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萌生借力资本市场
第146章 萌生…借力资本市场
聪明的人,当然听得懂陈学兵的意思。
张浩不禁笑了。
他在美国的公司拿的可是近百万美元的高薪和分红,这个年轻人竟然想挖他?
哪来的底气?
他就算要回国实现他心中的想法,也需要一笔庞大无比的投资,不是这样的小公司能支撑得起的。
还要有团队。
“陈总说笑了,我的特长啊,是滤波芯片,这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对于通信有增持作用,不过我听韦冰讲过你们的想法,自研方向主要是手机交互和SOC设计,滤波有很强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你们的自研应该暂时涉及不到。”
陈学兵却摇头笑笑,没接话。
他只是不晓得张浩具体有哪些专利而已,至于滤波芯片是什么,他学习了这么久,当然清楚。
这是种排杂与增强信号的芯片,在通信领域能过滤无用信号和噪声,在音频和视频上也有增强、调整作用,能提高音视频质量。
手机、平板、GPS等移动设备都能用得到,甚至对基站信号都有改良作用,这些东西直接影响了一台移动终端的基础服务质量。
而且懂滤波就必定懂射频,射频技术应用就更广泛了,这是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基础,以后的物联网,智能汽车,智能穿戴,工业自动化,都跟这个领域有关系。
涉及基础领域的,就不存在没用的东西。
张浩本身还是个芯片设计的大师。
只是人家在美国有高薪工作,前世回国的时候还有一个队友,要请,得两个一起请回来。
这事急不得,他在找合适的机会下嘴。
就是这短暂的沉默,张浩以为陈学兵有点不悦,毕竟他也清楚,做系统级芯片的,怎么可能不涉及滤波技术,他的意思是这东西靠买就行。
“呵呵,黄小海进了你们团队,有什么技术方面的问题,我能帮得上忙的,可以让他联系我,邮件、电话都可以。”
“那就太谢谢了,师兄!”卢韦冰当即抬杯感谢。
陈学兵一听这话,知道话口到了,见机一摆手:“别,千万别!”
大家都有些惊讶地看了过来。
这等大拿说帮忙,可是好机会,陈总这是干啥?
陈学兵咳了一声:“人家张博士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家大公司,又有本土专利,你们可别把人家害了,发个邮件,或者电话里涉及到什么大公司的技术内容,美国可是监控得很严的,万一咱们公司做大了,人家说查可真查,咱们在国内无所谓,可别把张博士害了。”
这话一出,桌上的都有些费解了。
毕竟这年头,自由美利坚的形象还是深入人心的。
连张浩也有点懵:“…应该不至于吧?邮件探讨技术是常有的事。”
陈学兵这一刻的表演信念感极强,一脸郑重地摇头道:
“张博士是技术专家,对这些东西了解还是不多,我是做私募基金的,海外有一个大客户,还给选举行动委员会捐过不少经费,前段时间我和他见面,他还聊起这件事情…”
“前几年白房子建立了一个情报总监办公室是吧?还被各个情报机构挤兑下台了一个负责人。”
“听说白房子那位生气了,直接搞了大规模监听计划,政商军科,甚至普通老百姓…哎,多的我也不好说,反正你们这样的外籍高端技术人员是肯定在名单里的,张博士的技术如果在中国产生效益,那你最好在那些人…找上门之前,赶紧回国,随便谁找你,再也别回美利坚。”
陈学兵说着,抬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个“枪”,晃了晃。
这事可不是他信口瞎掰,棱镜计划是真的。
他刚才说的情报总监办公室也是真的,是这一任白房子设立的一个增强权力的特殊机构,公开的,张浩应该知道。
只是两件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假假真真,说出来才可信。
即使挖不到张浩,棱镜门曝光也在他被骗回美国之前许久,届时他在国内看到新闻,想起今时今日自己的一番精准预言,面对那次邀请,也应该有所警惕了。
陈学兵说完,发现一桌人的惊诧眼神,又咳了一声,干笑道:
“老美和咱们体制不同,钱在权之上,我那个投资人是个圈内人,他说的话,我虽然不好判定真假,但咱们还是小心为上,对吧。”
在座的也就台湾的许文风和张浩的助手黄小海是美国留学回来的,但在美国也就是普通阶层,跟其他人一样,都不太理解,今天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
但张浩在美国待了十几年,还接触了不少大商人,这话是越听越真。
“陈总还有海外投资人?”
陈学兵表情神秘起来:“规模不大,只有一点几个亿人民币,算是投资人试水吧,等到运作取得一定效果,会加大投资,总规模会达到十亿以上,不过主要投资人的身份…我不便透露,张博士有时间,可以关注一下我们长征基金的消息。”
此时此刻,一位远在千里之外、靠废品回收站起家的洪姓老板被包装成了美国神秘投资人,重重打了个喷嚏。
张浩来之前就听卢韦冰说过新老板做基金的事,一个多亿人民币,即使以国际眼光来说也算不错了,很多最近进入中国的投资基金大概也就这个规模。
十亿的话,可就夸张了,一个多亿美金,拿得出这个价钱在中国投资一个小年轻,那在美国肯定也是知名人物。
他背后有谁?
