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305章 第二个钱包(上)

第305章 第二个钱包(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几天的时间,双方就合作的事情进行了一番交流,把一些能敲在纸上的事情签订了合约,其他的则放进了合作备忘录。
    合约部分:
    ·苹果对奇点开放供应商名单,建立紧急产能调配通道,当一方遭遇断供时可协商调用对方30%的合约产能,但不得直接向供应商妨碍苹果产能优先保证协议。
    ·专利互认:交叉授权触控交互等23项基础专利。
    ·奇点科技承诺麒麟手机在五年协议周期内暂缓美国和英国市场拓展,昆仑OS开源代码不包含针对美国市场的系统服务。
    备忘录部分:
    ·双方共同制定《移动应用开发白皮书》
    ·建立联合技术委员会(JTC)协调API标准
    ·定期交换3G/4G演进技术预研成果
    内容比较简单,相互制约无非就是一些合约上的违约金而已,双方都没有给对方太多限制。
    有了这些东西,部门级的沟通渠道就有了,相互咨询个问题什么的还是比较方便。
    至于能否真的长期合作,还得看各自的发展,或者需要加深合作的地方,也得在事上见。
    不过这个“联合技术委员会”,陈学兵是认真的。
    不仅要搞,还要认真的搞。
    奇点要由此在美国建研发中心了。
    这是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它要承担的职能将非常庞大。
    乔布斯得知陈学兵的决策,并没有因为双方协议而提出异议,也没有怀疑,反倒是给予了肯定,称这是实现全球策略“唯一明智的选择”。
    和聪明人谈事情,沟通成本要低很多。
    乔布斯去了几次弘法寺,似乎也收益颇多,整个人气色看起来红润了一些,在深圳四处逛了逛,对中国的成见低了不少。
    声称要重建苹果中国。
    并且在陈学兵的安排下先后见了前来拜访的雷军和马云。
    马云是慕名而来,军子可是真崇拜,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上来对着五十的乔布斯语无伦次:
    “我看着您长大!”
    高交会第四天晚上,陈学兵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
    张副部长打来,有些匆忙地询问他最近是否和郭台铭有过“特殊”的交流,有没有示意郭去找什么人。
    陈学兵心有所感,于是把和郭台铭的接触过程完整叙述了一遍,表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示意。
    张副部长听完才高兴起来,说出席高交会的领导很关心此事。
    随后,领导的秘书打给了陈学兵,说领导想约他到五洲宾馆谈个话。
    陈学兵自然是不能拒绝,到五洲宾馆觐见。
    这位负责过WTO知识产权谈判的女领导很和蔼,也没有什么秘不可宣的对话,只是询问了一下中国3G是否可行,又表示想看看他的新产品。
    陈学兵拿出麒麟手机讲解,也讲起了TD技术最近的一些演进和展讯的研发方向,俩人聊了一个多小时。
    领导听得很高兴,直至最后才说道:
    “ECFA对我们很重要,中国有你这样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在关心这件事情,未来有希望。”
    “你有向上沟通的渠道,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多交流,多沟通,争取支持,谋而后定。”
    听话听转折就行了。
    领导有水平,一个小时的谈话,真正的意思就在最后四个字。
    陈学兵听到“谋而后定”四个字,知道姓郭的恐怕是告状了,站起身不卑不亢地表态道:“明白,以后涉及外商,只要对方识抬举,我尽量谨慎。”
    领导不禁笑了一声,又有些欣赏:“这棒小伙子,有我当年的风范。”
