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刁难
时间比较富裕,买了点白切鸡和手打牛丸。
回程。
跟李学凌聊了一路。
陈学兵本打算跟他讲讲YY怎么做,李学凌却止住了他的话头,表示这个产品要自己想,他已经有了一些灵感,想把多玩网的游戏工会系统跟语音软件结合起来,希望陈学兵不要太过干预他的想法。
陈学兵也明白,李学凌是要话语权。
自己已经说得太多,如果再多一点,李学凌做的就不是他的产品了,那种感觉,会导致创业热情的缺失,一切都可能不对。
第一次做投资人,陈学兵其实内心其实还是有些纠结的。
毕竟自己的投资代表着改变了前世的宿命。
以后的投资风格是做一个好大哥的形象,支持创始人的野蛮生长,还是保持严肃,纠正一切风险行为,现在很难说清优劣。
不过选择投资而不是亲力亲为,就是因为没这份精力亲自去做,投资企业怎么发展,只能看看再说。
世界上没有哪件事是非黑即白,一定有个比较折中的方案。
请他吃了顿火锅,聊了聊互联网界的轶事。
比如关系百度的Robbin李和滕讯Pony马关系还可以,雷军跟俩人关系也不错。
Robbin关系最差的是3721的周鸿祎,俩人03年打官司,还在法院门口打了一架,几乎不会共同出席会议。
而雷军跟周鸿祎关系挺好,俩人老婆都在方正上班,是同事,雷军还帮周鸿祎办过事。
年轻人里张朝阳成名最早,却几乎跟互联网圈子没什么私交,除了跟网易丁胖子关系不错以外,只对娱乐圈比较热情。
至于马云,他的性格和年龄也不太能融进这帮互联网精英圈,基本都是通过大圈子联系,跟实业老板们的关系走得近一些。
李学凌早期游走互联网圈,真是本活字典,一说起来滔滔不绝。
“砰。”
装满啤酒的菠萝杯清脆一碰,陈学兵也成为了那个跟李学凌喝过酒的人。
商圈还没进,一次挖人导致的结仇事件,和一次投资灵感下的挖人,短短两三天时间,他好像快进互联网圈了。
这个圈子的门槛浅,远离阶层,一个好点子能让人飞黄腾达,也是给年轻人最好的机会。
……
许多人有钱时愿意在大城市闯荡,没钱了便想回到自己那个小县城里的家。
陈学兵正相反。
无钱无名,他宁愿去当巷子里的猫,风餐露宿的自由也好过温情脉脉的低头。
而每逢重大成功的时刻,他就想回家。
“嗝。”
“妈,我回来啰。”
陈学兵打了个啤酒嗝开门进家,闻着门口那股熟悉的鞋味,有种昏昏欲睡的松弛。
家里已经没有小卖部隔间常亮着的灯光,于是陪伴小卖部的客厅电视也关了,显得有些黑暗。
老妈房间有灯,里面门咔地开了。
啪嗒一声,客厅也亮了。
“喝酒了?去哪喝这么多?”
重庆已是后秋,于春燕穿着一身挺时髦的白毛衣,不是陈学兵买的。
陈学兵嘿嘿一笑:“没喝好多,喝的啤酒,不小心撒衣服上了,味道有点重…妈,你这身衣服好看。”
陈学谨从于春燕屋里出来了,手上还拿着本书,笑嘻嘻道:“好看吧?我给妈挑的!”
陈学谨头发长了点,个子好像也窜高了一截,上了小学,走路比从前慢了。
没有蹦蹦哒哒,没以前这么可爱了。
陈学兵一见这小子,笑容就消失了,上前啪地给了他头顶一巴掌。
“嗷!”
也没打多重,但陈学谨见他快步过来就知道自己要挨揍,抱着脑袋提前嚎了一声。
“你打他干啥子!”于春燕上来拉。
陈学兵咬牙切齿:“他背到我收人家手机!现在就敢收手机,以后还有啥不敢收的?”
“哎呀行了行了!这事我晓得了!”
于春燕把他拉开,快步回了房间。
“手机在我这里!他没乱用,你得空拿回去还给你们同学,谢谢人家!”
她说着,拿出来一个红色的小巧手机,递给陈学兵。
“算了,用都用了。”陈学兵摆了摆手,看着陈学谨,语气柔和了一些:“上学学得咋样了?”
