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332章 陈总的名

第332章 陈总的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兄弟,你真在社会上混过?”
    刘瀚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竟带着一丝天真的希冀。
    陈学兵站在阳光下指点江山的模样实在令人着迷,如果这个人还带着一些和他同质化的因子,那就更能让他看到希望。
    “这事对现在的我来说,还重要么?”陈学兵笑着反问,“关键是投入建设,让大家看得见你的贡献,你在阿坝采了这么多矿,旅游开发项目到了你手里却没搞起来,你说上面盘点你的背景,能作何观感?”
    “你开什么玩笑?”刘瀚顿时不忿:“你到四姑娘山看看!观景平台,环山栈道,景区和213国道的支线公路,哪个不是做得漂漂亮亮?”
    他也借这个机会控股了四川黄龙电力公司把理县和甘堡的水电站资源占了,这事只字不提,反倒振振有词起来:
    绵广高速迎宾大道,瀚龙大桥!武引二期灌区工程!第一个民营风景区,第一家民营水电站,我干得少了?
    陈学兵并不想跟刘瀚争辩。
    刘瀚被清算是时间问题,他现在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
    “还不够,你做得不够大,四姑娘山的吸引力还不能拉动整条阿坝川藏线的经济。”
    陈学兵推开了桌上刘瀚准备好的几份青白江铁路的开发合同,接过阚治冬拿来的资料,摊开在桌上。
    “213国道松潘-茂县段的路面扩建。”
    “茂县沿线修复羌寨集群和碉楼,羊皮鼓舞展演,打造羌文化非遗村寨。”
    “川主寺镇,是213国道与544国道的交汇点,北通若尔盖连接甘肃,南通岷江河谷直至成都,东向黄龙景区,如果544扩建到九寨沟,还可以从这里中转,我计划在这里建一个羌文化博览中心和景区集散核心。”
    “岷江峡谷这里做一个漂流体验基地和观光台。”
    “整体项目以213国道兰磨线为核心,申报「岷江非遗生态走廊」,能把整个九寨沟旅游线的景点丰富起来,提升阿坝整体经济,还可以申请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持。”
    “这些项目我算过了,应该不会超过三个亿,这就是你要帮我做的旅游项目配套,即使超出一点你也不亏,因为这个开发计划是我出钱,你来做,你能跟地方政府谈出什么条件,拿到多少年的收益分成,都是你的。”
    这些景区是灾后重建迅速恢复经济,创造再就业的本钱,也是陈学兵想做而不好做的事情,一是投入太大了容易引发怀疑,二是涉及旅游资源,地方政府谈条件很麻烦。
    但对刘总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
    “收益权给我,你干这个做什么?做慈善?”刘瀚点了根烟,而后散了一圈。
    “我。”陈学兵手指扫了扫都江堰到文川,而后扫了扫整个213国道:“我把都江堰到文川的高速项目接下来,打通,进阿坝交通枢纽文川的通道就好走了,你的四姑娘山旅游也可以受益。”
    “后面的213国道,交通加固我投1.6个亿,应急设备配套7000万,物流体系配套3000万,总共2.6个亿。”
    “这样公路配套就算做起来了。”
    “都文高速,我投两个双向服务区,213国道我投6个服务区,这八个服务区我要十五年经营权,我算了一下,只要你我把基建和旅游配套做好,游客量能翻倍的话,年利润至少可以做到两个亿以上,我投的钱加上你那份,最多四年就能回本。”
    “九寨沟旅游门票贵,川藏线自驾游的投入更高,来这里的游客都有心理准备,物价高个两三倍不是问题,这条线的两端物流站只要搞起来了,交通便利了,肯定是全国最受欢迎的自驾游线路之一,零售卖出去的东西70%都是利润,还有修车和其他配套,都是钱。”
    “你赚景区里的游客,我赚服务区的过客,大家各得一份。”
    “服务区”刘瀚是川省人,自然知道213国道上的情况,而且跑过很多次,要是这条线真的开发起来,服务区说不定真赚钱。
    怎么年赚两亿他还有点想不通,也想象不到全国经济水平提升后自驾游路线的火爆,但以他的思维来看,服务区的东西卖得贵,拿在手里,确实是个下金蛋的母鸡。
    他干笑一声:“陈总的眼光独到,你要怎么修,我听你的,不过你也得答应我两个条件。”
    “什么条件?”