    陈学兵也乐了。
    此子类我。
    这才是领导的最高夸奖。
    10月17号,乔布斯上了回国的飞机,月底再至上海。
    陈学兵也立刻回了重庆。
    这段时间其实有很多记者等着采访他,柳传和马云也在邀请他加入企业家俱乐部,甚至曾经加入的广东重庆商会也莫名奇妙给他安了个荣誉会长的名头,想安排人给他做个财富轨迹一类的个人简介,陈学兵都婉拒了。
    如今财富崇拜现象加剧,近几个月他的地位飞跃太快,似乎一下就从一文不名到了商界领袖的地步,他虽不及黄光裕那种抛头露脸的人物这么如雷贯耳,但关于他的新闻动辄上亿,很多人都把他幻想成了那种隐藏多年的超级富豪。
    实际上他是真没钱。
    钱都在股市的预期里,还没到账。
    债主多得要死。
    投资合同,合作公司,生产规模和公司编制的扩大,还有那张信托牌照,哪哪都等着找他要钱,国开行7.5亿的贷款还挂在控股集团头上,重新做资产评估有一个税务和会计周期,短期内再贷款是很难的,眼下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省,要么融。
    陈学兵选择了第三条本不存在的路:挺一挺。
    挺到明年三月底,京东方的第一笔投资释放出来,就是财务状况的转折。
    只要他一直在挣钱,路子就很多。
    “一个男人应该有三个钱包,第一个,是你实际上有多少钱;第二个,是你的信用,人家钱包里的钱,你可以调动多少;第三个钱包,是人家认为你有多少钱。”
    老法师的话回荡在耳边。
    第三个钱包现在掏不得,那是融资能力。
    不过,是时候把第二个钱包掏出来了。
    10月18号。
    重庆,纽约46,股安集团高管会议。
    各方面资金情况汇总。
    阚治冬:“银行募资渠道我们找了三家,民生银行和平安信托合作的「非标理财计划」,光大银行重庆分行的「阳光理财T计划」,兴业银行总行的「准信贷资产证券计划」。”
    “谈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渠道费3.5%,年利息13.5%,相当于我们借款20.72亿,到账20亿,每年支付资金成本约2.8亿,大概在25号之前能全部到账。”
    “这笔资金我们要自己承担风险,账面亏损超过两亿,我们要及时补充保证金。”
    “社保基金和中央汇金的要求是20亿社会资本和我们的两亿自有保证金验资后打款,资金由社保理事会监管。”
    “这笔资金风险殿后,相当于风险还是我们承担,如果前端资金撤出,这笔资金就要撤出。”
    陆晓春:“重庆企业债务包现在已经谈妥1.2亿的还款,目前到账3300万,按照计划,月底我们可以再收到2000万,实际情况说不好。”
    “八月初,我们已经派人协助春瑛特钢做债务重组,现在已经说服了股东做联合担保,正在向农发行申请专项贷款,如果成功申请下来,我们有望两年内收回这2.2亿的债务和200万的金融咨询费。”
    陈学兵听到这里才插话道:“钢铁行业现在供需两旺,明年可能会到高位,必须尽快帮助他们生产线开工,我们股安建设现在正在修大楼,可以利用这个名头介入一下,帮忙签个材料预订合同,推动一下银行那边尽快放款,咱们把人家救活了,以后钢铁供应也多一个助手。”
    “咝。”于春尹闻言抽了口气:“特钢.主要生产的是结构钢和工具钢啊,做工业模具、汽车、医疗器械、轴承方面的,建筑使用比较少。”
    “我知道。”陈学兵笑道。
    在场的人眼神都莫名了一下。
    陈学兵咳了一声:“不要瞎猜,接着说。”
    徐进这才接着汇报道:“从九月到现在,我们收益很高,盈利3.2亿,加上渝富借我们那笔钱,总资金规模刚刚达到20亿,我们自持有5.83亿,但现在要开放退出渠道撤出盈利,卖出股票可能会有部分损失,市场上很多眼睛盯着我们,我们一卖,风向上可能也会有变化。”
    陈学兵摆摆手。
    “不急,给你两个周慢慢撤出,渝富的钱要全部退出来,这笔钱要还了。
    “西南证券要负责保密,不能透露一丝一毫的动向,否则下一笔42亿资金入市,我们要另选券商。”
    徐进迟疑了一下:“一号基金也撤出?”