“好得很,好得很。”于春燕接了话,又匆匆去打开冰箱看了看,“吃东西没有?冰箱里头有饺子,还有汤圆,吃不吃?”
“你给我弄碗饺子吧。”
回家饺子出门面,老妈做的饺子面是自己擀的,面厚肉少,煮散了能当面片汤,老爹却好这一口,陈学兵也爱吃。
“我刚从广州回家,买了白切鸡和牛丸,白切鸡要赶紧吃,这个牛丸可以放冷冻,煮火锅的时候可以放里面。”
他把东西递给老妈,对着陈学谨昂了昂下巴,到客厅沙发坐下,打开电视。
电视里的播音腔响起,厨房也有了动静。
一个家,还得有点声响,才有味道。
只是陈学谨现在上学了,也不能老让他看电视了。
“过来,坐。”陈学兵对着陈学谨拍了拍沙发:
“一年级的课听得进去不?等期末了,要不要给你跳个级?”
“听得进去啊!”陈学谨鄙视地看了陈学兵一眼,一个翻身跳到沙发上坐下,“辛姐姐都说了,你那套不得行!她查了,现在少年班好多人都培养失败了,我六岁上学,跳一级就够了,辛姐姐让我把基础打好,16岁半考大学正好,清华大学今年开了个「姚班」,以后就考那个!”
“姚班?”
“就是姚期智院士创建的,软件科学实验班!姚院士拿过图灵奖的,他在美国和台湾也是科学院院士,特别厉害!”
“哦…”陈学兵仰头想了想:“那姚院士年纪应该不小了吧?等你到年龄了,也不晓得这个班还在不在,软件…我倒是认识这方面专业的归国硕士和博士,肯定对你有帮助,不过你对编程了解过没有?有没有兴趣?”
“哇!这么厉害!”陈学谨眼睛瞪得大大的:“哥,你哪里认识的哟!”
“有没有兴趣,说就行了。”陈学兵淡淡道。
陈学谨撅起了嘴:“我哪里晓得嘛,你说好的电脑都没给我买。”
“学软件,编程,得先学英语,关键字、变量名都是英文的,一手技术资料也都是英文,你光摸电脑没用…等寒假吧,我带你去深圳,让专业的人给你讲讲,给你长长见识,以后人工智能方向前景很广,到时候如果你真的确定了愿意学,我给你买最好的电脑。”
“哥,听起来你比辛姐姐还懂哦!”
陈学兵嘴都快咧到天上了。
事业成功了,手里有高端人才了,说话的底气也比前世足得多。
“你哥我现在就是干这个的,她一个搞金融的学生,和我怎么比?这方面你听我的就行了。”
“啧啧啧。”于春燕下了饺子从厨房里擦着手出来:“你不要给你弟弟这么大压力!他开开心心读书考大学就行了!他们学校聪明娃儿也不少,入学测试的时候好多都和他一样,双100!你这个当哥的多关心关心他的生活,去接他两回,给他撑撑腰,让那些大娃儿不要欺负他,比啥子都强!”
“现在哪看得出差距。”陈学兵想了想,道:“你放心妈,你两个娃儿以后都有大出息,你享清福就行了,你要是来回接起累,我让人去接他,等他二年级了就可以自己上下学了,早点培养独立能力是好事。”
“不需要你们有啥子大出息!成天跑来跑去的,你注意安全就行了!还有,那个小辛在上海读复旦大学?小杨呢?去哪里了?你还接触没有?”
这话的话尾,陈学兵翻起白眼。
又来了。
三句话。
绝不超过第三句,就要开始催婚。
“接触了,接触了,大学不读了,明年就领个女朋友回家,生娃儿结婚,行了吧?”
陈学兵反将一军。
于春燕被噎了口气,却又敏锐地发现了陈学兵的微小语病:“啥子生娃儿结婚哦!是先结婚,后生娃儿!我也不是催你!我是说…你,你领一个回来就行了,莫给我领两个哈!有钱了,心不能花!”
于春燕也将军了。
还给陈学兵将死了。
“咳。”陈学兵摸着后脑勺一比头大:“我明天一早还有事,你快给我煮饺子,我吃了好睡觉。”
“吃了就睡?活动活动!你爸爸走了,现在早练也不练了!对得起你的童子功不?”
