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宣战!
陈学兵和任证非谈的事情并没有惊动里面的人。
会议室里一直聊到快天亮。
武平出来的时候,一脸兴奋,不断说着“很有收获”。
回去的路上,陈学兵和武平、陈大同、周光平、张浩同坐一车,连展讯的技术员都被叫去打车了。
这两辆GL8是奇点买的,驾驶员也是奇点的,陈学兵瞥了司机一眼,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那个年代出身的应该也懂不了什么技术,这才说道:
“我准备和华为合作研发LTE,他们的技术,可能估值十几个亿,我们对技术估值确定以后对等出资。”
这句话,把四个人渐起的困意都炸醒了。
“啊?他们有价值十几亿的LTE技术??”周光平一脸懵。
摩托罗拉多年坐享其成的工作环境,还是让他少了一些斗争意识,完全没发现华为藏得这么深。
他刚才提到的两家公司绝没有这么值钱,还摸不到“亿”这个单位。
张浩倒是觉得理所当然,很多国外公司都有技术保密制度,没有成熟之前外界只能从核心人员的技术论文发表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要是人家刻意不发表,你欲知无门。
武平则是惊住了,陈大同也有些惊疑不定地猜测陈学兵的意思。
陈学兵不是讨论干不干,而是商量怎么干,于是很直接地问道:“武总,陈老师,展讯要作为我方技术的研发主体,有两个合作方式,一种是我股安出资,技术有偿授权给展讯用,年授权费会很高,后续的技术产出也要付钱给合资公司,一种是我注资展讯,展讯出资,作为直接拥有技术的主体,你准备怎么选?”
武平听到这话,表情开始平静下来,思索着进退。
张浩倒是先开了口。
“我觉得你们的讨论还得基于对方的技术成熟度,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非同小可,理论上,能通过空间复用将频谱效率提升4倍以上,以后还有可能通过不断地研发深入开发,我想不管是3GPP提出的LTE,还是北美目前推崇那套WIMAX的升级4G方案,都是要用上这套技术的,只是依赖程度有大有小,如果华为不傻,那么预研的主要方向应该集中在这方面。”
陈大同立马赞同:“对,我们股东里还有联发科,你要干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有权知情,保密工作可不好做,即使要做,也要先赶走联发科!”
“倒不用急,合作的事,联发科知道就知道,具体技术别透露就行了。”陈学兵也被这话转移了一些注意力,更加确信了“TD-LTE”这个先知有价值。
“目前国际上讨论的4G方案只有这两种?”
张浩几乎不假思索道:“应该也只有这两种,一个标准的背后是无数的历史沿革和专利积累,不仅要考虑到技术优越性,还要考虑全球通信工作者的持续研发能力,WIMAX虽然是异军突起,但背后其实是有IEEE协会多年的研发基础,不过从历史投资来看,LTE是WCDMA技术的平滑升级之路,能保持大多数开发者的利益,而且LTE理论上只能上网,不支持打电话和发短信,还能维护全世界庞大2G网的利益,我看LTE应该会获得大多即得运营商的支持。”
陈学兵恍然。
怪不得,那时候一打电话手机就会跳到2G网,应用程序也会断网。
不过后来好像解决了,应该是技术突破了吧?
“不过.”张浩又犹疑道:“美国的CDMA2000是3GPP2标准,和3GPP的底层技术不同,如果采用3GPP的LTE,美国就失去了自己完全主导的标准,以美国的强权,会不会强推WIMAX这个标准,大家心里都没底。”
“哦”
怪不得,老三在4G时代直接没了。
这么想想,前世WIMAX从横空出世到宣告失败也没多久,LTE的路线确认,时间上还是比较紧的。
“那TD技术呢?有可能成为LTE的标准之一吗?”陈学兵又问道。
周光平笑着接话:“我们一晚上讨论的不就是这个吗?可能性非常大!而且通过大带宽和载波聚合,MIMO技术,加上频段和覆盖的改进,能够大大改善TD3G的性能不足!中国主导的4G标准啊,想想都让人兴奋!”
