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339章 高附加值企业!

第339章 高附加值企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陈学兵琢磨武捷思。
    武捷思亦观察着陈学兵。
    他对目前的工作确实不太满意。
    作为曾经的工行行长、深圳副市长、成功化解广国投危机的金融“救火队长”,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临危受命和力挽狂澜,下海转型商人后,他想重新证明自己的稀缺价值和不可替代性,重拾掌控感。
    一开始合生创展向他抛出的500万港元年薪和2000万股的认股权确实弥补了他在体制内无法得到的物质缺憾,但这家公司的低调和隐秘性注定了他的工作大多在水下,没人关注,没人认可,似乎一切只为了挣钱,再也没有以前高高跃起时获得价值认同的满足。
    55岁的人生还能冲几个浪呢。
    就算还能干10年,15年,总不能只为了给后代积攒财富吧。
    阚治冬来找他时,一句话便戳中了他。
    “老武,这位陈总啊,志向远大!跟着他干工作,让我年轻了二十岁!没想到我人到五十还能再拼一把!”
    他是晓得阚治冬如何走到低谷的,也知道如今的阚治冬在国内金融界又再声名显赫,不仅掌握着国内收益排名第一和前列的几支基金,听说七月份还跟一些业内朋友精准透露了A股的一波低谷和反弹趋势,“证券教父”的名声,逐渐变成了“金融教父”。
    他武捷思才是搞金融出身的,担任副市长的几年,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操盘深圳交易所,引进金融机构。
    要说没一点嫉妒,怎么可能?
    来的路上他听阚治冬说了这个股安集团在做的事情,简直太让他满意,金融,科技,地产,三驾马车并行,产业规划和现有规模都相当大,在地方与上层政策间游走,完全是他施展抱负的梦想之所。
    但越是这样,他就越不能急,要展现自身的价值。
    坐下片刻,任颖递来一杯福建红茶。
    陈学兵稍作抱歉地道:“武总,我平时不喝红茶,这茶也是新的,招待不周,你下次来,我给你备点武夷山的陈年正山小种。”
    绿茶一般喝新的,红茶则大多需要点年份发酵。
    武捷思却摆了摆手道:“陈总,你忙,我也忙,咱们不必客套,来的路上我大概了解了一下你们这个深圳科技子公司的情况,听说现在在搞股份制改造,明年上半年也要开始第一批手机的销售,对吧?”
    “对。”
    “我想知道,你对深圳的核心诉求是什么?是拿更高的税收优惠政策,还是针对你们明年的工业园区开发,拿到连片的便宜土地?还是说.为了你们规划中的后海深圳湾商业地块的优先开发权?”
    “额”
    武捷思做了充分的了解,此时抛出的这个问题,让陈学兵着实犹豫了一阵。
    “都想要,对吧?”武捷思脸上有些莫名笑意。
    “呵。”陈学兵也尴尬一笑,感觉对方眼里自己似乎已经在对方眼里建立起了一个贪心商人的形象,不想让对方小瞧自己,旋即补充道:“深圳湾的开发确实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之一,目的是打造高端房地产品牌的形象,其实我们目前还在考虑总部搬迁的问题,深圳作为备选地之一,我希望下一步各个子公司都能在深圳有一部分核心业务,增强我们集团在地方上的话语权。”
    “看来陈总对政策性利好很看重,换而言之,不想吃亏,甚至想要得到优于普通企业的政策待遇,对吧?”
    武捷思一语中的,连陈学兵一时也找不到反驳之词。
    “算是吧,我们企业所到之处,对地方发展也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这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在我看来.”武捷思抱着手思考了几秒,便掰起手指道:“深圳湾地块,集团总部,科技公司在深圳的待遇,这是三件事,不要混为一谈。”
    陈学兵其实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点了点头,调整了坐姿洗耳恭听。
    “首先深圳2004年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强制招拍挂制度以后,所有商业、住宅用地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经营性用地招拍挂率达100%,这就是杜绝协议转让的硬指标,所以在这个地方,你想拿商业用地,必须要遵守规则。”
    “当然,这里面并非没有优先和特权,就说后海片区,开发需优先保障深圳湾滨海生态带完整性,容积率上限也突破了常规住宅区标准,但需要额外缴纳土地集约利用补偿金。”
    “所以你要想优先拿地,首先要找专业团队把环保方案做好,其次是准备一笔高容积开发的补偿金,招标的胜出机会就会大大提升。”
    “哦”陈学兵听到100%招拍挂率,心里也就不存侥幸。
    那也行!
