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锁定订单
一小时后,市政府。
俩人聊着走近。
“这个超市,引进得不错。”
“我一直非常看好胖东来,不过那些企业的扶持要一步步来,现在上架的只有二十几家厂的产品,大部分还需要整改产品和产线,胖东来现在这个店的年销额.我预估最多三四个亿,还在打口碑的阶段,他们的销量要真正搞起来,估计还得等大店开业。”
“三四个亿?一天百万,非常不错了!我看更大的意义在于重庆服务业的一次整体升级!”
“您可别抱这么大的期待,服务业全面升级是全民消费保障意识的提升,要很长的时间,我看短期内引起服务业的集体抵制倒是有可能的,到时候您可得发挥一下政府强权。”
“政府强权.呵呵,我看你话里有话。”
办公室的门一开,黄领导进入,陈学兵跟在后面,桌上横七竖八摆放着的资料,还有些未曾收拾的狼藉。
陈学兵瞥了一眼,几本资料上有“芯片产业”、“通信”一类的字眼。
他果然没猜错,这几天,老黄收集了不少情报。
黄领导也没避讳,还从桌上挑了一本《重庆六大产业规划》递给他。
陈学兵翻开看了看,油墨香扑鼻而来,明显是刚刚打印封装的资料。
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工、材料、能源。
电子信息。
这个部分里面,还包括了“3G”和“通信”。
看到这里,陈学兵扬了扬眉,轻笑调侃。
“没有金融业?”
黄领导懒得跟他开玩笑:“金融是服务于产业的!”
陈学兵沉默了一会,甚是直接地道:“展讯不能搬来重庆。”
“我知道。”黄领导头也不抬地道。
“你知道?”陈学兵有些诧异。
“不就是上海拿了一堆条件拉着展讯吗?阚治冬的事情我能知道,这事我就不能知道?”
黄领导的一句反问,搞得陈学兵有点哑然。
也对,人家就是上海调过来的,要把展讯摸个底朝天,并不难。
“也不止这些,还有市场原因,重庆只能搞PCB(电路板)制造,没有完整产业链,展讯来这里,根本施展不开。”
“那倒未必。”黄领导笑了一声:“重庆的制造基础没你想象的这么薄弱,明年我们就要引进一批电脑生产,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将是前所未有的,不光是企业政策,还有个人政策,个人所得税,我们最高可以返还16到18%,除了中央所收的部分,我们全部返还,这些优惠,我打算把3G通信产业一起加入进来。”
咝。
陈学兵吸了口凉气。
个税返还??
这个政策可有点猛了。
要知道高科技人才收入都很高,月收入5000-20000的部分税率是20%,2-4万是25%,4-6万30%10万以上是45%。
其中地方收40%,中央收60%。
如果按照林斌十万左右的月薪+奖金计算,按照8-10万速算扣除一万左右,要交三万的税。
这还没算林斌要拿的1000万股和分红。
地方部分全部返还,光是工薪收入就要少交一万二。
十万以上的部分,优惠就享受更多。
要是他自己.
咳,他倒是不用缴个税。
至少2018年CRS(共同申报准则)出现之前都不需要,一个BVI都给避完了。
甚至目前他都用不上BVI,公司现在收入大头都是股市,09年之前都不用缴税。
等到其他业务搞起来,除必要的定期分红以外,赚的钱全部留于公司发展就行了,买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公司,实在要用可以跟公司借,或者贷款,到了一定时间用BVI客户往来平个账,都没必要搞什么家办,隔离公司之类的小手段。
他只要把公司增值税和所得税缴清楚,就是纳税先锋了。
但这个减免,对那些收入必须通过发放到个人账户的员工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收入不变,应该有很多员工想来吧。
黄领导看到陈学兵脸色变化,露出了一丝微笑。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是三年减半,我们是三免两减半,三年内,增值税地方所收部分我们全补贴,所得税全免,第四年和第五年减半。”
这话,黄领导讲得底气十足,比当初合肥抠抠搜搜谈增值税的情况干脆了不少。
陈学兵听得内心啧啧。
到底是直辖啊。
重庆这地方本来就比一般城市更具吸引力,搞这种政策,那是放大招了。
上海曾经也搞过,但那是针对中外合营和外商投资,而且他们的高新企业大都落地好几年,已经不新了,免税期已过,想搞也很难。
要这么挖人,重庆的科技产业颓势确实能被拉平不少。
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黄领导,您要有什么想法,直说就行,但是展讯确实搬不了,我只是个股东,如果以非要HSDPA为条件让他们搬,他们宁愿自己突破。”
黄领导没有反驳。
关于这件事,他手里的牌确实不多。
所以这段时间他也在增进对事情的了解,增加他的筹码。
“我听说,你们这个基带芯片设计,比CPU还难?”
