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 第29章 曹忠杀红了眼

第29章 曹忠杀红了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曹忠的反问让下面一些人会心一笑,让不少电影学院的学生的脸色,却瞬间变成了猪肝色。
    “骂人了,他骂人了!”
    “而且骂的很难听!”
    骂的真脏啊!
    这是在北影厂举办的活动,好多学生都来参与了一下这个项目立项仪式。
    所以在座的数百上千位观众,学生占了八九成。
    这些学生,就一个共同点。
    都学过《电影史》。
    包括杨蜜,包括宁浩,包括黄小明,包括梅婷,包括祖峰,包括海清,包括很多人。
    甚至这是他们的必修课,
    导演系,摄影系的人都不说了,
    就是表演系,没听过这个名字的人,寥寥无几。
    没看过《东京物语》这部电影的人,也只有个两三成。
    而曹忠,就当着这群人的面,开始慢慢的解构这部电影。
    他骂完了,舒服了。
    而后搬了个凳子坐下。
    曹忠就这么坐着,看着下面的观众,
    “我知道,你们现在有人想揍我,我知道你急,但是先别急。”
    “我研究了两年半,才在这里和大家说这番话。
    你们肯定有些人知道小津的故事,但是你们认为艺术,怎么能跟人品画上等号呢?
    这话有道理。”
    曹忠的声音小了些,看起来的确在反思自己,在修正自己的偏激。
    他继续道,
    “在我看来,的确如此,艺术教育没有输赢,艺术更是没有输赢。
    但是有些根,是不能烂的。
    在电影发展早期,各种技法不成熟的时候,有人搞出来的先锋实验手法,被称赞,被定义,我也认同。
    但要因此造神,过了。
    因此对一个侵华战犯造神,那就是过上加过。
    那是根子烂了的表现。”
    有学生急了,伸着手要话筒。
    曹忠示意把话筒给他,那学生站起身来,怒气冲冲。
    “你口口声声在这里说艺术没有输赢,承认学习艺术,小津难道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吗?你的所言所行,太过偏激。你就是故意在这里发表极端言论,进行挑动。”
    话筒被收回之后,曹忠笑着回应。
    “我哪句话极端了?”
    曹忠的声音仍旧激进,
    “当课堂放映《东京物语》时,老师是否敢告诉学生——银幕上这位‘家庭伦理圣手’的双手,沾满了华夏儿童被芥子气腐蚀溃烂的鲜血?
    村上春树一个没经历过战争的人,都会为了他的父亲而向着受害者反复道歉。
    而一个侵华战犯在你的课本上,你却连个标注都看不到,是有人没有心。
    这位血腥屠夫电影当中的婉约,克制,平静,哀伤和痛苦,故意美化日本的恬淡和宁静,是伪善。
    西方说看不懂的时候,大家都不爱。西方要让他成为东方叙事的神明,学院爱上了,你就爱上了,要从中学习他的美学和伟大,是臣妾主义。
    对方觉得电线杂乱懒得收拾,所以仰拍,结果从中解读出“禅意”和美学,是有病。
    从电影当中看到家庭的温情,家庭的解体,日常的叙事,久违的宁静,悲情于天地伦理归于寂灭,感慨于世间家庭都最终漠视,却不肯给爹妈给打个电话,为自己不孝父母、不养祖辈的凉薄找文艺挡箭牌,是不孝。
    不够烂吗?”
    曹忠看向那个站着的学生:“真的不够烂吗?”
    那学生没回答。
    曹忠还不干了,要求下面把话筒给他。
    那学生拿着话筒,想说什么,却一句都说不出口。
    爱辩论的都知道,看辩论的时候,别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自己觉得自己也行。
    但是真等到站在辩论赛的赛场上,别人几句话,几个问题就能给自己打的措手不及,直接被打懵。
    这学生就被打懵了。
    可曹忠完全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你是不是文艺青年?
    你是不是很享受他的每一部电影?
    你是不是了解他的生平。
    你觉得爱一个人,可以爱一个人的一部分吗?还是艺术并不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哪怕用人道主义的最低标准上来评价小津安二郎,他甚至在射击的时候都不肯枪口抬高一寸,你难不成还认为对方有人性?
    你知不知道他说过他不承认人的价值,将华夏人比作物件,比作虫子,不认为这是敌人,所以心平气和。
    你知不知道他在日记里写过侵华期间参与waf的笔触?
    你是能学的人不够多吗?你是能爱的人不够多吗?何必要退化到找到一些地道烂人,去陶醉把玩?”
    ……
    这话有点太极端了。
    给不少人都整懵了。
    黄小明两只眼睛滴溜溜瞪圆了,他忽然意识到,此前自己看到曹忠在卫生间边上,不是在念咒。
    他肯定是背台词呢!
    太炸了!
    曹忠这番话,不但把那个学生怼的鸦雀无声,也把全场观众彻底怼的鸦雀无声。
    一部分想要反驳曹忠的学生,此刻都噤若寒蝉,不敢站起身来。
    曹忠的那些话,虽然是针对刚才的那些人,但是一样也给这群学生施加了无数压力。
    他们心想。
    “没说要吵架啊,我没准备啊!”
    而曹忠还在发言。
    “人呢,就是这样的。只要同胞的血不迸溅到他们的鞋子上,屠杀的侵华日军的精致趣味,就是芬芳的。
    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就是正常的。
    对于那个最简单的事情,做一个身份的标注
    我有的时候都在想,你们是不敢呢,还是不能?
    到底是存心拿着学术精致主义帮助某些人逃避历史的审判,
    还是担心自己的所学所研毕生都成为笑柄?
    我不理解。
    我想不通。
    我看到了一些人正在遗忘,
    我看到了一群人假借艺术之名掩盖自己的无耻,
    我看到了很多人莫名其妙靠着西方人的排名,非要从中取学习某种先锋技法,意识剧情,学就学罢,还非要冠以最强的称号,似乎只要把他捧成电影史上的神,自己就可以为了自己的凉薄,加上一层普适性的外衣。
    这些事情,让我很心痛。
    所以我要拍我的电影,我要唤醒一些人的遗忘,我要作为一个艺术学院的学子,
    炸开这个臭不可闻的粪坑!
    这是我的使命!”
    (本章完)
    (/bi/286254/1723761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