    既然全公开,那就把方案做好,价高者得吧。
    论竞价,他也不怕谁,深圳地价的利润预期在他心中,没人能比他更大胆。
    08年金融危机地价闪崩的机会也可以好好利用,集中参与一波竞价。
    按照目前股安建设的发展趋势来说,时间正好对得上。
    武捷思看到陈学兵的神色逐渐自信,也微微点头,继续道:“其次是集团总部,其实以贵公司这样的多元化集团,我还是推荐你们把总部设到上海。”
    又说到陈学兵关注的问题,而且上来就定论。
    陈学兵眉头一挑:“何解?”
    “上海的特色,是侧重于国际资源与制度成熟度,外资机构中国总部首选地,金融、贸易领域国际资源丰富,钱多,地相对也多,无论对你们的金融公司和地产公司来说,都具备更高的开发潜力。”
    “从收入的角度来说,上海对于你们的税收豁免也有更大的特权,他们的整体豁免上限要比深圳高3个点以上,你们总部高度控股,各子公司利润大部分是要回流总部的,3个点的差距,可是总体利润差距。”
    “从国际贸易接洽来说,上海自贸区法规体系更完善,从国际人才引进的角度,上海外籍专家的数量是深圳2.3倍。”
    “而深圳这个地方呢,民营经济活力突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领先,地均GDP达上海的2.5倍以上,适合轻资产型总部。”
    武捷思说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有一句废话,留给陈学兵自己判断。
    陈学兵心里本来平衡而纠结的天平也在这一刻悄然倾斜。
    上海是直辖,政策权限确实高很多,金融优势自不必说,地产开发的空间也很大,而且在后期的地价表现来说,也要稳于深圳。
    “奇点的很多业务绑定在深圳,不好搬,那以后还是得两地办公。”陈学兵悠悠叹道。
    “这没有办法,国家都只能把不同的产业优势划分到东南西北,更何况是你们这样一家多元化企业?深圳对科技企业扶持力度大,你们的科技公司如果偏重技术研发与市场化速度,深圳的综合成本优势更显著。”
    武捷思说到这里,话锋一转:
    “而且深圳对企业总部基地用地优先出让,价格折扣能达到30%,你们集团是控股模式,科技公司又在搞股份制改造,我看科技公司正好可以把法人独立出来,在深圳拿到这个政策,为你们科技公司办公拿到一块便宜的土地。”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问题。”
    “你的奇点科技,要在深圳拿到最好的政策,其实很简单,就一个指标:GDP。”
    “这也是深圳唯一的生存指标,近三年深圳GDP以每年一千亿左右的速度发展,今年有望达到6000亿,但是GDP增速不可避免地变慢了,深圳是有GDP焦虑的,所以紧紧盯着这个京东方落地,我听说这个六代线要投150亿?面板企业建线属于高联动领域,150亿落地,最少也能拉动三百亿的GDP,你说在深圳政府眼里,什么能比得过它?”
    “倒也不能这么算吧。”陈学兵反驳道:“深圳之前对京东方的投资承诺是要出资一半以上,这一半的资金,他们投其他项目,说不定能拉动更多投资落地。”
    “那现在呢?”武捷思反问。
    陈学兵干笑。
    现在,京东方股价上去了,银行能提高授信了,BJ国资委也主动了.
    按照新的投资计划,合肥大概出30亿,他出10亿,BJ国资委30亿,剩下的由银行出资。
    没他牵线,深圳想平替合肥是不可能的,他在BJ和BJ国资委聊了足足半个月,双方对3G手机的未来发展达成了一致,BJ国资委是对他操盘的京东方表示看好,可不是深圳。
    不过,搞不好深圳愿意一家出资70亿呢?
    武捷思从政府的角度分析,让他意识到了深圳的心思不是这么容易消退的。
    “投资的资金早就到位了,我是看股市行情不错,想着多挣点钱,把这件事耽误了,现在看来,确实应该早点把这项投资落地了,断了他们的念头.就这个月底吧。”陈学兵说道。
    武捷思这才笑了起来:“对,接下来你才好对深圳证明你公司的实力,你知不知道GDP是怎么组成的?”
    “呃我记得是三种算法吧,比较复杂。”陈学兵也记不太清楚。
    “收入法和支出法适用服务业、投资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你的奇点科技公司,适用生产法,计算公式就是GDP=总产出-中间投入,这不是按照销售额来计算的,而是附加值,就跟增值税原理差不多。”
    销售额不是GDP的保障,高附加值才是。
    日后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从商业本质来说,就是生产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产品。
    武捷思停顿了一下,又道:“按理说手机这样的高附加值产品,同等销售额下对GDP的贡献是比较高的,但我听阚总说你们搞薄利多销,光预售就做到了十万,利润却不高?如果把高附加做成了低附加,你们就完全没有达到高科技产业应有的利润标准。”
    陈学兵皱了皱眉,这个角度的思考,以前他们还从来没有过。
    敢情人家冷淡,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我们投了这么多钱,新产品发布也引起了很大的行业反响,深圳不会看不到吧?”
