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243章 逼战!

第243章 逼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5月22日,周一。
    上海张江。
    这里高楼林立,有限的地块里盛装着许多企业总部。
    半导体,微电子,生物医药,跨国科技公司
    2006年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高新区,从一开始的22.13平方公里扩展到42.11平方公里,并且实现了平均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77亿元的工业产值。
    这么庞大的产值,不是一个小小的张江地块就能做得出来的。
    它们的总部在这里,工厂却大多在昆山。
    上海,靠着苏沪边界的昆山建立工厂虹吸苏州,苏州自愿为上海配套,也引进了许多上海企业工厂落地,打造沪苏一体,形成“小上海”格局,虹吸着旁边的南京和杭州,造成了南京成为江苏弱省会的尴尬局面,只能通过马鞍山向合肥发展,弥补自身。
    复杂的人才流向,影响着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
    张江高科园内,路边的一栋二十几米高的方形小洋楼上立着“展讯通信”和“SPREADTRUM”的标志。
    楼层外表很漂亮,也很新,周围绿化环境不错。
    中午,陈学兵一行人坐着出租车来到这里时,陈大同与一帮公司高层在门口迎接。
    两辆出租车,四个人,下车轮番握手。
    “陈总!你们应该让我们派车去接啊!”陈大同摇晃着陈学兵的手客气道。
    “不用不用,我早上就到了,在机场等他们从重庆过来!接什么,大家都难等。”
    陈学兵一点不客套,只跟旁边短发干练,黝黑皮肤的武平握完手,便转头介绍自己的三个手下。
    “邹嘉盛,奇点科技副总裁!也是你们二位的校友!”
    “后藤美树!我们集团的财务副总!”
    “容显文,我们集团的副总!”
    “他们两位都是普华永道出来的,对金融,财务,法律工作比较熟悉,长期在香港工作,对国际事务也比较了解!”
    其实这三个人对他来说都有点陌生。
    邹嘉盛是卢韦冰当初带来的十人团队之一,奇点不久前提拔的副总,清华毕业生。
    容显文和后藤美树则是蔡志坚的团队。
    谁来当展讯的总裁并不重要,但参与展讯的管理,也是一次培养历练的机会。
    陈学兵本打算让邹嘉盛长期待在展讯,方便跟奇点科技接洽,他和陈大同、武平是校友,也是最适合当展讯总裁的人选。
    但奇点如今的规模还没有展讯大,让奇点的副总过来担任总裁,肯定有很多人不服,为表重视,陈学兵给容显文和后藤美树安上了一个临时的集团职务,让容显文来担任这个明面上的总裁,和后藤美树一起协助邹家盛工作。
    看看他们的水平,也算擢拔人才。
    陈学兵介绍完后,便提议上楼开个会。
    简洁明快的作风,让一众管理层感觉到了一些压力。
    会议室的冷气微微吹拂,长桌一侧坐满了展讯的高管,武平坐在主座,陈学兵四人在另一侧,隐隐是谈判的架势。
    武平从楼下到楼上一直没怎么说话,笑容有点公式化,用无声表达着一种犹豫的态度。
    陈学兵只好主动开口,重新跟展讯的管理层表一次态:
    “武董,我就开门见山了,展讯的技术毋庸置疑,但在市场策略和资本运作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们的加入,目标是让展讯更快地打开市场,2008年之前,芯片销售量要达到要达到一亿以上。”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陈总,市场才多大?”
    “对啊!联发科的MT6225Turnkey方案已经把价格压到13美元一片,就算我们突破射频技术瓶颈,成本也不可能低于12美元,空间就这么大,我们怎么竞争才能卖这么多?”
    “华强北也才一年几千万的手机市场吧?大部分的芯片还是洋垃圾!”
    陈大同三天前已经带回来陈学兵的“10亿宣言”,他到深圳华强北转了一圈,而且花了些功夫了解陈学兵以后,对陈学兵颇有几分信心,但展讯的管理层们肚子里怀揣了诸多疑问。
    陈学兵听他们发泄了一会,才抱着手笑道:“华强北时时刻刻都在改变,你们了解的数据并不代表真实,不过,我听你们的意思…都打算盯着华强北,在2G上钻研?3G芯片呢?”
    武平听到了他想听的部分,终于开口:“陈总,3G市场你打算怎么做?”
