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不见当年打虎人
林江的故事从夕阳西沉开始讲起,直到新月再度高悬于半空之中,他这一段漫长的叙述方才画上句点。
这次讲述,林江隐去了自己与赵六郎的隐秘关系。
其实此事原本也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就连余温允和一二三也只是知道皇帝非常器重林江。
同样,赵六郎眼下根本无法大肆宣扬“我有个师父,竟是这样一个少年”。
主要还是这件事情冲击实在是过大,除非赵六郎在旁边站台,否则就算他说出来,恐怕也没几个人会相信。
纵横天下如此长时间的皇帝多出来了这么一个年纪还没有多大的“师父”,这事儿你不管和谁说,对方大概都会掏掏耳。
要么怀疑自己听错了,要么压根就是一笑而过,认为林江在吹牛罢了。
毕竟众人总是相信自己臆想的图景,而非真实的来龙去脉。
不过即便是省去了这一环,剩下的故事也足够繁复曲折,完全不比说书先生的段子差。
闻香怡听完林江的讲述后,脸庞上弥漫着欲言又止的神情。
刹那之间,无数言语在她喉咙中打转,她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前半段尚且能懂,但涉及修行部分的描述让她如坠云雾,只觉林江口中不断蹦出前所未闻的陌生词汇,若要真正理解,怕是需耗费漫长时间。
“总而言之……孙儿你如今已是钦差大臣,需一路向西南行去,寻找平复天灾的法门?”
闻香怡弯弯绕绕良久,终究未能弄清灾厄为何物,只得将其归结为导致大兴风雨失调的祸患。
她深知一些法力高强的修行者能压制天灾,便揣测那位大兴皇帝正竭力使王朝免受侵袭。
林江同样不知该如何向祖母继续解释这古怪的灾厄,只得点了点头,算是默然应承。
闻香怡听至此,脸上却不见半分喜悦之色,相反,悄然浮现一丝忧色:
“干这活多危险……”
“奶奶。”林江无奈地笑了笑,“我如今的本领照比离去时强了不少,再加上周围这几位帮手协力,天下间几无人能威胁到我们,您便放心吧。”
话虽如此,闻香怡脸上那浓得化不开的忧色仍未褪去。
纵有千般合理缘由,同伴再是得力,在闻香怡看来,孙儿终究是要远行。
更是要往大兴之外去。
无论如何,她都无法真正心安。
可她也无法再开口挽留,只得轻轻一叹:
“过两日,你是要去白山的吧?”
“是,我得去给爹娘上一柱香,许久未归,总该扫扫墓。”
“这回,我和这老东西也一同回去吧。”
“奶奶?”
“我儿子儿媳病逝后,我曾去祭扫,在白山那边留了些人手照看药铺,看护墓园。”说到此处,闻香怡眼中掠过一丝落寞,“趁这次机会一同去看看,也算……一家人再聚聚。”
“好。”
逝者难回,哪怕是丹方之中,也不见令人起死回生的妙法。
但无论如何,扫一场墓终究应当如此。
……
苍松之中逗留两日,无事发生。
若说略有几分说道处,便是刘胖听闻林江骤返苍松,匆匆忙忙赶来相见,却恰巧撞见余温允。
这位斜封官虽无才干,却深谙大兴权势脉络。
眼见威名赫赫的镇南将军现身苍松,惊得刘刺史几欲下跪。只道自己又犯了哪桩事,惹得这位深不可测的大人物亲自来降罪。
毕竟苍松韩柏地处大兴腹地,刘胖麾下全无武艺高强的帮手可倚仗,身为斜封官,处世自当如履薄冰。
待确认林江此行与他无干,刘胖立时堆起谄媚笑容,执意要在此地大摆筵席。
遭林江一行婉拒后,终究只是简单用了便饭。
数日时光一闪而过,一行人决意径直前往白山。
此去白山途中,恰可先至明德寺方向,便打算顺道探望方丈境况,再求两根好香。
因为这次出行最终仍需乘坐马车返回,林江索性让两位老人也登上这架马车。
原本闻香怡打算婉拒,一辆马车已容纳三人,再添两位势必拥挤,但当众人踏入车厢后便发觉其中别有洞天。
目睹这辆马车,闻香怡才算彻底信服林江先前所言。
毕竟纵使林江如何吹嘘余温允和一二三,在那二人施展天崩地裂大法门之前,闻香怡多少仍觉仿若梦境,即便听闻一切,也总带着几分茫然。
直到瞥见这分明是件奇珍的车厢,她才猛然回神。
车厢内置有东南西北四间宽敞大房,恰最末一间可供两位老人栖居。
妥善安排后,众人这才正式启程。
路上行驶一两天光景,众人便望见远处地平线上浮现一座小镇。
平安宁静,丝毫不见异样。
抵达镇口之际,赫然瞧见此处竖一碑,又立一人。
石碑镌刻“三兴镇”三字,那人则是位样貌模糊的公子雕像。
马车途经之时,余温允多瞥石雕几眼,忍俊不禁笑道:“趣也妙也,他们这雕工倒颇见风范。”
林江也启窗观望。
眼熟至极。
这莫非是我?
