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131章 这有点铜臭味的火红市场

第131章 这有点铜臭味的火红市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点。
    接近20个投资人坐于中间的白色大圆桌,聊着天。
    胡明辉表情已变,反复查看纽约45账户收益轨迹的他,现在内心已然波澜壮阔,一言不发地听着旁边的洪永强聊这几个月的收益经历。
    胡莉也在旁边混了个位置,端了杯咖啡,看着落地窗外的风景,静静地啄。
    “不好意思!吴总,徐总,来晚了!”
    中信证券八公里营业部的副总经理文景辉终于姗姗来迟。
    “文总,我们一直等你呢,快坐!”
    “哈哈,好饭不怕晚,这是光大银行重庆分行金融市场部的江经理!我可是带着好消息来的!”
    人刚刚坐下,吴自胜还没来得及介绍陈学兵,学校的人也到了。
    尹馨领着周院长进来,后面跟着两个中年人,徐安,还有一帮一脸惊奇的学生。
    有两个女生看到里面的环境,都睁大眼睛捂嘴了,其他人也在叽叽喳喳。
    “我靠,弓虽!”
    “这公司兵哥的啊?太顶了!”
    “我的妈呀…这就是金融公司啊!!”
    “那桌子,太漂亮了,还有那个落地窗,上流社会,我真的慕了…”
    “那几个,是不是记者啊?”
    人群里的程丹婷今天经过了精心打扮,此刻却又感觉到了自己的普通,带路的那个前台姐姐身上的衣服看起来都比她的昂贵。
    方禹吞了口口水,两百多米的高楼,坐拥这样一个场所,中间圆桌上的那帮人看起来个个不凡,怪不得陈学兵当时跟他说话语气如此霸道。
    别说他们,连周院长步伐都轻慢了一些,感觉自己的高跟鞋声音太大,在这环境好像显得有些不恰当。
    每个人都在关注着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陈总,人来了!”尹馨端着手喊了一声。
    陈学兵朝桌上的人摆摆手,起身,笑着迎了过去。
    “周院长!”
    他半路就抬起了手,这个动作很给面子,周院长扬起笑容,与他相握。
    “你们忙着呢吧?”周院长看了看圆桌。
    “啊,对,周院长不好意思,我们会议延迟了一些,刚刚开始,这会恐怕招待不了你们,我先让小尹带你们逛逛,尹馨,你带周院长她们看看,介绍一下,42楼劳务公司你也可以带他们去逛逛,倪诚和吴朵你认识吧?”
    “认识,周院长,那我带你们看看行吗?”
    “好,谢谢。”
    陈学兵跟周院长笑着点点头,转身回到桌上。
    “咱们继续,文总,有什么好消息?”
    文景辉看着陈学兵,满怀笑意。
    “陈总真是年轻啊!听吴总和徐总说陈总的阿尔法策略不输解放南的涨停板战法,现在解放南路已经到了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陈总比他更年轻,有没有信心赢他一筹?”
    陈学兵却摇头。
    “不是一个玩法,我们要对投资人负责,自然没有可比性,我们大概率是不会上龙虎榜的。”
    俩人口中的他,便是如今风头正盛,身价已经几个亿的总舵主徐翔。
    现在股市论坛流行着一句口号:炒股不跟解放南,便是神仙也枉然。
    徐翔靠炒股身家过亿的时候也才26岁,如今不到30岁,常年在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的大户室里炒股,他的队伍成员约20人,被称为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打板胜率极高,又快进快出,很多散户甚至专门不远千里跑到这个营业部门口去打听徐翔的动态。
    银河证券有他的加入,整个证券经纪业务都有所上涨。
    现在出现了一个手握大量资金,且收益率高得惊人的陈学兵,文景辉当然希望他能打出“中信重庆八公里”的名号。
    不过陈学兵态度坚决,他也不好说什么。
    “呵呵,稳健也好!陈总,今天来,是有一个好消息通知你们!光大银行现在有一个「阳光理财B计划」产品正跟我们中信合作,重庆分行听说你们的产品,表示非常感兴趣,决定等你们的基金正式通过审批备案以后,对你们进行投资!”
    这话一出,整个大厅都精神了。
    银行不是放贷款的吗?原来还能投资?
    储户的钱他们都敢拿来冒险啊!
    包括学院走访团在内,都有些惊奇,好像听到了什么行业内幕。
    陈学兵却没这么大惊小怪,他只关注一个问题。
    “哦?能投多少?”
    光大来的江经理正了身子,双手搭在桌上,道:“是这样的陈总,我们的阳光理财B计划15期现在也正好在募集期,时间上正好比你们的产品早一点,本着本金安全的角度,你们的阳光私募运作方式和保本合约很契合我们的投资原则,这一期我们分行的募集额度可能会超过两个亿,不过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是国债,如果我们在应急退出机制方案上意见能达成一致的话,我方的投资总额大概是三千万,时间两年以上。”
    三千万!
    银行居然都投他三千万!
