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匆匆一月
等待的过程中,好消息连连传来。
两个周的时间,埃摩森那边已经跟刘炽坪搭上了线。
并且根据陈学兵的兴趣取向,按照相同价码,给陈学兵找到了一个足以担任集团总裁职务的后备队员。
名字叫蔡志坚。
1978年出生香港,12岁跟随家人到加拿大移居求学,加拿大滑铁卢会计师学位,目前正在攻读该校法学博士,另外,由于学制的不同,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做审计工作,毕业之前就已担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及BJ办公室审计部高级经理。
普华永道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而且如今位于四大之首,含金量不言而喻。
现在,蔡志坚刚入职花旗集团,担任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中国区首席战略合作官。
这个职务看起来极其光鲜,也不应该来股安这种小公司供职。
凡是都有个但是。
花旗在中国的业务并不多,很难有成长,而且这个职务是因为普华永道与花旗银行的合作而致,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他很可能还会调回普华永道工作,职务可能不会太高。
但这份履历,跟刘炽坪的人生经历极其类似,这是埃摩森势必要赚到这份佣金的后备方案,也是他们给刘炽坪创造的“同侪(chái)压力”,谈判本钱。
为了吸引这两位在职高管,蒋云舟特意带着助手飞到深圳,与陈学兵聊了几个小时,给资历浅薄的股安集团创造了一份宏大的愿景。
三年深耕,五年上市,打造金融帝国云云,反正往目前的长处上吹。
另外,蒋云舟来也是为了谈价,创造利他因素。
因为这份备用人选方案让陈学兵挺满意,蒋云舟说服了陈学兵,给出200万职务买断费,并且一次性支付半年的薪酬,也就是说,人才入职的那一刻,他就要支付350万。
并且埃摩森的佣金也提了价,要100万,原因是联系刘炽坪的过程中渗透滕讯的代价并不低,他们买通了三名职工,有了成本风险。
陈学兵惊叹于他们的渗透能力,竟然能把滕讯打成筛子,因为好奇,他同意了提价,并且答应即使失败也可以支付20万,但要他们事后提供行动细节。
蒋云舟笑着夸赞陈董这份学费交得划算,并且承诺,两人中一定会有一个成功。
陈学兵怀疑他们已经跟蔡志坚谈好了。
不过蔡志坚的经历,或许比刘炽坪的可塑性更强。
在普华永道五年,参与过许多中资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在华的年度审计,其中包括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银香港、中国民生银行、摩根大通中国等大型中资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深入参与了中国金融机构初期的改革重组。
陈学兵需要的就是一个财务合伙人类型的总裁,类比阿里的蔡崇信,滕讯的刘炽坪,新浪的曹国伟,京东的许冉,这些人和国际与国内资本有很广泛的沟通渠道,同时在战略规划和财务、投资上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几乎可以应对一家公司上市环节的所有事务。
如果没有这种人物,他就是再有先知能力,以后面对至少三家公司的上市,成吨的杂事也能给他的脑袋搅成麻花。
这种人,也是一家公司培养国际视野的基因所在。
再高的价格,也得请。
时间上,越早越好。
至于资金…
……
10月28日。
一月匆匆。
横岗大厦四楼,宽阔的办公室,50多平米。
陈学兵拿着一份资料翻阅,鼻子深吸了一下,有些心旷神怡。
老式大楼原本的推拉式玻璃窗不是太好看,安上了金属色的百叶窗帘,内部视觉好了不少,办公桌具都是极简风格,宽阔的金属台办公桌唯一的装饰就是一个白色小沙漏。
那个沙漏,陈学兵很喜欢。很小,只有20分钟,暗喻时间可贵,也正是一次谈话的最佳时间。他开始学着每次找人过来谈事都把沙漏倒过来控制谈话节奏,培养20分钟谈好一件事的能力。
是杨青玥给他买的。
小杨同学完成了她的承诺,节后花了两天给陈学兵布置好了这间办公室,但之后就很少过来。
但那瓶靠窗帘角落夏绿香薰的叶木香,却叫陈学兵时常回味。
“董事长,最近我托关系找到的研发人员就在这里了,15个人,您那边的资金…怎么样?”