陈学兵心中的升级思路逐渐明确了,脸上也浮现微笑。
一套一以贯之的通信标准开发下去,能解决好多专利问题。
还好国家在通信标准的早早布局,要不连系统开发都不敢想,人家一句话,直接把你通话上网功能都给卡断了,CPU,基带,手机上的一切,让你用啥你就得用啥。
商人做到头,还得靠国家强大。
若是那个武力充沛的中国.他能做的就更多了。
想到这里,他逐渐心安,这种憋屈的时间并不会长久,十年,2016,自南海之事以后,一切皆可明牌。
思绪逐渐回到当前。
“3G研发要加快,抓紧把华为的技术支持变现,我们要正式和大唐宣战了。”
这话,让四人的神色都是一紧。
技术结果上要超越大唐容易,他们其实早就实现了。
但要完全绕过大唐,还是不太可能啊,部分基础专利还是受限的。
“什么时候?”武平问道。
“明”陈学兵说着又停顿下来,意识到已经是第二天,看了看表,笑道:“你们睡个觉,一觉起来,就能看到咱们的战书了。”
这么重要的晚上,他却在隔壁办公室睡觉,为的就是精力充沛地迎接今天。
“这么快??”武平愣住了:“那我们要不要先回上海?”
陈学兵轻笑摇头:“你和陈老师好好休息,上海有容总在。”
早上8点半。
上海,张江。
大唐的律师团队到达上海的第三天。
一辆金杯车在上班时间准时到达展讯楼下,五个人下车,准备继续进行这场注定不会有结果的谈判。
看到门口人来人往,注视他们的人很多,金主任颇为满意,吩咐同行人员:
“今天是最后一天,一会做好谈判纪要,进去的时候注意精气神,要让他们的员工都知道,展讯必输无疑!”
他们上次吃了亏,这次有备而来,此行就两个目的:
一、完成所谓的非歧视谈判,不给展讯找ITU闹事的理由。
二、影响展讯的士气,让他们的员工恐慌。
一群人夹着公文包昂首挺胸地走进展讯大门,旁边的展讯员工低声议论。
金主任脸上略带微笑,看到一楼大厅聚集的人很多,准备从人最多的地方穿行而过,引发更多议论的声音。
但刚进去,就听到咔咔咔的声音。
有人在拍照。
拍的不是他们,而是坐在一张高脚凳上的容显文。
容显文脸上自信微笑,声音在大厅回荡:
“大唐电信将FRAND谈判武器化,为的是保持3GTD的技术霸权地位,我方已经向上海政府请示,上海支持我们向国际通信组织提起申诉,并发起技术垄断的法律诉讼,前两天我们也接受了BJ报纸的采访,今早应该会登载文章,希望这一次维权,能够推进国家《反垄断法》的立法进程。”
“哦。”容显文瞥到外面走来的一行人,道:“大唐的律师团队来了,谈判具体条款的问题,你们问他们吧。”
刚进来的金主任感觉不对,想撤。
但已经被一帮记者围了上来,话筒差点塞进嘴里。
“你好,你是大唐的律师代表吗?”
“听说你们在此次谈判中提出捆绑非标准必要专利,扩大收费基础,变相提高实际费率,是这样吗?”
“你们禁止展讯在合作技术上集成第三方技术,否则视为违约,触发惩罚性赔偿,是想让展讯放弃3G研发吗?”
金主任扫眼一看,面前的话筒上全是上海媒体的标志。
《上海日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
被阴了。
上海肯定也插手了。
这两天展讯浓眉大眼的一声不吭,对谈判也没有提出异议,居然偷偷把他们的谈判条款呈给上海政府了!