陈学兵被问得沉思了一会。
这事确实不是他的强项,但好在他对大概内容还是了解的。
“嗯…从复杂度上,基带确实更胜一筹,要在微秒级内完成信号解调和信道解码,还有很多信号干扰和衰弱的难题要解决,还有协议兼容,每一代通信技术都要重构。”
“CPU呢,国外的EDA软件有经年累月的技术积累,能提供固定的指令集架构,许多细小的功能是有指令集的,遵循指令集开发,难度要低一些,更新幅度也比基带要小。”
“CPU开发是永不停歇的马拉松,基带设计就是爬珠穆朗玛峰,2G,3G,4G,每更新一代就要重爬一遍,不过基带芯片在同代通信协议的基础上的更新优化,就要简单一些。”
“不过CPU研发如果是构建自己的指令集和生态,要实现完全自主,非常难,需要一代一代的更新,团队规模要求上也远超于基带,少说要上千人的团队。”
华为就是根据ARMv8的永久授权深度定制优化,可以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指令集。
奇点现在只是开发一个基于ARM架构的CPU,但以后也必将走向这条路。
而且以后的大厂芯片是真正的SOC,要把CPU,GPU,功能芯片,基带芯片全部集成进来,还要封装,比如今的情况复杂得多。
现在Marvell给他们搞的那套SOC只是外挂基带,功耗降低了15%左右,如果完全集成基带,功耗还能降低15%-20%,散热和轻薄性也会大大提升。
陈学兵简单解释目前的情况,已经让黄领导有些刮目相看。
“嗯想不到你在这方面还是个专家,哪里学的?”
陈学兵笑了:“耳濡目染,我上手的能力是零,离专家差着十万八千里。”
他只是有指导专家的能力而已。
毕竟明确了功能方向,已经能节省不少的时间。
“那么你们这个展讯公司,能开发自己的3G芯片,是非常成熟的团队咯?”
展讯的TD芯片设计能力如今是公认的国内前三,甚至只有华为可以比肩,中兴也不一定赶得上,否则陈学兵不会给这么高的期待。
但他从黄领导的话里嗅出一丝味道。
“国内.前十吧,优秀的团队还有很多,重邮也不错。”
黄领导一拍巴掌:“那就强强联合嘛!不让你们搬总部!把你们的3G芯片团队搬来这里,我让重邮信科跟你们联合开发!大家互相授权,互相学习,怎么样?”
陈学兵有点后悔了。
谦虚什么?
强强个毛啊,你把协议栈拿来就行了!
他也不装了,直接摇头。
“这个不行,重邮除了协议栈,暂时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技术,相互授权,我们吃亏。”
听到陈学兵说实话,黄领导这才笑了一声。
“我问过重邮了,他们承认,技术和团队上不如你们,商业化能力更不及你们,但是我们要搞3G产业园,产业链必须完善,要有被市面认可的重庆芯,我也不要求你们全搬过来,重庆就只要你们的3G芯片设计团队,跟重邮信科联合开发芯片,让他们派团队和你们成立研究院,研究出来的专利算你们的,利润提成就按照你说的,怎么样?”