    “第一,这个线路上的物流,我来做。”
    陈学兵一滞。
    刘瀚随即笑道:“我有现成的车队要养活,更何况我来做这个景区,景区也要物资,比你的服务区需求还大吧?我的东西还要让你来送?况且你在这儿干物流,还能干得过我?”
    陈学兵嘴角咧了咧:“行,那我少投三千万,我话说在前,你收费超过市场价,我可不认。”
    刘瀚点头:“还有,景区施工,你要来给我当施工队。”
    “嗯?”陈学兵又是皱眉。
    “呵呵,青白江的铁路被你抢走了,外面怎么看我?总要有个说法,景区对外宣称就是我们合作,我是甲方,你来给我当包工头。”
    刘瀚的解释,让陈学兵呵然。
    这么找回面子,真特么莫名其妙。
    也好,正好有个名义看看工程质量。
    “行行行,我来给你干包工头!不过人我是出不了啊,就是个名义,质检我是要做的.刘总,这可是我出的钱,工程质量必须保证,我搞这个民生项目是成渝经济圈计划里的一部分,天塌了它都不能塌,前期的地勘和选址我来做,不收你的钱。”
    陈学兵小心翼翼,刘瀚反倒是轻蔑地一摆手。
    “我还没听说过哪个敢在我的项目里偷工减料!”
    他赚的是能源的钱,建筑项目是外包的,哪个包工队敢跟他耍心眼子,那是玩命。
    刘瀚话风又一转:“香港的项目你准备怎么玩?有没有房地产项目?能不能合作一把?”
    香港房地产,他其实是有些眼热的,只是不谙其玩法。
    陈学兵愣了一下。
    香港刘瀚.他实在无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不过刘瀚前世在国外收购过铁矿和钼矿,钼矿是稀有金属,他那个澳大利亚钼矿项目好像还是全球最大的钼矿,战略价值很高,在喀麦隆的铁矿项目也占该国GDP的很大一部分,只是后来刘瀚被查,资金链断了。
    他只是一些听闻,不是很清楚,也不想断了这个可能。
    但香港那边.以刘瀚的作风和背景,还不得把那些老家伙搞得鸡犬不宁?
    呵呵。
    呵呵呵呵。
    陈学兵嘴角逐渐扬起,脑子里忽然有些张飞斗李逵的场面出现。
    妈的,老子吃过的苦,好想让别人也吃一遍。
    让干垄断的人去干反垄断,谁干掉谁似乎都不错.
    咳。
    想想虽然很爽,但似乎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思考一番,而后还是摇了摇头:“香港的项目是互联网为主,而且08年之前一切求稳,先把这个项目合作好了,有合适的机会,我会通知你。”
    刘瀚眼睛一眯:“兄弟,你可不要看不起我,咱们合作,那是强强联手。”
    陈学兵干笑。
    “不敢不敢!”
    从茶馆出来的时候,天已经下起小雨。
    “没想到,刘瀚还真被你唬住了。”阚治冬发笑:“他要真联系了那位,你怎么办?”
    今天最大的危机并不在刘瀚翻脸,而是陈学兵如果真的走入那位的眼帘,那以后恐怕逃不了厄运缠身。
    从阚治冬的角度而言,也并不希望陈学兵打上什么印记,他见过太多的大起大落,以陈学兵的商业潜力,独善其身才是长寿的秘诀。
    “他要是个聪明人,就不会跟那位提到我,有些事情我可不是忽悠,我的作用比他大得多,我要是入了股,以后他连汤都喝不上,反过来他自己和我合作,反倒是多了一条赚钱的路。”
    陈学兵忍不住拍了拍屁股,感觉像被黄泥巴糊上了。
    柳传,刘瀚.