此刻抵达恰值正午,镇内一派宁静祥和,道上黄发垂髫皆怡然自乐。
众人在路边搜寻了一圈,找到一家面馆。
进去后,发觉里面只售卖最普通的素面;若要添加荤腥,最多只能加两头蒜或滴一点猪油。
不过面条做得相当不错,既筋道又散发着浓郁的麦香,挑上一两根入口滋味极佳。
吃了两根面后,余温允瞥见面店老板的孩子在门口玩耍,便呷了一口面,笑呵呵地向孩子招手。
小孩有些疑惑地瞧着余温允,抱着球走到他身边。
“小孩,你们村子口那雕像是怎么回事?”
“雕像?”小孩拍了拍脑袋,把大拇指含在嘴里啯,侧着眼睛眨了眨,反应片刻才道:
“打虎英雄!打虎英雄!”
“打老虎的?”
“是!”小孩子点头,“之前我们村子闹了病,好多人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山上有药,吃了药就能好,但山上有个大老虎,大老虎可坏了!必须要给钱才能上去。”
小孩描述能力略显生涩,但还是将这故事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结果老虎死了?”
“死了!被打死了!打死老虎的是李叔,但李叔是个郎中,不像是公子,李叔非让我们雕的时候雕公子……”
小孩困惑不解,旁边坐着的几人却大致猜到一二。
林江也未提自己打老虎那事,只当是途经此地,听了一个好生的故事,勾起些相似回忆罢了。
就这样吃完了面条,便上了马车,悠哉游哉地顺着大道远去。
途中路过一家郎中铺子,铺子门口,一个印象相当宽厚、老实的汉子正在扫地。
他仿佛感觉到了什么,仰起头看向正在驾车的余温允。
汉子脸上显出一丝惊讶,似乎认识此人。
此刻的余温允也侧过头,瞥了一眼汉子。
他并未言语,回以微笑,便扬起马鞭,让马车悠悠前行。
乘着秋日的微风,缓缓驶离了三兴镇。
……
马车缓缓绕了个弯,朝着旁侧茂密的山林之中行去。
只要越过这片山林,前方就是明德寺了。
先前三兴镇遇难,确有些人逃往明德寺,但大多数人已被老虎害死,加上这条路本就崎岖难行,明德寺的僧人最终未能抵达三兴镇。
林江对这寺庙颇感好奇。
来到此方世界,他未曾遇见几个和尚,而他所遇的那两个僧人皆是明德寺的逆徒,这不禁让林江对那寺庙生出几分好奇。
按照赵六郎的说法,大兴国的寺庙实力平平,真正强悍的都聚集在西南方,只不过当时诸国混战时,一些隐居的和尚遭人坑害,顷刻间死伤惨重,如今根本组建不出什么强大的核心战力。
这样一座山寺,该是怎样一番光景。
“奶奶,你之前来过明德寺吗?”
林江侧头望向闻香怡,只见她正端坐窗边,推开窗向外眺望。
“曾经来过几次,寺庙规模不小,我们这条路并非主道,还需往前绕行。在正门处,能望见一条漫长台阶,香客络绎不绝地向明德寺而去。寺内香火鼎盛,求取财运与保佑平安者居多,我偶尔前往也是为咱们水行祈求财运。”
闻香怡的话语略显散乱,林江难以从中勾勒出山寺的确切模样。只好暂且将好奇心置于心底,待日后亲至其地,细细察看那山寺有何独特之处。
正当马车徐徐前行之际,林江忽闻远处传来些许嘈杂声响,马车也渐渐缓速。
“发生什么事了?”
林江问余温允。
“公子不妨出来瞧瞧,前方似有僧人斗殴,着实妙趣横生。”
余温允满面笑意,如睹奇观般兴致盎然。
林江亦心生好奇,索性推开车门,自侧旁轻步而下。
下车之后,他亦朝远处眺望。
凭借良好目力,林江清晰看见不远处林间一群僧人正在激烈交手,似乎是一众略显瘦弱的僧人围攻一个高大身影。
眼熟。那高大和尚的面容着实熟稔。
念缘!
林江想起,那不正是风鳌山的魁梧好汉念缘么?
他怎么在这挨打?
(本章完)
(/bi/286258/17237300.)
。