卢韦冰坐在对面,有些试探地问道。
陈学兵没抬头,眼神仍盯着资料笑道:“基金已经开始运作了…公司这个月收成不错啊,又贷了500万,怎么,花完了?”
苦等了足足一个半月,股市几次波动下行,前天1119.43开盘,一路下滑,终于触到了陈学兵的铁底1100点,在1097.16收尾。
市场再下一个整数位,一片哀鸿。
纽约45却精神抖擞,通知中信证券和投资人们,11月1日正式封闭资金,开始运作,并且将目前的资金先行配资进场。
果然,昨天几经波动,收盘时间却跟陈学兵预料的一样,怎么砸也砸不动了,收到1097.78,还上涨了一点点。
这一个多月,投资人们观望着股市从1200到了1100点,一直不敢按约交付资金,自有资金加上光大的三千万,实际募资到账才刚过1.1亿,结果昨天一听长征资本刚进场,市场就罕见地红了,一个个直呼高人,今天开市之前就就又进账2000多万。
证券账户,总计1.33个亿了。
陈学兵最大的盘子已经开始运作,底气顿时足了,一大早通知卢韦冰过来,研发团队继续招人。
不过桃花溪卖砂进账的400来万,陈学兵没有安排打过来,补了150万进股市,剩下的留着应付招聘总裁的事。
“这个月我们的销售团队向外联系周边省份的商场、门店,销售业绩确实有所提升,但人员开支也很大,我把第一次工资发放时间定到了下月20号,58万的人员工资,166万EDA授权费,其他办公杂项接近50万,工厂扩大两条生产线花费38万,这一算就是310万,下个月的开销也不会低于150万,如果您还要招人,资金安全线是不够的。”
卢韦冰开始给他算了笔账,又满脸忧愁道:
“还有,供应商的问题…如果手上没钱,我真不敢去谈。”
“那也还有400万吧。”陈学兵粗粗一盘算,账上资金加上贷款的500万应该有700多万,不过人员开销这么大,每天一睁眼就得花好几万,也让他咋舌。
但要让人家干事,信心还是要给的。
“放心谈,年后我给你打两千万过来,企业是我的,你怕什么?”
基金只要盈利,分红时间他可以随时控制。
要不是一件件的事情赶着来,他真不想把盈利提出来,留在里面利滚利才符合最大收益预期。
只是现在,他就算愿意放弃基金的利益,钱也不够用,从他跟埃摩森打交道以来,人才积累速度远超他的预期,有人就得干事,花钱的速度也远超他的想象。
如果只想把手机这边捋顺,基金挣的钱远远够用了,但加上彭水那个水泥厂需要的接盘资金,还差一大截。
之后建材行情的紧俏,谁也不会比他更清楚,水泥价格虽然没有大幅上涨,但也绝不愁卖。
百万吨的年产量,市价一吨300块上下,如今生产成本不会到120块,综合成本也不会到150,只要销售不出问题,一年就是1.5个亿的利润。
关键是丰富的矿山储量和三面环江的水上运输优势,拿矿价也便宜,砂石骨料以后可是暴利,给水泥业续命的行业,只要和当地政府把关系处好,以后想扩建骨料生产线,或者增大水泥熟料产能,都非常容易。
他把发展计划都盘算好了。
牛市行情不是年年都有,但这个金标水泥厂,之后的十几年就是一只持续下金蛋的母鸡。
为了以后的日子好过,他也得挺一挺。
“以时间换空间。”
陈学兵沉思着,脑子里灵光一现,有些喃喃道。
“嗯?”卢韦冰愣了一下,随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笑道:“以时间换空间,你说得对。”
陈学兵回神过来,呵呵一笑:“这话不是说给你听的,奇点科技,全力冲刺就行了。”
说着,桌上的电话响了。
陈学兵看了一眼来电电话,接起,问道:“老徐,怎么了?”
