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342章 GPU之年

第342章 GPU之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会后。
    “陈总,我们下一期的投资款.”
    “陈总,六代线的事.”
    “陈总,华为那边的合资公司.”
    京东许冉,展讯范仁勇,京东方刘晓东三人跟着陈学兵进了办公室。
    卢韦冰倒是比较懂事,一句话也没提,但也跟武捷思聊着天,跟着后来来了。
    等办公室的门关上,陈学兵看着几人,脸上全是:钱钱钱,还是钱。
    陈总倒是略显轻松,一个个打发:
    “京东的C轮投资款第二期600万美元,这个月底会按时释放给你们,资阳仓库的钱你们要及时支付,不要违约,这是成渝两地以后的核心中转仓,稳赚不赔。”
    “放心陈总,这件事我们开会讨论过,钱很快打过去,等华西集团把基础建设做完,我们就去开发一级仓,把战线拉到川渝市场!刘总还跟我说,邀请你到我们的上海和广东仓库看看呢!刘总现在就在广州!”
    “有空我去你们的上海仓库看看吧。”
    陈学兵也没谦虚,物流后续的网络化升级,他还真想跟东子说一说,只是有些技术还没出来,没到时候。
    说罢,他看向刘晓东,脸色严肃了一些:“六代线的投资,我会跟合肥、BJ国资委商量,最迟月底就去签协议!另外你回去跟王总说,产线建设不要好高骛远,小屏幕和大屏幕最好是两线并行,交叉前进!京东方的六代线落地,下一步就该扩张小屏幕产线,扩大手机屏幕产量!我已经给你们选好位置了,就在成都!请王总不要忘了,京东方的市场运营我来负责,建线需求你们提,但产线落成大部分还是经济问题,我会帮你们考量的,王总只需心无旁骛搞好研发即可,即使以后要到深圳建线,我也会出面帮你们谈,你们不需要太过上心。”
    刘晓东被劈头盖脸训一顿,开始还有点迷茫。
    讲到深圳,他才琢磨过味来了。
    他是王东生的军师,深圳联系他们,回复的口径还是他定的,听到这话,也明白甩锅陈总的事被人家知道了。
    “额”他讪笑道:“陈总,是不是深圳找你们了?这事我们真是有实力支持我们建线的地方也不多.”
    陈学兵冷脸打断:“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地方上支持的钱,难道不用还么?把自己的生意做好了,有钱了,不需要地方支持,自己就能建线!你们把OLED给我干出来,我保你们销量!”
    这话一出,刘晓东也不敢说啥了。
    几十个厂家在人家手里,人家也说得起这话。
    何况这位陈总去BJ找国资委谈的时候,不止谈了退出的问题,还有下一步的重新入股。
    长征资本的市场化退出,并不代表退出股东名单,而是打算之后用自有资金接手京东方,和BJ国资委玩接力游戏。
    长征走了,股安以后还会进来。
    这件事是陈学兵和BJ国资委的领导单独谈的,领导没有透露口风,具体细则连王东生都不是很清楚。
    他只知道,陈总以后还是京东方的大股东。
    这件事,他们只是管理人,无权决定。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陈总当股东对京东方大为有利,董事会不可能跟国资委提意见,就算有意见,恐怕连股市上的股东都不会答应。
    国资委手上的股份价值现在翻倍的涨,可能也不会答应。
    陈学兵得到了所有大股东支持,对京东方自有强势的资本,但也不想让管理层觉得他这个婆婆太难搞,只是发泄了一下,便缓和了语气道:
    “我是支持你们开厂搞研发的,不过也要对市场股东负责,有整个市场支持你们,才是最硬的牌。”
    刘晓东赶紧就坡下驴:“对,有陈总帮忙,现在我们的腰杆硬了,陈总的决策,我们一定配合。”
    “明年,京东方必须盈利,给股东发一次分红,让大家都看到公司的转变。”
    陈学兵把京东和京东方都打发走了,办公室里只剩范仁勇,和卢韦冰、武捷思两个自己人。
    其实展讯也算是自己人。
    陈学兵和颜悦色起来:“老范,SHLTE公司是我入股展讯的资本金,这事你放心,后续资金我会安排好的,目前合作怎么样?”
