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网罗天下人才
趁热打铁,趁水和泥。
陈学兵好不容易说服了一群人,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花钱。
搞人。
“喂,林总!你.有没有什么相熟的,搞硬件方面的工程师?”
“嗯,我等你消息。”
“喂,蒋总,好久不见。”
“呵呵,发达什么,我现在到上海了,有个事,需要很多人才,请你们埃摩森帮个忙。”
“雷总!”
“是这样!”
陈学兵坐在会议室里到处打电话。
高科技行业,无论软件硬件,最重要的就是一帮人才。
展讯现在要同时上好几个项目:
研究奇点要的三模芯片。
深挖TD通信标准技术。
挖一批资深通信硬件工程师、带队招聘培养新的工程师队伍,成为设备商。
这几个项目,会逐渐分为许多个组,往不同的技术方向而去。
从手机到芯片,再到通信,大多普通人连工程师门类都搞不清楚,许多人觉得好像一个牛B的人才就能带动行业的发展。
随着陈学兵逐步深入的了解,才知道这三个行业都是典型的孤掌难鸣,一个高精尖人才只能给攻城任务搭梯,要真正成功,还需要许多兄弟前赴后继往上冲。
手机:搞电路的,搞射频天线的,搞嵌入的,搞屏幕的,搞软件的。
芯片:搞架构的,搞数字IC(前后端)的,搞模拟电路的,搞验证的,搞封装的,搞材料的。
通信:搞系统的,搞信号处理的,搞网络优化的,搞光纤的。
这只是大类,其中还有很多小类。
不同门类也有共通之处:
射频工程师可以干手机也可以干通信,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半导体材料工程师可以干手机也可以干芯片,信号处理工程师、光纤工程师可以干通信也能干芯片。
电磁学和半导体物理是三个方向的共同学术基础,EDA、仿真软件也在三个领域通用,卫星通信技术则需要三个方向的人才共同研发。
除了了解,陈学兵不知不觉已经有了许多门路。
打完电话出来时,容显文、邹嘉盛、后藤美树在外面交接办公室。
他叫来了三人,又叫来了武平,陈大同和三个副总裁。
“现在我帮你们找来了大概30个人,都是业内的资深人士,资料我会发给你们,人员的构成和安排我要给你们交代一下。”
“埃摩森猎头总部那边有两个美籍华人,两个香港工程师,还有十个内地工程师,这些人要注意,合同要签五年以上,埃摩森的中介协议必须要注明高额的信息泄露补偿,法律安全保障的事情美树去办,出了问题拿你是问。”
“交给我。”后藤美树点头。
陈学兵犹豫了一下,又道:“这些人,最好先让他们负责工程师招聘和培训工作,先不要参与具体科研。”
武平见陈学兵谨慎的态度,对他再认可了不少。
“好,这个我来安排。”
“嗯还有十几个人,是我的朋友和公司的管理推荐来的,这些人基本都有工作,不一定会来,可能要一一打电话过去谈条件,他们的资料你们可以验证,不是技术大拿我都没要,这些人如果签了合同,可以根据技术水平安排到一线岗位.另外你们这边也要自行安排扩招,基带业务要扩大到200名技术员以上,因为接下来你们除了研发3G,还有华强北业务。”
“没问题,华强北那边,你具体什么计划?”陈大同问道。
陈学兵把人全部带进会议室,说了一下联发科的后门,以及他这边的人脉网络。
展讯五人听得眼神逐渐发亮。
销售副总周承云更是兴奋地一拍桌:“那太好了!真是大机会啊!那我们怎么配合?”
“你们只管技术,事情我会策划。”陈学兵一摆手:“你们存量芯片还有多少?”
“220万!”
“暂时够了,不过你们要赶紧更新换代,把成本压下来,生产大量芯片,要做好和联发科打价格战的准备,还有软件环境,华强北的人不懂性能,他们的核心竞争思路就是炫,酷,功能多,系统公版方案要多开发几种,尽量让年轻人去做,我会让奇点也帮你们开发一款公版,这些竞争都是暂时的,咱们多久把3G拿下来,就多久取得完全胜利,彻底压倒联发科。”
陈学兵说罢,提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
“华强北芯片的最终销售利润,奇点科技要20%。”
这下,五人坐立不安。
“提成这么高?”武平犹豫道。
此刻,邹嘉盛开始为奇点据理力争:“武董,终端市场是奇点掌握的,后门也是奇点找到的,要20%,不高吧?周总搞销售的应该知道,找中介公司推个业务,拿二三十个点的返点也很正常吧?”
