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皇明 > 第17章 乾清归正 锦衣秘奏

第17章 乾清归正 锦衣秘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望着李选侍仪仗离去,郑贵妃脸上和煦的笑容渐渐散去,转而代之的,是冷峻。
    郑贵妃身边的宫女在一边说道:“选侍跋扈,之前对娘娘十分不敬,为何这个时候还要帮她?”
    宫女脸上愤愤不平。
    在神宗皇帝还在的时候,李选侍是日日来请安,而当神宗皇帝大行,如今的大行皇帝继位登基之后,此女一改之前顺服模样,居然还派宫女前来说:以前小娘娘拜见老娘娘,如今要改变章程,老娘娘去拜见小娘娘了。
    若非郑贵妃心机深沉,又帮李选侍参谋争皇后之位,恐怕在后宫没那么舒心。
    “此等村妇一般的人,任她惹恼了嗣君最好。”
    郑贵妃在一边幽幽说道:“本宫不是在帮她,而是在帮自己。”
    李选侍确实是蠢猪一般的女人,但是,后宫之中,却也是她可以借势的。
    在这个时候,李选侍蠢一些,反倒是好事了。
    若她聪明,如何用得到她呢?
    “本宫看嗣君提拔的几个太监,魏朝是王安一手提拔起来的,其非但不能保全王安,反倒恩将仇报,此人嗣君必定不会重用,王体乾同理,那李进忠方一提拔,便帮嗣君拿回乾清宫,立下功劳,此人日后必有一番作为,你去宫中选几样珍宝,送与李进忠。”
    郑贵妃虽然五十有六,但尝过权势的滋味之后,如何能耐得住寂寞?
    若是能够通过李进忠之手,参与权力之事,那他慈宁宫,还不至于变成冷宫。
    贴身宫女当即领命而去。
    已经是正午了。
    烈日当空。
    慈庆宫琉璃瓦泛起刺目金辉,鸱吻脊兽的阴影如利刃斜劈在汉白玉丹墀上。
    正殿之中,朱由校正在用午膳。
    午膳同样简单,素菜素汤。
    但朱由校却是吃得有滋有味。
    这尚膳监御厨所做,便是素菜,也能做出花样来,更别说朱由校手中的用具,那可是最顶级的官窑。
    碗是黄釉暗刻龙纹碗,用以盛饭。
    盘是斗彩缠枝莲纹盘,用以摆放菜肴。
    盖罐是霁蓝釉描金缠枝莲盖罐,用以存放调料、干果。
    盖因朱由校也是后世鉴宝爱好者,口诀那是张口就来:
    胎体厚重釉肥莹,青花泛紫回青灵。
    五彩绚丽斗彩精,纹饰繁密开光盈。
    这些物件,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品啊!
    当然,历史价值,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些用具是纯新的,毫无争议的新。
    换在后世,这一套用具,必是价值连城。
    一想到大明现在的处境,朱由校心中便想:若是自己能够两界穿越,将这个时代的东西倒卖到后世换取物资,那该多好。
    可惜
    万恶的贼老天,只是让他魂穿了,居然一点金手指也不给。
    吐槽之后,朱由校沉闷的心情好了不少。
    这个时候,魏朝一脸带笑的快步上前,对着朱由校说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选侍娘娘已经移哕鸾宫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李进忠还是得力的。”
    这家伙能够做到九千岁,看来还是有能力的。
    并非只是会讨好人。
    魏朝闻此言,心中对李进忠升起了不悦之感。
    这李进忠还是他提携的,怎么殿下似乎对他更满意?
    “殿下,百官进殿拜哭,内阁的意思是,望陛下尽早登基。”
    朱由校没有拒绝,而是问道:“登基大典筹备得如何了?”
    魏朝当即说道:“礼部这几日便在忙这件事。”
    “大行皇帝丧葬之事,内阁如何决策?”
    魏朝瞥了朱由校一眼,说道:“方阁老的意思是,要按照规制来,而户部尚书李汝华以国库空虚为由,希望能够缩短停灵时间,简修庆陵,具体的章程,内阁还没有定下来。”
    “若按照规制,两百万两,朝廷可拿得出来?”
    魏朝摇头,说道:“便是算上内库,也远不够两百万两,唯有征用陵饷不可。”
    朱由校摇了摇头。
    “征用陵饷是绝对不行的。”
    王朝末年,征税能收上来多少,朱由校心知肚明。
    顶多只有五六成。
    这还是乐观估计。
    但下面的人去收,压榨百姓的,却远不止这个数目。
    征税征税,必定是官逼民反。
    未到万不由己,朱由校不会去想着征税的。
    “那没有钱帛,这两百万两的空缺,如何补得上?”
