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皇明 > 第135章 铨署夜烛,鹤板晨飞

第135章 铨署夜烛,鹤板晨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已是申时三刻。
    周嘉谟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将最后一份铨选文书用青玉镇纸压好。
    砚台里的墨汁早已凝冻,笔架上那支紫毫也磨秃了尖。
    值房里炭盆将熄未熄,残火映得他绯袍上的孔雀补子忽明忽暗。
    老仆周安轻手轻脚地换了新茶,建窑兔毫盏里浮着几片龙团胜雪,蒸腾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划出蜿蜒的白痕。
    “部堂,今日”
    郎中张文熙捧着待签的堂钞候在帘外,话音未落就被抬手止住。
    “今日下值了,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议。”
    周嘉谟吹开茶末,喉头滚动间咽下略带苦涩的暖流。
    吏部郎中闻言,也只得是将手上堂钞放回,一脸无奈的转头离去。
    周嘉谟看着张文熙离去的背影,只是摇了摇头。
    陛下独断专行,登基以来,干的事情太多了,这些事情,大多周嘉谟都有意见。
    但屡次上表,都了无音讯,让他心中渐渐起了愤懑、倦怠之意。
    他为吏部尚书,虽然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
    然.
    到了下班时间,你也别想我会加班!
    他周嘉谟已经是躺平了。
    哒哒哒~
    窗外传来三声云板,各司书办开始收拾卯簿的声响隐约可闻。
    他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选官档案,那里面不知藏着多少人的青云梦,然而他此刻却只想快些见到家中,西跨院里那株亲手栽的老梅。
    东林失势,他这个吏部尚书也不为陛下所喜。
    不知道这个吏部尚书还能做几日?
    走一步,算一步罢!
    周嘉谟叹了一口气,便准备打道回府了。
    他刚系好灰鼠皮斗篷,忽见通政司的跑堂小火者气喘吁吁跪在阶下:“禀部堂,宫里传红本到了!”
    周嘉谟解斗篷的手顿了顿,问道:“什么事情?明日再说吧。”
    跑堂小火者闻言,当即说道:“宫里说今日就要议定。”
    什么事情,竟然如此紧急?
    哎~
    周嘉谟眉头紧皱,长叹了一口气。
    我想按时下班,奈何领导硬是拖着我不让下班!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劳动局,就算有,他也不敢告皇帝的状。
    周嘉谟只好接过那封朱漆密封的红本,指尖触到尚带温热的火漆印痕。
    他心中顿时有明悟,这是刚从乾清宫暖阁送出的加急文书。
    他眉头几不可察地跳了跳,转头对廊下候着的司务官沉声道:“点灯,开印。”
    既然推脱不过,那就快点把事情办完罢。
    好在冬季点卯是在申时,天还没黑。
    若是换在夏季,到了酉时天黑了还要被拖着加班,那他意见就大了。
    周嘉谟话说了没多久,值房里霎时亮起十数盏羊角灯。
    书办们小跑着取来银裁刀,小心剖开印有‘御前速递’字样的黄绫封套。
    周嘉谟就着灯光细看,竟是忠义勇武之士的擢升奏章,内附司礼监批红的‘着吏部速议’手谕。
    他眉头微皱。
    盖因这里面要擢升官职的人,他居然一点印象都没有。
    游击何纲、宣府游击马世龙、石塘路游击满桂、千总曹文诏、弟曹文耀
    这都是谁?
    周嘉谟一脸问号。
    这些人官职低微,居然能让陛下加急送来红本?
    当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周嘉谟心中虽有疑虑,但还是说道:“传武选司、考功司掌印郎中。”
    他边说边褪下才戴上的暖耳,冰凉的铜手炉被匆匆塞进袖中。
    “再着人去兵部借调万历年间边将履历档册。”
    廊下顿时响起杂沓的脚步声,显然是去兵部了。
    天色黑沉。
    周嘉谟这才将陛下紧急之事办妥。
    此刻已经过了卯时了。
    咕咕咕~
    肚肚打雷了。
    吏部尚书周嘉谟一脸无奈,只想要吃顿热饭,好好睡上一觉。
    老梅都不想剪了。
    现在没人不让我回家了罢?
    穿戴好防寒衣物,周嘉谟随老仆出了吏部衙门,只是还没有上轿,便听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
    “明卿且慢!”
    周嘉谟上轿的步子一顿,转头看来人,发现居然是内阁次辅刘一燝。
    “刘阁老有何见教?”
    他眉头微皱,看向刘一燝的眼神多了几分疏远。
    刘一燝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说道:“几日不见,明卿竟如此生疏?”
    周嘉谟面无表情说道:“刘阁老乃是天子近臣,在下不敢放肆。”
    “你”
    刘一燝刚要训斥几句,但想起了什么一般,终是叹了一口气。
    “我有我的苦衷。”
    “谁没有苦衷?严嵩也有苦衷,秦桧也有苦衷,若是因为有苦衷,便不能坚持自己的操守,那能称良辰臣?能做名臣?”
    周嘉谟丝毫不给刘一燝面子。
    皇帝步步紧逼,东林党人却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击。
    在周嘉谟看来,便是因为这刘一燝。
    他贪生怕死,是党奸,是阉党的走狗!
    如果他硬气一点,韩爌如何会被流放?朝中的局势何至于糜烂如此?
    都是你刘一燝的错!
    “罢了罢了。”
    刘一燝长叹一口气,他并不想解释什么。
    朝臣以为他怕死,他真的怕死吗?
    或许有一点。
    但他更多的,是看清了皇帝。
    新君不是之前那些心慈手软的皇帝。
    如今的大明皇帝,心如铁石,手腕灵活,正面硬钢,那满朝清流都得被陛下或杀或黜。
    你们,为何不明白呢?
    刘一燝心累了。
    本想和周嘉谟叙叙旧,如今也只能干巴的公事公办。
    “今日我来见你,是通知你明日廷推兵部右侍郎之事。”
    有赖于神宗皇帝有官不补的行为,兵部右侍郎之职缺了好几年。
    加之兵部左侍郎孙玮前番因为撺掇学子上书,已经是被判凌迟了。
    偌大一个兵部,居然连个侍郎都没有。
    如今陛下愿意廷推兵部右侍郎,这是好事。
    周嘉谟眼神闪烁,脑海里面已经有好几个兵部侍郎的人选了。
    “这事我明日就去办。”
    刘一燝斟酌片刻,提醒道:“今日元辅特来见我,说陛下有兵部右侍郎的人选了。”
    周嘉谟眉头一皱。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既是廷推,自然是要看功劳,看资历推出最合适的人选。
    怎么还要内定?
    周嘉谟心中虽然是不悦,但还是问道:“不知人选为谁?”
    刘一燝当即说道:“太仆寺少卿袁可立。”
    “什么?”
    周嘉谟眼中喷火。
    “是那个幸进之臣?”
    他拳头紧握,面色扭曲:“若陛下要任命袁可立为兵部右侍郎,发中旨就是了,廷推还想要内定人选,这与我大明祖制法度有违!”
    若是内定一个合适的也就罢了。
    他袁可立一个月前还是五品官,今日就要评正三品兵部侍郎之职了?
    且没有巡抚、六部郎中的经历。
    凭什么?
    周嘉谟越想越气,最后直接放出狠话:“陛下这是要践踏我大明祖制,欺我吏部,我周嘉谟就算是死,也不会廷推袁可立那幸臣!”
    ps:
    月票投一投,不求票就不投是吧?
    哈吉读者你这家伙。
    (本章完)
    (/bi/286248/1723750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