唠叨开始,和谐的氛围正式结束。
“晓得了!”
……
晚上,和辛梦真煲了个挺长的电话粥,这次陈学兵难得喋喋不休,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聊陈学谨的前途。
一小半,说了说这次深圳之行的收获。
直到电话的话尾,才说到这个月会去一趟上海。
他不敢和辛梦真聊到太多的思念,毕竟他斗志昂扬的身体已经禁不起太多的撩拨,要爆炸了。
翌日,起了个大早。
陈学兵特意把自己以前的沙包拿出来,出去街上负重跑了几公里,然后200个标准俯卧撑。
还没小时候练得猛。
以前练武是为了把体能推到极限,现在则是为了健康,保持状态,练太猛反而有点伤身了。
八点,洗澡。
任颖到了家里,给他拿来了一身笔挺的西装换上,准备迎接重生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时刻。
最近一个月他给人承诺了无数,都基于这件事的成功实现,在深圳他完全不顾现实情况的夸下海口,招揽人才,扩张生产,回了重庆,他到了锱铢必较,充实后勤的时候了。
还没到纽约大厦楼下,吴自胜打来电话,说来了很多记者,他核对过了,有几家不是他们邀请的,也不是政府通知的,有点古怪,让他最好等洪区长到了一起进来,免得他们乱问问题。
吴自胜在《新快报》供职多年,还进了编委会,对同行自然有他的嗅觉。
但陈学兵更怕这些胆大包天的无冕之王在洪区长面前乱问,搞得领导下不来台。
……
8点50分,陈学兵在仪式开始前40分钟出现在了纽约45的电梯间。
人头攒动。
刚到门口,里面便投来十几道目光。
“陈总来了!”里面有人高喊。
重庆这地方无论办什么事,总是有些咋咋呼呼。
“陈总你好!”
陈学兵还没进去,旁边的走廊已经急匆匆走来一群人。
其中一个,陈学兵见过,是进入纽约大厦那天,给他们推荐办公室的经纪小姐。
“小吴。”陈学兵微笑着叫出她的姓。
小吴惊喜莫名,连忙点点头:“陈总,这是我们靖立物业的粱总!”
她没想到,这个引来区长和几十个记者的老总竟然记得她。
若不是当日她对那几个略显潦草却执意要租顶层办公室的年轻人也留下了印象,她怎么也不相信,这位散发着熠熠光辉的陈总竟然是当日的其中一个。
仅仅半年多,恍如隔世。
此刻的陈总,在她眼中再没了那时的稚气,穿上了富豪的外衣,显得如此英俊潇洒,高不可攀。
陈学兵跟当头那个梁总握了握手。
“梁总,在纽约纽约办公这么久,感谢你们的支持。”
“哪里哪里!能招来你们这样的金凤凰,是我们的荣幸!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联系我们!”
梁总十分客气。
金融,可是高端产业,西南第一家阳光私募的名头,更是大大提升了这栋大楼的调性。
“那太好了,楼上的办公室我们可是垂涎三尺,我们集团总部正好没有办公室,能不能商量一下,让给我们?”
梁总迟疑片刻,露出笑容:“本来顶层是一直给我们的一位大客户留着的,他们现在也还没有入驻,陈总既然要做集团总部…你给我点时间,我去协调协调!”
“感谢梁总。”
陈学兵笑着客套几句,跟梁总互相留了个电话,而后拉开大门,走进办公室。
洪永强,于春尹,洲际酒店孙总,鑫源物流蒋总…
一众投资人都到了。
陈学兵一一笑着握手打招呼。
大多数都是洪叔和舅舅的朋友,他可以以“总”相称,也可以以叔伯论,这些人处好了,就是他以后在重庆的人脉班底。
当然,基金做好了,大家赚钱,这就是深上加深的人脉,做不好…
“陈总你好!”
还没进办公大厅,又有人很勇地冲上来打招呼。
不过,接下来的话,并不客套。
“陈总,我看了几家报道,你们一个月前统计的募集资金有1.7个亿,据我所知现在实际募资只有1.39个亿,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一个女记者的话筒都快怼到他嘴里。
陈学兵把面前的话筒推了推,笑着看向周围几道临时减资的投资人的目光。
——————
(1号补章)
(说好的2月开始不断更,肯定不断哈,每天12点左右发,如果没发,第二天肯定会补)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