他听了两句,脸上的笑容有点僵了,对着卢韦冰摆了摆手,打开了电脑。
卢韦冰很识趣地起身出去。
几分钟后,陈学兵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一片绿,深吸了一口气,把电话开了免提,放在桌上。
嚯,尼玛。
这线条,要是放在心电图,都特么赶上病危通知书了。
“我看到了。”
大盘震荡下跌足足三个百分点,到了1068。
“董事长…现在还进不进?”徐进一向很稳,今天的声音听起来竟然有些沉重。
陈学兵也没想到他定的1100点铁底竟然被击穿了,而且一个上午大盘竟然大幅下挫3个点,上证50普遍跌超4%。
这种猛烈下挫,要是发生在美股,绝对是竞相登报的大事。
要不是陈学兵知道未来的走势,这一波情绪都被搞爆炸了。
“手里还有多少资金?”
“昨天进场五千万,配了13支股票,现在有两支跌停了,其他的情况还好,损失不到200万,只是现在市场上1350支股票,1280支在下跌,市场情绪太惨了。”
陈学兵查看着数据道:“不要慌,成交额不大,缩量下跌,有人在搞情绪,想低位进场。”
“嗯…我知道,只是现在不清楚他们要把情绪搞到什么地步,我们已经出现亏损,今天可是周五,一旦收市,周一就是31号了,有投资人还在观望,我们一直宣称的1100点底位已经完全跌穿,如果我们继续出现亏损操作,很可能会影响接下来的募资情绪。”
“MLGB。”陈学兵暗骂了一句。
这A股,老他妈被一堆搞情绪的操纵,管涨不管跌,真配不上冉冉升起的国内经济市场。
第一次亏损这么多,他情绪也有些不太好了,骂骂咧咧道:
“全额加仓!都1070了,最好的进仓位置,还有什么好想的?先把握住赚钱机会!至于剩下的4000万,告诉那些观望的投资人,我们下一支基金开启,起码得到明年年中了,而且以后要投我们的基金,得排队摇号!”
徐进那边暗暗咋舌。
大家做基金都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敢对投资人这么叼,也就是陈总了。
“明年我们还要开一支基金?明年年中?中间的中,还是终点的终?”
陈学兵语气不善:“让他们自己猜去吧。”
“…真这么说?”
陈学兵又沉吟了一阵:“算了吧。”
徐进松了口气:“投资人那边还是要…”
陈学兵打断:“不用转告了,等我回来,亲自跟他们说。”
…
下午,股市回血。
收盘1082,回调1个多点。
加上底位的大幅加仓,上午亏损的200万损失挽回了大部分。
陈学兵感觉对市场底位出现了一点误判,仍然让他们把持住,接下来只在低位加仓,波动较大的个股才能做T,表现稳定的股票不要轻易卖出,等待主升浪。
随后,给蒋云舟去了个电话,说他下周一要回一趟重庆。
11月1号基金正式启动,进入一年的封闭期,区政府那边已经答复,洪区长会来参加仪式。
长征资本注册位置在解放碑,属于渝中,母城核心,大区长竟然亲自前来,他必须得去。
蒋云舟得知情况,表示这个周末尽量安排一次见面。
……
蓝翰文是埃摩森深圳办公室的负责人。
陈学兵没有想到自己一个甲方老总,竟然还要提前半小时到他们的会客室等待刘炽坪。
而且还被提出了一些无理的要求。
“陈董,我觉得您还是换一套。”蓝翰文指着一排衣架上的几套西装道。
“我这身怎么不郑重了?”陈学兵惊讶地指着自己出门时特意挑选的高尔夫衫道。
“今天是个郑重的场合,我们为了准备这次见面费了很大功夫,你得听我们的。”
蓝翰文明显没有蒋云舟“什么都可以”的好性格,语气有点死板。
陈学兵咂咂嘴儿,眼神有点嫌弃。
“那你们倒是提前跟我说一声,我自己买就好了,你们提供的衣服,怎么穿?”
“您放心,这是我们找专门的成衣铺,按您的身高体型借来的样衣,穿一次保养费很贵,搭配师也是他们的,另外我们给你订了一个吃饭的包间,准备了一瓶03年的唐培里侬,希望您用得上。”
陈学兵听到这全套的准备,扬了扬眉,站起身来。
“行,我也希望我能为你们的准备全款买单。”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