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210章 你,来一趟

第210章 你,来一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计划赶不上变化。
    2月8号上午,京东方用一个开盘红,+3.4%表明了态度。
    开盘价,2.99元。
    但从论坛上的一些观点来看,股民不是太买账,频频留言“年度财报为什么不发”。
    京东方不语,只一味拉升股价。
    到了11点,买盘已经上亿,股价却突破不了3.02。
    HF市府三楼办公室里,陈学兵一边笑,一边摇头。
    笑,是因为京东方不懂,摇头,也是因为京东方不懂。
    “前两天的套牢盘全部集中在3.03到3.08,京东方居然还打算往上冲神人。”
    陈学兵悠悠的一句话,已然决定了一支财务团队的命运。
    桌上摆着的电话那头,徐进也表示了一丝无趣:
    “连化解上方抛盘压力都不懂,这个水平应该不是外聘的做市团队.搞不好是哪个管理层的亲戚。”
    俩人早上开盘前就讨论过一次,如果对方聪明一点,应该先让股价陡峭地跌一波,利用昨天尾盘的情绪,把犹豫的抛盘全套出来再试图往上拉。
    这样,拉盘成本会低得多,压力会变小,卖出的股民也会沉浸在一种懊悔的情绪当中,持续关注京东方,等京东方下一次急跌,股民就会觉得机会来了,大量买入。
    俩人觉得京东方一定会这样做,还做了备用方案:再出2000万其他持仓股作为备用资金,如果京东方跌,就再补一次仓。
    结果想法落空,上来就是红盘,害得长征资本在竞价时间割了手上的1000多万的肉。
    ——这两天大盘形势不错,长征资本的持仓大多都在赚钱,为了捡回那1000多万持仓,又亏了十多万。
    这波令人迷惑的操作,搞得基金的第三方监管中信打来电话询问情况,还好长征资本的盈利能力爆表,投资人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才只是询问了几句便作罢。
    试探上方压力位,来回拉扯是机构的基础能力,对方这套操作,完全是小学生水平。
    他们现在的做法已经把套牢盘解套了一部分,现在股市上其他的盈利机会又那么多,那些解套的股民也许不会回到京东方的盘子里了。
    令人失望。
    陈学兵犹豫之后,作出决定:
    “趁京东方现在愿意接盘,提前抛吧,抛完以后,让刘老师发文。”
    “我也是这么想,那等他们跌下来,我们还接不接?”
    徐进的语气,仿佛京东方暴跌已经是必然的事。
    他们不懂利用负面消息去洗盘,那就一定会被负面消息吞噬。
    “接吧,不过不用急,观望低位,时机到了再买进,这次我们的身份变了,要当耐心资本,长期持有,进场位置一定要低。”
    波谲云诡的二级市场,身份转换就在一瞬之间。
    对手太弱,就不能一味打击了。
    要边拉边打。
    11点半,京东方收盘价2.95,+2.4%。
    京东方顶住了一波五千万抛盘,维持股价的资金投入已逾两亿。
    划拨进来的第一笔维持资金已经见底,他们也想卖点股回血,但不敢卖,根本不敢卖。
    现在卖,就是雪崩。
    好在,一帮人经过刚才的那波进攻的体量,大概猜测出了对方的身份。
    “董事长,应该就是这家长征资本,他们刚进5000万,刚才的抛盘大概也在这个规模,今天收盘我们查一下股东变化应该就能确定了。”
    朝阳总部会议室里的人都松了口气。
    “要是他们,那抛盘方手里应该没有筹码了。”
    王东生见大手一挥:“现在给所有解禁的股东打电话,我们现在已经稳住局面,请他们不要当做空者的帮凶,最近也最好不要卖出股票,等我们谈完深圳的合作,会给他们最好的卖出时机!”
    话声才刚落。
    一个年轻人匆匆敲门进来。
    “董事长!网易新闻刚刚登载了一篇关于我们的负面报道,钢铁新闻网站新民网5分钟内就转载了,有人针对我们!”
