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哈耶克的大手
一场较为沉闷的博士授予单位授牌仪式,不必过于描述。
多功能厅,来的也都是一些中老年教职工,并未给陈学兵什么收获崇拜眼神的空间。
陈学兵的发言也只是一篇范式的学生发言稿而已,学校要的不是他的慷慨激昂,而是他的身份。
成为一本院校的学生固然令人喜悦,但这事都宣传了快两年了,真到来的时候,只是心理预期的兑现,激动二字倒也也谈不上。
稍显特别之处在于今天请来了不少商政两届杰出校友,商量筹划今年11月的五十五周年校庆。
有不少路桥方面的行局和国企领导。
其中有一位校友,大名鼎鼎。
孟凡超。
主持过20余座国家级特大桥的勘察设计,据说他的团队已经确定为港珠澳大桥的核心设计团队,他也在前年任职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进行项目前期筹备。
港珠澳大桥,世纪工程,造了十几年,总投资过千亿。
那桥陈学兵去过,几十公里的大桥,还有海中沉管隧道,把珠海与港澳两地变为通途,白茫茫的大海里造出这样的奇观,他坐车穿行而过的时候也惊叹了好一阵。
没想到能亲眼见到总设计师,竟然还是校友,陈学兵也不禁上去主动打了个招呼,聊了几句。
头发微卷,梳了个侧背头,西装笔挺,看起来很气派的一个人。
孟凡超听说陈学兵这位在校生的传奇经历,也笑着鼓励了几句。
“学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你这么年轻,可别因为成功停下脚步,中国未来的世界,太广阔了,一定要去更高的地方看看。”
陈学兵很是赞同,俩人互相留了个电话,相约校庆的时候再见面。
会议结束,陈学兵感谢了洪区长出席,寒暄了几句,让焦贵把区长送回去,便和梁乃兴去了他办公室。
梁乃兴的工作风格很实在,先顾着眼前的设计,第一时间先叫来了几位建规院的资深教授,看看陈学兵要的是什么样的设计,能不能接得下来。
教授们听说要非线性设计,还要风格新颖,又叫来了两个很有设计天赋的研究生。
陈学兵也拿过一张A4纸,随手几笔画了个正面图。在上面标注了一个“玻璃幕墙”,感觉有点空,又写了个“DL”的胖东来标志。
有点抽象,怎么也不大气。
他又把玻璃幕墙的下沿线擦掉,往下挪了一些。
这么看,胖了许多。
陈学兵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依然抽象,但旁边的一个硕士生明白了他的意思。
“曲面建筑,招牌要大气,对吧?”
“诶,对了。”
“建筑多高?”
“4层.每层至少得五米吧?21-23米吧。”
“那玻璃幕墙至少12米高了,幕墙要什么颜色的?”
“白色。”
“白色不反光啊,广州那个市长大厦你听说过吗?金色玻璃幕墙,阳光下面金灿灿的。”
陈学兵立马摇了摇头。
“不用反光,有一种LED贴膜屏,覆盖在玻璃幕墙背面,可以用电发光,还能调整亮度。”
这话一出,硕士生也摇头。
“贴膜LED光晕太强了,你要做高级一点,不如用LED光玻璃,LED灯珠置于双层玻璃之间,外表涂成白色,用不同颜色LED配合白色涂层结合到你想要的颜色,效果会好很多。”
陈学兵愣了一下:“现在有LED光玻璃了?”
“有啊,上海已经有厂子在出售了,不过技术不太成熟,最好用进口。”
“但玻璃幕墙可以热弯啊,LED光玻璃能做成曲面吗?”
陈学兵问出口,又觉得自己有点傻,京东方干手机屏幕的都做不出曲面,工程玻璃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硕士生摆了摆手,在A4纸上的幕墙上画出了一块块小的鳞片状。
“不用曲面,用小玻璃拼接起来,外观实际上更有层次感.就是成本很高,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还得非常细心。”
“哦”陈学兵笑了起来:“那不怕,我们要做的就是标志性建筑,管理员技术不够可以招,正好可以培养工队的本领。”
他要的就是难。
否则造个方型的就行了,要什么设计,要什么曲面?