其他人听起来就更加震撼。
这数字在国内,太夸张了。
卢韦冰啧啧嘴,前几天他还奇怪这么年轻的老板,怎么能筹出1.7个亿,是不是家里有钱。
要是有美国投资人,这就合理了。
他趁机抬起酒杯,笑道:“咱们公司有董事长支持,以后的研发就能放开手脚了,这对咱们是大好事!来,董事长,敬您一杯!”
大家都露出笑意,抬杯。
陈学兵逼都装到这了,也是豪爽地道:
“大家放心,研发环境的问题,我会全力支持!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董事长,我们芯片设计这块,前期应该也用不了什么钱,设备主要就是软件,那个…EDA软件,我们用正版还是盗版啊?”
陈学兵脸上的微笑一滞。
EDA授权贵,他早就知道。
但具体许多贵,他也是才知道。
这玩意按人头算的,分不同的成熟IP核(知识产权)模块,厂家,和不同制程。
按如今的先进制程90nm和他们要用到的IP来看,一套下来,平均每人约20万一年。
他们的设计团队,只按30人算,就要600万一年。
如果是一个几千人的设计工程师团队,在软件上要花的钱,不可想象。
所以大厂都是花重金买断版权,但买断以后就没法和EDA厂商实现同步更新了。
他和卢韦冰已经商量过这个问题。
卢韦冰立马摆摆手道:“先买八套就行了,其他的把外网关了,用盗版,等厂商找上门再说,能省点算点,没必要吃这个哑巴亏,等以后人多了,咱们专门设置一个采购决策部门,做各种专业软件的预算制定和使用分配。”
大家纷纷点头。
八套不错了,他们一开始以为最多买一两套糊弄事。
好多初创企业用的都是关了网用纯盗版,只要没网,用盗版EDA厂商也收不到信号,三大EDA厂商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但你别做大,使用正版软件设计的芯片是有备案的,使用盗版设计的产品很好甄别,等到你做大了,一查你的授权购买记录,只要不对劲,律师函立马上门,以前用了我的,连本带利都得吐出来。
如果真出了旗舰产品,肯定还是要补钱的,一款Soc就不可能是八个人能搞出来的。
陈学兵对这个事情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芯片设计我不懂,听说正版好用一些,功能也比较全,现在买八套,先紧着关键岗位用吧,你们放心,等到基金那边运作起来,肯定让你们人人都用上正版,对了卢总,电脑给他们配最好的,还有系统设计也一样,这个项目组的开销,我全力保障,只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奖金也绝不会少。”
话落,全场笑脸,抬起酒杯敬董事长。
技术研发,要的就是这种重视。
卢韦冰笑容莫名。
“董事长,我的Plan2,到时候能乘一乘项目组的东风吧?要不这场比赛可不公平啊!”
“呵,说的什么话,公司我是绝对大股东,我还能拦着你挣钱?我倒希望你能把爆米花做到全国第一,全球第一!”
“哈哈哈……”
“敬董事长!”
“敬董事长!”
……
有些话,不好在台面上说。
酒过,陈学兵把张浩送到路边打车,卢韦冰知道他的意思,也极有默契地屏退了左右。
“张博士…你这样的人才,不回国发展…太可惜,你要是愿意来我这里,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钱,房子,项目投资,我绝无二话!我…今天有点醉了,要是唐突了,你见谅。”
张浩也被饭间的热情感动,有些感慨道:“十几年了…十几年前我离开家乡,半导体项目还是国家部委的专利,没想到现在国内已经有了陈总这样思想走在时代前沿的企业主去了解芯片,支持芯片,我很欣慰。不过我们不得承认人家的技术领先,也要虚心学习,回国的事,时间未到,希望陈总能好好坚持下去,为中国民营芯片闯出一片天地。”
陈学兵一时不知道他是在推脱,还是在推脱。
毕竟连个“日后联系”的话口都没留下,怕还是准备攒钱回来单干。
“我懂!我懂!张博士这是嫌弃我们公司规模小!不过请你关注我们奇点科技和长征资本的发展,这样!你回美国以后,有些话我也不太好直说了,毕竟有…”
陈学兵又比了个“八”字手势,晃了晃。
又道:“以后我每个季度都让韦冰给你打电话问候,这就代表我的合作意愿仍然存在!你要是愿意来,就直接回国面谈,我相信你下次来的时候,我能给你一个把你留下的条件!”