    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大家都在惊诧,殊不知银行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有那一个多亿的资金垫底,不收管理费,又有保底合同的方案,更有高收益的可能,才会做此选择。
    正常情况下,光是管理费2%这一条,银行就不会允许这微小的亏损可能。
    陈学兵表情平静,手指缓慢地在桌上打了个轮回。
    “哦…退出方面,有什么条件?”
    江经理有些犹豫地看了文景辉一眼。
    这种事,不是应该私下谈么?
    陈学兵眼神巡视,观察着桌上所有人的表情,笑道:“今天既然是座谈会,也算是募资说明会,大家就应该开诚布公嘛,有什么条件都放到桌面上来谈,我们虽然想把资金做大,但也要尊重每个投资人的知情权。”
    这话,投资人们都是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小陈总言语间有几分潇洒与腔调。
    “不过这些东西,劳烦各位记者朋友就别写了,虽然不是什么商业机密,也算是行业内参了。”
    陈学兵补充了一句,桌上都有了笑声。
    江经理沉吟了一下,说道:“嗯…我们的诉求,主要是优先退出方面,如果你的资金达到一定亏损程度,我们要无视项目封闭期,进行保本赎回,当然,我们不是让其他投资人来替我们承担风险,是陈总你,要有一定的自有资金比例在里面,对亏损承担赔付责任。”
    这下,投资人们小声交谈起来。
    陈学兵内心有些发笑。
    他是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情。
    银行机制,到哪都是清偿索赔的优先级。
    “你们需要我放多少自有资金在里面?”
    “这个…我们并没有具体要求,不过你们在中信托管的自有资金决定了我们的退出点位。”
    陈学兵略作沉吟,笑道:
    “这样吧,自有资金没问题,2000万,不过优先索赔方面,你们没有特权,我不会跟单独的投资人签什么特殊协议,所有签订保本协议的投资人,收益部分都是60%提成,到达我自有资金的赔付底线以后我会一并开放赎回,其他普通投资人,收益部分提成70%,不管什么情况,我会运营到一年封闭期结束以后一并开放赎回,分红周期不低于半年一次,不过我们有决定提前分红的权利。”
    陈学兵的股票账户里其实只有3400万,算下来,其中只有1800多万属于他,不过还有时间,股市和手机两边的利润,把这钱填平没什么问题。
    说罢,他扫视全桌,道:“条件大家都一样,是保底还是普通合同,大家自己选,公平公正公开,至于资金的安全性,由中信的文总跟大家解释吧。”
    文景辉点点头:“我们中信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一家上市券商,托管业务存在多年,投资资金一律从我们的基金监管账户进入,由我们监管,备案通过后,长征资本下达划款指令,我们复核后,负责将资金划进由我们托管的证券、期货、债券等投资账户,也就是说,操作是长征资本完成,但是所有的资金划转都由我们负责,各位都看到了,光大银行对我们的托管服务都是非常认可的,我们的费率也较低,仅为千分之一每年,比信托公司要低一半。”
    文景辉的解释,大家也都有数了。
    剩下的无非就是合同选择的问题。
    感觉保本收益要靠谱得多啊,优先退出,让大家都犹豫了。
    一阵讨论。
    陈学兵拉着吴自胜耳语了几句。
    很快,吴自胜在电脑上打出了一份热乎乎的表格。
    “既然涉及安全线比例的问题,大家填一个意向吧,投资多少,选择哪款合同,我们对清仓线大概有个测算。”
    有人皱眉。
    “我看最近你们一直在空仓,没有做?是怎么回事?”
    陈学兵都还没开口解释,洪永强已经笑道:
    “他空仓,那就是股市要跌,他啊,防御能力才是最强的,只赚不赔!钱在他兜里,再熊的市场也掏不走!我就出900万,普通投资合同!”
    他的800万早就在陈学兵账户上了,现在已经变成了900来万,说这话,是给大家提振信心,也怕大家都选择保本合同,这样陈学兵压力就大了。
    陈学兵却干咳一声,没有接话。
    他巴不得所有人都选保本合同,他拿40%。
    现在光大就出了3000万,还有券商通道募来的钱,资金可是真要超过1.5个亿了,接下来的半年多,市场将从1100点的底跑到1600点,整整五百点的利差。
    大盘从1100点涨出500点,可不是简单的涨了一半,指数涨跌的计算因子没有这么简单,要按基础市值算,还要看板块。
    指数涨一半,他手里的40支股票至少要翻倍。
    中间还有波浪,低吸高抛,能做出多少利润?
    如果40%比例,赚一倍,他就赚2000(自己资金翻倍)+5200万(客户1.3亿×0.4)。
    7200万。
    赚两倍呢?
    三、四倍呢?
    此刻,又有人问了。
    “陈总的风险意识很强,不过市场最近涨涨跌跌,还在原地打转转,要是又熊了,是不是就…不好操作了?”