    “不是看不到,而是看不清。政府和你们没有深度对接,目前你们的生产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潜力,深圳是制度主导的城市,优惠政策的决策是有具体标准支撑的,我猜你们的GDP贡献表现目前并不高,我能不能看看你们的财务报表?你们对接政府的明账,和自己的暗账,我都要,好好操作一下,你们的GDP数据,说不定能翻倍。”
    陈学兵已逐渐点头,但听到最后一句话,他笑了。
    “可以,不过我们就一本账。”
    “一本账?”
    这次轮到武捷思惊愕了。
    “对,一本账。”
    一小时后。
    办公室里多了个卢韦冰,不断小声跟陈学兵汇报着最近审计和人员变动的情况。
    办公桌上的几本资料全部摊开,武捷思坐在桌后最后一遍翻阅总账目表,不住咋舌。
    “你们近几个月的收入增长,不得了啊!这个展讯的服务费,这么高!可持续吗?”
    “展讯是我们最近才收入旗下的控股公司,两边是长期合作的,这项业务起码能持续三年,奇点的服务成本很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靠我们对厂商的掌控,这个服务费,能计入GDP吧?”陈学兵问道。
    “你们对展讯持有多少股比?”
    “51%。”
    “那就把收入分配结构和合作的合同期限做清晰,利润100%计入!光这一项就很高啊!这是利润分成?这家展讯赚这么多钱?要是拟个利益变更协议,把总部持股的利润也计入奇点,一年光这一项.就要超过30亿!”
    武捷思说着,目光难掩震惊:“这真的可持续?”
    这不仅代表着GDP贡献的问题,还代表着面前这位陈总的身价比他想象的恐怖得多。
    光一家控股公司带来的利润,一年就有30亿!
    还没有服务成本.这哪是高附加值,这是超级附加值!不跟卖品牌的差不多了吗?
    哪家的品牌,能卖30亿一年?
    陈学兵还未说话,卢韦冰已十分笃定地插话道:“明年三月以后,这项收入起码要增加两倍,90亿!”
    卢韦冰面上无波,耳朵却竖得高高的,对于武捷思将收益变更的提议内心狂喜,恨不得站起来鼓掌。
    至于他说的明年三月,是昆仑手机逐步开始投产的时间,京东方4.5代线开始生产,展讯Turn-key芯片也要迭代3G了,利润大幅增加是肯定的。
    陈学兵却白了他一眼,道:“这些利润是要投入两个企业研发的,研发投入,不会在GDP计算里扣除吧?”
    武捷思已惊叹不已,连连摇头:“不会!研发费用被视为一种投资活动,计入GDP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部分!90亿.你这项收入要是能兑现,深圳的条件就好谈了!而且我看了你们的进货和生产报表,BOM成本是2760块,对应3999,4199,4499,三个档次的售价,利润不低啊!即使是移动合约机3500元,也有27个点的毛利润。”
    卢韦冰站了起来:“哦,2760是最近的进货合同统计,我们还在谈,还有空间,我们开始大批量生产之前的目标成本是做到2500块,明年年底,要压到2100块以下。”
    “那就太好办了。”武捷思用手指点着面前的总账表,“就这两项,已经过百亿,收入结构再做一下调整,起码能计算出150亿的GDP!而且按照你们的产业划分,可以向深圳统计局申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近年该类别增速考核权重达30%,你们的贡献和华为也不遑多让了!就这条件,深圳怎么敢让你们走?”
    他说着也站了起来,重重敲了敲桌子。
    “按我说的做,你们明年就会成为深圳GDP的一部分!至少要贡献两个百分点!明年二季度统计开始,你们就可以把总部搬迁到上海!吓吓他们!我去帮你们谈,至少把你们的园区地价谈出个半价!他们绝对不敢放你们走!”
    陈学兵对明年的收入早有预期,并未感到太多意外。
    他只是从未站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
    “签这样的协议,对展讯后续的科研投入不会有影响吧?”他皱了皱眉问道。
    “不会,分红以后再按照等比例投入企业,通过合同就能解决,包括奇点投入产生的股权变动也可以通过合同解决,整个过程连账都不必走,但GDP统计是实打实计入奇点和深圳了。”
    “哦这么简单?”陈学兵嘴角咧起:“那明年恐怕要给深圳一点小小的震撼了。”
    (本章完)
    (/bi/286214/1723729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