陈学兵扬了扬眉:“让重邮学技术?黄领导,商业化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展讯都得依靠奇点去进攻市场呢,重邮?
“不,我的意思是,展讯也要留在重庆,我们要两家芯片公司,展讯要把重庆作为副总部,双总部也行嘛,上海出生态,重庆出市场。”
这话,又把陈学兵整笑了。
“重庆有什么市场?就是建个3G产业园,少说也得三年才能谈得上市场吧?”
“是吗?”黄领导轻笑反问:“重庆3G基站的订单,算不算市场?”
陈学兵登时站起来了。
“TD牌照归哪家,已经确定下来了?”
归哪家,他当然知道。
但要是已经确定下来了,他就可以去找移动做工作了。
黄领导却摆了摆手:“不管它归哪家,重庆的基站订单,我可以帮你锁死。”
陈学兵愣了,缓缓坐下来。
这么霸道的吗?
不过也是,频段分配和通信场景的开放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他们要不听话,有的是麻烦。
陈学兵脑子里开始算账。
2000亿的TD,分为系统设备,终端(TD手机,数据卡),基建及配套。
基站和核心网属于系统设备,网络部署和土建工程属于基建和配套,在其中至少占75%以上。
这都是通信商干的。
1500亿。
CQ市场大概能占个30分之一?50亿?
不对。
陈学兵忽然意识到,刚才黄领导说的是“3G基站”。
要是加上WCDMA和CDMA2000,就是4000亿的市场,30分之一,那可就是100亿了。
陈学兵的笑容和蔼起来。
“领导,只有TD?另外两套标准,我们能做吗?”
黄领导眉头皱了起来:“另外两套.你们不是搞TD芯片的吗?还有能力跨界?”
“我们正在培养通信队伍,基站我们可以做!另外我们和华为也有合作,我们做不了的,他们也能做。”
陈学兵第二次搬出了“华为的合作”。
事实是根本没有合作。
但这一次要是成了,他们跟华为就真有合作了。
“你们想外包,当中间商?”黄领导表情严肃起来:“我有言在先,帮你们承包的订单,只能按照市场价格相近省份的中间价!基站质量要全面验收,质量必须高于其他省份!”
陈学兵又靠了下来,轻笑道:“领导,通信商,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本来就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审核,而且TD通信就没几家做,能做的基本都在国内,不是华为就是中兴,还有大唐,也许还有展讯,算上芯片供应,也就加上一家中芯微电子吧,本来就没几家来争,我们和华为就占了一半,大唐具体有没有承建能力还不好说,你光把TD给我,有多大意义?只有另外两套订单也锁定给我们,这才算是个生意。”
实际上TD订单的意义很大,展讯这个新手,能不能拿到项目还不好说,有了这个订单,他们就能确保进入TD通信商序列。
如果重庆给他们锁定订单,他就要想法让重庆进入第一批TD建网名单里,通过承建结果,确定接下来的承包资格。
至于WCDMA和CDMA2000,国外通信商是肯定要进来争的,这个就可以成为他在华为面前待价而沽的条件了。
黄领导和他唯一的信息差就在于:拿不准展讯和华为的关系。
于是陷入了盘算。
如果两家真有深度合作,那么TD这张订单意义确实不大。
他打听过,大唐的制造能力一直不被信产部肯定,几次试验网效果都不好,资金链也一直有问题,如果只剩一家中兴,展讯华为两家联合的话,大概率也能抢到。
如果是这样,TD交给他们,说起来也名正言顺,剩下两套通信算是支持国产?
黄领导思索了一阵,拍板道:“行!不过我们既然是扶持本地企业,展讯就必须在重庆注册技术公司!而且要尽快!”
陈学兵终于坐正了,摆出了郑重其事的态度。
“领导,你说吧,准备怎么干。”
这订单,光按材料人工来算,至少是40%,甚至是45%的毛利率,至于最终利润多少,就要看技术研发和运营成本。
干得好,净利润能在二十个点以上,而且拿到入场券,接下来可就天高海阔。
“我问了几个专家,综合了一下意见。”
(有读者说我夸大执政能力,本图只是说明一下事件均取自原现实,因为有推动,所以时间上有提前)
黄领导翘起二郎腿,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有人说,一个3G产业园,弄好了,一平方公里,能做出五百亿的产值,你怎么看?”
