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赛前准备
12月24日,平安夜。
纽约45灯火通明。
这个年关时刻,金融圈没有假期。
对金融机构来说,春节不叫年,财年才是年。
中国公司的自然财年是1月1日至12月31日,零售业略有差别,通常是2月1日至1月31日,所以元旦之前,通常也叫会计年关。
这个时候各公司都在忙着会计核算,总结经营成果,开始来年展望。
上市公司尤其忙,能吹牛B的忙着吹牛B,吹不了牛逼的也忙着烧账本。
这个时候,长征资本要关注接下来的政府政策密集月和行业内动态,从众多消息里鉴别fake news,同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做好自己的财务统计和投资收益数据,发给一些具备私募信息的财经网和私募排名网,比如排排网,新浪财经,东方财富,证券之星等,作为基础对比数据,参加来年的私募基金的各种排名。
陈学兵手持着电话坐在落地窗边,从45楼看下去,解放碑举着荧光棒挥舞的人群好像繁星点点。
这里的圣诞节氛围在整个重庆乃至全国都排得上号,接近20米高的圣诞树,数千人在这里狂欢。
他挺想下去感受一下氛围,但没有空。
重庆在忙碌,上海也是。
“陈总,12个点,这是我跟投委会争取的结果,也没有时间再拖了,这笔资金,你给个最后答复,如果你同意,我马上派人过来,如果不同意,我只好另投别处了,我们的资金不能长时间闲置的,节前必须完成配资计划。”
电话里陆晓春的声音有些无奈。
陈学兵摸了摸额头。
重钢项目没了辛梦真参与,他咬死15个点提成,陆晓春一开始不答应,熬了半个多月,直到现在才终于把10个点的提成涨到了12个点。
听他的语气,好像也逼得差不多了。
自己也该抛出底牌了。
“陆总,其实这个项目,我又争取了一下,可以拿到4500万股,1.5%的股份。”
那边愣了一下,呼吸有些粗重了。
“你怎么不早说?”
陈学兵笑笑,并未作答:“这个项目的提成,其实我可以不要。”
“不要?”那边沉默了一下,又道:“你想要什么?”
“我手里有个项目,大项目,我需要你在上海尽可能为我筹措资金。”陈学兵终于提出了真正的想法。
陆晓春一下反应过来了。
“你是说,你和重庆政府合作那个项目?”
他一开始就是听到张余中说这件事,才瞄上了陈学兵。
不过他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合作,外界任何风声都没有,但凡他有能力打听,重钢的事,他也不至于来找陈学兵。
“对。”陈学兵笑道:“政府出30亿,银行贷款30亿,我要配资20亿。”
“这么大?什么投资??”陆晓春都有点惊了。
“上市科技产业,具体标的目前还不方便透露,退出渠道是股权回购和股市交易,具体要看企业经营情况。”
这件事陈学兵肯定不能跟陆晓春明讲,否则如果京东方日后股价上涨,陆晓春又“恰好”早早参与了,这次对话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一次内幕信息的泄漏。
陆晓春当然明白这一点,转而用另一个方式问道:
“那你们和受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了吗?”