    2G非他所欲也,那是股东们想听的,他从归国的第一时间就在全心研究3G,这才是未来。
    但这个未来,它一直不来。
    他们2001年归国成立公司,一开始怕市场来得太早自己跟不上,拼了命的搞研发,直到2004年研发出了世界首颗TD-SCDMA/GSM双模基带单芯片SC8800A,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市场没有来。
    干等了一年,他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2.5G市场,开发出GSM/GPRS多媒体一体化手机芯片SC6800D给公司保命。
    那时候,外面已经全是联发科,只有一些排不上联发科生产线的厂家来找他们。
    今年4月,TD-SCDMA/GSM/GPRS的基带芯片SC8800A也研发出来了,他们信心勃勃,只要3G一来,他们的芯片就可以做到3/2.5/2全兼容。
    但市场还是遥遥无期,芯片最重要的3G部分,根本显示不出它的威力。
    陈学兵看着武平有些目光炯炯,心里也有些感慨。
    去年上半年在华强北囤联发科机器大赚特赚的时候,他也想到过展讯,但那时候展讯没有一体化芯片,直到去年年底听说展讯推出一体化芯片,他却已经不重视盗版业务了。
    如今再回头,要和展讯一起对抗那个他曾经推波助澜过的联发科,只能说苍天好轮回。
    不过对抗联发科,只是给展讯赚钱的术。
    借这笔盈利,把展讯的规模做大,往3G市场发展才是道。
    移动3GTD投资2000亿啊。
    要是能抢到一个项目承包商的位置,展讯才是真正的飞黄腾达。
    他甚至可以借此培养出一家华为!
    “方案,我已经跟陈老师说过了,先做一百万3G用户,让信产部和运营商看见这片市场,如果还不够,就做两百万,三百万。”
    “我们没这么多钱补贴。”武平言简意赅。
    陈学兵也没废话,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推到武平面前。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今年年初国务院下发的文件,核高基,你们知道吧?”
    “核高基”,是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是今年下发的指导文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这个东西,大多数人都知道,武平也没细看,便放到了桌上。
    他已经明白了陈学兵的意思。
    陈学兵这是让他们去申请技术研发补贴。
    每年20亿的财政补贴,如果能争取到一个补贴项目,确实能解决不小的问题。
    但这并不适合展讯。
    “我们严格上来说是一家外国企业,这个是扶持本国企业的,这个补助,不好申请。”
    陈学兵眉头一皱:“没试怎么知道?你是外国人?陈老师是外国人?据我所知,你们都是中国国籍吧?不远万里回来报效祖国,国家不会歧视你们!去让上海政府出面给你们申请,如果上海不愿意,我给你们解决!多的是地方政府替你们出面!”
    他训斥地语气说着轻拍了一下桌子,气场一下就起来了。
    一阵沉默。
    陈大同干咳。
    “这个…其实我们很早就关注过863计划,我们还在筹备美国上市,如果上市成功,技术进展情况是要公布的,这个和国家扶持项目的保密要求恐怕不符,申请上市的时候审核问题会很大。”
    陈学兵笑了一声。
    他既然提出这件事,就不会没有准备。
    “863计划是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要占股的,肯定会影响海外上市,核高基就是一个专项补贴而已,理由很明确,就是为TD打开市场产生的研究投入,这钱最后也都补贴到市场,花到项目上了,有什么不能拿的?如果美国股市接受不了,那么你们研究的TD方向同样是中国主导的技术,美国就能接受了?”
    “至于中国方面的审查…”
    陈学兵又是一份文件掏出,放在桌上。
    这次陈大同拿过去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眉目凝起。
    “VIE架构?”
    陈大同的声音带着反问,而旁边大多数管理层是茫然。
    连武平这个董事长都不清楚什么是VIE。
    陈大同知道,还是因为他最近两年往返美国,听说过一件事。
    “安然那个VIE?”
    “对,就是安然。”陈学兵露出欣慰笑意。
    一家充斥着美国人的公司,竟然没人知道VIE,那可闹了笑话了。
    不过,美国人也不是非得知道。
    这玩意还是在中国好用。
    “VIE架构,就是协议控制,通过协议,使一家公司可以获得另一家公司的全部收益,从而合并财务报表。
    “这其中的一家公司,也可以在境外。
    “所以开曼公司可以合并境内实体的财务数据,而不必对它持股。
    “展讯可以单独设立一家专利公司,由现有展讯股东结构平移到专利公司,这家专利公司通过VIE结构和境外控股公司合并财报,就不必向美国披露专利进展。
    “这样,你们可以解决技术信息披露的问题,甚至可以跳过中国的海外上市审核,2000年,中国对境外投资互联网领域有限制,新浪就是通过这套协议绕过监管,在美国上市的。”
    陈学兵解释道。
    陈大同有些奇怪:“安然的事爆出来了,这套协议还能用?”