    这个合资公司,从展讯(Spreadtrum)和Hua  Wei各取了一个首字母,加上研究核心LTE命名。
    这个公司在上海张江,SH,正好也是上海的简称,这个寓意上海政府十分满意,特意给了一片不错的地块。
    “有进展!”范仁勇眼见刘晓东挨批,赶紧在脑子里搜索着合资公司的信息,而后笑道:“他们做了一个TD-LTE帧结构提案,解决了双模帧结构统一的问题,目前正在跟移动谈,想在新建基站里全部采用双模BBU架构。”
    “哦?解决了?”陈学兵扬了扬眉。
    这个问题早就提出来了,还是他提的。
    基站同时处理两种信号,就像双卡双待,之前这个问题卡在TD3G和LTE的信号时间表不同,放在一起信号会打架,现在双模能共存在同一套设备里,说明信号的时间分布问题解决了。
    如果TD3G基站平滑过渡LTE,能做到换芯不换壳,比起日后重复建设肯定要节约大半的成本。
    “使用这个方案,成本要增加多少?”
    “23%到28%。”
    “嗯”陈学兵略作沉吟,还是摇了摇头:“那起码还要增加五六百亿的建设成本,我看还是等核心的MIMO技术有所突破再谈吧,免得人家以为咱们找个由头抢订单呢,第一批建设都在大城市,起码要半年的时间,如果能在这半年有所突破,也好谈一些。”
    这个当口移动正在下基站订单,除了华为和展讯,大唐、中兴和武汉邮科院的烽火科技都参与了基站建设,这时候提新方案,好像有耍流氓,不让别人参与的嫌疑。
    移动恐怕也不想担责任。
    万一以后国际标准不合呢?
    万一建设达不到效果呢?
    要谈,最好是自己的技术有突破,或者国际协会在4G路线上有了明确的消息。
    “边做边谈嘛!”范仁勇倒是没想这么多,随后想到什么,有些兴奋道:“还有!今年11月,多伦多大学有个学术团队在《Science》上提出了一个DBN概念,叫深度信念网络!这个概念讲到了深度神经网络的建造方法,可以通过分层自学的方法,让计算机能像人类一样层层理解复杂信息,华为和我们都认为这个想法可以运用到信号处理上,通过分析海量的干扰样本进行自训练,实时过滤噪音,如果实现,可以让有效数据通过率提升30%以上!而且这项技术肯定要以芯片为载体实现,双方协商了一下,确定在SHLTE公司里合作研究,并且项目以我们的技术专家为主!”
    陈学兵眼神一亮。
    通信通用技术,无非就是三个方面,信号放大,信号过滤,信号转换。
    30%有效数据通过率,那在国际通信界都是重大突破了。
    不过深度网络神经,海量样本自训练,这两个词组,让他不可避免地想到一个东西。
    AI。
    陈学兵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似若无意地提醒道:“这个模式听起来不错,用GPU来训练效果会更好吧?”
    卢韦冰一愣:“GPU不是显卡吗?固定功能的纹理单元和光栅化模块,这些专用硬件,没法执行通用计算指令吧?”
    他虽然不是搞IC设计的,但现在好歹是公司的执掌者,理论基础他也学了不少。
    范仁勇却啪地一拍巴掌,激动地站了起来:
    “陈总,你可太神了啊!他们现在正在讨论这个问题呢!美国的NVIDIA公司今年提出了一项CUDA技术,就是可以让GPU执行并行计算任务!华为也是查了大量资料才提出来的,你从哪里知道的?”
    办公室骤然安静。
    “这个问题,一定要有了技术基础,才能想吗?”陈学兵丝毫不慌,靠下身子反问道:
    “为什么电脑要单独设置一张显卡?CPU不能计算图形单元吗?”