如果达成了,那多少会有一些蛛丝马迹,他说不定查得到。
这个问题,让陈学兵赫然一笑。
这事说起来还真有点尴尬。
这么大的事在立项,但到目前为止,重庆与他还没有派出任何一支队伍去京东方考察,更别说达成合作意向了,目前重庆只是派出人马到了深圳,在打听有关京东方的建线计划。
在这点上,此事显得十分不严肃。
原因无他:地方竞争。
深圳正在跟京东方谈“聚龙计划”,已经有了合作意向。
但根据陈学兵的情报,日韩方面也派出了夏普找深圳谈合作,“聚龙计划”很可能因此解散。
重庆经过论证,当然知道这个项目挣钱,而且能挣大钱。
液晶生产线的世代高低不代表技术先进程度,但决定了玻璃母板的大小。
液晶行业认可的经济切割件数至少为6个,即一个玻璃基板必须切割成6个或更多的屏幕,这样生产线的经济效果最大。
世代越高,母板越大,切割效率越高,能切出的屏幕也越大。
6.5代线生产的母玻璃非常巨大,尺寸大约为1500mm×1850mm,已经可以切割40寸左右的屏幕。
这年头液晶电视可是越大越值钱,70寸的电视,售价40万之巨,成本多少虽然未知,但其中屏幕的占比却有据可查。
大约三分之二。
世代越高,越能掌控定价权。
6.5代线,国内无两,在国际上都属于先进行列,一旦投产就是跟进口产品竞争,其本土生产成本和关税成本在竞争上有巨大优势,而且因为日韩的长期垄断,哄抬大屏幕价格,其中的利润也远非其他电子行业可比。
但是,凡事都有个但是。
这么大的投资,足以影响一个地方一个产业,大到许多附代影响都不可忽视。
比如京东方的港股融资因人才持股计划被《新J报》披露进而被叫停,其BJ艰难筹资投产的五代线因行业价格波动而产生亏损,夏普宣布全世界最先进的7.5代线即将在中国投资建厂…
等等一系列因素,让重庆方面产生了一个想法:先看看。
一边筹钱,一边看看深圳具体什么态度。
深圳在电子产业发展上毕竟是全国执牛耳者,谈判过程中势必能发现许多问题,如果深圳都认可,那么重庆再拿着筹措到位的资金去争取。
这就是筹款80亿,远超陈学兵原定50亿计划的原因。
只要项目没问题,到了时间再去争,哪怕价格开高一点都在所不惜。
如果深圳合作谈判中发现什么大问题,那80亿资金各回各家,甚至这钱本来就没出过门,重庆再搞一个规模小点的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大家也没什么损失。
对于这种“宁可少赚,绝对不赔”的心态和地方的暗中竞争,陈学兵没有立场和权力去说什么,更不可能给京东方透露太多意向,否则会失去重庆政府的信任,只能任其发展,关注动向,见招拆招,他现在跟陆晓春谈的条件,就是让自己增加一些话语权。
重庆有投资的意思,京东方大概是知道一点的,但肯定不多。
陈学兵也更不可能跟陆晓春透露这些信息。
“陆总,项目方面我目前不方便说,我只需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等事情明了,你要帮我在上海筹措五个亿以上的民间资金。”
“这!”
陆晓春有点无语:“你什么条件不说,我怎么帮你筹?”
有条件的投资人他确实认识许多,但人家的钱不是这么好拿的。
要真好拿,他早就划拉到自己的基金里了。
陈学兵一笑。
没点东西,他怎么敢开这个口?
“条件当然有了,可以签保本协议,不收管理费,只是利润提成比例比行情低一点,60%。”
这个条件,让陆晓春啧啧一声。
保本协议
这些私募是真敢玩啊。
“陈总,这么大的项目,你也敢签保本协议?这可不是说签就签的!你得有保证金入账,至少百分之十.十五!”
保本协议他当然知道,通常是一撬十,但这是股权投资,还是实体投资,出问题不好撤出的,担保资金的比例肯定要提高一些。
“呵呵,没问题,我们是阳光私募,流程方面也不会有问题,资金可以让投资人信得过的第三方机构监管,陆总大可放心。”
陈学兵趁着现在监管宽松,对私募签保底没有限制,把这个空子用得得心应手。
他的爽快答应,再次让陆晓春叹了口气。
这就是公募都想奔私的原因啊。
决策灵活,甚至大胆。
公募对这个是提都不敢提的,许多大投资人不好谈,愿意去私募投钱,这也是根源之一。
他们公募对待这种事情是羡慕嫉妒恨,每当投资人问到的时候,他们的统一口径都是“这些小机构没人监管,即使签了协议也很难实现,真亏损了,没人负得起责”。
而去年刚刚出现的“阳光私募”概念,再一次打破了他们的口径。
监管透明,决策上比他们更灵活,且条件大胆。
给他们背书的人有了。
陆晓春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家阳光私募的老板。
他不禁有些嫉妒地笑了一声:“陈总敢开这么大的口,底气很足啊,最近行情不错.挣了多少?”