    王东生脸色一紧。
    “什么文章?”
    “名字叫《巴菲特滚雪球,京东方也滚雪球》!”
    王东生瞥了瞥在座高管的反应,其中不乏几个反对在深圳负债建线的,但那几个人表情好像都有些意外,他才冷笑一声:
    “念念嘛,雅俗共赏,大家好好听听,看看谁又给攻击我们的人提供了子弹。”
    年轻人轻咳了一声,才念道:
    “自2003年下注液晶,京东方就陷入了恶性的投入产出怪圈,这实际上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悲剧.”
    “「不为其他,只是为了圈钱」上海一家知情机构人士这样说,2005年,京东方前三季度财报已经显示亏损近十亿,他们的股东大会还通过预案,拟募资数十亿,上述机构人士还透露说,「他们原本打算融资100亿的,市场不好,没有办法」。”
    “从简单的财务指标看,京东方实际自2003年6月正式下注上马第五代TFT-LCD模块生产线之后,就陷入了恶性的投入产出怪圈之中,平均资产收益从2003年的7%一路下滑.”
    “一位业内分析师透露:「其实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已经京东方要投入的LCD产线并不是国际领先的路线,三星已经有了更优质的OLED面板,这种面板很快能在手机应用上达到量产,OLED面板的电视机也在研发之中,顶多两三年就会推出样品,等京东方大额投资落地,新的技术又会面世。」对于OLED能对面板行业带来多大的震动,该分析师认为:「不说完全取代吧,至少也会平分天下」……”
    这话一出,在座的表情都有些奇怪。
    骂他们财务状况的多了。
    说他们路线选错了的论调还是第一次听到。
    “「可能大家也在赌一个周期吧,寻求逆转性机会。」上述分析师说。”
    “具体情况,记者还在进一步了解,请关注后续报道。”
    话声停止,周围安静了。
    “没了?”王东生问道。
    结尾的地方,措辞这么温和?
    “没了,他们就是披露了一下我们的财务状况,记者说进一步了解,但没有这样一个记者跟我们联系。”
    “哪个记者?什么媒体的?”
    “叫…刘姝巍,中央财经大学的,好像挺有名的。”
    “查查。”
    ……
    “哈哈哈,岂止是有名!人家一篇文章,搞垮了一家上市公司!”
    报道发出的三十分钟后,深圳奇点,合肥会议室,重庆长征资本,三方视频连线,开了个新年短会。
    李学凌在深圳镜头里唾沫横飞。
    “蓝田的事,知道吧?财务造假!”
    “三个经典谎言!”
    “一是「白捡虾」,说洪湖龙虾没人吃,蓝田白捡来,以20元/斤的高价出口,基本是纯利!二是「彩电鸭」,说一年产蛋300多个,价高味美,一只鸭能年赚两台彩电!三是靠着水面鸭、水中鱼、水下藕「立体养殖」,一亩水面年产值3万!”
    “前几年居然有人信!”
    “01年,刘老师在《经济观察报》上一篇报道,说蓝田是空壳!蓝田威胁她,还给她下传票,找人抹黑她,口水官司打了一年!后来还是一档电视节目邀请了她,她曝光了这些事情,那档节目叫《与神话较量的人》,斩获全国电视评论类节目一等奖!”
    “后来,证监会把2002年确立为「公司治理年」,也是因为这件事情!”
    “刘老师后来专门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情况,还得了个名号,叫「A股最危险的女人」!”
    “我那时候崇拜刘老师啊,专程去拜访她,她和我也聊得来,也就是我去找她,人家才答应了远程采访陈总和陆总!”
    李学凌话说到这儿,徐进有些奇怪。
    “董事长,阚总帮你是应该的,我们是合作方,陆总为什么这么帮你?”