陈学兵笑了:“这又是哪个专家给您吹的大气?不过你们要效仿张江,把所有企业总部集合在一起,利用周边地区开工厂,那倒是有可能。”
黄领导脸沉了沉,又点头道:
“我也觉得高了,一平方公里,我们西部园区产值大概是20-40亿,高科技园区是100亿左右。但是我们探讨了一下,不该按照老思路来做,首先这个产业园各方面环境要方便,要在城区内,我们又要节约城市中心的土地,就不能让那些公司来造房子,要我们自己来造,网络公共平台,终端,也由我们来搭建,产权是园区的。”
陈学兵沉思一会,道:“那确实能容纳很多企业,3G产业复杂,小范围交流也方便,可行。”
黄领导露出笑容,说道:“另外,既然要搞3G园区,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国家级的3G产品测试中心,方便所有的企业就近测试,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过来,我们已经打算跟信产部和科技部请示联系.对了,听说射频测试的机器很贵?”
测试中心
陈学兵眼神一亮。
试验网期间每台终端都得测,即使全面建网,也要搞大抽样,射频测试、协议测试、性能测试,时间很长,排队非常麻烦。
要是重庆就有测试中心,他的机器入网就方便了,而且搞试验网的时候还能邀请他们参与,保障公正性。
他回忆了一下,想起什么,对黄领导抬了抬手,拿出手机拨打了武平的电话。
“武总!”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3G的测试设备是吧?有哪些东西?多少钱来着?”
陈学兵听着那边的声音,脸色逐渐凝重。
挂了电话,想了想,又打了一个给卢韦冰。
“我记得华强北是不是有几家专门给水货机搞入网的?”
“嗯,你帮我查两台机器,牌子是德国罗德与瓦尔茨,CMW100和CMW500。”
“看看有没有厂家在仿?”
“.”
“哦无锡固电?好,我等你,尽快。”
打这个电话的途中,黄领导眉头深锁。
我搞国家级测试中心,你问什么“水货机”、“仿造”?
但陈学兵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沉默了。
“德国的测试机器CMW500,不止管射频,也管EMC(全频段扫描)测试,协议一致性验证等等,价格确实死贵,一台200万美元,理论测试效率每小时30-60台,要是建个国家级测试中心,起码要买15-20台。”
“15-20台,三四千万,美元?”黄领导眼神逐渐凝重。
“嗯,不过一家叫无锡固电的厂商做了一款山寨阉割版,除了EMC测试做不了,其他功能都够用,还有一台CMW100的老版本,可以搞EMC测试,如果可以三种设备混着用,买五台原版机就够了,参数校准的时候可以只用原版机,检测的时候可以混用。”
“那不会有什么法律风险吧?”
“注明是大抽样检测,盗版机和低配机测试过的,再用正版高配机抽查几台就行了,正版机也有故障率的,而且一般也用不了这么多台机器,买这么多只是得预防检测高峰。”
“准确率呢?差得多吗?”
“呵呵,您别高看德国,也别小看华强北,除了寿命问题和设备噪音,正版机器还真不一定有山寨机强。”
“价格呢?”
“CMW100大概便宜一半,盗版的还在问,不过我估计顶多三四十万吧,人民币。”
黄领导捏着拳头捶了捶桌面。
虽然是阉割机器,但价格相差几十倍,已经足以说明成本了。
拥有标准,就是拥有了议价能力。
这句话此时格外深刻。
做这个产业园,是对的。
作为一方政府,就应该推动中国人自己的标准!
“好吧,那你问问!”
246章捐车的事情审核了几次没通过,不让写,直接删掉了,之后就不提了
(本章完)
(/bi/286214/17237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