周承云尴尬地咳了一声。
陈学兵却敲了敲桌子,喝道:“邹嘉盛,注意你的屁股,你现在是为展讯工作,展讯给你开工资,你要多站在展讯的角度想问题。”
骂归骂,安抚展讯的情绪而已,他让邹嘉盛来的目的就是争取这份利润,掌握展讯的华强北销售渠道。
他继续解释道:
“这20%不是白拿的,奇点后续要投入人力物力,帮你们维护和扩大市场,你们只管研发,销售就交给奇点了,周承云和邹嘉盛负责跟奇点对接订单就行,不需要扩大销售团队3G一旦来临,展讯和奇点也会产生很多业务合作,到时候你们会看到奇点的作用的,我是大股东,还有对赌合约在,不会坑你们。”
“嗯这样吧,先这么分,到了年底咱们再统一笔帐,看看划不划算,到时候再议。”
这么一说,展讯的人好受了许多,商量一番,接受了。
“显文。”陈学兵对容显文称呼比较亲切,“你是股安集团的副总,集团的资源都可以调动,你在这里,就等同于我,我要办的事,你要全面监督进度,同时要处理好股安和展讯的关系,把事办好了,之后信托公司的事情我准备交给你去管,多了解展讯的各项业务,展讯以后要扩张,需要钱,是增发,贷款,还是信托公司发产品,也由你来负责调度。”
信托业务要开公司,框架跟私募也完全不同,以后肯定是单独的一套人马,容显文既然熟悉银行业务,家里还有上百年的金融承继,陈学兵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人才。
干金融,最宝贵的就是关系,富人圈里的声名。
不管容显文在他家里地位如何,始终是家族子弟,只要他自己发展起来了,他家里的人脉资源肯定会向他倾斜。
这话一出,大家都看向容显文。
财神爷啊?
容显文也十分诧异。
要交这么大的担子给他?
他虽然知道三年后要跟着蔡志坚离开,但这几天了解到股安的飞速发展历程之后,他很是怀疑,蔡志坚有没有离开的必要。
现在股安又要接轨一家国内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并且是作为第一大股东,直接接管业务。
董事长不缺眼光,手腕,背后还有股市上源源不断涌来的热钱,现在又对他释放了提拔培养之意,他心里有些纠结。
更多是高兴。
作为职业经理人,他在职期间也理当为公司好好效力。
思考过后,他平静而坚定地表态:
“董事长放心,你安排的事情我会尽快落实好的,不过半导体我不太懂,后面的事情,还要等你指示。”
陈学兵点点头,这就足够了。
容显文管理能力到底如何,在这家飞速膨胀的公司,很快就会得到验证。
他想了想,又笑着道:
“武总,陈老师,既然上海对你们这么好,在复旦,同济,交大,华东理工,给你们加个紧急校招,应该没问题吧?”
武平一愣:“今年就校招?”
“对,而且是成班成建制的校招,尤其是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都抓了,恐怕没有公司去校招吧?咱们应该雪中送炭嘛,电信专业,无线电专业,半导体物理,全都要,工科硕士生,工科本科前10名,也要,上海毕业生的漏网之鱼,咱们全部喊过来应聘,淘汰一部分之后,实习期半年,全部集中学习,按照学习成绩安排岗位,这事要马上安排,还有半个多月就是毕业季,再不去就来不及了。”
陈学兵说着都有些羡慕。
也就展讯有这样的条件,有项目,又有名声。
换作奇点科技去这些学校招生,恐怕是门可罗雀。
不对,是门都不一定进得去。
“咝不等项目谈好再招人?”武平犹疑道:“招了人,咱们没拿到基站项目怎么办?没能力做怎么办?”
“所以才要加紧各部门的工作!”陈学兵砰地一拍桌。
“破釜沉舟!奇点帮你们解决了销售工作的冗余,接下来展讯只留一个部门负责华强北的2G芯片业务,其他人,全部要转向3G的研发里面去!研发费用上不封顶!”
“只要有了关键的技术积累,3G业务自然少不了展讯!如果展讯最终没有取得TD业务的主导研发地位,你们也不用担心,招聘的人全部转到奇点,培训产生的费用,奇点给你们买单!”
“不过.到时候容显文就没必要再留在这里了,你们以后就靠着华强北业务过活吧,应该也能活得很好,你们的美国上市,会很顺利。”
陈学兵说着一个他们本来一直向往的结果,语气里却不乏嫌弃。
仿佛拿下华强北业务,美国上市,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条路。
武平咬了咬牙,却又一时说不出什么反驳之词。
陈学兵的眼光太高了。
但人家给他们把钱和人才都备足了,如果取不到成效,就是他们无能,没什么好争辩的。
“HSDPA!”武平看了陈大同一眼:“只要咱们把TD的HSDPA攻克,就有主导地位!”
陈学兵皱了皱眉头:“HSDPA是什么意思?”
“额…就是一种3G的优化技术,可以通过优化下行链路的传输效率,把下行流量调高,数据使用中,下载量一般要远高于上传量,只要优化下行流量,使用体验就会大大提升,你可以看作一种3.5G的技术吧,TD的单载波理论峰值可以提升到1.6M以上,这个技术在基站和手机终端都能用得上。”陈大同解释道。
陈学兵听懂了。
“有头绪吗?”
“早就在研究了,欧盟提出的技术,WCDMA商用几年,已经研发出了这个技术,但TD至今没有商用,国内TD联盟都在研发,但至今没有攻克…理论上是一定会攻克的。”
陈学兵一听,立马开启了山寨之魂:“能拆机研究吗?”