    陈学兵嘴角略微扬起:“000046。”
    “46…”徐进沉吟了一下,眼睛一亮:“泛海?陆总也进场了?”
    “对。”
    “1月20号之前进去的?”
    泛海1月20号停牌重整,注入资产,回购,一票利好消息,提前进去的现在都乐疯了。
    陈学兵笑了笑:“对,进得还不少,一千多万。”
    “那他可发了,过几天一开盘,三个涨停板都止不住,我看能到四块五。”
    徐进羡慕别人的时候也没想想自己。
    长征资本从泛海二块九的时候就进场2000多万,现在都三块六毛五了。
    陈学兵却高深莫测地摇摇头。
    “这支股票,好好拿着就行了。”
    看到四块五算个逑?
    这才刚开始呢。
    这波,能看到2007年,至少六十几块。
    “董事长,你觉得OLED的屏幕真能行?我听说三星搞了好几年,还是烧屏啊!”
    在座的对这则消息各有各的关注点,奇点科技这边刚刚知道董事长联合合肥投资京东方的事情,都有些激动。
    尤其是卢韦冰。
    他的爆米花计划可不需要什么三星屏,LG屏,只要有个LCD就不错了。
    但他从这篇采访里董事长的发言,嗅出了一丝别的味道。
    采访中,“机构知情人士”是陆晓春,他作为京东方的投资机构博时旗下的基金经理,当然有发言权,而最后那位“业内分析师”,就是董事长。
    他提到的“OLED屏”,主要是三星和索尼在研发,一个走小屏手机路线,一个走大屏电视路线,两者每年都会发很多相关技术的论文资料。
    发文,当然是想改善生态环境,让大家都来做OLED,把他们的技术变现。
    但OLED是二极管自主发光,发光材料是有机化合物,会自然老化,导致发光效率下降,俗称烧屏。
    LCD的背光层寿命能达到5万小时以上,OLED一万小时不到,这就是硬伤,没几家厂子敢跟。
    “轻薄,这就是必须研发它的理由。”陈学兵只解释了这一句便摆摆手:“研发是京东方的事情,你们那边供应链谈得怎么样了?”
    “屏幕已经跟LG谈好了!如果三星明确拒绝,我们就用LG的屏,摄像头我们选择比较多,日本美国的都不错,现在还在挑,其他环节都很顺利,现在就等林总那边的芯片,只要有样片出来,我们就可以组装一台成品机试试。”
    卢韦冰话说得很简单,实际上一块成品芯片的制造和系统装配调试至少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还有量产的问题。
    “嗯我建议你们不要这么快定下来,多关注产品迭代的信息,要保证采用产品正式销售的时候,我们的配置不能落伍,发布会定在国庆节期间,正式销售可以延迟到明年五六月份,只要发布会的时候,我们有样机展示概念就可以了,供应链,到时候还能再换。”
    陈学兵对目前传来的各项参数还不是太满意,但也没有太多办法,只能静等这个世界自我升级。
    “好!我会让他们继续优化。”
    股安集团悠然开会的时候,京东方的网络舆论已经炸锅。
    继新民网转载之后,经济观察网也迅速转载了那篇报道。
    然后是《新快报》、《南方周末》。
    这年头的网络媒体还不多,更猛烈的攻势其实还在线下酝酿。
    但在股市论坛里,已经有“聪明人”开始散布信息了。
    “刘姝巍!这次京东方要没了!”
    “知道刘姝巍上次说「请关注后续报道」是什么时候吗?”
    “最新报道!刘老师已经背着摄像机潜入京东方,准备拍他们的卖不出去的海量存货!”
    “净利润扑街,负债高到捅破天,京东方正在为您上演《如何优雅地破产》。”
    “他们的操作叫借钱一时爽,一直借钱一直爽。”
    “哈哈,是借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吧!”