现在到处都是方方正正的建筑,过于贴合实用性,并不具备设计感,材料也就老三样,施工都成了范式标准了,那些小高楼,招个有点经验的施工员,一层层的楼板搭上去,谁都能干。
他要的就是与众不同,做出一座座漂亮的建筑,提升整个城市的质感。
另外也要不断给股安建设上强度,让他们意识到高水平技工的重要性,逐渐筛选、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施工队伍。
用建筑产品和过硬的施工水平,给股安立招牌。
以后是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世界,只有能够挑战他人所不能的公司和队伍,才能活得下去。
“额”硕士生又指着几个地方道:“这样的建筑需要装配很多预制混凝土,误差方面也要严格控制,现场拼接很容易出现错台,漏浆,构件吊装要依赖全站仪手动定位,效率很低,我可以试着用BIM软件给你们做三维建模,拼装的时候可以直观一点,但这个软件也不是很成熟,不保证能成功,实在不行还得靠手动抬点。”
陈学兵打量了一下年轻人,露出赞赏的笑意:“没关系,不行你去现场帮忙盯着点,设计费还可以加。”
这话,一帮人有点迷茫了。
“什么设计费?”
“额陈总呢,准备为这件事情捐一支基金,三百万左右。”梁乃兴咳了一声:“他要求这个项目设计要新颖,我不是建筑专业的,对最新的房建材料也不了解,叫你们来,就是让你们先看看,能不能做.能不能做得好,如果大家觉得能接下这个活,参与的人,由基金发放奖励。”
话刚落,陈学兵立马加了一句:“如果能全程参与现场施工,我可以加到500万。”
这下气氛都有点不对了。
500万。
这办公室里满打满算,不到10个人。
就算学校扣一半,每人能分多少钱??
就两三秒的功夫,一个老教授聚精会神盯着桌上那张草稿,滔滔不绝起来:“刚才小杨说得对,曲面建筑受力非线性特征明显,BIM也不太成熟,不过我们用的是免费软件,可以买一套贵一点的专用软件做简化假设,材料其实也可以用一些柔性的,比如钛锌板,GRC。”
旁边一个教授也立马插话了:“嗯非标准化构件的连接节点很多,每个节点要单独设计。”
“陈总只画了个正面,背后呢?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的?”
这个问题,让陈学兵沉吟了一下。
前世胖东来天使城的设计是外曲面,两边有塔楼,背后是线性设计,但江北那块地旁边没有遮挡,背后做成方的,远远看去会很丑。
“额那边视野比较开阔,做流体型建筑吧,漂亮,内部分布看起来也会均匀一些,也好规划,顶层要增加透光面。”
“透光好解决,就用国家大剧院的钛金属穹顶嘛!不过不规则建筑的中心定位偏移的风险高,设备一定要用好的,简化模型恐怕是不行了,环向应力和径向荷载容易被忽略,应力可能会过于集中,一旦出现微小沉降,会导致应力重新分布,建筑可能变形。”
陈学兵摸了摸后脑勺:“也不用太设计得太难,首先还是安全坚固,照顾到整体美观就行了,这些问题.处理成本高吗?好解决吗?”
“高!但是能解决!”一人伸手砰地拍在办公桌上,“我们的应力实验室连大桥模型都能模拟,一个四层高的建筑也不算啥嘛!”
这下,你一言,我一语,无比积极地建言献策。
这些老教授,一开始一个字不吐,他们不是不懂吗?
他们懂,比两个小娃娃懂得多。
只是一开始以为是纯帮忙,要耗费不少时间,都想着让学生去做就行了。
这会听说有这么多钱,把实验室资源都拿出来了。
梁乃兴见状叹了口气,这些老家伙平时出去接讲座,上节目,换着番的挣外快,都想挣钱。
这事怕是拦不住了。
不过这个小陈出手大方,一口气加了两百万.
也没必要拦啊。
陈学兵也在内心发笑。
到底是交通院校,专家真特么多,你一句我一句的,方案都快攒出来了。
这些教授但凡不图个正式编制,出去适应两年市场,找个大点的设计公司上班,怎么也能比现在多拿好几倍。
“校长,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设计能做,那我明天就让公司的人来办基金的事情,地皮我们已经拍下来了,明天可以带你们去看看。”
陈学兵说着起身,跟梁校长握手。
梁校长有些诧异:“外观稿都没定,这就”
剩下的话没有出口:这就直接捐钱了?太干脆了吧?
“我相信几位老师,也相信学校的能力,明天我要出趟差,一会还有点工作要安排,公司的人会来对接的,还请校长多上心,老师们这边福利待遇尽量多考虑一些,顺利完工以后,我对学校另有表示。”
陈学兵心已笃定要把交大绑上战车,自然要让他们立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办公司的事梁校长也考虑一下吧,我之前在彭水考察过两个项目,规模都不小,涉及的专业也比较广,我希望能跟学校建立合资公司,学校55周年在即,值得一些改变,作为咱们学校的学子,十分希望能参与到这种改变里。”
陈学兵也没有多说便离开。
人性趋利,就如刚才那几个教授的表现,哈耶克的大手自会推动一切。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