    “安然?就是那家石油公司?”武平忽然想起什么,问道。
    陈大同点点头,这才解释起来。
    安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2000年的时候年营收就高达千亿,美元。
    说是中国的中石油也不为过。
    但在2001年,因被曝出财务造假,通过VIE架构控制了3000个空壳公司,转移债务和亏损,只把盈利部分交回主体公司,从而虚增利润。
    美股可是没有涨跌停的,只有市场指数的熔断制度,事情一出,安然连个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股价瞬间崩到破产。
    这在美国是个大新闻,但展讯这帮人正好是2001年回的国,工作忙,中美网络又不联通,而且展讯正经是家美国人众多的公司,此前恐怕没想过搞什么七万八绕的方式上市。
    “都过了这么几年了,应该不能用了吧?美国对法律修复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武平问道。
    陈学兵笑道:“正是因为修复了,所以完全合法化了,0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出台了一款FIN46法案,明确VIE机构必须合并报表,防止企业通过协议隐藏风险,所以现在上市也能用VIE,并且有一套指导准则。”
    这套玩意,不仅美国准了,中国也准了。
    之前互联网企业搞这套还有点畏手畏脚,去年监管层通过了一个10号令,间接规范了VIE架构的搭建流程,等于是比较隐晦地释放了一个默许的态度。
    毕竟中国互联网发展非常需要融资,国内A股又看重利润率,港股也比较关注利润增长,不给他们放开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就是逼着他们造假。
    在此之后,中国互联网公司就彻底放开了,此后几年把各种协议玩出花来。
    其兴也马总,其亡也马总。
    阿里巴巴的开曼一BVI一新加坡层层嵌套搞避税,防风险穿透,把VIE这套架构搞出名了,大家都开始学。
    可自从支付宝居然也开始玩VIE,还搞资产证券化,监管层就开始关注风险了,紧急撤回了一个默许,开始明着制定规则。
    你特么拿的是人民的钱,能“防风险”?
    不过此时此刻,正是合理利用这套规则的时候。
    “让上海帮你们找科技部,该申报就申报,等科技部批了钱,咱们再找信产部搞3G测试项目就有个由头了,国家给的研发资金,咱们钱花了,得有个交代嘛,大唐电信也不好说什么,对吧?”
    陈学兵甩出了他的一石二鸟之计。
    陈大同和武平也恍然大悟。
    要推动牌照发放,总要有几次成功的3G测试,把各项功能都检测一遍,各项数据都不弱,才能获得初步认可。
    大唐此前的商用测试问题众多:信号不稳,通话成功率低,视频通话马赛克等,各种问题几乎都出过一遍,后来又跟挤牙膏似的慢慢解决。
    可大唐把持着TD的大半专利,TD测试也一直是他们在主导,连展讯的协议栈也是大唐授权的,之前也只是提供芯片参与测试而已,如果私自申请搞3G测试,未免有僭越之嫌。
    大唐在磨洋工这件事,其实陈学兵、陈大同、武平,乃至许多的管理层,心里都或多或少有些共识,至少也认为他们的研发能力是不足的。
    3G测试,必须绕过他们。
    申报了研发资金,再申请主导一次测试,那就算名正言顺了。
    武平皱了皱眉,道:“咱们没有核心网和基站啊,找谁?”
    陈学兵一笑。
    答案这不呼之欲出了么。
    “华为啊,他们跟西门子公司不是有家合资公司吗?TD测试,也只有他们有能力绕过大唐了。”
    TD本来就是西门子的技术,华为也留了后手,03年就跟西门子合作了一家海外技术公司,并且西门子的TD部全部转移进去了。
    只是TD技术华为有点看不上而已,一直在重点研究另外两个标准,当初做这家合资公司,大概是为了接TD网的基站单子。
    不得不说,华为确实是中国争气机,在通信技术和此后的半导体和云计算技术掌控方面,给国内的许多同行找到了出路。
    陈学兵之前创办科技公司,从没敢想能办一家华为那样拥有如此庞大技术基底的公司,只觉得有机会超越华为的市场而已。
    但如果真有机会,他是一定要上的。
    一阵沉默过后,武平看了陈大同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迷茫:“我们.真要跟大唐作对?”