他立即一边后撤一边说道:“谈判内容属于商业机密,请媒体的同志不要擅自误导,否则我方保留法律追诉.”
这些报纸可是政府通知过来的。
上海啥地位?一帮无冕之王,会怕你一个外地人追诉?
“听说你们还要求展讯全球芯片销售均在中国法院裁定,且争议必须在BJ知识产权法院管辖,这在国际公约上合理吗?”
“我们拒绝回答!”
金主任一边怒吼,一边匆匆转头回到车上,拉上了车门,掏出手机火急火燎地打电话。
“喂!真总!我们被上海的记者给堵了!我刚听说他们还联系了BJ的媒体!”
那边传来沉声:“我已经知道了,马上召开董事会,你们先回宾馆休息,等待董事会的下一步决定。”
深圳,赛格58。
陈学兵暗戳戳准备了几天的进攻,在这个早晨打响。
任颖十点钟给他找来了几份当天发布的报纸打印稿。
《通信产业报》:《TD现网性能白皮书》,行业权威定性技术争议。
《财经》:《展讯科技或将反诉大唐电信,技术霸权应不应该存在?》
《21世纪经济报道》:《实验室数据≠现网体验:展讯炮轰TD商用化“皇帝新衣”》
《华商报》:《国产标准之殇:政策保护是摇篮还是牢笼?》
这些都不够犀利。
本次充当先锋的,是BJ一家以冲突性、批判性叙事著称,擅长从民生视角切入公共议题,且绝不让赞助商失望的良心媒体。
《新J报》,用一篇大版面报道发起了冲击。
——《国产3G标准实测速率不足承诺一半,消费者恐成“小白鼠”?》
全篇分为四个板块。
1、民生痛点切入:用户体验对比
对比BJTD-SCDMA试验网与上海WCDMA测试网的消费者体验:
“BJ中关村TD测试用户反馈,视频通话平均卡顿3次/分钟,而上海陆家嘴WCDMA用户可流畅观看世界杯直播。”
匿名运营商人士称:“他们的TD终端很容易发热,续航仅为WCDMA手机的60%!”
2、数据质疑:
“大唐宣称TD峰值速率1.6Mbps,但奇点科技实测多场景均值仅0.5Mbps,不足承诺值三分之一。”
BJ邮电大学李教授接受采访时说道:“TD的时分双工特性在城区多径环境下存在天然劣势,大唐对外口径过度夸大了技术成熟度,却又未能在最新的技术测试中证明。”
3、产业影响:
拖延发牌的成本或将转嫁消费者。
国产手机厂商陈某认为:“3G手机的技术迭代非常全面,若3G牌照继续延迟发放,国内相关配套技术得不到发展,3G手机的国产软硬件供应将被国外厂商甩在身后,厂商们将被迫采用大量国外供应,成本将由国内用户买单。”
据悉,信产部一直把国产3G通信标准寄望于大唐电信,由于大唐的研发不力,国产3G迟迟未得上马。
4、追问大唐主导地位的合理性:
投入百亿的“自主标准”,是否应优先保障技术可行性而非政治符号?”
对比韩国CDMA发展史:“韩国政府1996年强制推广CDMA,但2002年即转向WCDMA,我国需避免重复代价。”
结尾设问:“我们是否需要用2008年奥运会通信风险,为单一技术路线买单?”
刁钻犀利的言辞,还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风格。
十分对得起陈总百万捐赠费。
这报纸还非常省心,除了引用一句陈学兵的原话,洋洋洒洒的两三千字,根本没用上陈学兵提供的其他数据,自己搞来了一堆大唐的黑材料。
但陈学兵看到这份报纸最后的几句话,皱起眉头骂道:
“妈的.明里暗里的指向WCDMA,几个意思?不会是顺带收了其他人的钱了吧?”