“不行不行。”陈大同连连摆手:“WCDMA和TD的理论路线都不同,而且里面有人家申请的专利,沿着这个方向研究,会碰壁。”
他说罢,眼神微亮:“不过.你在重庆要是有关系,可以帮我们联系一下重庆邮电大学,他们去年10月研发出了一款「通芯一号」,支持TD-HSDPA,不过工艺世代比较低,技术也不是很成熟,只能支持1.1M的传输能力,我们判断他们应该是没钱了,大学的商业化能力也比较差,如果能把技术买过来,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陈学兵一个大愣。
好家伙,原来技术就在家里?
邮电大学带这个名字,应该也是市里和信产部共管的大学。
“好好好,有头绪就行!这件事我来搞定!不过你们要继续突破滤波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陈学兵出发之前看过大唐的核心技术,对他们的那个耗了好几年的“智能天线”作了一番了解。
HSDPA是调节增强,而滤波技术则是通过降低干扰增强网络的技术,甚至能把网速翻倍,大唐通过传统天线来完成基站的信号增强,成本又高,部署又复杂,而且可能因为信号反射过多导致追踪失效。
他想到这儿,皱着眉说道:“那个智能天线,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把它突破了?什么年代了,还用传统天线?让人笑掉大牙!”
陈大同笑了。
武平也笑了:“这个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想法,是把智能天线模拟在芯片端模拟天线波束成型,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手,还要钱,既然你说研发费用上不封顶,我来带人试试。”
陈学兵一拍手:“这才对嘛!就干这个!”
武平“嗯”了一声,缓缓点头,似有一丝纠结。
陈学兵嘴角略微扬起:“同时研发这么多项目,发现手里的人才不够了?”
陈大同闻言笑道:“陈总一语中的,不过我会想办法解决的,我在美国还有几个朋友,下周就会过来。”
“你有朋友,我也有。”陈学兵呵呵一声,从随身的皮包里抽出一份资料,放在桌上。
“张浩,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滤波芯片专家,而且是顶级的芯片架构师,我已经跟他联系过了,他愿意回来帮你们,不过条件不低,120万美元的年薪,工资奇点开一半,你们开一半,我先说好,这个人帮你们完成技术开发就得回奇点,我的IC部是要交给他的。”
陈学兵说着有些感慨。
张浩,那个前世被美国关了九年的科学家,自从去年深圳一见,他一直让卢韦冰联系着,每个月都打电话问候,寄点东西,这个老登却高冷得很,没有大项目不来,直至前几天他决定投资展讯,发现滤波技术对展讯非常重要,才又联系了一下,开了个千万级的高薪,磨了几天,才终于答应回来。
要吸引这个级别的人才,光有钱没用,还得有平台。
武平一听也惊了:“张浩?张博士?你把他也请来了?”
张浩,也是清华出去的,90年代他听说过。
张浩比他晚几届,但在美国的成就可比他高得多。
如果他不回国创办展讯,和张浩根本没有可比性。
“晓得这个人就好,我就不用多介绍了。”
陈学兵笑了笑,又道:“还有一个人,叫周光平,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电磁学与无线技术博士,摩托罗拉的全球科技顾问委员,给摩托罗拉开发过很多款明星产品,现在在摩托罗拉的BJ研究中心工作,有跳槽的想法,目前没有答应过来,我还要派人去请他一趟,这个人也是我的,工资各开一半,暂借你们用。”
这人也是刚才给林斌打电话时提到,他才骤然想起。
小米的创始人之一。
后来就是这位得罪了三星的高管,导致三星断供屏幕,雷军才跑去三星喝酒赔罪,回来就和他大吵一架,把他解雇了。
不过在此之前,雷军也曾说过:没有周广平的加入,小米根本不敢做手机。
林斌在美国参加孩子的幼儿园家长会时结识了周光平,之后一直有来往,陈学兵问到的时候,林斌立马提到了这个名字,说最近跟周光平聊天,谈到摩托罗拉在04年RAZR系列大卖之后越来越不注重新产品的研发,吃老本迟早要陷入困境,想到别的地方继续做手机。
打算去戴尔。
陈学兵当即让林斌去截胡。
不过他此刻说出周光平,陈大同竟也表示知道。
“99年的IEEE无线技术和电磁学年会,他是中国区分会主席!我见过!”
陈学兵咂了咂嘴,道:“这个人脾气可能不太好,也不愿意降薪,待遇方面要给足,尽量让他单独负责一块科研项目。”
武平摇摇头,感叹道:“陈总,还好你是展讯的股东,你手里藏着这么多牌,真开一家公司和展讯竞争,我们真不一定能做得过你。”
这话既是感慨,也是忌惮。
陈学兵走到窗边,负手看着外面林立的高楼,代表着上海高科技产业的张江,2500家高科技企业,70%都是外资。
“多么?我觉得不够。”
3G一旦开始,互联网开始移动,真正的科技竞赛就要来了。
技术专利,高端设备,都可以被限制,唯有人才,是可以用最小成本撬动的活水。
(本章完)
(/bi/286214/17237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