陈学兵呵呵一笑:“这个月利润,目前大概20%,过了元旦,我们的数据陆总花十几块钱就能看到。”
公布的数据在那些财经证券网站就能得到,不过要花钱订阅。
这也是公开和非公开的区别,所谓的私募神秘,就在那一点主观能动性,和小小的门槛费。
陆晓春吸了口凉气。
一个月,20%。
而且,这个月都还没完呢!
26号到30号,可还有整整一个交易周!
这个年轻人在他心中的分量在一次次交流中越来越高,甚至有点神秘了。
“陈总,咱们也是朋友了,有什么资源共享一下嘛,互通有无。”陆晓春的口气开始亲近起来。
“没什么资源,市场普涨10%,我们就是挑到了不少好股,比贝塔收益高一些而已另外,你上次提到的那个野路子,被我埋伏在华侨城的资金宰了一笔。”
陈学兵有意透露了一下,随后笑道:“我这个人,对朋友一向不错,对一些可能对我有敌意的人,也从来不会客气,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
他如今的体量,已经有资格说这句话。
灵活的庄家主力在股市的地位就是如此,他们不一定能挣钱,但只要你进了他们埋伏好的领域,他们有一万种方法让你赔钱。
他说完,再次透露了一个标的:“000046,20个亿的盘子,流通股不多,你自己研究一下,别进多了,否则别怪我走的时候不通知你。”
000046,刚刚改名的泛海建设,接下来的日子将大放异彩,领涨房地产足足两年,从如今的3块不到翻了20多倍。
陆晓春没想到对方这么直接,一时不晓得说什么,有点怀疑,但又没找到什么对方坑自己的理由。
“那就谢谢了,我看一下。”
“挣了钱想离场的时候最好问我一声,踏空可比赔钱还难受。”
陈学兵耍了个阳谋。
泛海只要大涨,陆晓春不论进没进,一定会来询问自己。
利益控制,无疑是最深最牢固的纽带。
陆晓春虽然没有觉得陈学兵这随口一提会是个什么重大的消息,但仍谨慎地与他拉进距离。
“你和小辛怎么样了?我最近帮你关注了一下,她整天泡在办公室,学校那边的事情请假也少了…业务方面,进步飞快啊,最近有个上市公司的调研,我打算安排她跟我们的CRA(首席分析师)去现场提问。”
他想表达自己提携辛梦真的态度。
陈学兵却笑笑不接话,只是道:“陆总的资金规模果然大,多线操作这么多股权投资,还有一级半,二级业务,我真想知道,你们投资方向如此广泛,不会导致专业性缺乏?一些大的投资人没提过意见吗?”
他现在其实并不想让陆晓春太照顾辛梦真,甚至想让辛梦真受到一些刁难,让她忍不住来求助自己。
但辛梦真的爷爷是投资人,她也不太可能受到什么刁难。
情绪作怪,发发牢骚罢了。
“我们的定义就是关注企业内增长,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才是核心,无论一级(股权投资),一级半(内部增发)还是二级市场,投资形式而已,挣钱就好了。”
陆晓春说着,有了开门声,没几秒,有了笑声。
“我还真没说错,小辛在办公室加班,就在我旁边,今天平安夜,你要不要跟她说两句?”
陈学兵想骂人。
这鸟人怎么这么执着?自己和辛梦真已经不好了,刚才没表达清楚吗?
但意识到辛梦真也许能听到自己说话,他有些骂不出口了。
“她工作忙的话,帮我给她送个苹果吧,我不喜欢洋节,不过我喜欢苹果的寓意,岁岁平安。”
那边沉默了良久。
“谢谢,你也是。”
是辛梦真的声音。
陈学兵想说点什么,但又没词儿。
很久没联系,自己和对方的生活已经脱节了。
辛梦真听他不说话,开始主动笑着找话:“你在干嘛?”
陈学兵终于被勾出了一丝控制不住的委屈,呵呵道:“忙一些咱们不能聊的事情。”
“你。”辛梦真小脾气也起来了。
俩人都不说话,陆晓春终于知道自己错估了情况,接过电话,有些尴尬地笑道:
“嗨,两口子,床头打…情侣之间,有什么矛盾说开了就好了嘛。”
陆晓春刚说了一句,陈学兵啪地挂了。
老子不敢挂她的电话,还不敢挂你?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