他故意重提在美安全的事,就是想给对方埋下一棵种子,激发张浩的回国欲。
张浩皱了皱眉:“陈总,你说的监听…是不是有点太…骇人听闻了?美国的环境还是比较…开放的。”
陈学兵露出微笑:“我不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我相信美国大多数人是善良的,但政意和民意是两码事,以你的能力,祖国越强大,你就越会受到关注,更何况奥运在即,中国即将以开放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3G时代也即将来临,我们的目标是在08年做出一款让国人为之自豪的3G手机,你的技术十分关键,希望这部手机里,有你的参与。”
陈学兵一般不聊家国大义,但跟这样有情怀的他乡异客谈及这些,格外打动人。
张浩思忖良久,重重点头,抬手,拦住了一辆出租车。
“我会关注你们的发展,祝你好运!”
陈学兵挥手送他上车,心里默叹。
以他重生二十年的眼界,要是在美国,想超越苹果简直不要太容易,专利买买买,人才招招招,用许皮带的十五字箴言发展成国际顶尖巨头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民族实力这四个字,站得越高,感触越深。
未来他的发展,受到国家实力的局限。
好在未来的祖国逐渐强得可怕,身处这个国家,很有希望。
他更喜欢这种感觉,身处时代,不必吃尽红利,而是伴随国家逆流而上,共同发展。
一阵薄风,陈学兵打了个激灵,精神抖擞,好像尿尽后的酣畅。
世界要因他而变了。
很爽。
……
……
10月4号中午,一排手机样品和图文资料摆在会议长桌上,每人还拿着一张上次开会展示的手机粗图,写写画画。
“诺基亚,N90,旋转翻盖设计,Symbian OS 8.1a的操作系统,内存30兆,200万像素的卡尔蔡斯镜头,诺基亚很钟爱前置摄像头,直接前置,翻转前置,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给用户自拍,我想这个优点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一个语气干练的女人拿着一张图片对大家介绍道。
这是卢韦冰的十人团队之一,许恋。
“嗯,这个不错,不过咱们最好做成内置摄像头。”陈学兵点点头道。
一个刚入职的硬件工程师杨雨也拿起一款摩托罗拉e680i。
“这款手机搭载的就是linux系统,4000元的手机,2.5寸QVGA触摸屏,配备触控笔,你们看,游戏非常多,但是手感和交互…”
他打开音乐操作界面,按了几下,都按错了地方。
“屏幕太小了。”陈学兵抱着手发言道:“而且旁边的机框严重影响了操作。”
“对。”杨雨又拿起一张图片,举起来对着大家。
“你们看这款,HTC universal,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能机了,支持3G网络,qwerty全键盘,Windows Mobile 5.0系统…”
“太大了,又厚又大,还重,285克,完全不符合人体工学,这就是一台掌上电脑。”一人发言道。
“系统也不是我们想要的,还是那句话,他们的系统,是针对触控笔的,我们要的是一台真正的手指交互设备,不是小型笔记本电脑。”陈学兵也提出了意见。
今天是工作之初,大家把2005年各大厂商发布及上市的十几款智能手机全部搞了过来,挑毛病,找优点。
陈学兵脑子里的东西是有形象的,但这些研发人员没有,而且各人的岗位不同,要考虑的东西也不同,不如就一起开个会,把各自的意见和困难都提一提。
陈学兵也想看看,如今的新技术和他脑子里的东西要照进现实到底还有多大差距。
这会,一开就是一上午。
董事长始终皱着眉头,意见不断。
“我知道,董事长。”杨雨极有耐心,拿出了另一张将屏幕放大了的图片。
“我说的是他的屏幕,您看,65536色TFT彩色屏幕,640×480像素,3.6英寸,这款屏幕,是不是比较符合您的想象?”
陈学兵这才坐直了,对着图片看了看。
“嗯…哪家供应的?”
杨雨见他终于来了兴趣,露出笑容:“没有公布,但我猜要么是LG,要么是三星,应该可以查得到。”
“又是三星…”陈学兵摸了摸额头。
这年头,三星的屏幕独一无二,大家都知道,但三星卡人家喉咙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国内手机厂商,几乎没有幸存者。
华为被三星断供的报道,都用上了“叕”字。
小米第一次冲击高端手机的Note2,就因为三星高管看不惯小米的一个高管,把谈好的曲面屏给断供了,雷布斯跑到韩国吹了五瓶红酒才把这事解决。
他选择供应商的时候有意避开三星。
不是不能用三星,而是以他们的尿性,如果太依赖他们,自己以后免不了要上受害者名单。
受害就算了,要是关键时候被摆一道,跟小米一样让粉丝失望,觉得当了怨种,口碑就没了。
这些日韩大厂,只有面对美国资本的时候才是孝子。
有些技术一时无法内部解决,恐怕还得借助美国的资本市场力量震慑他们才行。
陈学兵揉了揉眼睛,有点累。
“先这样吧,吃饭,下午继续。”
此刻,看到桌上散会的任颖这才跑过来道:
“董事长,有个女生在外面等你…一个多小时了。”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