    朱由校冷笑一声,说道:“谁有钱,挣谁的钱!”
    魏朝稍有迷糊,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子的意思是?”
    “孤许多事情尚不明白,此事便先交由专业的人去做吧。”
    专业的人?
    魏朝眼珠子一转,顿时明白嗣君的意思了。
    如今朝廷之中,谁最为专业?
    当然是负责此事的户部尚书最为专业了。
    魏朝已经得到暗示,当即说道:“奴婢这便去内阁。”
    朱由校微微颔首。
    人死如灯灭,既然都死了,还注重什么排场?
    再者说,朱由校乃穿越之人,对死去的朱常洛,那是一点感情都没有的。
    你一个死人,要花费两百万两,让本来穷得叮当响的大明雪上加霜?
    我看还是大可不必。
    当然
    就算是朱由校没有穿越,历史上的天启对朱常洛也是没有多少感情的。
    朱常洛因「国本之争」长期处于万历帝的冷遇与郑贵妃集团的打压中,自身地位岌岌可危,难以对子女投入情感关注。
    朱由校生母王氏早逝,朱常洛无暇亲自抚养,朱由校幼年由李选侍与乳母客氏照料,父子之间互动极少。
    万历帝对朱常洛一脉的漠视波及孙辈,朱由校幼年「未尝读书,日与宦官宫妾嬉」,缺乏正统教育,与父亲的情感基础薄弱。
    并且万历如何对朱常洛,朱常洛便如何对待朱由校。
    可谓是悲剧重演。
    因为与父亲缺乏情感与政治纽带,转而依赖自幼陪伴的客氏,这也是历史上朱由校为何对客氏纵容,最终催化了明末政治体系的崩溃的原因。
    “殿下,这是骆指挥使送来的密奏。”
    王体乾躬身入内,手中拿着密奏,双手奉上。
    朱由校接过密奏,只是一看,脑瓜子就有些痛了。
    作为后世人,看多了简体字与白话文,突然来一段繁体文言文,有许多字都辨认不清。
    但好在毕竟读书读了这么多,大致意思还是能够听明白的。
    好在自己的人设就是没读过书的,朱由校将密奏丢给王体乾,说道:“你念来听听。”
    “奴婢遵命。”
    说着,王体乾便开始念:
    臣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谨奏:
    伏惟大行皇帝龙驭上宾,臣奉嗣君密谕,昼夜侦伺朝堂。查得内外诸臣,其行止异动如左:
    一、内阁首辅方从哲,昨夜夤夜会吏科右给事中姚宗文于私邸,屏退左右,密语逾三刻。姚出时携楠木匣一,内藏红丸两枚,形似先帝所服,已遣番子潜夺查验。
    二、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左光斗等,今晨聚于杨氏京邸,伪作弔丧,实议殿下事。涟执笔疾书,有“新君尚幼,为奸邪所蔽”等语,臣已誊副本附呈。
    三、李选侍宫中心腹内侍崔文升,午时密会郑贵妃旧仆高起潜于玄武门夹道,交接金叶一囊、密函三封。
    锦衣卫,当真是厉害啊!
    朱由校在心中感慨道。
    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都被记录得清清楚楚。
    难怪百官惧怕。
    见嗣君听完之后没有任何言语,王体乾索性便跪伏着,等候命令。
    红丸一案,与方从哲绝对有脱不开的干系。
    而且,此人为内阁首辅,根本掌控不了局面。
    若是欲行革新,以此人的手腕心性与能力,绝对是不够的。
    但好也好在方从哲地位不稳,且有把柄,很好拿捏。
    至于杨涟左光斗等人,居然敢议论君上,看来没能取得预料中的战果,心有不甘。
    李选侍与郑贵妃,两人或许有染指皇权的想法。
    朱由校神思转动,片刻后,他问道:“听闻李选侍在慈宁宫待了一刻钟,他们说了什么话?”
    王体乾赶忙回话。
    “听闻是郑贵妃劝说李选侍移宫。”
    朱由校不语。
    “慈宁宫出入人员,你暗中注意。”
    王体乾当即领命。
    “奴婢遵命。”
    李选侍是村妇一般的,光有野心与胆量,但却没有什么能力。
    但是这个郑贵妃就不一样了。
    朱由校不喜欢太聪明的女人。
    尤其是这个女人,还想要分润他的权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王体乾离开之后,慈庆宫外突然传来骚动。
    朱由校悚然一惊,光天化日之下,紫禁城内,难道有人欲行不诡之事?
    (本章完)
    (/bi/286248/17237622.)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