    这些人,他从情感上不愿牵扯,但不干净的人岂是一个两个。
    时代的路总共一米宽,他总不能只在那0.3米的范围内走。
    如果能打造好一把护己的手柄将之合理利用,其实也是锐利无比的刀。
    而且是宝刀。
    就像刘瀚在澳大利亚的钼矿,他今天在酒店回想刘瀚前世轨迹时反复查询过这个信息,根本想不通刘瀚是怎么能在2010年前后让澳大利亚的外资审查委员会通过项目审批的。
    这可是五眼联盟国家,而且是打破敏感领域市场壁垒的事情。
    必然有些犀利的手段。
    想到这里,陈学兵也释然了。
    沾上就沾上吧。
    时代里总有些坎坷,若避不开,便踩着它跳得更高一些。
    事情的传播,只用了两天的时间。
    猛龙过江!
    瀚龙集团退出了!
    股安建设集团接下青白江专用铁路的筹建!
    刘瀚当然也不愿意吃这个暗亏,专门请成都公益协会组织了一个白内障青少年捐款的慈善晚会,瀚龙集团主办,邀请陈学兵参加。
    陈学兵到场,很给面子地捐了200万,拿下头筹。
    瀚龙的总经理也专门介绍了到场嘉宾里的陈总:国家项目战略投资者,金融界领军人,重庆、安徽战略合作者.
    光名头就念了一分多钟。
    瀚龙即使吃了个瘪,也不是在小瘪犊子手上随便吃的。
    陈学兵也无所屌谓,爱夸就夸吧,反正不是我说的,不服的你们来找瀚龙。
    只是请来的报媒还给陈学兵和刘瀚端着酒杯笑谈的十几秒钟拍了好几张照,第二天便大肆见报。
    陈总捏着鼻子喝了这碗馊汤。
    但在短期之内,这碗馊汤于股安集团在四川的行走,无异于大力水手的菠菜。
    次周周一,《成渝物流通道建设专题协调会》重启。
    陈学兵和一位戴着眼镜的黝黑中年一起入场,川渝两地的企业领导热情鼓掌。
    陈学兵很客气地与大家一起鼓掌,而后介绍和他一起来的另一位陈总。
    “鲜厅,刘主任,这位你们都熟吧!”
    “陈总,好久不见!”
    鲜厅长起身笑着握手。
    是与陈学兵旁边那位。
    黝黑中年叫陈贵林,四川华西集团的总经理。
    四川华西始建于1950年,是由建工部一局、建工部西南工程管理局、四川建设厅三大系统共同出人出资创建,总资产近百亿的国企,下辖几十家建筑企业。
    刘主任笑意深邃:“没想到陈总初入四川,手笔这么大,把咱们的省二建公司收购了!”
    一颗重磅炸弹,会场议论纷纷。
    陈学兵呵呵笑道:“入乡随俗嘛,咱们也挂个四川企业的招牌,免得以后被排挤。”
    省二建公司,是华西集团名下十五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号码企业之一。
    实际上内部人员并不多,也就几十号人,不过创立得早,早年也接手过一些项目,资质还比较齐全。
    “陈总出价慷慨,又愿意帮我们解决部分退休返聘专家的名额,加之是来川投资,经与国资委协商,同意将这块牌子划拨给陈总。”陈贵林笑着解释。
    这块牌子,陈学兵出了三千万。
    并且华西是地方少有的拥有大量退休员工的企业,股安解决华西退休的80名技术员工返聘上岗名额,算是给华西内部带来了福利。
    三年起聘,待遇与华西企业内一样。
    当然,返聘也是要进行技术面试的,第一批只招拥有五年以上高速建设经验的老员工,年龄限制60-65岁。
    陈学兵看着鲜厅长,似笑非笑。
    “厅长,咱们和华西以后就算是合作企业了,川地这个码头,我们算是拜过了吧?”
    鲜厅长哈哈大笑,而后伸出手。
    “你们股安这个码头,拜得气魄十足!想必陈学兵这三个字,很快要响彻川地了!都文高速的项目审批应该很快就能通过,合作愉快!”
    (本章完)
    (/bi/286214/1723730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