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226章 胖东来的民主

第226章 胖东来的民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哥。”
    于东来手趴在桌上,脑袋凑近了,眼里一片迷茫:“真咧?”
    陈学兵摆了摆手:“真咧真咧。”
    他是真对胖东来的股份没什么欲望。
    原因也就跟他说的一样。
    不挣钱。
    重生前他看过一则新闻,于东来持股胖东来69.8%,处于绝对控股线,而他的个人资产也就70亿。
    也就是说,就算于东来没有胖东来之外的任何财产,胖东来也最多就值100亿。
    这绝不是胖东来的真正价值。
    但胖东来不上市啊,大家再认可它的未来价值,也变不了现。
    他们也上不了市,否则这么低的利润率,完全迎合不了资本市场的期待。
    要满足股东,胖东来也就不是胖东来了。
    那么胖东来最大的商业价值,就是它对周围环境的溢价能力,以胖东来时代广场为例,三公里辐射圈内的二手房挂牌价都要比同地区其他地块高出18%。
    他日后持有的商业综合体若都有一个胖东来,有了流量集中效应,那整个板块就一定会更值钱。
    一个商圈,价值多少?
    几十上百亿。
    大城市核心圈就更高。
    掌握了这份溢价能力,才是掌握了胖东来真正的价值。
    另外,他来郑州之前查过胖东来的股权结构,还是于东来兄弟100%持股。
    也就是说,在此后,于东来要分出去30.2%,这些分出去的股权是为了扩张,或搞定供货商什么的,不得而知。
    就假设这些股权是必须要分出去的,陈学兵现在开口20%,于东来以后手里的股份可能就剩下49.8%,所以他退了半步,15%,让于东来保持在51%相对控股线以上。
    如果这仍会耽误于东来的工作激情,那他宁愿什么都不要,只要那份溢价能力。
    “恁就要个这条件,帮我开超市,图啥?”于东来眼里总有股困意,有点不聚焦,显得傻乎乎的。
    陈学兵想了想,对这种有情怀的人还得讲情怀,又在邮箱界面上找了找,点开了一份文件。
    “你看看吧。”
    文件名上清楚标注着对方的名字:重庆政府办。
    《127家负债企业贷前调查(详)》
    于东来身子坐直了一些,用鼠标拖着往下慢慢观看。
    看了没一会,悠悠道:
    “噫欠恁多钱。”
    “不止是钱,你看看,多少家企业,多少员工,一万多个家庭等着吃饭,市领导把这份企业债交给我,给我下了死命令,这些企业必须活一半,要保住几千个家庭的饭碗,你说这么多企业,除了超市百货,哪个行业能救得活?我也是把全国的超市都调查了一遍,才选择了你们,我觉得你们这家企业,不仅能给这些家庭带去希望,也能给重庆人民带去一些幸福。”
    陈总此刻脱下商人的嘴脸,显得情真意切。
    万千重庆人民里,也有他。
    胖东来把这些企业救活了,他的信托牌照就有了,一定会狠狠幸福的。
    代入了,代入了。
    气氛沉默了一阵,陈总的再开口时,带着些许质问:
    “你们给许昌人民传递幸福,给新乡人民传递幸福,重庆2800万人民呢?你们能不能去?敢不敢去?”
    《人民的名义》。
    “这”于东来犹豫了好一阵:“这责任太大了,你容我考虑考虑。”
    陈学兵听到对方突然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有点想骂娘。
    “也好,你想想吧,我也希望你考虑清楚,能不能堪当这个重任。”
    他把黄领导的话原话转达,摸出一张名片放在桌上,站起了身,将邮箱关闭,但那份下载的文件,他留在了电脑桌面上。
    走的时候背起了手,留下一个忧国忧民的背影。
    这一考虑,就是两天。
    连一通问候的电话都没打过来。
    只是集团总机打电话过来,说有人自称胖东来商贸的,向他们询问是不是打算在河南胖东来投资。
    陈学兵让总机回复,确认自己的身份。
    另外他也没闲着,买了台数码相机,逛超市。
    不止逛完了许昌的胖东来,还去了趟新乡。
    陈总做事一向是留一手,胖东来要是不接招,他就去挖一帮专业的人马,一比一复刻一个“胖都来”。
    都说没人能复制胖东来,因为没人愿意把钱分给员工,分给消费者,没有全国网友的关注支持,也没人顶得住这么大的同行压力。
    这些,他还真不怕。
    他又开不了多少家超市,不赚钱就不赚钱呗。
    ……
    于东来最终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当陈学兵重新到达胖东来商贸总部的谈判桌上时,于东来换上了一身灰色西装,身边坐满了胖东来的高管,还有他哥于东明。
    于东来一一介绍,陈学兵这边两个人,对面乌泱泱的一大帮人,连桌子后面的板凳上还坐了七八个,让陈学兵感觉在收购什么发扬民主制度的国企。
    “陈总,我们是第一次接受外来投资,我想了想,还是让大家都来听一听,因为这是大家的企业,不是我一个人的,大家都得同意才行,你别见怪。”
    “没关系,挺好,村办企业式的管理不一定就没有竞争优势,关键是要把掌门人选好。”
    陈学兵一句话让对面的人都笑了起来。
    于东来嘿嘿道:“村办企业.陈总真是一语中的,我们这帮人,都是兄弟姐妹,管他有没有血缘关系,都是亲戚,就像一个村的!”