    陈学兵端起杯子,不疾不徐喝了口茶,才对提问的人笑道:
    “孙总,去年全国私募基金总共不到50家,今年,备案的接近200家了,其中投资一级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占了大多数,你知道这是什么信号吗?”
    大家都听得懂话音,这是说市场好起来了,但没人说得出所以然。
    陈学兵悠悠道:
    “去年,是「私募元年」,全年发行47支私募基金,深交所设立了中小板,勉强给了股权投资一个退出渠道,美国新桥资本从SZ市政府手里购得深圳发展银行17.89%的股权,成为业界公认的我国第一起PE案例。”
    “今年,我把市场定义为「私募之春」,股权分置改革代表着一个封闭的市场走到了半开放,国企股份流通了,私企上市IPO渠道通畅了,私募投资的退出机制就彻底打开了,不再依靠中小板的小打小闹,中国的金融,从今年开始构成完整的市场体系。”
    “国外的机构比我们更先嗅到了味道,一些在国外金融工作的中国年轻人带着美元投资回国了,红杉的沈南鹏,高瓴的张磊,保银的王强等人今年都回到了祖国市场,甚至美国的顶尖投行都开始进入中国,跟工行合作,筹划工行的沪港上市。”
    “中国的开放,积极融入世界金融体系,获得了国外资本的认可。”
    “明年,外资投入,老牌蓝筹大量股改,大批优秀的公司会在A股上市,给股市换血,中国市场将成为亚洲最活跃的股权投资市场。”
    “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积攒的民间资本实力就要开始变现,这是个业绩信心叠加资金信心的风起云涌之年。”
    “我们长征资本不会一心盯着股票曲线和一时一日的收益,要和股市同行,就要长三只眼睛,一只盯着市场,一只盯着经济,一只盯着政策。”
    “我们接下来还要朝股市的前置端口进攻,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价值投资的渠道,与伟大的企业同行,同时强化我们的分析能力。”
    “我们,会是一支越来越聪明的资金,选择长征资本,就是与聪明人为伍。”
    “你们这一趟不会白来,时代会奖励那些聪明且勤奋的大脑,也会奖励选择正确的人。”
    这话,算是他第一次开拔之前的誓师发言。
    话声冷静,内心却有一丝热血在翻腾。
    其他人眼里的陈总形象不再单纯是一个投资高手,他胸怀天下,眼神狂热,开始具备一丝时代宠儿的魅力。
    这正是投资人需要的那种鼓舞。
    文景辉轻拍圆桌。
    “陈总,听你一番话,我对我们营业部明年的工作也信心倍增啊!尤其是有你们这样的聪明资金加盟,我们的工作就更加顺利了!”
    陈学兵闻弦歌而知雅意:“文总积极帮我们联系资金,我们看在眼里,希望下一步的募资工作能有收获,以后我们的新发基金也仍然会考虑与中信八公里合作。”
    “那是自然!”
    ……
    会议总共半个小时不到。
    会后,热闹的场面不必言说,开了几瓶香槟,一些不用开车的投资人都喝了几口。
    大家带着期待来的,陈学兵释放更大的期待,直言之后的股票收益会比之前的三个月更高,这就是超预期信号。
    19个投资人,填写了1.12亿的投资意向,加上未到场的于春尹全额压注450万,接近1.17亿,比之前预估的一亿高了一些。
    多出来的部分,主要是胡明辉的部分。
    他的表格一开始写的是300万,叉掉了,写了个500万。
    是看到别人都填得高,上海人不想输给重庆人,还是真的有了信心,何种心态无从知晓,只是跟陈学兵喝了一杯酒,留了个电话,轻声言笑五百万资金试试水,有点以观后效的意思。
    陈学兵也未在意那份表格,最终金额还要以实际到账为准,到时候说不定比统计低一些,另外三分之二的资金选择保本收益,这个比例到时候说不定更高。
    剩下要处理的,就是一点小事。
    学院的事。
    当然,对于那些毕业生来说,是很大很大的事。
    学院走访团队坐上了那张价值高昂的圆桌,大家正襟危坐,随行的通讯员拍了几张逼格拉满的照片,与刚才会议完全不同的公式化之后,陈学兵主动与大家笑谈。
    “学姐学长们觉得这里环境怎么样?”
    刚刚在桌上挥斥方裘的大人物忽然这么称呼,大家都开始有点腼腆了。
    “挺好的。”
    “很漂亮。”
    “金融就是这样,本身不创造价值,却因为离钱最近,攫取高额利润,乱花渐欲迷人眼。”
    陈学兵转眼间又换了个言辞。
    “金融只是服务工具,规则是西方人定的,咱们永远玩不过他们,农业、军工、交通、公共设施、信息,能源这些行业才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是咱们的底气,选择交通学院就读,也是因为学院培养了大量这样的专业人才。”
    大家都有点不敢置信。
    刚才不还是金融巨子吗?
    他的眼神…怎么忽然变得又红又专?
    (本章完)
    (/bi/286214/17237508.)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