“要不要我打个电话给他们问问?”任颖道。
“不用了。”陈学兵也知道这家媒体的尿性,摆了摆手道:“今天提到的这些情况信产部早就有数,再怎么打,也不可能放弃TD的优先地位,无非是给大唐增加点压力而已,接下来就等大唐反击,我们再把掌握的技术逐一发布,让信产部看点狠活,给我们自己正名。”
说着,他手指叩了叩桌子:“我们是专利霸权的受害者,姿态上要被动,但反击要狠辣!对了,以奇点、展讯合作者的身份,把我们开发的手机系统的事情也宣布出去,就对标他们那套Arena,全方位给他们下战书。”
任颖愣了一下:“昆仑也拿出来给展讯打舆论战?”
“嗯,他们不是前几年还合作了科泰世纪开发手机系统么?就说我们早就憋着劲在技术上全面反超大唐,研发手机系统很久了,借这个由头打个广告,我看正合适。”
陈学兵反复琢磨,觉得这其实是个好机会,一是提前宣传,二是把昆仑的诞生包装成一场技术对抗的产物,在西方眼里,攻击性也会低一些。
“可是昆仑现在还是Linux的通用内核啊,我们直接宣传为系统.到时候会不会被质疑啊?”任颖皱眉道。
“看来你对这方面的学习还不如我,UI和应用框架等用户态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是用了Linux的底层硬件抽象层(HAL),而且对HAL的电源管理和进程调度、输入系统等都进行了修改,这个内核已经不是通用内核了,而是真正的手机内核,现在我们还在开发自己的软件开发工具包,这其实已经算是一个独立分支了,称之为系统,没什么问题。”
说着,从桌箱里拿出一部手机,摁亮了屏幕,放到桌上。
“一个手机系统的开发需要很漫长的过程.知道这款手机的系统叫什么吗?”陈学兵笑道。
任颖凑近看了看,摇摇头。
“好像.黑莓?又不像。”
她也在疯狂学习,有股安这个平台,见识越来越广,但仍然认不出来。
也不可能认出来。
这就是一台工程机,根本没有发布到市面上,是陈学兵让林斌找了好几个渠道才从HTC搞来的。
“这个系统叫安卓。”陈学兵笑道:“已经开发了快三年,他们的创始人鲁斌很有想法,一开始想开发用于数码相机的操作系统,后来转向智能手机的领域,跟我们用的是同样的Linux内核,做到现在,也就做成这样。”
这就是安卓如今的模样。
他们的创始人在苹果发布之前没有意识到触屏时代的到来,最近和HTC联合测试的工程样品仍是基于键盘操作。
任颖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下。
“同样的内核和我们的操作逻辑相差很大啊。”
“内核管的是运行,核心功能和操作逻辑在用户态,从使用Linux,到兼容Linux,再到替换Linux,要经过数年的调整。”
“啊?”任颖惊了一下:“我以为你会把HAL完全变更之后才发布呢!那根据LINUX的GPL许可,你对内核的修改是必须要开源的!”
编程她不太懂,但LINUX的开源规则她可是查过的。
“当然要开源啊。”陈学兵理所当然道。
“我们做了这么多东西,全都开源?”
“嗯。”
“UI也开源?”任颖感觉不可思议。
“那倒不用,UI和应用框架运行在用户态,通过进程通信和内核交互,没有直接链接GPL代码的东西是不需要开源的,我们可以无偿给别人使用,也可以随时叫停。”
“哦”任颖松了口气,随即可惜道:“那我们对内核做的这么多修改,直接开源给别人用?”
陈学兵笑道:“系统,从来就不是几个代码的竞争,成功需要一个庞大的应用生态,我们连这点好处都不给,怎么让开发者参与进来?开发者要刷机,要自由,我们不能给开发者制造障碍。”
“那手机厂商来抄我们修改的技术底层,自己开发UI怎么办?”
陈学兵神秘一笑。
“那可不是想抄就能抄的,商用和非商用,有很大的区别。”
(本章完)
(/bi/286214/17237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