    他也没等俩人回答,继续道:
    “就是因为CPU核心数量少啊,两个核,四个核,设计得再复杂,面对一堆一加一等于几的简单问题,计算能力再强,也得一个个计算。
    “像图形单元这样的问题,就是若干个简单问题,每个像素需要的计算量不大,数量却很大,GPU集成数千个简化核心,采用单指令多线程模式,可以同步处理海量的相似计算。”
    “这样的处理方式不是跟范总说的信号处理很像吗?”
    陈学兵说着,淡淡笑道:“更何况NVIDIA上个月发布的消息在美国沸沸扬扬,他们推出的CUDA技术解决了C语言扩展接口的问题,允许直接编写GPU计算内核,并且已经编程了一款Tesla架构,可以支持动态分配计算资源了。”
    GPU的诞生,是英伟达公司在1999年正式提出的。
    前几年,GPU仅能执行预设的图形操作,就像一台只能画直线的打印机,没办法要求它解方程。
    但就在上个月,英伟达推出的接口和自研架构,让理论变得可行了。
    他知道这个消息,关注的当然不是广泛的技术,而是英伟达。
    不过并不妨碍他趁机寓教于行。
    “我早就说过要关注科技发展,卢总,你一个科技公司的老总,要把天线架起来,多接受外界的信息!”
    卢韦冰有点头大。
    妈的,今天撞到老大训人的枪口上了。
    不过这个问题确实是他职责之内,之前董事长谈及手机的未来发展,还提过设计GPU,这么重要的事他没关注到,是甩不了锅的。
    “是我的问题,我抽空好好关注一下。”
    卢韦冰说完又略有疑色地道:“董事长,你是不是对GPU有什么想法?”
    董事长这个人,爱学习,但绝不会去学一些无关的东西,他能讲得头头是道,那绝对是对这东西动了心的。
    这个猜测没有任何理论支撑,因为GPU他们的IC部试过学习设计,但根本上不了手。
    连IC部张洪斌这么钢的人,尝试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都说弄不了,而后悄然放弃了GPU设计的计划。
    他这么想,其实就是个直觉。
    陈学兵却笑了起来。
    敏锐,真他妈敏锐。
    老卢这个人,也是培养出来了。
    他沉思一会,缓缓说道:“目前我们对GPU的设计能力还是真空,顶点处理、光栅化、纹理映射等模块,我们根本没有设计经验,而且高端GPU采用的是90nm工艺,设计难度比较大,但是难,不代表不解决。”
    GPU,可是创造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
    从区块链概念就开始富有,挖矿小富,AI暴富。
    AI的未来究竟如何他不知道,但是提供AI训练工具是一定有未来的。
    DBN和CUDA的消息结合在一起,他感觉时间已经到了。
    正好这个DBN概念也是上个月提出的。
    要是这个概念直指AI,那2006年的11月真的算是AI的转折月了。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有些动作也可以布局了。
    “NVIDIA现在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GPU的使用,不仅局限于显像,还可以应用于多线程计算,我们做大数据中心,以后一定用得上,所以GPU设计的问题,要马上提到日程上来,我们要利用好接下来在美国开设的研究中心,高价招募美国的相关人才,并且要派人去学习,把一些设计经验带回国内来。”
    理由有了,方法也有了。
    就是实践起来不知难度几何。
    事情,又多了一件。
    卢韦冰听到董事长连计划都拟好了,心知这件事恐怕躲不过去,只好表态道:
    “没问题,林总已经到硅谷考察,埃摩森的人也带过去了,不过建立研究中心还需要CFIUS(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审核许可,林总说如果顺利的话,明年三月份之内应该能批下来,人员招募的事,我一会就给林总打电话,让他留意,但是作为在美的外资研究公司,招人真的要慎重,一不小心,整个公司都要被遣返国内,甚至可能走不了。”
    陈学兵知道他压力也大,点点头说道:“之前我让你们自力更生,但美国的事情例外,钱的问题,还有合规的问题,我尽量给你解决。”
    说罢,他终于看向了一直一言未发的武捷思。
    “武总,我们集团目前的情况你也都了解了吧?要不,你来给我提点意见?”
    (本章完)
    (/bi/286214/1723729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