    “东来村!”旁边的女性高管也笑着接了一句。
    “不许拍马屁,搞个人崇拜!”于东来板着脸训了一句,自己又绷不住笑了起来。
    这边的任颖也笑了,董事长好像还没有和这么接地气的企业主合作过。
    “恁看,恁看,妮儿要多笑,一笑,多好看!”于东来又冲着任颖道。
    任颖彻底憋不住了,捂住了嘴开始乐。
    陈学兵想笑又无语,上桌十句话都进不了正题,这吹牛逼的天赋真是
    哦,对。
    按他们的话讲,这叫传递快乐。
    挺好。
    “于总,说说吧,条件,你怎么选?”
    “啊!我们想过了,你诚心诚意邀请我们去外面开店,不能让你吃亏!就20%,另外我们企业的20%可能值不了这么多,我们每个季度的利润,优先保障你的分红,如果需要留钱进货结款,留我们那一份。”
    于东来说着把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这是我们企业近三年的利润表,资产报告,做生意是双方的事情,你也看看,我们这企业值不值。”
    陈学兵听到股权重回20%,有些感慨,于总是个厚道人。
    他需要的利不在此,真心诚意留了很大的空间,对方却没要。
    这份报表,陈学兵也有点好奇,打开看了看。
    这一看,比他在网上了解的还要夸张。
    新乡去年开的店,单店营收就4个亿。
    总营收,9个多亿。
    各品类的销售利润综合下来17个点。
    如今超市行业可是很好干的,2003年国家才把外资零售放进来一些,同行少,市场空间却很大,按理说深耕多年的零售企业,还打通了联采渠道,20%到25%的毛利润才是正常水平,具体要看当地竞争程度。
    像胖东来这样把外资的丹尼斯和国资的世纪华联都挤得没法立足的,就算占领市场之后不涨价,往下捏一捏供货商,二十几个点随便做。
    17个点,那绝对是很低了。
    才1.5亿毛利润。
    再刨开税收和工资,各项开销,去年的总利润居然只有4500万。
    良心两个字写在报表里了,对面的人却好像有些忐忑。
    “挣这么多钱,可对不起你们给老百姓服务的宗旨啊。”陈学兵忽然笑道。
    对面的人,集体问号。
    这。
    不嫌低,还嫌高??
    于东来正欲解释这绝对不高,陈学兵摆了摆手。
    “超市行业我有了解,我是说,你们的房租成本就占到了总成本的22%,重庆的店,你们没了房租压力,还可以把开支往服务上挪一挪,零售价格方面倒是没必要再降了,咱们甚至应该再提一提,接近同行标准,免得别人说你们恶意竞争,但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包退换的先进服务方面,要把多余的利润全部投入进去,别让国人总说我们中国服务比不过国外,他们有的,咱们全都要有。”
    这话,又让对面一愣。
    好.好新颖的用词。
    多余的利润!
    利润,还有多余的?
    “哈哈哈哈.”
    于东来忽地大笑。
    笑了好一阵才站起来,快速走到陈学兵身边,伸出手道:“陈总!知音啊!知音!就冲你这句话,我们必须合作!”
    陈学兵站起来和他握手,似笑非笑:“这就确定合作了?不搞民主了?”
    “哦,对对对!投票,大家投票!”
    于东来拍了拍脑门,而后乐滋滋地跑回自己那边,反复扬起双手像个音乐指挥家,用河南口音高昂喊道:
    “投票,投票啊!”
    一帮人哭笑不得,但都举起了手。
    陈总直接好家伙。
    薛定谔的民主
    这大概就是绝对控股的意义吧。
    “各位放心,我相信大家以后都不会后悔这次的决定。”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1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