    舆论当前,股民用脚投票。
    深圳方面打来电话询问,京东方更加硬着头皮誓死抵抗,不敢露出一点颓势。
    …
    下午两点,京东方已经累计回购了两亿六千万的股票,却又不敢拉高,就怕价格太高了,自家的解禁股东都忍不住诱惑抛盘。
    内忧外患。
    与此同时,陈学兵已经开完会,皱着眉头查看京东方的交易明细。
    当前股价3.02,5万手买单挂单,下面的3.01,3.00,还有好几万手,几千万的托盘就摆在那里,好像在说“你敢砸老子就敢接”,价格却没有任何往上波动的痕迹。
    分时明细里数百张成交单,几乎80%都是主动卖出,没几个主动向上买进,说明托盘方这边已经没有多少队友。
    这么强势,他们到底在坚持什么?真准备全面接盘?
    陈学兵想了半天,忽然摇头笑了笑,拿起了电话。
    ……
    “撑!撑到三点收盘!只要我们的公告发出去,情绪肯定会回来!”
    王东生准备祭起上市公司抬升股价的大招——发公告。
    没有利好,就发回购公告。
    董事会秘书起拟了近期回购三亿股票的公告,准备下午收盘以后就发布。
    发回购公告是要负责的,之前他们也想发,但不确定会回购多少。
    现在他们已经花了两亿六千万回购了,就发三亿,大不了补齐这四千万。
    至于是发公告之后回购的三亿,还是发公告之前回购的三亿大不了把收回来的股票左手倒右手就好了。
    他需要的就是挽回消息面的颓势。
    王东生还在做着春秋大梦,桌上的电话响了。
    是个陌生的号码。
    他又不是老赖,面对陌生号码当然是接起。
    “你好,哪位?”
    那边的话,十分直接,令他瞠目结舌。
    “我是长征资本陈学兵,王董,别管你的股价了,也别发什么回购公告,来一趟合肥吧,我们谈谈。”
    “真的是你们?你怎么知道我们要发公告??你们想干什么?!”
    王东生说着,眼神在热闹的“股市指挥部”会议室里巡视。
    其他人听到董事长的咆哮,也看了过来。
    会议室开始寂静。
    “不用乱猜,我能知道,是因为你们只有这一招了,但是我劝你别用,欺骗证监会事小,欺骗股民.神仙都救不了你们。”
    王东生呼吸开始急促,被对手算无遗漏的无力感化作愤怒。
    他忽然想起什么。
    “合肥.你是合肥政府”
    “另外。”那边打断了他,自顾自地道:“你们现在没用公司账户来回购股份吧?一开始还想找机会卖出去?公告了可就不一样了,上市公司出于维护股价回购的股份,三年内必须转让或注销,如果公告发出,股价依然不保,你们这两天花的钱可就打水漂了,我劝你冷静一点,要是听我的,这笔钱,你们还能从股市上拿回来。”
    “如果不听我的,那就发吧,明天,咱们的战斗正式开始。”
    ……
    王东生没有回复。
    电话直接挂断了。
    即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愤怒,也是保留一丝余地。
    但陈学兵没有给他回旋的可能,话尾给他留下了一道必选题作为今天的家庭作业。
    发公告,还是不发。
    主动热情的合肥政府给他留下的印象是殷勤又弱小,开出的条件也缺乏底气,没想到一次没谈成,转身就释放出如此的攻击性。
    他命人查询长征资本。
    竟是家重庆的公司。
    外援?还是…重庆+合肥?
    重庆之前也在关注他们,有位老领导给他们透露过一二。
    对了!
    他忽然想起那位老领导说过,重庆是跟一家基金公司合作!
    他立马拿起电话,拨给了那位老领导。
    “喂!老主任!”
    …
    十来分钟后,王东生扬起了笑容。
    还真是。
    要是有重庆在侧支援…那还算不错。
    王东生想着想着,忽然感觉心里底气足了起来。
    既然有两家同时争取他,而且两边都颇有实力,那着急自家的股价干什么?
    让他们出钱,全资建厂啊!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28.)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