    陈大同也略带心烦地“啧”了一声。
    大家都没说话。
    毕竟现在公司用的很多技术还是大唐几年前授权的。
    到2008年,授权就要过期了,到时候要玩TD,还得找人家重新授权呢。
    陈学兵忽然笑了一声。
    “我觉得你们多虑了,大唐是国企,还是央企,如果你们真做出了成绩,抓紧时间研究,让TD技术更上一层楼,他们不给你们授权,国家都不会答应。”
    “而且”
    陈学兵看了看表:“我已经向大唐开战了,有两篇报道今天发出,现在应该已经到大唐高层的桌案上了,他们要真查到我头上,我是不会怕他们的,到时候我作为你们的股东,他们自然会认为是你们的意见。”
    这才是他找人发那两篇文章的目的。
    接下来,他还会找更多的业内人士一起质疑,把热度炒起来,让领导关注,小民讨论,把大唐摆在油锅上炸,不得不正面迎战。
    摆明车马,破釜沉舟。
    要干起来,谁也不能退。
    “所以。”
    陈学兵笑了起来。
    “干,我就当这个股东,不干,这个入股协议你们也可以不签。”
    面面相觑。
    一个很懂事的董事起身开门,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外面,确定外面没人,才重新把门关上。
    “你这.”陈大同面色纠结:“陈总,你不能逼我们吧?”
    陈学兵嗤笑。
    “我就这么说吧,大唐继续磨着,牌照三年都下不来,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国家都承诺了,奥运肯定要覆盖3G,咱们国家说话肯定算数啊,最迟也就两年,算上基站的建设时间,或许更短,对吧?我劝你们别想歪了,奥运会,有特权的,可以无牌建造试验网,到时候临时搭建BJ和几个协办城市,只要奥运顺利一过,你们且慢慢等死吧,等TD的4G技术出来,看能不能救救你们。”
    他说的是实话,前世的剧本,就是这么演的。
    只是奥运之后,牌照发了而已。
    TD网,也慢悠悠的建了而已。
    有WCDMA和CDMA2000,TD网也无人大力研发,落满尘埃,2000亿的建网资金回不了本而已。
    所有人深吸一口气。
    奥运如果建局部网,这是最坏的结果。
    但3G牌照至今杳无音信,这个结果.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陈学兵见没人说话,再次看了看表:“你们要是甘于等待,甘于平凡,我也趁早别入这个股了,我不投没有信仰的公司。”
    还是沉默。
    陈总总是擅长带给人沉默,咄咄逼人而又保持言之有理这方面,他是有一套的。
    徐大同和武平终于从这话里听出了陈学兵竟然有让他们挑TD技术大梁的意思,绝不是推动一下这么简单。
    他们就是芯片商而已啊!又不是通信设备商!真把他们当华为了?
    其中有多少技术需要继续突破,他们能想象得到。
    “说句话吧?行,我就投资,最快时间帮你们抢下联发科的市场,给你们开战的底气,不行,我就不浪费时间了。”
    房间里连武平时而粗重的喘息都尤为明显。
    其他人可以不说话,他却不能。
    他投入五年心血的公司,3G行业的冉冉明星,若干国内外大奖加身,被人说作“平庸”,他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陈学兵今天来了,又走了,他武平以后为公司取得再多荣誉,都难避免被人指点。
    逼战…
    呵呵。
    “陈总,我们研发一向是精益求精,软件技术方面我们可以想办法,人不够,我们还有同行,朋友,但通信设备方面呢?挑战大唐,没这么简单,要有本事当设备商才行,否则以后的大项目谁来带我们入场?要养很多硬件工程师的,要有自己的专利去和别人做交叉授权,起码还要培养数千名工程师!华为的工程师甚至超过两万!你开口就是扶持TD行业,有没有想过,光是重做一家大唐,要花多少钱?你负责市场,能给我们赚到这么多钱吗?我想,十亿恐怕是不够的,至少要翻两番。”
    武平反向逼宫。
    其实陈学兵刚才只说研发,也并没有说自己当设备商的事,只是他偷换了概念,认为得罪了大唐,以后没有TD设备商带他们玩,难以参与国家大项目。
    但这句话,终于是说到陈学兵的心坎上来了。
    “几千工程师,很多吗?”
    陈学兵轻笑:“一所好大学,每年就要毕业上千工程师,要人,简单,合作几所大学就够了,至于钱,我来了,你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钱可以赚,赚不够我可以给你融资,甚至我也可以给你放贷款。”
    “养这么大团队,就为了做3G?!”武平有点懵了。
    这特么赚得回来吗?
    “3G?”陈学兵起身,负着手悠悠道:“人生路漫漫,你也才40岁吧?就一个3G了?4G呢?5G呢?”
    …
    “6G呢?”
    (本章完)
    (/bi/286214/17237392.)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