    “嗯,全部撤出,现在客户都赚了好几倍,不需要留什么保证金了,快到11月了,马上财务翻年,基金收益也要重新计算,500%以上的收益率已经够了,今年我们妥妥的第一,国家队资金马上进来,我们接下来也暂不开放募资了。”
    陈学兵本打算把客户的盈利资金留在里面,但单方面撤出会造成信任问题,而且后续收益也不好计算。
    他的盈利都撤了,客户的盈利还充作本金,继续按40%分成给他就不对了,基金的会计程序就不对,那就得重新签投资协议。
    反正下一步大基金进来,其中一半的钱是固定利率,收益会很高,手里留太多募资的钱也没太大意义,这个时候不妨爽快分钱,搞一次收益兑现,大家都高兴一下。
    阚治冬闻言皱了皱眉:“渝富的钱.暂时没必要撤出来吧,他们也没催我们,何总还经常来长征资本打听市场消息,大家都挺熟的,那笔钱我们可是全收益啊。”
    陈学兵嘴角咧起:“不还人家,我还怎么借?那笔钱不仅要还,还要给利息,给两千万。”
    说罢,拍板。
    “关于42亿产业资金的用途,22亿进股市,京东方那边我已经谈好了,投资10亿,定向增发,每股作价5.2元,蔡总安排三名财务专业的董事入驻,在其中挑选一名财务副总,另外协助长征资本联系ARM中国公司,表达投资意向,如果进入谈判,奇点要派一名副总参与。”
    这话一落,蔡志坚和卢韦冰双双头大。
    “董事长,我手里真没人了,现在协助春瑛特钢债务重组的人都是我好不容易才找来的。”
    “董事长,我也没人了!奇点要改组集团,全公司忙得前脚打后脚,上个月在上海招进来那批管培生我都想用上了,上哪找一个副总参与谈判啊?”
    陈学兵靠在座位上,长长叹了口气。
    “同志们,抓紧培养后备人才吧,明年集团还要加速膨胀,我不想再听到没人这种话了。”
    “提前定个目标!明年!完成储备资金和核心资本的积累!公司管理人员架构扩大三倍!”
    在场纷纷点头,表示收到。
    之前董事长四处招人,大家还提意见,怕过于臃肿,现在集团和奇点公司都开始人手极度吃紧了,长征资本只是堪堪够用,很多项目,新人也还顶不上去,只能在外面找高手。
    于春尹却感觉自己在场有点多余:“我们.暂时还没有必要扩招吧?”
    陈学兵微笑:“嗯,没啥必要,到时候上百亿的项目压过来,你们要是顶不上,我买一家建筑公司把你们收购了就行了。”
    于春尹顿时骂骂咧咧:“你要这么说,我按十倍扩招了!到时候几十个管理层,几百个施工员,你别说我浪费!”
    陈学兵摸了摸额头:“算了算了,等我忙完这段时间,我来上手调整,你要给现有管理做好心理建设,原有人员的职级可能要重新调整。”
    话落,参会的总工汤乾坤拿起水杯掩饰神色。
    梁晖也有些紧张,但咬了咬牙,主动道:“董事长,我能力不够,这个副总.你给我下了吧。”
    梁晖主动表态,财务总监萧海东和行政总监何月也有些坐立不安。
    进集团的时候董事长跟他们俩谈过,目前的岗位只是暂定,以后公司扩大,关于是否能履行现行职务还要重新考核,只保证合同期内薪资待遇不降低。
    他们都以为至少是三五年的事情,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要来了。
    陈学兵也陷入沉吟。
    公司发展过程中,有些必要的岗位是不能等人的,不是谁都能上来就招到一个蔡崇信,所以当初招人定岗的时候他也没有犹豫,现在规模扩大,同等岗位的职权大幅度提高,管理的人也越来越多,难免要换一些人。
    眼看已经第四个季度,接近年终,又得花点时间调整内部管理了。
    调整归调整,人心也要稳。
    董事长的手指在桌上来回敲打一阵,说道:
    “岗位调整的事,大家不要过于担心,高管层我会抽时间单独约谈,老员工的付出不会被忽视,但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大家工作之余多学习,我跟大家保证,同等能力的岗位竞争,我会优先考虑老员工。”
    (困困困,先睡一觉,明天多写点)
    (本章完)
    (/bi/286214/17237327.)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