔去。
与淞沪一样,消息传递到全国各地后,无论是敌后还是没有沦陷的地区,无数收到消息的人们全都喜极而泣,竞相奔走。
在这个至暗的时刻,独立支队的战报,就像是一道曙光,穿透层层乌云,照亮了他们心中的黑暗。
一个名为希望的东西,出现在了他们的心中。
在希望面前,即便是绝境也要仓皇而逃。
清晨,淞沪的天空微亮,一到朝阳从远处刺破了乌云,给漆黑的天空染上了一层温暖的红色。
一众报童们,开始在大街上四处奔走。
“号外号外!八路军独立支队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击毙少将旅团长!”
“号外号外!八路军独立支队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击毙少将旅团长!”
“号外号外!”
报童门带着报纸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递到每一个心系国家的人耳中。
“等等,你说什么?”一名身着大褂的中年男子,抓住了一个报童,不敢相信的问道。
报童按照交代好的话说道:“八路军独立支队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击毙少将旅团长!报社上还有照片呢!”
“有照片?给我来一份。”
男子给了钱后,报童将一份报纸递给了对方。
男子入眼一看,就看见了照片上漫山遍野的日军尸体,紧接着便是这次战报的过程。
他越看眼睛越模糊,越看鼻子越酸,没过多久,报纸上就落满了浑浊的泪珠。
“好啊,好啊。”男子凝噎道。
“等等,再多卖给我几份,我要带回去给我的学生们看。”
男子再次拉住了报童。
双手颤抖的拿出了一些钱后,直接塞到了报童手中,拿了几份报纸后,立马快步往学校赶。
“先生找您的钱。”
“不用找了!”
男子头也不回的说道。
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让他的学生,同事们知道这个好消息了,至于钱财已经不重要了。
报童一脸茫然的看着男人的背影,他不识字,不知道报纸上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它代表的意义。
懵懂的他只知道,他现在能多获得一些钱了。
“听说了吗?八路军打了一场大胜仗。”
几个青年围在一起讨论着。
“嘘,小点声,要是让鬼子的特务听见了就不好了。”其中一个青年提醒道。
“怕什么,我不仅要说,我待会儿还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爹,让他也高兴高兴。”
“你不上课了?”
“上课,上个屁,听鬼子教鬼子话吗?等把消息告诉我爹后,我一定要去晋省。”青年说道。
日军为了实现对话文化的侵略,强制占领区内的学校教授日语。
然而,日语教育非常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激发了民族意识。
学日语时,他们更深刻理解了何为亡国奴的耻辱。
随着报纸的广泛传播,日军就算是想要全面封锁也做不到。
通过租界内报社的宣传,这个消息以裂变的形式,快速在民众们中间传播。
仅仅一天时间,民众们就知道了日军大量主力覆灭,旅团长被击毙了。
为了释放自己激动的情绪,不少商人还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打出的口号五花八门。
有说家里的母猪生了好几胞胎的,有说老母亲过寿为了庆祝的。
甚至还有的直接演都不演的,说今天心情好,就是想卖东西卖便宜点。
一个消息,振奋了人心,带来了希望,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各地竟然出现了只有过年时才有的喜气场景。
而通过陈铭拍摄的野战医院艰苦的条件,也成功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同理心。
看着八路军战士们那么艰苦的条件,受了伤的战士连基础的医疗条件都保障不了,只能躺在露天野地当中。
这样一支真心打鬼子的军队,条件竟然这么艰苦,他们决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于是,在一些大胆的人带动下,爱国人士们纷纷有钱的捐钱,有物资的捐物资。
还有一部分人,直接背起了行囊,准备前往晋省,跟着八路军的队伍打鬼子。
八路军打出了这么漂亮的战绩,比中央军好多了,它代表的意义是伟大的。
PS:求票求票!
(本章完)
(/bi/286266/17237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